第77章 王府定计-《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马车内,萧济安依旧端坐着。他看着那空无一人的巷口,久久没有收回目光,眸色深沉。

  晚风带着深秋的寒意,从车窗的缝隙中溜了进来,吹动他王袍的衣角,却吹不散他心中那片冰冷的清醒。

  “殿下,起风了,我们……回府吧?”

  亲卫在车外轻声提醒,试图打破这压抑的氛围。

  他能感觉到,自家王爷从刚才那名布衣男子离开后,整个人的气场就变了。

  不再是朝堂大胜后的意气风发,反而沉静得山雨欲来,透着令人心悸的凝重。

  “嗯,回府。”

  萧济安收回思绪,放下了车帘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车轮再次缓缓转动,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辚辚声。

  车窗外,依旧是繁华的街景,百姓们在看到定北王府的仪仗时,依旧会投来敬畏和崇拜的目光,甚至还有人遥遥地躬身行礼,口中喊着“王爷仁义”。

  他们只知道这位王爷在朝堂上为寒门士子请命,是位贤王。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京城之外,数十万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灾民,正饥寒交迫处在崩溃的边缘。

  而自己这位贤王,刚刚才从别人的口中,意识到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这声声赞誉,此刻听在萧济安的耳中显得格外讽刺。

  他赢了朝堂,却在民心这片更广阔的战场上,输了先手。

  马车回到王府,门口的仆役们早已恭候多时。

  “恭迎王爷回府。”

  管家刘福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萧济安一言不发,径直向府内走去。

  那沉重的步伐让跟在身后的刘福心中一阵打鼓,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惹得这位新主子不快。

  王若薇正在后堂等着他,桌上已经备好了热茶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看到萧济安回来,她连忙迎了上去,却在看到他脸色的瞬间,将原本准备好的一些恭喜的话都咽了回去。

  “怎么了?”

  她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可是……在宫外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他摇了摇头,拉着她坐到桌边。

  “没什么。”

  萧济安端起茶杯,用指腹缓缓摩挲着温热的杯壁。“只是发现,这盘棋,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不能告诉她关于朱元璋和白莲社的事。

  这件事太过重大,也太过匪夷所思,牵扯到的人是他那个看似最无害的七弟。

  在没有掌握任何实质性证据之前,他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为自己和整个王府,招来灭顶之灾。

  王若薇冰雪聪明,见他不愿多说,便没有追问。

  她只是默默地为他续上热茶,书房内一时只有烛火哔剥与两人清浅的呼吸。

  这份宁静,反倒让萧济安激荡的心绪渐渐平复。

  他需要做的不是惊慌,而是行动。

  在敌人尚未完全暴露之前,他必须先一步摸清对方的底细。

  他放下茶杯,走到王若薇身边,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

  “夜深了,你先去歇息吧。我还有些事要处理。”

  “好。”

  王若薇乖巧地点了点头,“你也别太累了。”

  目送妻子离开后,萧济安的脸色重新变得严肃。

  他走到书房门口,同时对管家刘福吩咐道:

  “刘福,去把赵虎叫来,让他立刻到书房见我。”

  赵虎是那支雪山奇兵中,萧济安的亲卫队长。

  也是少数几个从那场九死一生的行军中活下来,并被他一同带回京城的亲信之一。

  “是。”

  刘福不敢怠慢,连忙小跑着去了。

  书房内,烛火通明。

  萧济安背对着书案上的关系图和案牍,站在窗前看着那片被高墙圈起来的夜空。

  “殿下,赵虎求见。”

  “进来。”

  赵虎推门而入,他依旧是一身干练的武官服饰,脸上那道从眉骨划到嘴角的伤疤,在烛光下显得有些狰狞。

  “殿下。”

  他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起来吧。”

  萧济安转过身,“坐。”

  赵虎有些拘谨,但还是依言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

  “赵虎,你跟着我,多久了?”

  萧济安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回殿下,从您接手镇北关兵符的第一天起,末将便在您的麾下效力。算起来,快三年了。”

  “在雪山里的时候,怕不怕?”

  赵虎闻言,身体下意识地绷紧了。

  那二十天的地狱行军,是他这辈子都无法磨灭的记忆。

  他想起了那些在风雪中倒下的同伴,想起了那种深入骨髓的饥饿与寒冷。

  “怕。”

  他老老实实地回答,“但跟着殿下,心里就踏实。”

  “好。”

  萧济安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份踏实。

  “我有一件要紧事,要交给你去办。”

  萧济安的声音沉了下来,

  “这件事,比镇守北境更重要,比在朝堂上跟那些皇子们争斗更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身家性命,甚至关系到这大夏的国运。”

  赵虎闻言,立刻从椅子上站起,神情肃穆。

  “殿下请讲!末将万死不辞!”

  “我不需要你死,我要你和你的弟兄们,都好好活着。”

  萧济安示意他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张银票,放到了桌上。

  “这是一万两。从明日起,你从咱们自己带回来的那几百个亲卫里,挑出五十个最机灵,最可靠的弟兄。换上便服分散出去。”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给我查一个叫‘白莲社’的组织。”

  “白莲社?”

  赵虎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露出疑惑。

  “没错。”

  萧济安的声音压得很低,

  “这个组织,可能是一个在流民和底层百姓中秘密传播的教派。你们要去查,他们的头领是谁,组织架构是怎样的,主要的据点在哪里,他们用什么方法招揽信徒,教义又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萧济安的目光变得锐利,

  “去查一查,京畿地区内外,那些因北境战乱而涌来的数十万灾民之中,有多少人已经加入了这个‘白莲社’。”

  赵虎心头一凛,

  他虽然不懂朝堂权谋,但常年在军伍中摸爬滚打,他很清楚在一个王朝之内,一个在数十万灾民中秘密传播的教派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造反。

  “殿下,此事……”

  “此事,绝对保密。”

  萧济安打断了他,“不能让除了你我之外的第三个人知道。包括王妃,包括丞相大人。你的人只对你负责,你只对我负责。

  “我只有一个要求:”萧济安看着赵虎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只查,不碰。无论你们发现了什么,都不要打草惊蛇。你们要像一群无声的幽魂,把他们的底细给我摸得一清二楚。”

  “末将……明白!”

  赵虎郑重地抱拳。

  “去吧。”

  萧济安挥了挥手,“记住,你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赵虎领命退下。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