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佛门当头棒喝-《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不过呢,话说回来,还有一点点的小问题,

  秦哲这话一出,整个太极殿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刚才还说什么“友好交流考察团”,转眼间话锋就变得像刀子一样犀利,直指玄奘和他背后的佛门。

  玄奘持杖的手微微紧了一下,但脸上依旧平静,只是澄澈的目光看向秦哲,合十道:“阿弥陀佛。秦王殿下有何教诲,贫僧洗耳恭听。”

  文武百官都屏住了呼吸,连李世民也坐直了身子,眼神锐利起来。他知道,秦哲要开始“掀桌子”了。

  秦哲踱步到玄奘面前,围着他慢慢转了一圈,像在打量一件稀罕物事。

  “和尚,别紧张。”他咧嘴一笑,笑容里却没多少温度,“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听不听在你。”

  他停下脚步,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我帮你算过了。你现在出发,吭哧吭哧走到天竺,差不多是贞观八年(631年)的事儿。再等你在那边学经、辩经、抄经,磨磨蹭蹭搞个十几年,把经书弄回长安,得到贞观十九年(645年)。”

  他“啧”了一声,摇摇头:“十六七年啊,和尚!人生有几个十六七年?等你带着经书回来,黄花菜都凉了!那时候的大唐,还是现在这个大唐吗?”

  玄奘眉头微蹙,似乎想说什么。秦哲却没给他机会,抬手阻止。

  “别急,听我说完。这第二点嘛……”秦哲的声音冷了下来,“你知道现在大唐的佛门,是个什么鬼样子吗?”

  他目光扫过殿内一些神色不自然的官员,又看回玄奘:“寺庙广占良田,僧侣不纳赋税,藏匿人口,放贷敛财!更有甚者,打着超度祈福的幌子,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田产!这些,你那颗一心向佛的心,知道吗?管过吗?”

  玄奘脸色微微发白,他一路行来,并非没有耳闻,但总以为是个别现象,一心想着取得真经回来方能正本清源。此刻被秦哲当庭揭开,一时语塞。

  “你说你要去取真经回来普度众生?”秦哲逼近一步,语气带着嘲讽,“可你连眼皮子底下这些打着佛祖旗号坑蒙拐骗的徒子徒孙都度不了,取回真经又有什么用?喂饱那些脑满肠肥的‘高僧’吗?”

  “我……”玄奘想辩解。

  “我让你等几年!”秦哲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是因为用不了几年!等我们大唐把周边那些不听话的刺头,比如东边那个岛国,还有西边一些碍眼的家伙,都收拾服帖了,下一个,就是天竺!”

  他伸手遥指西方,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墙:“大唐的疆域,永远不会止步于河西!区区天竺,将来必是我大唐一州一府!到时候,你想看什么经,想去哪个寺庙看,老子派兵护着你去!何必现在跟个要饭的一样,颠沛流离十几年去‘求’?”

  这番话如同惊雷,震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就连李世民,眼角也微微抽动了一下。虽然秦哲早跟他透过底,但如此直白地在朝堂上说出要横扫四方、甚至将天竺纳入版图的话,还是极具冲击力。

  玄奘更是浑身剧震,难以置信地看着秦哲。他追求的是佛法真谛,从未想过以武力开道。

  秦哲不在乎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我不懂你们佛门那些轮回啊、空性啊的大道理。我就认一个死理:好东西,得靠实力去拿,而不是跪着去求!我大唐的文化,将来必然是天下最先进的文化!不需要,也不屑于去低三下四地求别人的东西来充实自己!”

  他盯着玄奘的眼睛:“如果你真是一心为了佛法,为了众生,我劝你,先留在大唐,把自家这摊子烂事整明白了!把那些蛀虫清理干净!让佛门真正成为导人向善、安抚民心的清净之地,而不是藏污纳垢之所!等你把‘大唐的佛’玩明白了,再去想天竺的佛!”

  气氛凝重得几乎凝固。

  秦哲最后给了他一个选择,或者说,一个最后的通牒。

  “当然,你要是现在非去不可,我也可以请陛下批准。毕竟,人各有志。”秦哲的语气变得轻描淡写,却带着更深的寒意,“不过,在你走之后,我可就要对我大唐境内的佛门,好好‘整顿’一下了。”

  他拍了拍玄奘的肩膀,力道不轻:“我的不良人,最近可查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有些寺庙,有些僧人,做的那些事儿,我看不过眼,很不爽。”

  “和尚,你说,”秦哲凑近一点,声音压低,却如同冰碴子刮过每个人的耳膜,“是我这个‘杀性重’的秦王来管呢?还是你这个‘慈悲为怀’的得道高僧,自己来管?”

  “是刮骨疗毒,还是剜肉补疮?你自己选。”

  说完,秦哲不再看脸色苍白的玄奘,转身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随意一拱手:“陛下,臣的话说完了。怎么定夺,您圣裁。”

  他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仿佛刚才那一番石破天惊的话不是他说的一样。

  整个太极殿,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和玄奘手中微微颤抖的锡杖环扣相击的细微脆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位孤身站在大殿中央的僧人身上。是坚持理想,远行万里?还是面对现实,刮骨疗毒?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心中已然明了。秦哲这不是在征求玄奘的意见,他是在逼佛门,在大唐的秩序和秦王的铁腕之间,做出选择。

  而这场风暴,显然不会只局限于这座大殿。不良人的刀,或许已经悬在了某些人的头顶。佛门的清净,恐怕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