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低调购入西阿凡的股票-《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林朝羽毫不犹豫地从账户调出十亿港币,半个月前就开始低调购入西阿凡的股票。

  待持仓充足后,他通过美国媒体放出几条关于西阿凡的“风声”。

  但这些还不足以掀起波澜。

  于是,他借助权威机构的数据,将西阿凡近年业绩与十几年前对比。

  很快,市场发现这家公司的表现竟远超预期,甚至碾压美国前十的药企。

  股价应声上涨,但林朝羽并不满足。

  紧接着,他以青山医药的名义派代表与西阿凡洽谈合作,虽未达成协议,却“无意”透露两亿美元的投资意向。

  这一消息让市场沸腾,投资者纷纷押注合作落地后的暴涨行情。

  在西阿凡股价从6.5美元翻倍后,林朝羽的计划才刚拉开序幕——毕竟,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1644年

  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林朝羽借着 和避孕药等热销产品的代工名义,向外界放出消息。

  这些产品的价值,整个漂亮国无人不晓。

  价格高昂,利润惊人。

  辉瑞医药就是最好的例子。

  短短五年,资产突破百亿,一跃成为漂亮国最大的医药巨头。

  若阿西凡能拿下类似订单,股价必然再创新高。

  在毫无根据的传闻推动下,林朝羽仅用一个月就将市值抬升至三倍。

  暴涨的行情让股民信心倍增,甚至引来机构入场。

  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时——

  青山医药负责人陈琪芸突然宣布终止与阿西凡的合作。

  她指出,阿西凡涉嫌违法,必须自证清白才能重启合作。

  相关证据已移交警方,调查即将展开。

  消息一出,阿西凡股价立刻动摇。

  部分散户开始抛售,但因数量有限,波动尚不明显。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果然查出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财务造假——申报税收与实际账目严重不符。

  进一步追查后,更曝出过期药品篡改日期重新销售的丑闻。

  此举无异于贩卖 !

  股民集体震惊。

  卖 的罪名必然招致天价罚款,而公司财务早已漏洞百出。

  若罚款期限早于财务清算,资产抵债将不可避免。

  恐慌引发抛售潮。

  但面对涉嫌 交易的医药公司,谁敢接盘?

  阿西凡股价如断线风筝般暴跌——

  首日跌15%,次日再挫20%……

  仅一周,市值便蒸发殆尽,打回原形。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落幕。

  由于长期无人接手,且阿西凡医药公司始终未能给出合理解释,其股价持续断崖式下滑。

  短短两个月内,阿西凡的市值缩水至巅峰时期的20%——仅剩1800万美元,折合约1.45亿港币。

  期间虽有资本试图救市,但面对势不可挡的跌势,最终只能认赔离场。

  就在公众逐渐淡忘这家企业时,一位神秘买家突然大举扫货。

  部分股民猜测是阿西凡找到了救市资金,犹豫是否该趁机抛售。

  未等他们做出决定,股价再度跳水,懊悔声四起:这种烂股早该割肉!

  当神秘人第二次大规模收购时,恐慌性抛盘瞬间涌出。

  虽然短暂拉动1%的涨幅,但随后更多股票砸向市场,股价重归跌途。

  如此拉锯数轮后,精疲力尽的持股者无论涨跌都选择清仓。

  最终,神秘人耗时一月完成收购,以51%股权入主阿西凡。

  此人正是林朝羽。

  掌控绝对股权后,他立即召开董事会,胁迫其他董事按市价出让股份:要么现在 ,等我做空到退市。

  董事们怒斥:青山集团才是调查事件的幕后黑手?

  此时林朝羽已掌握67%股权。

  他冷笑道:若贵司账目干净,仓库没有过期药品,何必惧怕调查?

  这是栽赃!我们从未售卖过期药物!

  那警方查获的过期药品又作何解释?

  林朝羽最初计划通过打压对方股价来收购股权。

  只要掌握28%的股份,他就能成为阿西凡医药的最大股东。

  然而,李茂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家公司竟将过期药品重新包装上市。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林朝羽的策略。

  他迅速向警方和青山医药提交证据。

  青山医药毫不犹豫地向媒体揭露了这一丑闻。

  即便当地警方存在腐败,舆论压力也迫使他们不得不展开调查。

  一旦进入阿西凡的工厂,过期药品必然曝光,股价必然暴跌。

  林朝羽在崩盘前抛售所有股票,不仅净赚六亿,还顺势掌控了阿西凡医药。

  一位股东质疑道:“阿西凡已经不值钱,你何必还要控制它?”

  林朝羽淡然回应:“你们陷害青山医馆时,就该料到今天。

  豪斯曼·杜鲁是你们派来的吧?想借他打压我们。

  我猜,其他医馆也有你们的人,只是没他那么‘出色’罢了。”

  “这就是你们的代价!”

  股东狡辩:“豪斯曼是自愿离职,与我们无关!”

  林朝羽冷笑:“真以为我没证据?同一期中医课的八个人,全是巧合?”

  “想搞垮我们的不止你们吧?德尔斯医药也和你们合作了。

  那期课程里,二十四个人全来自你们两家?中医突然比西医更有吸引力?而且,既然他们离职了,为什么每月还能领一万美元?”

  股东们哑口无言。

  事实已被彻底揭露,再狡辩只是自取其辱。

  林朝羽扫视着众人各异的神色,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的笑意:别磨蹭了,赶紧把桌上的股权转让协议签了。

  我只给你们五分钟考虑,不签的话,就准备好去美国法庭走一遭吧。

  他说着,慢条斯理地从西装内袋摸出一个黑色匣子。

  你......简直无耻至极!

  无耻?林朝羽轻蔑地挑眉,成王败寇,这可是华夏的古训。

  签字吧。

  在威逼之下,众人不得不提笔签署协议。

  转眼间,林朝羽便掌控了阿西凡医药82%的股权。

  剩余18%的股份,要么掌握在那些对股价涨跌无动于衷的硬骨头手里,要么由金融机构持有。

  这些持股者要么抱着跌到底就不怕再跌的心态,要么根本不在意这点投资。

  无论如何,林朝羽的计划已然得逞。

  重掌阿西凡后,林朝羽立即向警方提交关键证据,证实销售过期药品纯属某位股东滥用职权胁迫经理所为。

  警方迅速逮捕涉案人员,公司只需缴纳数百万美元罚款,远低于最初的天价罚金。

  林朝羽同时补缴了拖欠的税款。

  善后工作完成后,他吩咐陈琪芸安排驻美团队,将原有药品产量缩减80%,转而设立中药加工研发中心。

  待一切安排妥当,林朝羽指派李茂收集完整证据链,正式起诉豪斯曼·杜鲁。

  法院最终以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杜鲁八年半监禁,没收全部非法所得。

  青山医馆虽提出索赔,仅获十万美元补偿。

  老中医卜弘毅见到林朝羽时,羞愧难当,扑通跪地痛斥自己猪油蒙心。

  林朝羽严厉警告他若再以权谋私,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看到对方真心悔过,林朝羽语气缓和下来:谋取私利尚可理解,但切莫被人利用连累公司。

  你医术精湛,平日勤恳尽责,这次便既往不咎......

  卜弘毅羞愧难当:林总这般宽宏,更令我无地自容。

  日后我卜弘毅若再犯同样过错,不必劳烦林总,我定当自毁双目谢罪!

  何必如此......

  林朝羽轻叹一声:为人处世须时刻谨记家室亲人,否则与禽兽何异......罢了,回去安心工作吧。

  将阿西凡医药公司收入囊中后,提升股价便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

  在漂亮国这片土地上,药品过期可是重大丑闻。

  一旦东窗事发,医药企业想要挽回声誉简直难如登天。

  寻常声明根本无济于事。

  陈琪芸满腹疑惑:为何不直接更名?

  更名意味着重新申请资质。

  林朝羽解释道,由香江企业控股的外资公司,审批难度将成倍增加。

  更何况还要打点各方关系才能获取生产许可。

  那不妨对外声明阿西凡已完成重组,现由青山集团接管?

  陈琪芸对集团海外声誉信心十足。

  可惜——

  林朝羽再次摇头:青山医药在国际上虽小有名气,但终究比不上跨国医药巨头。

  在研发出革命 物前,无论盈利多可观,都难以获得市场充分认可。

  他深吸一口气:不过重组声明势在必行,否则阿西凡的药品将彻底滞销。

  另外......

  等等!陈琪芸突然打断,谁说我们没有重磅药物?

  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她眼中闪着光,临床试验已通过审核,只差最后一道手续。

  若将研发成果转入阿西凡名下,负面舆论必定能有所缓解。

  消息可靠吗?

  倘若真能研制出针对心脏病的特效药,无疑将大幅改善众多心脏病患者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这款药物将获得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

  单靠他们自身推动阿西凡股价上涨仍显不足。

  毕竟同类药物在各大药企均有布局,只是适应症各有侧重。

  阿西凡作为青山医馆的战略后盾,承担着中药材的精细化加工使命。

  但要获得全套生产资质,对他们而言并非易事——过往记录可能成为审批障碍。

  因此,寻求合作伙伴势在必行。

  林朝羽最先想到辉瑞,但合作仅限于开拓北美市场。

  如今青山已有自主产业,继续与辉瑞捆绑恐受制于人。

  权衡再三,林朝羽将目光投向北美另一医药巨头——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百时美施贵宝。

  这家纽约老牌药企在行业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