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愿在家久留-《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习惯了这种节奏的老外,自然不愿在家久留。

  回家学习?

  更不现实。

  他们的娱乐选择远比香江丰富。

  想在短短五六年掌握这门技术,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还有语言障碍的存在。

  那些老外不像华夏人,听到穴位或中医术语就能理解。

  他们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听懂师傅的讲解。

  否则一知半解,根本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

  综合这些因素,老外至少需要十五年才可能学到这类秘方。

  而现在就掌握,显然有问题。

  林朝文详细询问了医理和技术细节后,让许漫丽送老中医离开。

  随后他找来李茂来,将事情原委告知,并派其赴漂亮国调查。

  调查方向有三:

  一是那名白人的背景,包括资金账户、家庭状况等。

  二是其师承,同样需查证资金往来、生活轨迹及国内亲属情况。

  三是医馆的运营细节,所有管理层和医师都需彻查。

  林朝文限时一个月,要求务必查清真相。

  如有需要,可直接联系他寻求协助。

  为确保调查顺利,他拨付李茂来一千万港币经费,并向港督府申请了荣誉职位。

  此举既便于行动,也能在意外时提供保障。

  此外,他还抽调五名贴身保镖暗中保护李茂来。

  处理完这些,天色已晚。

  林朝文走到陈琪芸身旁,轻拉起她:“芸姐,好久没尝诗雅的手艺了,孩子们总念叨你。

  今晚一起回家吃饭吧。”

  “……好。”

  “别愁眉苦脸的,小心小家伙们又闹脾气……”

  “林总,这是李茂来经理传来的资料,请您审阅!”

  半个月后,林朝羽正在审阅一份企业扩充计划时,许漫丽将一叠厚重的文件递到他面前。

  看到近百页的资料,林朝羽不由得眉头紧锁。

  李茂来是不是疯了?

  就算查到了这么多信息,也没必要全堆给他看吧。

  挑出关键部分,让他掌握核心内容就足够了,剩下的他自然能推断出来。

  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看了又能有多大意义?

  然而,当他随手翻阅时,却发现李茂来早已用红笔将重点内容一一标注。

  这些标记之处,恰恰是整件事的关键线索。

  看完资料后,林朝羽已经对整个事件的脉络了然于胸。

  尽管李茂来并未给出明确结论,但林朝羽已经猜到了答案。

  这分明是对手在背后搞鬼!

  那个白人名叫豪斯曼·杜鲁,曾在漂亮国一家规模不大的医药公司担任制药研究员。

  一年前,他从该公司离职,随后进入青山医馆开设的培训班学习。

  由于表现突出,他被破格提拔为青山医馆的学徒。

  在此期间,他展现出惊人的医学天赋。

  看到这里,林朝羽便已断定,此人加入青山医馆必定另有所图。

  一个天赋异禀的人,怎么可能甘愿屈就当学徒?

  要知道,青山医馆的学徒每月仅有不到三百美元的补贴,根本没有正式薪资和奖金。

  一个自视甚高的白人,若不是另有目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既没有小说般的爱情桥段,也没有复仇戏码,他的动机显然不纯。

  半年的学徒期后,豪斯曼·杜鲁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晋升为助理医师。

  作为助理医师,他已能独立诊治部分病人。

  在用药和治疗手法上,他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最终被青山医馆的一位老中医收为弟子。

  需知,中医的“弟子”与“学生”截然不同。

  弟子与师父的关系,往往亲如父子。

  而师生之情虽深,却远不及这份羁绊。

  获得老中医的赏识后,这位前辈便全心指导豪斯曼·杜鲁。

  每逢诊治疾病,老中医总会先考校一番,待豪斯曼·杜鲁答对,才允许他实践操作。

  若救治 现差错,老中医便从旁点拨。

  日复一日,豪斯曼·杜鲁的医术日益精湛,渐渐能做到行医无误。

  谁也未曾料到,就在众人对他寄予厚望时,意外骤然而至——他在为患者施针时竟致其瘫痪。

  病患家属当即追责,要求青山医馆赔偿,并承担其后半生的一切损失,共计一百八十六万美元。

  这场事故令豪斯曼·杜鲁在医馆辛苦积累的名望顷刻瓦解。

  事后查明,他擅自以病患试验针法,且未在师父监督下施针,终酿大祸。

  医馆认定其狂妄自负,遂将他逐出门墙。

  此事本应就此终结,但李茂来调查其家眷时,发现豪斯曼·杜鲁的妻子每月定期向银行存入一万美元。

  蹊跷的是,他的妻子并无职业,这笔巨款的来源成谜。

  李茂来很快查明,每月三号,一名美国人会将现金放入她家信箱。

  追踪此人后,发现他竟是某医药公司的财务人员。

  至此,真相已呼之欲出。

  为完成林朝羽的交代,李茂来继续追查豪斯曼·杜鲁的师父卜弘毅,竟发现其账户也凭空多出五万美元。

  虽数额不大,卜弘毅却无法说明来源。

  李茂来试图通过收买银行职员追查汇款人,但因对方使用虚假身份,线索中断。

  医馆其余人员则未现异常。

  林朝羽阅毕报告,眉头紧锁,命许漫丽转接李茂来的电话:卜弘毅处可有新线索?

  目前仅确认他账户异常,尚无其他发现。

  单凭这点,未必能定论。

  他的家人查过了吗?

  暂无所获,不过……李茂来突然迟疑。

  林朝羽敏锐追问:不过什么?直言无妨。

  “不过在他认识的人里,有个叫刘春花的女子,六月突然成功申请了漂亮国国籍。

  我觉得这事八成和卜弘毅脱不了干系,可两人明面上毫无交集。

  我盯了这么久,连一通电话记录都没查到。”

  “她和卜弘毅什么交情?”

  “算青梅竹马吧,但最后没成。”

  旧情复燃?

  林朝羽皱眉——这种烂俗桥段能和正事扯上关系?可若真无关,这巧合未免太蹊跷。

  他沉吟片刻又问:“你查卜弘毅期间,他和豪斯曼·杜鲁有接触吗?”

  “有。

  豪斯曼·杜鲁天天去青山医馆请安。

  另外……”

  “卜弘毅也常去豪斯曼·杜鲁家用餐。

  不过他们只聊医术家常,从没提过别的。”

  真就这么单纯?

  还是两人心照不宣刻意回避?

  林朝羽不愿恶意揣测,可蛛丝马迹逼着他做最坏预案。

  否则类似事件必然重演。

  沉默良久,他确认道:“这事你没走漏风声吧?医馆其他人知道那五万美元吗?”

  “不知。”

  看来当事人心知肚明,难怪李茂来查不出破绽。

  “刘春花现在人在哪?漂亮国还是香江?”

  “仍在香江正常生活,我派人盯梢没发现异常。”

  “地址给我,我亲自会会她。”

  拿到地址挂断电话,林朝羽转述给陈琪芸。

  陈琪芸顿时火冒三丈:“必须严查到底!”

  “芸姐,告诉你只为证明你清白,你怎么总抓不住重点?”林朝羽无奈扶额,“交给我处理。”

  “怎么处理?起诉他?”

  “没用的。

  ”

  林朝羽解释道:“许多老中医都有自己独门的手法。

  豪斯曼·杜鲁的行为,应当是他个人的主意。

  卜弘毅只是被他利用,教了他一些针灸技巧。

  当然,教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但豪斯曼·杜鲁使用的方法,恐怕结合了西医的路子。

  如今再去查证,难度太大,起诉只会徒耗精力。”

  “那……那你总不会……不会那么做吧!”

  林朝羽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我只是个商人,违法的事可不会碰。”

  “芸姐,整件事真正的幕后黑手,其实是那家医药公司。

  豪斯曼·杜鲁只是个执行者,卜弘毅也非主谋。

  所以,解决问题得从医药公司入手。”

  “这……”

  “别担心,我会处理妥当。

  豪斯曼·杜鲁自然要付出代价,但不是现在,得等他的靠山倒台。

  中医的羽旨是救人,而非害人。

  这件事,我绝不轻饶!”

  “卜弘毅呢?”

  “他?该罚的也逃不掉。”

  其实,林朝羽对卜弘毅并无深究之意。

  若豪斯曼·杜鲁真有医学天赋,师傅偏爱弟子,倾囊相授,也算人之常情。

  甚至他借豪斯曼·杜鲁的关系,为青梅竹马谋个海外身份,林朝羽也能理解。

  人非圣贤,私心难免。

  除非卜弘毅久居海外,被同化后与豪斯曼·杜鲁沆瀣一气,那林朝羽绝不手软。

  但从李茂来的调查来看,二人仍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尚无越界之举。

  所以,对卜弘毅的处置,还需等最终调查结果……

  ……

  “谁啊?”

  香江一条老旧的巷子里,林朝羽轻叩一扇斑驳的木门。

  屋内传来女人的回应,却迟迟未开门。

  林朝羽听出她的脚步停在门后,显然在警惕。

  “刘春花女士,对吗?”

  “是我。”

  “那就没错了,卜老托我传句话……”

  刘春花正要开口,忽然一把推开了门。

  她神情激动地脱口而出:“他说什……林……林先生?”

  看清林朝羽面容的那一刻,刘春花如遭雷击,僵在原地。

  过了许久,她才缓过神来。

  方才的言语,此刻已无足轻重。

  “林先生,您……您怎么会来?”

  “卜弘毅打算带你去漂亮国,是想和你共度余生?”

  林朝羽眯起眼睛,目光如刀般刺向刘春花。

  在那锐利的注视下,她不敢抬头,心底的秘密仿佛被看穿,渐渐浮现在脸上。

  “看来我猜对了!卜弘毅是想抛妻弃子,和你双宿双飞。

  可惜他被漂亮国人利用完,已经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