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善罢甘休-《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林朝武问道:大哥,依我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吧?

  未必!林朝羽摇头笑道:我们给张家的压力太大,他们药铺生意遭受重创,利润骤减,岂肯善罢甘休?必定要想方设法夺回利益。

  他们哪来这么大的胆子?难道不怕我灭了他们满门?林朝武眉头紧锁。

  打个比方。

  林朝羽略作沉吟,若是今日张家派人砸了我们一家青山医馆,你可会血洗张府?

  这......林朝武迟疑片刻,全凭大哥做主,我信得过你。

  林朝羽轻叹一声:为兄自然不会为这等小事让你大开杀戒。

  真若如此,官府会来找麻烦,黑道会来纠缠,其他商会更会群起攻之。

  到那时,香江恐怕再无你我容身之所。

  林朝武仍不服气:那为何张家敢扬言取我们性命?

  只因我们根基尚浅。

  林朝羽摊手道,眼下我们在黑白两道的影响力,不过局限于西九龙一带。

  说白了,在那些人眼里,我们不过是待宰的肥羊。

  我们赚得越多,在他们看来就越像三岁孩童怀抱金砖招摇过市,自然要绞尽脑汁来抢夺。

  张家兄弟实在可恨!林朝武愤然道。

  不必太过介怀。

  林朝羽淡然道,今日是张家,明日或许是旁人。

  这个世道本就是弱肉强食。

  我们羽翼未丰,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想到此处,林朝羽不禁心生感慨。

  前世虽也有商海沉浮,但至少规则分明,法度尚存。

  哪像如今这般黑白混淆,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不过话说回来,乱世之中,想要出人头地反倒容易得多。

  林朝武握拳道:迟早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林朝羽不以为意地笑道:所以需要你适当展现实力,让张家心存忌惮。

  只要他们不敢逾越底线,能用的手段也就那么几招,不足为惧。

  待张家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我们日益壮大之时......林朝羽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林朝羽淡然一笑:“香江必须承认我们的地位,我们,就是大亨!”

  这个时代,想要成为真正的商业巨头,途径无非两种。

  第一种是加入商会,在错综复杂的利益网中缓慢攀升。

  必须向商会让利,有时甚至面对商会元老的无能后代,也得低头妥协。

  依靠商会扶持完成权力交接,往往需要耗费十几年光阴。

  另一种则是白手起家,但这条路充满荆棘。

  毫无背景的创业者必然成为他人眼中的肥肉,遭遇无数明枪暗箭。

  可一旦挺过这些风浪,自然会赢得尊重,更不必受制于商会规则。

  若非林朝武的存在,林朝羽或许会选择依附商会,牺牲部分利益换取发展空间。

  但如今有了胞弟相助,林朝羽决心放手一搏。

  他笃定的底线很简单——对方不敢公然取其性命。

  至于其他手段,无非兵来将挡。

  并非林朝羽轻视张家,实在是对这个买办家族的能力不敢恭维。

  林朝武问道:你觉得张家会耍什么花招?

  花样?林朝羽轻笑:左不过两种手段。

  其一是勾结洋人查封我们的医馆,但这需要大把撒钱。

  这些日子我没少打点洋人关系,他们想走官方途径可没那么容易。

  充足的现金流让林朝羽底气十足。

  通过刘海柱的牵线,他已结识数位高层洋人。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至少官方层面不会轻易动他的产业。

  IcAc要到1974年才成立,如今才1960年。

  十四年后若还不能在香江立足,那真该找根绳子上吊了。

  其二就更简单了。

  林朝羽耸耸肩:找黑帮砸我们的医馆。

  只要不直接对我们兄弟动手,只针对产业就好。

  林朝武眉头紧锁:哥打算怎么应对?

  早说过,不必着急。

  林朝羽气定神闲,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

  ......

  事态发展正如林朝羽所料。

  张家果然出手了,目标正是林氏兄弟的医馆和诊所。

  既然奈何不了林朝羽,那些人便将矛头指向了医馆和诊所。

  林朝原以为对方至少会试探性地对自己和林朝武下手,结果对方竟选择了最低级的手段——直接冲击医馆。

  损失相当惨重。

  青山集团会议室

  刘长福罕见地出席了这次会议。

  其实他早已想通,当初林朝羽不过是借着洋人的名头吓唬他。

  那时候的林朝羽根本没什么底气。

  可即便现在明白过来,刘长福也无可奈何。

  如今的林朝羽羽翼已丰,结识的洋人早已不是刘海柱那个级别,而是更有权势的存在。

  若刘长福胆敢背叛,林朝羽轻易就能碾碎他。

  对付张家或许不易,但收拾一个刘长福易如反掌。

  更何况,就算他想反,手下人也未必答应。

  关键原因在于,林朝羽掌控着他们的经济命脉——医疗费、丧葬费、安家费全由他负责。

  伤残的小弟能获得工作安排,实在无法工作的,家人也能得到安置。

  如今林朝羽正缺人手,不少人甚至转型成了医生。

  这些曾经的混混如今为受伤的同伴包扎缝合,彻底解决了义隆社的后顾之忧。

  正是这份保障吸引了许多人加入社团。

  其他帮派哪有这种待遇?受伤残废后,顶多给笔安家费,任其自生自灭。

  社团不是不想管,而是财力不足。

  背后的金主只管出钱,根本不在意成员死活。

  刘长福认命了,自己早已和林朝羽绑死,毫无反抗余地。

  七十家诊所被砸,林朝羽沉声道,还有五家医馆,伤亡不小。

  林先生,刘长福立即表态,义隆社随时听候差遣。

  这次是张家指使四个帮派动的手,人数约一两万。

  说到这儿,刘长福语气苦涩。

  刘长福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林朝羽的意志就是他的行动指南。

  唯有尽心竭力为林朝羽效力,才能确保义隆社的前途命运。

  眼下刘长福看似风光,实则全靠林朝羽的财力支撑。

  这几个月义隆社虽有所扩张,但区区三千人马,如何与对手抗衡?

  不必了,整日打打杀杀,实在太过血腥!

  林朝羽意味深长地看向刘长福:打打杀杀既耗费钱财,又折损兄弟,何必呢?

  林先生!刘长福一时捉摸不透林朝羽的用意,只能坦言:可若我们不反击,对方只会变本加厉。

  万一医馆经营不下去,那可如何是好?

  如果医馆真的关门,你说谁会受到最大影响?林朝羽嘴角挂着莫测的笑容。

  当然是林先生您损失最大!刘长福不假思索地回答。

  错了。

  林朝羽靠在椅背上,环视众人:真正受苦的是那些依赖医馆的香港市民。

  没有我们,他们看病要花十几倍的价钱,更多的人根本看不起病。

  丁来旺眼前一亮:老板的意思是发动市民?

  正是。

  林朝羽轻轻点头,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关闭所有医馆和诊所,让全香港都知道这件事。

  他转向王志成:志成。

  王志成立即应声。

  明天在《大明报》刊登公告,声明因受帮派 扰,七日后将关闭全港所有医馆和诊所。

  林朝羽又对陈琪芸说:陈姐,联系其他报刊,同样发布这个消息。

  重点强调我们是被帮派逼迫关门,评论让他们自由发挥。

  陈琪芸点头答应。

  林朝羽活动了下筋骨,从容道:不急,让这件事好好发酵几天。

  ......

  《大明报》

  如今,刘振强成了《大明报》的忠实读者。

  八部小说的连载让他追得不亦乐乎。

  然而今天,他发现报纸的某个版面停止更新小说,取而代之的是一则新消息:

  青山医馆与青山诊所将于七日后全部停业。

  青山医馆?青山诊所?

  刘振强对这两家医疗机构记忆犹新,此前它们可是重点宣传的对象。

  看病省钱,名不虚传。

  前阵子他染上风寒,去青山医馆挂号只花了两块钱,开的药也才十块钱。

  吃完药后,病很快就好了。

  这要是换作从前,没个一两百块根本治不好。

  因此,刘振强对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颇有好感。

  虽说他算是中产阶级,可看病花钱多了,照样心疼得直哆嗦。

  此刻一见医馆要关门,他下意识地希望它能继续开下去。

  继续往下读,刘振强的眉头越皱越紧。

  原来前天青山医馆遭人砸场,场面惨烈。

  医生重伤,药材被烧,医疗设备尽数毁坏。

  医馆不敢再营业,也是情理之中。

  “青山医馆以医者仁心为本,为香江市民健康尽心竭力,如今被迫关闭,深感遗憾!”

  看到这儿,刘振强怒火中烧。

  想到以后看病得多花冤枉钱,他心里堵得慌。

  青山医馆十几块就能治好病,难道又要回到过去,动不动就花一两百买西药?

  他不愿青山医馆关门,可现实却无法改变。

  真的要关了吗?

  ……

  张家

  “哥,你看报纸,林朝羽那家伙要关掉青山医馆了!”张玉麟将一份报纸递给张玉阶。

  “什么?”张玉阶一愣,接过报纸扫了几眼,眉头紧锁,“林朝羽关医馆?开玩笑的吧?”

  仔细读完,发现这确实是林朝羽的正式声明。

  除了《大明报》,陈琪芸还将消息透露给《明报》《大公报》《星岛日报》等媒体。

  短短时间内,这则新闻便登上各大报刊头版。

  青山医馆这几个月风头正盛,自然引得媒体争相报道。

  青山医馆即将停业的消息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各家报刊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与评论。

  《明报》的金镛亲自撰写了社评,即便两家存在竞争关系,他仍然对青山医馆给予了肯定,尤其赞赏其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

  然而,张家四兄弟对这些舆论并不在意,更无视了香江市民的反应。

  张玉阶甚至觉得林朝羽未战先怯,显得有些得意:你们怎么看?林朝羽这小子突然宣布关门,连和我们较量的勇气都没有?

  估计是拼不过吧。

  张玉麟不以为然地回答,他林朝羽能有多少资金?就靠一个义隆社,拿什么跟我们抗衡?

  张玉阶对此颇为认同。

  尽管林朝羽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他相信,在真正的财力比拼上,对方绝非张家的对手。

  毕竟,张家几代积累的资本底蕴深厚,而林朝羽的资金链未必能支撑长期对抗。

  他原本已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决心不惜代价击败林朝羽,哪怕代价高昂。

  可令他意外的是,林朝羽居然直接选择了退让。

  张玉阶转头询问四弟张玉良的看法。

  张玉良略显迟疑: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一时也看不出他的意图。

  他不太像是会轻易认输的人,我们得再观察他的下一步行动。

  张玉阶点头同意:那就再等七天,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

  让大家先别轻举妄动。

  他冷冷一笑:林朝羽,你以为退一步就能平安无事?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你已是待宰的羔羊!

  ——

  林朝羽根本不在乎张家的想法。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稳住局面。

  所谓大规模停业,不过是放出的风声。

  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甚至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怎么可能轻易退出?七天的时间,足够让香江市民的情绪再度发酵。

  青山集团办公室内,刘长福恭敬地坐在林朝羽面前,等待指示。

  林朝羽轻抿一口茶,淡然道:“这次不需要你的人动武!”

  他放下茶杯,继续道:“你只需做一件事——走进各个社区,告诉香江市民,如果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大规模关闭,会有什么后果?”

  “看病费用可能飙升七八倍,买药还得额外掏钱。

  ”林朝羽略微停顿,补充道:“如果有人突发急症,甚至可能因延误救治而丧命。”

  刘长福渐渐领悟了林朝羽的意图。

  关键就在于煽动香江市民的情绪。

  如今的市民早已习惯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的便利。

  低廉的医疗费用让他们享受了数月实惠。

  可现在,若突然宣布这些医馆和诊所关闭……

  试想,市民会作何反应?

  从未拥有尚可忍受,但得而复失,谁能甘心?

  林朝羽建立的这套医疗体系虽简单,却极大满足了普通市民的需求。

  过去,许多人小病硬扛,大病硬撑。

  如今,更多人愿意就医,小病及时治,大病慢慢调养。

  低廉的费用让看病不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