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官家的大集体-《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

  睦州

  青溪县

  堰村。

  村民恭敬立于漆村林外。

  一行官吏正拿着账簿细细核对。

  几个小吏牵着绳尺沿着漆树林一路前行,正在测量各家百姓的产业。

  稻田务和大晟乐尺联合行动了!

  重启稻田务,这意思就是官府可以雇佣人开垦荒地了。

  什么是荒地?

  路边、河摊,乱树林、荆棘丛,只要是没种庄稼没有主人的土地,都是荒地。

  开垦荒地,或者把原本是田地,后来荒的田地,都利用起来,种植粮食,这是一件好事。

  虽然粮食不归百姓,可这活计能给百姓提供工作岗位呀。而且,朝庭粮食多了,兴许会少盘剥百姓一点儿。

  但是大宋的官都是人才呀。

  这不,

  睦州的官就想出了牛逼的方法开荒。

  你家地头的那一片是荒地吧?

  行,

  我们来量一下你家的地有多少亩!

  量够你的,剩下的就是官府的。

  咳,我们不会多量,也不会少量,账簿我们都带来了,尺子我们也带来了。

  开工吧!

  “大人,这家的五十亩漆园只到这里。”

  小吏跑了回来,指着不远处的插着的木杆汇报。

  “不可能!五十亩明明是能到地头的!”大人还没说话,屁民就忍不住了。他们家的漆园都传了近百年了,五十亩到哪里,他能不知道吗?

  “哦?即然主家觉得有问题,可与我们一起测量一番。”

  官大人谦恭有礼,很好说话。

  不仅好说话,服务还很到位。

  亲自拉着尺子让百姓看。

  很快,大人带着屁民看到了尺子刻度。

  “可有问题?”

  大人自信满满。

  “大人,这尺子有问题!”

  屁民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我五十亩的漆园,你量完就成了四十六亩,这明显是尺子有问题呀!

  “这是官家亲制的大晟乐尺,你敢说官家的尺有问题?”

  大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了,面若寒霜,目光阴冷。

  我拿来的尺子,我能不知道真假吗?

  这绝对是真真正正的大晟乐尺!

  哼,我本来想自己造一把小尺呢,没想到官家如此体贴,竟把全天下的尺子都改小了。

  官家如此恩情,我绝不能让人侮辱了官家!!!

  “大人,大人,这园子我家传了四代了,五十亩是到地头才有五十亩呀,这尺子量到这儿就五十亩了,肯定是尺子有问题!”

  屁民含泪力争。

  漆园,种植的都是漆村。

  产漆,漆在大宋是战略物资,大多用在武器上面,制作枪杆、箭杆、弓都需要用到漆。

  这漆园就是他们的生存资本呀。

  割漆,卖钱,买粮。

  家中一共五十亩漆园,这大晟乐尺一下就量走了四亩。

  这让他怎么不心痛?

  “你说这大晟乐尺不准,对吗?”

  大人指了指尺子。

  “嗯,我家也有尺子,我这就去取……”

  屁民转身就欲去取尺子。

  “这尺是官家定的,这稻田务的差事,是金神仙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是李仙子认可的!”大人陡然用凌厉的声音拦住了屁民:“你以为你是谁?官家神威如狱,朝庭定下的尺子,是你说不准就不准的?”

  “金老神仙法力无边,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他老人家在京城掐指一算就知道这里有荒地多少,是你们想贪墨就能贪墨的?”

  “李仙子智慧如渊,神机妙算,她老人家说这荒地是多少,就是多少,你想侵占老神仙们的田地?!”

  大人鼻子都扬到天上去了。

  趾高气扬,藐视众生。

  尺子是朝廷专门制作的,登记在策。

  政策是朝廷公文送下来的,没半分虚假。

  再加上两们神仙做背景。

  他都多少年没碰到这种好事儿了,岂能让它从手中流逝!

  “大人大人,我没有,我没有啊……”

  屁民已经大脑一片浆糊了。

  那尺子是错的啊!

  为什么你老是说官家,说神仙,我不知道啊!

  “对官家不敬,对老神仙不敬,捕了!”

  大人连瞧他一眼的功夫都没有,挥挥手,就直奔下一家。

  一百亩才差八亩。

  官家的手指还是长了。

  大人很忙。

  一个州县的土地很多,这工作至少能做好几年时间。

  这种福利优渥,又名正言顺的工作,大人们都超爱哒。

  “怎么办?”

  “这天杀的就是想吞我们的地呀!”

  “先凑钱把七爷赎出来!”

  “爹啊,我对不起祖宗,我把地丢了啊!”

  “十三,照顾好我的妻儿,我去弄死这个狗官!”

  “拉住七哥,我们斗不过他们的!”

  堰村的村民乱成了一锅粥。

  有的要去官府赎人。

  有的人要去弄死量地的官吏。

  有的对着列祖列宗放声痛哭。

  有的要动手。

  有的在阻止。

  8%,

  这是一个让人进退不得的数字。

  新尺与旧尺差了百分之八。

  一百亩地的话,量完就是九十二亩。

  少了八亩。

  少八亩饿不死人,但能气死人,能心痛死人。

  义愤填膺,又觉不化算。

  总之,这帮村民被架起来了。

  “我们去京城吧?”

  良久有一个人提出了好办法。

  “我不信官家会定下那般小尺,这般欺凌百姓的事情,官家怎么会如此无知,定是那人编造的谎言!我们进京,我们去告御状!我们去揭穿他。”

  这个提议一出,很多人都心动了。

  还没被逼到生死相见的地步,他们更想采用柔和的处理方法。

  “京中有神仙,万一我们去了回不来了呢?”

  “那来的神仙,听都没听过,定是招摇撞骗之徒蒙蔽了官家!”

  “不能去不能去,那神仙让官家收治荒地,你我去了岂不是落入那神仙手中?”

  “还是去!去了就能知道这小尺是真是假,去了也能知道那神仙是真是假,若是小尺是假,那便告御状,若那小尺是真,且杀了那招摇撞骗的一对贼神仙!”

  一群村民凑了钱,赎回了被弄到县衙的屁民,又商议了几日,最后,还是决定让人去京城试试。

  进京城这种长途跋涉的事情,可不是能随便做的,毕竟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走出方圆五十里的范围。

  想要到几百甚至几千里外,要么你武功高强,要么你是当官的,再要么你有很多人。

  堰村没有当官的人,也不可能出动大批人外出。

  但是,他们有武功高强的人。

  世代练武,总有那么些人突然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最后,

  方七、方十三、方小妹三个少年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