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谁也不虚-《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

  江宁,

  木舍,夫子,学童。

  木舍斑驳,漏风漏雨漏炎影。

  学童顽劣,左顾左盼左呸呸。

  夫子在左。

  “哎,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秦夫子长吁短叹,又摇头又望天。

  他倒是想上班,但他不想挣这么少,熊孩子还贼特么烦。

  “先生即已厌倦,一同进京可好?”

  舍外,

  骑兵、军马、长枪。

  少年将领苏箕对着夫子秦桧发出了不容拒绝的邀请。

  既然你不想教书了,那就去见官家吧。

  “也好。”

  秦桧从善如流。

  这少年将军看着和善,当是无事。

  他孤家寡人一个,即没做过大事,也没做过小事,啥也没做过,自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倒也不惧怕进京城。

  甚至,还有点窃喜。

  自己进京赶考的话,不要钱吗?他都穷的当教书先生了,那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他没问为什么。

  因为他什么也没做,什么原因也与自己无关。

  苏箕也没说为什么。

  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抓这个人。

  …

  雁门关。

  一道青衣身影在地面上轻轻一迈,身影向前猛的窜出三四丈远,又是一迈,又是三四丈,身影缥缈急速,如追星、如赶月,遇山凌空起,逢林踏树行,白日卧马睡且行,夜间轻功行无歇。

  灵鹫宫的宫主大人跑的比兔子都快,星夜不停的向着大名府的方向飞奔。

  这是一个老实人。

  他这一辈子,生在中原,定居大辽,帮着西夏。听师父的、听主持的、听二哥的、听大哥的、听女人、听媳妇的,只要是熟人的话,他都听。

  反正,他也没什么自己的主见。

  不久前,一帮要饭的、一帮大理国的官,喊他去大辽救大哥,于是他纠结了一堆各国的人,一起去了。

  结果不理想。

  大家就地解散了。

  本来他都快回到天山的家了,又接到了二哥的飞鸽传书。

  二嫂被拐跑了,

  自己送的四个丫头,也被绑架了。

  二弟还受伤了。

  他急啊!

  这就拼命的往大名府的方向跑。

  他的熟人不多了。

  似乎走上江湖后,和他有关系的人,一直在不停的死。

  先死了残疾师父,又死了师伯,接着死了娘,后来死了爹,大哥也没了。

  只要对他好的人,似乎都没有好下场。

  这个二哥,危矣。

  为了保住这个独苗二哥,他三百年的功力是卯足了劲运传呀。

  二哥说,对手强大!

  他不怕,只有生死符中上一颗,神仙也难逃!

  二哥说,四剑侍被骗了!

  他不怕,只要见到他这个宫主,她们一定会醒悟的。

  二哥说,对方可能是京城人氏。

  他也不怕,他也是中原人氏,官府不会把他当敌人。

  问题……不大。

  …

  沧州,

  柴进庄。

  这是一座非常牛逼的庄子。

  江湖号称敢藏朝廷命官,敢劫府库财物,黑白两道通吃。

  这庄的主人也是真牛逼。

  家中有丹书铁券,当官的一般不惹他,他又专心结交江湖匪类,那叫一个仗义疏财,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