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火速的任命仪式-《权力巅峰之官场鬼才》

  次日清晨,李明阳刚在市委办公室坐下,还没来得及批阅文件,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就响了起来。来电的是市委办公厅主任,语气恭敬而急促:“李书记,接到省委办公厅紧急通知,请您于十点整准时到市委一号楼门前集合,迎接省委组织部潘部长一行。”

  “好的,我知道了。”李明阳挂断电话,眉头微蹙。潘部长此时突然莅临,极有可能是来宣布重要人事任免。但高明接任政法委书记的谈话昨日才刚进行,按常规流程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考察公示期,怎么会如此迅速?这不符合组织程序。他端起茶杯,陷入沉思。

  九点五十分,李明阳整理好着装,迈着沉稳的步伐下楼。来到一号楼门前的小广场时,发现已有七八位常委提前到场,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

  他径直走向正在与统战部长低声交谈的组织部长谢云,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谢部长,您消息最灵通,给透点内情?潘部长这次突然驾临,所为何事?”

  谢云转过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拍了拍李明阳的手臂,声音压低却足够清晰:“李书记稍安勿躁,总之是好事,对您而言,是天大的好事。”话虽未说透,但那眼神和语气已经传递了足够的信息。

  李明阳顿时心领神会。他这位潘叔亲自出马,看来省委对临海市的班子调整决心很大,效率也远超预期。他微微颔首,不再多问,心中却已了然。

  就在这时,市委书记顾英和市长沈立军并肩从大楼里走出,两人面色平静,但细微处能看出几分刻意维持的从容。原本低声交谈的常委们立刻安静下来,迅速按照排名自动形成了迎接队列。

  十点零一分整,一辆悬挂着省委00005号车牌的黑色奥迪A6L平稳地驶入市委大院,精准地停在红毯前。车刚停稳,顾英立刻快步上前,亲自拉开了后排车门,动作谦恭。

  “欢迎潘部长莅临我市指导工作!”顾英伸出双手,脸上堆满热情的笑容。

  潘习林迈步下车,身形挺拔,他伸手与顾英轻轻一握,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指导工作谈不上。我这次来,是代表省委,宣布相关的人事任命决定。”

  “人事任命?”顾英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作为市委书记,市里重要人事变动她竟然事先毫无所知?一股强烈的不安猛地攫住了她。

  然而不容她细想,潘习林已经自然地松开了手,绕过她,走向后面列队迎接的常委们。他与每一位常委握手,叫着他们的名字,简单问候一两句,态度亲切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当走到李明阳面前时,潘习林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并没有立刻握手,而是伸出右手,重重地拍了拍李明阳的肩膀,这个动作在严肃的官场场合显得格外亲昵。他的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关切,声音也较之前温和了许多:“明阳啊,你遇袭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受惊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李明阳立刻双手紧握住潘习林伸过来的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谢谢潘部长挂念,都是我分内的工作,不辛苦。”

  潘习林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松开手,继续与其他常委致意,脸上始终带着和煦的笑容。然而,刚才那特意为之的拍肩动作,那不同于对待他人的亲切语气,如同一个无声的政治信号,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李明阳,是潘部长看重的人,是省委认可的人。这场看似平常的迎接,瞬间变成了潘习林为李明阳在临海市站稳脚跟、树立权威的一次精心安排的“站台”。

  寒暄过后,一行人在略显凝滞的气氛中移步至市委大楼顶层的大会议室。推开沉重的红木门,眼前是灯火通明的会场,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临海市各部委办局、各区县的主要负责同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等待重大消息的肃穆与压抑。主席台上,名牌早已按序摆放整齐。

  会议主持人赫然是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明阳。他步履沉稳地走向主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有力:

  “同志们,请大家安静。下面,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省委组织部潘习林部长莅临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

  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持续了许久,既有对上级领导的例行尊重,也蕴含着对未知消息的揣测与不安。直到潘习林接过话筒,微笑着连连摆手,会场才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落针可闻。

  潘习林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从文件袋中取出一份加盖了省委红色印章的任命文件,神色庄重地展开。他清了清嗓子,沉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我宣读中共滇缅省委常委会决定。”

  仅仅一个开头,就让台下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高明同志,为中共临海市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政法委书记;原中共临海市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政法委书记马海同志,不再担任上述职务,另有任用。”

  “轰——”

  这第一道任命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虽然没有声响,却在每个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几乎能听到有人倒吸凉气的声音。无数道目光先是惊愕地投向主席台上依旧沉稳的潘习林,随后齐刷刷地聚焦到主席台另一侧,嘴角似乎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李明阳身上!

  顾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握着钢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她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大脑一片空白。政法委书记这么重要的位置变动,她这个市委书记竟然事先没有接到任何正式征求意见的通知,完全被蒙在鼓里!这绝不仅仅是程序问题,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危险信号——省委,或者说省委中的某些力量,已经绕开了她,甚至可能不再信任她!

  还没等众人从这第一波冲击中缓过神来,潘习林已经面无表情地拿起了第二份文件,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安启林同志,为临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任临海市公安局局长。”

  又一记重锤!

  高明、安启林是李明阳从黔南省带起来的铁杆心腹,在座的谁不知道这两人身上鲜明的“李明阳”标签?短短几分钟内,李明阳的两大嫡系,一个进入常委班子执掌政法系统,一个名正言顺加副市长的头衔,彻底稳固了在公安系统的权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事调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力度空前的权力再分配!台下那些心思敏捷的干部已经彻底明白过来,所有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主席台上那个始终保持着淡然微笑的李明阳身上。这接连两道任命,分明是省委在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他铺路、为他站台、为他赋权!

  没有人知道省委常委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敢去探寻这背后的深层意图。他们只知道,从这一刻起,临海市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那种盘根错节、雾里看花的局面,恐怕要被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彻底打破了。会场内暗流汹涌,每个人都在心中重新绘制着临海市的权力地图,而地图的中心,毫无疑问地指向了那个刚刚经历枪击案不久,却已然携省委雷霆之势崛起的纪委书记——李明阳。

  临海市的天,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