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的十分钟,对于高三学生而言,通常是争分夺秒补觉、赶作业或者疯狂讨论问题的宝贵时间。然而今天,高三(7)班的氛围却有些异样。
教室后排的角落,前所未有地成为了整个班级的焦点。
林风被一群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中间,他手里拿着一支笔,在一张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画着,语气平静地讲解着那道压轴题的另一种解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同类题型的通用思路。
“……所以,核心就是抓住函数在区间端点的取值正负和极值点,结合判别式,往往可以避开繁琐的对称轴位置讨论。”林风落下最后一笔,草稿纸上已经写满了清晰工整的推导过程。
周围一片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余韵和同学们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几秒钟后,才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惊叹。
“卧槽!原来是这样!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 “这么一说就通了啊!比老王讲的清楚多了!” “林风,你藏得够深啊!这方法太牛了!”
质疑的目光渐渐被惊叹和好奇取代。虽然仍然有人觉得难以置信,怀疑他是从哪里背下来的解题套路,但那流畅的阐述和显然深刻的理解,又不像单纯背诵能达到的。
“林风,这道物理题你能帮我看看吗?”一个戴着厚眼镜的男生挤了进来,手里拿着物理练习册,指着一道电磁感应综合题,眼神里带着试探和一丝期待。
几乎在他话音刚落,林风的目光扫过题目的瞬间,大脑就已经完成了自动解析。
“导体棒在倾斜导轨上下滑,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首先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林风没有任何推辞,接过练习册,笔尖再次动起来,思路清晰,一语中的,直接点出关键受力关系和能量转化过程,甚至指出了题目中容易忽略的摩擦力假设条件。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直击本质,不仅给出了答案,更捋顺了解题思路。那个男生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这一下,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
“还有我还有我!数学这道概率题!” “英语这个长难句分析……” “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
一时间,林风的小课桌变成了最热门的答疑点。同学们仿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争先恐后地涌上来。对于挣扎在题海中的高三生来说,一个能轻易解开难题的“大神”的出现,其吸引力是致命的。
林风来者不拒。
他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在这种不断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异能的掌控变得更加精细和得心应手。各种知识在大脑网络中的连接更加顺畅,甚至能触类旁通,产生一些新的理解。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巩固。
而且,看着周围那些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甚至带着嘲弄的眼神,此刻充满了惊奇、佩服甚至一丝讨好,一种微妙的、带着冰冷笑意的快感在他心底悄然蔓延。
原来,被仰望的感觉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教室的另一端,几个成绩拔尖的优等生脸色却不那么好看。
学习委员李薇皱着眉头看着那边喧闹的人群,尤其是被围在中心的林风,笔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戳着点。她这次数学考了148分,只错了一道填空题,原本是班里公认的数学最好的学生。可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林风吸引过去了。
“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她同桌,也是班里前五的男生周涛,撇了撇嘴,语气酸溜溜的,“不知道从哪本偏门参考书上看到个怪方法,就拿来显摆。真才实学还得看大考。”
“就是,”另一个女生附和道,“看他下次月考还能不能蹦跶起来。450分的基础,一夜之间就能变天才?谁信啊。”
优等生的骄傲和固有的阶层观念,让他们很难接受一个垫底生的突然“逆袭”,更愿意将其归因于运气或者作弊。
而教室后排的角落,张龙和他的两个跟班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本来等着看林风的笑话,等着他今天交不出家长签字的试卷被老王痛批,甚至已经想好了放学后再去“慰问”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可眼前这一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那个昨天还被他们踩在泥里随意殴打的废物,今天居然成了全班瞩目的中心?被一群人围着请教问题?这简直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
“龙哥,这小子有点邪门啊……”一个跟班小声嘀咕,“昨天挨了那么狠一下,今天看起来屁事没有?”
张龙眼神凶狠地盯着林风的方向,拳头暗暗攥紧。他不懂什么解题方法,他只感觉到一种权威被挑衅的恼怒。这个班里,只有他张龙才能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一个书呆子(哪怕是突然开窍的书呆子)凭什么抢风头?
“妈的,”张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放学再找他‘好好聊聊’。”
他就不信,拳头底下出不了“真理”。
上课铃再次响起,人群才不情愿地散去。但看向林风的目光已经彻底不同了。
第二节课是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课堂氛围相对轻松。在进行一个互动翻译练习时,她点到了走神发呆的林风。
“林风,你来翻译一下这个句子:‘The intricate chanisof this enzy, which has long perplexed scientists, was finally elucidated through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这是一个长难句,词汇难度较高(intricate复杂的, chanis制, enzy酶, perplex使困惑, elucidate阐明, groundbreaking开创性的),结构复杂,包含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若是以前的林风,恐怕连单词都认不全。
但现在……
几乎在老师话音落下的瞬间,大脑已经完成了扫描、词汇提取、语法结构分析、语义重组的过程。
他站起身,没有任何停顿,流利而准确地开口:“这种酶的复杂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最终通过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得以阐明。”
发音标准,语调自然,理解精准,甚至比老师提供的参考译文更简洁地道。
英语老师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赏:“Very good! Excellent! 林风,你的进步很大啊!”她毫不吝啬地表扬道。
教室里再次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
英语也能瞬间开窍?
如果说数学还能靠奇思妙想,语言类的积累怎么可能一蹴而就?
怀疑的种子在有些人心里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好奇和不可思议。
接下来的物理课、化学课……林风虽然不再主动发言,但每当老师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目光扫过教室时,总会若有若无地在他那里停顿一下。而林风即便不抬头,也能清晰感觉到那些目光,以及周围同学偷偷打量他的视线。
他就像一颗突然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正在一层层扩散,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生态。
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前排两个女生压低声音的议论: “你说林风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难道是昨天被老王骂开窍了?” “或者……他一直在隐藏实力?”这个猜测听起来最荒谬,却因为早上的表现而显得有了一丝可能性。
林风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隐藏实力?不,是换了个“内核”而已。
放学铃声终于响起。
同学们开始收拾书包,嘈杂声再起。
林风不紧不慢地将书本装进那个破旧的书包。他能感觉到,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一直锁定着他。
张龙带着两个跟班,故意磨磨蹭蹭,堵在了教室后门的方向。
林风仿佛毫无察觉,背好书包,低着头向前门走去。
“站住!”张龙的声音在后面响起,带着威胁。
林风脚步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反而加快了脚步,从前门走了出去。
“妈的!想跑?”张龙骂了一句,立刻带人追了出去。
走廊里人多眼杂,他们不好直接动手,只是不远不近地跟着林风,眼神凶狠。
林风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如同一个精密的雷达,接收处理着周围的环境信息:楼梯的走向、人流密度、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保安巡逻的大致规律……
他并没有害怕,反而有一种冰冷的兴奋。正好,可以试试“思维加速”和“模拟推演”在实战中的应用。
他故意没有走往常的大路,而是拐向了一条通往旧实验楼、相对僻静的小道。
张龙三人见状,脸上露出狞笑,立刻跟了上去。
小道行人稀少,两旁是高大的树木和年久失修、很少使用的旧楼。
“小子,很狂啊今天?”张龙加快几步,拦在了林风面前,另外两人一左一右堵住了退路,“看来昨天是没让你长够记性!”
林风停下脚步,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张龙。在他的视野里,张龙的肌肉状态、重心分布、甚至呼吸节奏都化为了数据流被大脑分析。
“目标:张龙。身高约178c体重约75kg,肌肉力量较强,但下盘不稳,习惯右拳先攻,动作幅度大,预兆明显。” “环境分析:地面略有湿滑,左侧三米处有散乱砖块,右侧五米处为墙角,前方为主目标,后方两人封堵。” “模拟推演开始:方案一,佯装左闪,诱使其右拳击空,利用其前冲惯性,以砖块绊倒……成功率87%;方案二,硬抗左翼攻击,快速切入中路,攻击其腹部神经丛……成功率92%,但自身有30%概率被擦伤……”
无数种应对方案在瞬息间生成、比较、优化。
张龙被林风那平静得可怕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这种眼神绝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即将被殴打的人身上。他恼羞成怒,骂了一句“操!”,果然习惯性地抡起右拳就朝林风脸上砸来!
拳风呼啸!
就在拳头即将临体的瞬间!
林风动了!
他的动作并不快,甚至有些轻描淡写,只是微微一个侧身,脚步一错,精准地让那势大力沉的拳头擦着鼻尖而过。同时,他的右脚看似无意地往后一勾——
张龙一拳打空,身体因惯性前冲,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一绊!
“哎哟!”他惊呼一声,整个人失去平衡,脸朝下狠狠地摔向地面!
“噗通!”一声闷响,夹杂着痛苦的呻吟。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另外两个跟班根本没看清发生了什么,只看到龙哥冲上去打人,然后自己就摔了个狗吃屎?
两人都愣住了。
林风看都没看地上摔得七荤八素的张龙,目光平静地转向左边那个稍微瘦弱一点的跟班。
在他的“微观感知”下,能清晰地看到那个跟班喉结紧张地滚动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目标B: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志不坚,可震慑。”
林风没有说话,只是向前迈了一小步,目光锁定对方。
那跟班被林风那深不见底、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神一看,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竟然不敢与之对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保安巡逻的吆喝声和手电筒的光柱。
“那边干什么的?!”
另一个跟班反应过来,连忙去搀扶骂骂咧咧、鼻血长流的张龙。
林风不再理会他们,转身,不紧不慢地朝着大路走去,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和……莫测。
张龙被人搀起来,捂着流血的鼻子,看着林风远去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愤怒、羞辱,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惊疑不定。
刚才那一下……是巧合吗?
那个废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邪门了?
林风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拂着他的脸颊。
大脑依旧在冷静地回放着刚才的短暂冲突,分析着每一个细节的得失。
“模拟推演与实际反馈吻合度92.3%。格斗数据库初步建立。目标威胁等级下调。”
他轻轻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那股名为“知识”和“计算”的力量。
这,仅仅是个开始。
教室后排的角落,前所未有地成为了整个班级的焦点。
林风被一群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中间,他手里拿着一支笔,在一张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画着,语气平静地讲解着那道压轴题的另一种解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同类题型的通用思路。
“……所以,核心就是抓住函数在区间端点的取值正负和极值点,结合判别式,往往可以避开繁琐的对称轴位置讨论。”林风落下最后一笔,草稿纸上已经写满了清晰工整的推导过程。
周围一片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余韵和同学们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几秒钟后,才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惊叹。
“卧槽!原来是这样!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 “这么一说就通了啊!比老王讲的清楚多了!” “林风,你藏得够深啊!这方法太牛了!”
质疑的目光渐渐被惊叹和好奇取代。虽然仍然有人觉得难以置信,怀疑他是从哪里背下来的解题套路,但那流畅的阐述和显然深刻的理解,又不像单纯背诵能达到的。
“林风,这道物理题你能帮我看看吗?”一个戴着厚眼镜的男生挤了进来,手里拿着物理练习册,指着一道电磁感应综合题,眼神里带着试探和一丝期待。
几乎在他话音刚落,林风的目光扫过题目的瞬间,大脑就已经完成了自动解析。
“导体棒在倾斜导轨上下滑,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首先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林风没有任何推辞,接过练习册,笔尖再次动起来,思路清晰,一语中的,直接点出关键受力关系和能量转化过程,甚至指出了题目中容易忽略的摩擦力假设条件。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直击本质,不仅给出了答案,更捋顺了解题思路。那个男生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这一下,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
“还有我还有我!数学这道概率题!” “英语这个长难句分析……” “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
一时间,林风的小课桌变成了最热门的答疑点。同学们仿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争先恐后地涌上来。对于挣扎在题海中的高三生来说,一个能轻易解开难题的“大神”的出现,其吸引力是致命的。
林风来者不拒。
他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在这种不断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异能的掌控变得更加精细和得心应手。各种知识在大脑网络中的连接更加顺畅,甚至能触类旁通,产生一些新的理解。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巩固。
而且,看着周围那些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甚至带着嘲弄的眼神,此刻充满了惊奇、佩服甚至一丝讨好,一种微妙的、带着冰冷笑意的快感在他心底悄然蔓延。
原来,被仰望的感觉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教室的另一端,几个成绩拔尖的优等生脸色却不那么好看。
学习委员李薇皱着眉头看着那边喧闹的人群,尤其是被围在中心的林风,笔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戳着点。她这次数学考了148分,只错了一道填空题,原本是班里公认的数学最好的学生。可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林风吸引过去了。
“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她同桌,也是班里前五的男生周涛,撇了撇嘴,语气酸溜溜的,“不知道从哪本偏门参考书上看到个怪方法,就拿来显摆。真才实学还得看大考。”
“就是,”另一个女生附和道,“看他下次月考还能不能蹦跶起来。450分的基础,一夜之间就能变天才?谁信啊。”
优等生的骄傲和固有的阶层观念,让他们很难接受一个垫底生的突然“逆袭”,更愿意将其归因于运气或者作弊。
而教室后排的角落,张龙和他的两个跟班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本来等着看林风的笑话,等着他今天交不出家长签字的试卷被老王痛批,甚至已经想好了放学后再去“慰问”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可眼前这一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那个昨天还被他们踩在泥里随意殴打的废物,今天居然成了全班瞩目的中心?被一群人围着请教问题?这简直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
“龙哥,这小子有点邪门啊……”一个跟班小声嘀咕,“昨天挨了那么狠一下,今天看起来屁事没有?”
张龙眼神凶狠地盯着林风的方向,拳头暗暗攥紧。他不懂什么解题方法,他只感觉到一种权威被挑衅的恼怒。这个班里,只有他张龙才能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一个书呆子(哪怕是突然开窍的书呆子)凭什么抢风头?
“妈的,”张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放学再找他‘好好聊聊’。”
他就不信,拳头底下出不了“真理”。
上课铃再次响起,人群才不情愿地散去。但看向林风的目光已经彻底不同了。
第二节课是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课堂氛围相对轻松。在进行一个互动翻译练习时,她点到了走神发呆的林风。
“林风,你来翻译一下这个句子:‘The intricate chanisof this enzy, which has long perplexed scientists, was finally elucidated through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这是一个长难句,词汇难度较高(intricate复杂的, chanis制, enzy酶, perplex使困惑, elucidate阐明, groundbreaking开创性的),结构复杂,包含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若是以前的林风,恐怕连单词都认不全。
但现在……
几乎在老师话音落下的瞬间,大脑已经完成了扫描、词汇提取、语法结构分析、语义重组的过程。
他站起身,没有任何停顿,流利而准确地开口:“这种酶的复杂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最终通过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得以阐明。”
发音标准,语调自然,理解精准,甚至比老师提供的参考译文更简洁地道。
英语老师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惊讶和赞赏:“Very good! Excellent! 林风,你的进步很大啊!”她毫不吝啬地表扬道。
教室里再次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
英语也能瞬间开窍?
如果说数学还能靠奇思妙想,语言类的积累怎么可能一蹴而就?
怀疑的种子在有些人心里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好奇和不可思议。
接下来的物理课、化学课……林风虽然不再主动发言,但每当老师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目光扫过教室时,总会若有若无地在他那里停顿一下。而林风即便不抬头,也能清晰感觉到那些目光,以及周围同学偷偷打量他的视线。
他就像一颗突然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正在一层层扩散,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生态。
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前排两个女生压低声音的议论: “你说林风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难道是昨天被老王骂开窍了?” “或者……他一直在隐藏实力?”这个猜测听起来最荒谬,却因为早上的表现而显得有了一丝可能性。
林风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隐藏实力?不,是换了个“内核”而已。
放学铃声终于响起。
同学们开始收拾书包,嘈杂声再起。
林风不紧不慢地将书本装进那个破旧的书包。他能感觉到,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一直锁定着他。
张龙带着两个跟班,故意磨磨蹭蹭,堵在了教室后门的方向。
林风仿佛毫无察觉,背好书包,低着头向前门走去。
“站住!”张龙的声音在后面响起,带着威胁。
林风脚步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反而加快了脚步,从前门走了出去。
“妈的!想跑?”张龙骂了一句,立刻带人追了出去。
走廊里人多眼杂,他们不好直接动手,只是不远不近地跟着林风,眼神凶狠。
林风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如同一个精密的雷达,接收处理着周围的环境信息:楼梯的走向、人流密度、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保安巡逻的大致规律……
他并没有害怕,反而有一种冰冷的兴奋。正好,可以试试“思维加速”和“模拟推演”在实战中的应用。
他故意没有走往常的大路,而是拐向了一条通往旧实验楼、相对僻静的小道。
张龙三人见状,脸上露出狞笑,立刻跟了上去。
小道行人稀少,两旁是高大的树木和年久失修、很少使用的旧楼。
“小子,很狂啊今天?”张龙加快几步,拦在了林风面前,另外两人一左一右堵住了退路,“看来昨天是没让你长够记性!”
林风停下脚步,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张龙。在他的视野里,张龙的肌肉状态、重心分布、甚至呼吸节奏都化为了数据流被大脑分析。
“目标:张龙。身高约178c体重约75kg,肌肉力量较强,但下盘不稳,习惯右拳先攻,动作幅度大,预兆明显。” “环境分析:地面略有湿滑,左侧三米处有散乱砖块,右侧五米处为墙角,前方为主目标,后方两人封堵。” “模拟推演开始:方案一,佯装左闪,诱使其右拳击空,利用其前冲惯性,以砖块绊倒……成功率87%;方案二,硬抗左翼攻击,快速切入中路,攻击其腹部神经丛……成功率92%,但自身有30%概率被擦伤……”
无数种应对方案在瞬息间生成、比较、优化。
张龙被林风那平静得可怕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这种眼神绝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即将被殴打的人身上。他恼羞成怒,骂了一句“操!”,果然习惯性地抡起右拳就朝林风脸上砸来!
拳风呼啸!
就在拳头即将临体的瞬间!
林风动了!
他的动作并不快,甚至有些轻描淡写,只是微微一个侧身,脚步一错,精准地让那势大力沉的拳头擦着鼻尖而过。同时,他的右脚看似无意地往后一勾——
张龙一拳打空,身体因惯性前冲,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一绊!
“哎哟!”他惊呼一声,整个人失去平衡,脸朝下狠狠地摔向地面!
“噗通!”一声闷响,夹杂着痛苦的呻吟。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另外两个跟班根本没看清发生了什么,只看到龙哥冲上去打人,然后自己就摔了个狗吃屎?
两人都愣住了。
林风看都没看地上摔得七荤八素的张龙,目光平静地转向左边那个稍微瘦弱一点的跟班。
在他的“微观感知”下,能清晰地看到那个跟班喉结紧张地滚动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目标B: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志不坚,可震慑。”
林风没有说话,只是向前迈了一小步,目光锁定对方。
那跟班被林风那深不见底、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神一看,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竟然不敢与之对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保安巡逻的吆喝声和手电筒的光柱。
“那边干什么的?!”
另一个跟班反应过来,连忙去搀扶骂骂咧咧、鼻血长流的张龙。
林风不再理会他们,转身,不紧不慢地朝着大路走去,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和……莫测。
张龙被人搀起来,捂着流血的鼻子,看着林风远去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愤怒、羞辱,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惊疑不定。
刚才那一下……是巧合吗?
那个废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邪门了?
林风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拂着他的脸颊。
大脑依旧在冷静地回放着刚才的短暂冲突,分析着每一个细节的得失。
“模拟推演与实际反馈吻合度92.3%。格斗数据库初步建立。目标威胁等级下调。”
他轻轻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那股名为“知识”和“计算”的力量。
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