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守护心神:深入解析心悸与调养之道-《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呀!在这温馨的相聚时光里,我们即将开启一场关乎心脏健康的深度探索之旅,将目光聚焦在一个常常困扰着许多人的话题——心悸:如何让气血充盈,从而找回那至关重要的“心神”。

  在神奇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心”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它绝非仅仅是一个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器官,更是灵魂的栖息之所,宛如一位高高在上的君主,主宰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明。然而,这位“君主”要想稳稳地坐在它的宝座上,正常地行使它的职能,离不开气血这位忠诚的“臣子”源源不断的滋养与悉心呵护。想象一下,当气血充足且运行顺畅时,就如同给心神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堡垒,使其能够稳稳地安居其中,不为外界的各种纷扰和刺激所轻易动摇。就像那巍峨的泰山在身后崩塌,温顺的麋鹿在眼前嬉戏,即便面对如此巨大的变故,我们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一片宁静与平和,这便是气血充足、心神稳固的美好境界。

  现在,让我们一同深入地了解一下令人困扰的“心悸”这一疾病吧。从古老的《说文解字》中我们可以探寻到,“悸”这个字,其本义就是心动的意思;而《辞海》则进一步为我们明确了,“悸”指的是心跳,具体表现为人在没有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却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作为一种被明确界定为疾病的“心悸”,它最早出现在伟大的医学典籍——张仲景的《伤寒论》之中。张仲景真可谓是第一位将“心悸”纳入医学典籍的先驱者,他精准地指出,心悸这种病症,其特点是心跳出现异常,即使在没有任何外界惊吓因素的情况下,患者仍然会感到心神不宁,仿佛心中有一只小鹿乱撞,而且这种跳动的感觉难以自我控制,这与西医中所说的“早搏”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与几位知心好友相聚在一起,共同享受那悠闲的品茶时光。其中有一位女士,在轻轻抿了一口咖啡之后,突然之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症状:她的手开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嘴唇也变得苍白如纸,说话的声音虚弱无力,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散。我见状,急忙关切地询问她是否身体感到不适。她虽然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但却坚称自己并无大碍。我在心里暗自思忖,或许她是在众人面前不好意思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状况吧。于是,在聚会结束后的私下交流中,我真诚地对她说道:“我仔细观察了你的症状,你很有可能是由于气血虚弱而引发的心悸。不过你放心,我有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你缓解这种令人不适的症状哦。”

  那位女士听了我的话后,眼中瞬间闪烁起了感激的光芒,那光芒中饱含着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我的信任。其实呀,我要分享给她的方法并不复杂,而且非常实用。当心悸发作的时候,用右手的拇指稍微用力地按压左手臂上的郄门穴,与此同时,将左手腕缓缓地向内转动45度,然后再轻轻地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在一分钟的时间内重复进行这个动作30次。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心悸的症状便会逐渐减轻,让人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郄门穴,这个神奇穴位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是郄穴中的一员大将,它具有宁心、理气、活血等多种神奇的功效。在博大精深的针灸学领域里,郄穴常常被视作应对急症的得力高手,它们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急救战士,能够在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迅速出击,缓解疾病的症状。因此,当心悸这个不速之客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只需及时地按压郄门穴片刻,就如同给心悸按下了一个暂停键,症状便能随之得到缓解。当然啦,如果平时我们有空闲的时间,也可以多按揉这个穴位,这对于预防心悸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的两臂上都有郄门穴这个穴位,但是在治疗心悸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按揉左前臂上的那个穴位哦,这可是关键所在,千万不要弄错了。

  时光悄然流转,大约一个月之后,那位曾经受到心悸困扰的女士竟然主动地联系了我,并且热情地邀请我再次来到上次聚会的那个充满韵味的茶馆共饮香茗。她满脸欣喜地告诉我,以往每次喝茶或者喝咖啡的时候,她都会出现心慌心跳的症状,她自己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心中也因此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面对重要客户或者处理关键工作的时候,她常常担心自己的身体会突然状况百出,这种如影随形的困扰已经持续了多年,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实际上,这位女士所患的心悸并不属于特别严重的类型,在医学上,这种间歇性发作的心悸被称为“惊悸”。然而,如果心悸这种病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调理,任由其恶化发展,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心跳停顿、心律不齐等更为严重的病症,到了那个时候,它就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心悸,而是中医学中所说的令人担忧的“怔忡”了。

  “怔”,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心跳与脉搏间歇、停顿的状态,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愣怔、发呆时那种短暂的神志恍惚一样,心跳也会出现类似的突然停顿;“忡”,则生动地表现了心跳突然加速的感觉,就如同成语“忧心忡忡”所描述的那种内心急切、焦虑不安时心跳加快的状态。“怔忡”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使用,正反相成,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的典型心神散乱症状,这种症状一旦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属于危重症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警惕。

  怔忡这种病症的病位主要在于心,因此,预防怔忡的关键也在于对心的养护。从内在方面来讲,我们应该努力让气血充盈起来,使心肌变得强固有力,从而提高心脏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让心脏能够在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中正常运作;从外在方面来说,我们则需要尽量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在“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之中,“惊”这种情绪最容易导致“怔”的发生,当我们突然受到惊吓时,心脏会瞬间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可能引发怔忡;“忧”这种情绪则最容易导致“忡”的出现,长期的忧愁焦虑会使心神不安,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为心脏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怔忡症状的患者来说,在积极调理情志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食疗来辅助安定心神。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强烈推荐一款美味又养心的美食——茯苓饼。

  茯苓饼,这款美食以茯苓为主要原料精心制作而成。茯苓,它是一种寄生于松树根部的神奇菌类植物,其性质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多种显着功效。对于改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等症状,茯苓的效果堪称卓越,就像是专门为养护心脏健康而生的天然良药。制作茯苓饼的方法也并不复杂:我们可以将茯苓细粉、精白面粉、白糖按照2:2:1的比例进行调配,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接着用小火在平锅内小心地摊成薄饼即可。这样制作出来的茯苓饼,口感细腻,味道清甜,既可以作为美味的点心享用,又能起到养护心脏的作用,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啦,如果有些朋友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