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京城来人了-《锦衣夜行:我的马甲保不住了!》

  况强嘴角抽搐,惊慌地看着苏晏如:“求求您,尊贵的夫人……”

  苏晏如目光冷冽,审视着他:“这顶官帽,得来不易吧?”

  况强连忙点头:“的确不易,所以还……?”

  “您在朝堂之上可有相识之人?”

  “并无,但我姐姐乃宫中玉贵人。”

  苏晏如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原来如此。”

  况强见她笑了,心中暗喜,以为事态或有转机,正欲放松之际,却听苏晏如继续说道:“那么,况大人便在牢中好生‘感激’玉贵人吧,且祈愿她还能继续为你周旋。”

  况强面色霎时苍白如纸:“不……不是,大人您……”

  “看来况大人不欲自行入内。尘风,助他一臂之力。”

  “遵命。”

  尘风上前,一把抓住况强的肩头,将他推入牢房,手法干净利落,随即关紧了门户。

  况强回过神来,急忙攀住栅栏向苏晏如求饶,然而苏晏如却连一眼也未施舍,径自转身离去。

  踏出牢房,外头的雨依旧绵绵。

  苏晏如心情沉重,撑着雨伞默默前行,尘风则无声地跟随其后。

  “小尘风,明日本官欲赴府衙,将阳城府的地图携至驿馆。”

  “领命。”

  苏晏如回头望了望今日格外恭谨的尘风,忍不住笑了:“时辰已晚,明日本官再行此事。”

  尘风抬头与她目光相接,旋即移开视线:“遵命。”

  苏晏如轻叹一声:“若是你家大人见到你这副模样,定会以为我欺负了你。”

  “大人误会了。”

  大人临行前反复叮嘱他,务必听从霸霸的吩咐。

  苏晏如只当他一番客气:“快些走吧,雨势愈发猛烈了。”

  两人踏回驿馆的门槛,细雨绵绵,一夜未歇。

  苏晏如辗转反侧,凌晨便早早醒来。

  出乎意料,竟有人更早起床。

  尘风持剑立于她房外的廊下,门响之际便转身相迎。

  苏晏如颇感惊讶:“难道你在外守候了一整晚?”

  “并未。”

  他未作过多解释,仅是从怀中取出那张苏晏如昨晚索要的地图,递至她手。

  苏晏如接图回室,于桌上细心铺展,细致观察。

  洪水肆虐,途径四村,除了仙湖镇部分得以救援的居民,其余三村百姓,恐已遭难。

  她凝视着地图,双唇紧抿。

  那假冒她之人,煽动况强行此暴行的真正意图何在?

  此人的目标,绝非仅仅吞没数个村庄那么简单。

  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深远的阴谋。

  苏晏如再次审视地图,指尖沿着泄洪路径缓缓移动,直至经过平阳府的山林地带,她的手指方才停顿。

  平阳之地……岂非与黑骑军的营地很近。

  苏晏如很想把那个总在背后给她使绊子的人揪出来,但眼下阳城府的情况,实在不允许她把精力放在私事上。

  涌进阳城城的灾民越来越多,苏晏如亲自去查看了粮仓——存粮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药材是真的见底了。

  她走访了几家大药铺,虽然地震后抢救出了大部分药材,但库存也已经所剩无几。

  “这些药材最多只能再用两天。”跟着她一起清点物资的武将袁发发愁地说。

  袁发是个很实在的人。

  “霸公子,咱们是不是该省着点用药材?”

  苏晏如摇头:“不行。粮食可以省,但药材不能省。”

  现在正是最容易爆发瘟疫的时候,必须全面做好预防。

  “消毒工作做得怎么样了?”苏晏如问。

  袁发不太明白“消毒”具体指什么,但苏晏如之前交代过,他们就照做了。

  “生石灰不够了,按您说的换成了烈酒。城外的临时安置区建好了一半,每天都有人去宣传要注意卫生。”

  这些卫生知识也是苏晏如教给他们的。

  “做得不错。”苏晏如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你去忙吧,我随便转转。”

  “好。”

  袁发带人离开后,苏晏如和尘风在街上走着,看到百姓们都在忙着修补房屋。

  阳城府虽然受灾严重,但毕竟是整个阳城最富裕的地方,城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了重建,情况比城外好很多。

  苏晏如与尘风一同出城,眼前的难民营已然初具规模,灾民们大多得以安顿。

  所幸此时节夜间尚不需厚重的被褥,否则物资供应便愈发捉襟见肘。

  难民营内,两位医师正忙碌不堪,苏晏如见状,主动请缨加入援助,尘风则在一旁协助她。

  午后,韩平安和王珍珍也加入了援助的行列。

  如此忙碌了两日,朝廷的救灾物资终于送达。

  苏晏如早餐过后,正准备前往难民营,袁发却匆匆忙忙地赶至驿馆。

  “霸公子,朝廷的救灾物资已经抵达!”

  袁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苏晏如递过一块手帕:“这是好事,你为何如此匆忙?”

  “随物资同来的,还有两位官员。”

  “何人?”

  “刑部侍郎与大理寺少卿。”

  苏晏如心中一震。

  刑部和大理寺的副手同时到来,令人不禁生疑。

  况强虽犯下谬误,但最多不过是解送京城受审。

  如今刑部和大理寺皆派出要员,且涉及两个部门的显要位置。

  审案三大机构中有两个已至,这绝非因况强身份显赫。

  苏晏如回想前两日所见的地图,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果不其然,此事非同小可。

  苏晏如略一思索,“走吧,去瞧瞧。”

  物资和朝廷派遣的两位官员均已抵达衙署。

  袁发正在指挥众人细致清点物资,苏晏如仅略作浏览,旋即步入衙署正堂。

  尚未踏入正堂,便已听闻堂内人声鼎沸。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况强依旧被囚禁于牢笼之中,无人敢擅自释放。

  此刻,与刑部侍郎及大理寺少卿交谈的,是阳城府几位文职官员。

  苏晏如的出现立时令堂内谈话声戛然而止,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射到她身上。

  苏晏如迅速环视堂上端坐的二人,目光最终停留在那位身着青衣的年轻人身上。

  此人是大理寺少卿林津安,安亲王之世子,亦是苏晏如的堂兄,正宗的皇家血脉。

  林津安目光在苏晏如身上上下打量,随即又将视线移至随她而入的尘风,眉梢微微一蹙。

  苏晏如步至前方,拱手施礼:“两位大人,苏晏如见过。”

  刑部侍郎宋焕,年约三十有五,面庞方阔,神情严谨。

  “你就是沈大人提及的霸霸?”宋焕发问。

  “正是在下。”

  宋焕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吾等受皇上差遣,特来调查阳城水库开闸泄洪事宜,你有何见闻,悉数道来。”

  “遵命。”

  苏晏如将自况强处得知的情形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