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雨夜围城-《白夜蚀痕》

  那段潜入儿童卧室的视频,如同在专案组每个人心头引爆了一颗炸弹。底线被彻底践踏,行动刻不容缓。

  园长家被第一时间秘密控制,小女孩安然无恙,经检查未受到任何物理伤害,但窗户上那个用口红画下的「△?」符号,如同一个烙印,昭示着“混沌派”如入无人之境的能力。恐惧深入骨髓。

  “他们不是在预告,是在展示。”陆延昭的声音在紧急会议上冷得像冰,“展示他们的渗透力,嘲笑我们的防御。下一个目标,绝不会只是‘展示’。”

  所有已知的、与“混沌派”可能相关的地点被再次梳理,但对方如同隐藏在都市缝隙中的蟑螂,踪迹难寻。

  压力之下,陆延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调整了对沈墨池的保护策略,从隐蔽转为半公开,增加了明面上的护卫力量,同时,他将沈墨池的办公和休息地点,临时转移到了市局内部防守最严密的安全层。他自己办公室的外间,也被改造成了沈墨池的临时实验室。

  “从现在起,你在我视线之内。”陆延昭对沈墨池说,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决。他没有提及那枚子弹,但行动已说明一切。

  沈墨池看着外间匆忙布置起来的实验台和仪器,没有反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他们想打破秩序,而保护核心的‘理性’,就是维持秩序的第一步。”

  连绵的阴雨持续了数日,将城市笼罩在一片湿冷的灰蒙之中。这种天气似乎也助长了“混沌派”的嚣张气焰,连续的、小范围的破坏和涂鸦事件在夜间频发,虽未造成严重伤亡,却让恐慌情绪在城市中悄然蔓延。

  第三天夜里,雨势渐大。监控中心捕捉到一条不同寻常的信息:位于城南废弃工业区边缘的一个已停业的私人儿童游乐场——“彩虹堡”,其内部一个本应失效的报警传感器,被触发了。

  “彩虹堡”(Rainbow castle)——名字中隐含了“NURSERY”的指向!

  几乎在接到通报的同时,陆延昭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匿名信息,只有两个字:

  “摇篮。”

  没有符号,没有多余的话,却比任何华丽的宣告都更具威胁。

  “走!”陆延昭抓起配枪,看了一眼内间正在分析快餐店蜡纸成分的沈墨池,“你留在这里。”

  沈墨池抬起头,雨水敲打窗户的声音密集如鼓点。“小心。”

  警车撕裂雨幕,无声地包围了“彩虹堡”。这座曾经充满欢笑的乐园如今破败不堪,褪色的卡通壁画在雨水中扭曲变形,如同小丑哭泣的脸。

  突击小组潜入内部,战术手电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照亮了积满灰尘的旋转木马、断裂的滑梯和空荡荡的碰碰车池。空气中弥漫着霉菌和铁锈的气味。

  没有发现嫌疑人员,也没有任何近期有人活动的明显痕迹。

  陆延昭的心缓缓下沉。是调虎离山?还是……

  “陆队!这边!”一名队员在乐园角落那个小小的“童话城堡”模型屋里发出了警示。

  陆延昭快步走去。模型屋内部的空间比想象中大,原本摆放玩偶家具的地方被清空,中央的地面上,用红色的、尚未完全凝固的类似油漆的粘稠液体,画着一个巨大的、几乎占满整个地面的「△?」符号。

  在符号的中心,摆放着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旧的、脏兮兮的儿童音乐盒。音乐盒被打开了,里面的小芭蕾舞娘雕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小块用透明塑封袋装着的、深褐色的、仿佛干涸血液的块状物。

  音乐盒的发条被拧到了底,但它没有发出任何音乐。

  “是血痂。”随后赶到的沈墨池(在陆延昭默许和严密护卫下进入现场)蹲在音乐盒旁,隔着塑封袋仔细观察,“陈旧性的,氧化严重。需要回去做dNA比对。”

  他的目光又投向地面上那红色的粘稠液体,取样检测后,确认并非油漆,而是混合了红色颜料和某种有机增稠剂的人工血液。

  “他们在布置舞台。”沈墨池站起身,环顾这个阴暗扭曲的模型屋,“用象征‘生命’的血液(哪怕是伪造的)和代表‘童年’的音乐盒,构建了一个充满恶意反讽的‘混沌摇篮’。”

  他指向那块血痂:“而这个……是‘种子’。”

  “种子?”

  “代表起源,或者……传承。”沈墨池眼神凝重,“他们在暗示,这污秽与混乱,并非无根之木。它有其源头,并且,正在寻找新的‘土壤’。”

  现场没有炸弹,没有毒剂,只有这充满象征意味的、令人极度不适的布置。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恐吓,也是一种扭曲理念的宣告。

  “混沌派”不再满足于物理层面的破坏,他们开始试图污染象征意义与精神领域。他们将目标锁定儿童相关场所,正是看中了这其中蕴含的、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极致象征。

  雨还在下,冲刷着“彩虹堡”外墙褪色的油漆,却洗不净室内那浓稠的恶意。

  带回血痂样本,撤离这个令人作呕的“摇篮”,陆延昭知道,较量已经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一个被选中的“土壤”,会是什么?而那块“血痂”代表的源头,又指向哪里?

  雨夜中,警车悄然驶离,而那座扭曲的乐园,如同一个被遗弃的、充满诅咒的祭坛,在黑暗中继续散发着不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