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紧急搜查持续至天明,除了那个被丢弃的白色面具和扫描仪内一套精巧的、用于伪造直播画面的投影与传感装置外,未能找到傅明远逃离的痕迹。他如同融入墙壁的阴影,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那根关键的聚酰亚胺纤维,成了照亮新方向的探照灯。在更高层级的协调下,调查的触角伸向了本市及周边所有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单位、零部件供应商、乃至私人性质的航模俱乐部和高科技工作室。
沈墨池在实验室对纤维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纤维表面存在独特的微磨损模式和极微量的特种润滑油残留,”他将高倍电子显微镜图像展示给陆延昭,“这种磨损符合高频低幅振动环境下的疲劳特征,而润滑油型号……常用于小型无人飞行器的精密舵机系统。”
小型无人飞行器(UAV)——无人机!
这个结论,让傅明远最后那句“在真正的‘天空’之下”充满了更具体、也更不祥的意味。
“所以,他们可能拥有,或者正在利用无人机技术。”陆延昭眼神锐利,“投毒?监视?还是……其他我们还没想到的用途?”
就在针对无人机相关线索的排查紧锣密鼓进行时,医院传来消息:一直处于严密保护下的吴建州,身体状况稳定,并且有重要情况需要补充。
病房内,吴建州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些许,但眼神中的惊惧未散。
“傅明远……他对‘容器’的追求,已经走火入魔。”吴建州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条理清晰,“他不再满足于在地面筛选,他想要……‘净化’更大范围的‘噪声’。”
他看向陆延昭和沈墨池,一字一顿地说:“他提到过一个词……‘天空的画笔’。”
天空的画笔!
这与无人机技术的指向形成了可怕的呼应!
“他具体想做什么?”陆延昭追问。
“我不知道细节……”吴建州摇头,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但他痴迷于效率,痴迷于覆盖范围。他嘲笑周清风一次只能操控一个‘木偶’……他说,真正的‘神’,应该能同时拨动千万人的心弦。”
同时拨动千万人的心弦?!
这意味着,傅明远策划的,可能不是针对个人的刺杀,而是……大规模的无差别攻击!
吴建州的警告,将案件的紧急性和危险性提升至最高级别。结合聚酰亚胺纤维的线索,所有调查力量集中指向无人机领域。
排查范围迅速缩小。一家位于市郊、名为“天穹视野”的小型无人机研发与租赁公司,进入了视线。该公司表面业务正常,但其注册法人背景模糊,且近半年来采购了远超其业务需求的、高精度的飞控系统和特种化工材料(与纤维润滑油成分吻合)。
更重要的是,该公司一处登记为“零部件仓库”的租赁场地,位于远离市区的废弃小型货运机场附近,位置偏僻,且近期有异常频繁的夜间车辆进出记录。
“就是这里!”陆延昭在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位置重重一点。
突击行动方案迅速制定。目标:突击检查“天穹视野”公司的郊区仓库,搜寻傅明远及“空心人”活动的证据,阻止其可能策划的大规模袭击。
夜色再次成为最好的掩护。数辆没有任何标识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那个位于废弃机场边缘的仓库。仓库高大陈旧,窗户被内部封死,只有一扇巨大的卷帘门紧闭着,缝隙中透出微弱的光线。
无人机侦察显示,仓库内部热源信号活跃,至少有五到六人,并且有多个不规则移动的小型热源——很可能是正在测试或运行的无人机。
“A组占领制高点,b组封锁出口,c组随我突入!”陆延昭通过通讯器下达最终指令。
沈墨池身穿防弹背心,跟在突击小组后方,他的任务是现场快速甄别可能的生化危险品。
“行动!”
随着一声令下,爆破手在卷帘门锁位置安置的微型炸药轰然起爆!卷帘门扭曲着向上弹开!
突击队员如利箭般射入仓库内部。
仓库景象令人震撼。内部并非堆满杂物,而是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临时工作站。数台电脑屏幕闪烁,墙上挂满了各种无人机设计图和城市地图。而在仓库中央的空地上,赫然停放着三架造型奇特、大小不一的黑色无人机,它们的下方悬挂着非标准的、带有精密喷嘴的透明容器!
几名穿着“天穹视野”工装的技术人员惊慌失措,试图销毁电脑数据。
“不许动!警察!”突击队员的呵斥声在空旷的仓库内回荡。
陆延昭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全场,没有发现傅明远的身影。
沈墨池则快步走到那几架无人机前,目光凝重地观察着那些透明容器。容器内残留着少量无色液体。
他取出便携检测仪,小心翼翼地进行采样分析。
几秒钟后,检测仪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陆队!”沈墨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容器内残留物……确认是高浓度、经过气溶胶化改良的神经制剂变体!”
傅明远的“天空的画笔”,并非比喻!
他真的要利用无人机,进行覆盖式的毒剂喷洒!
仓库被成功端掉,但傅明远依旧在逃,而这几架满载致命药剂的无人机,无疑只是他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天空”,依旧笼罩在未知的阴霾之下。下一章,追捕将如何继续?那支悬于城市上空的“画笔”,何时会落下第一抹死亡的色彩?
然而,那根关键的聚酰亚胺纤维,成了照亮新方向的探照灯。在更高层级的协调下,调查的触角伸向了本市及周边所有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单位、零部件供应商、乃至私人性质的航模俱乐部和高科技工作室。
沈墨池在实验室对纤维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纤维表面存在独特的微磨损模式和极微量的特种润滑油残留,”他将高倍电子显微镜图像展示给陆延昭,“这种磨损符合高频低幅振动环境下的疲劳特征,而润滑油型号……常用于小型无人飞行器的精密舵机系统。”
小型无人飞行器(UAV)——无人机!
这个结论,让傅明远最后那句“在真正的‘天空’之下”充满了更具体、也更不祥的意味。
“所以,他们可能拥有,或者正在利用无人机技术。”陆延昭眼神锐利,“投毒?监视?还是……其他我们还没想到的用途?”
就在针对无人机相关线索的排查紧锣密鼓进行时,医院传来消息:一直处于严密保护下的吴建州,身体状况稳定,并且有重要情况需要补充。
病房内,吴建州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些许,但眼神中的惊惧未散。
“傅明远……他对‘容器’的追求,已经走火入魔。”吴建州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条理清晰,“他不再满足于在地面筛选,他想要……‘净化’更大范围的‘噪声’。”
他看向陆延昭和沈墨池,一字一顿地说:“他提到过一个词……‘天空的画笔’。”
天空的画笔!
这与无人机技术的指向形成了可怕的呼应!
“他具体想做什么?”陆延昭追问。
“我不知道细节……”吴建州摇头,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忧虑,“但他痴迷于效率,痴迷于覆盖范围。他嘲笑周清风一次只能操控一个‘木偶’……他说,真正的‘神’,应该能同时拨动千万人的心弦。”
同时拨动千万人的心弦?!
这意味着,傅明远策划的,可能不是针对个人的刺杀,而是……大规模的无差别攻击!
吴建州的警告,将案件的紧急性和危险性提升至最高级别。结合聚酰亚胺纤维的线索,所有调查力量集中指向无人机领域。
排查范围迅速缩小。一家位于市郊、名为“天穹视野”的小型无人机研发与租赁公司,进入了视线。该公司表面业务正常,但其注册法人背景模糊,且近半年来采购了远超其业务需求的、高精度的飞控系统和特种化工材料(与纤维润滑油成分吻合)。
更重要的是,该公司一处登记为“零部件仓库”的租赁场地,位于远离市区的废弃小型货运机场附近,位置偏僻,且近期有异常频繁的夜间车辆进出记录。
“就是这里!”陆延昭在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位置重重一点。
突击行动方案迅速制定。目标:突击检查“天穹视野”公司的郊区仓库,搜寻傅明远及“空心人”活动的证据,阻止其可能策划的大规模袭击。
夜色再次成为最好的掩护。数辆没有任何标识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那个位于废弃机场边缘的仓库。仓库高大陈旧,窗户被内部封死,只有一扇巨大的卷帘门紧闭着,缝隙中透出微弱的光线。
无人机侦察显示,仓库内部热源信号活跃,至少有五到六人,并且有多个不规则移动的小型热源——很可能是正在测试或运行的无人机。
“A组占领制高点,b组封锁出口,c组随我突入!”陆延昭通过通讯器下达最终指令。
沈墨池身穿防弹背心,跟在突击小组后方,他的任务是现场快速甄别可能的生化危险品。
“行动!”
随着一声令下,爆破手在卷帘门锁位置安置的微型炸药轰然起爆!卷帘门扭曲着向上弹开!
突击队员如利箭般射入仓库内部。
仓库景象令人震撼。内部并非堆满杂物,而是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临时工作站。数台电脑屏幕闪烁,墙上挂满了各种无人机设计图和城市地图。而在仓库中央的空地上,赫然停放着三架造型奇特、大小不一的黑色无人机,它们的下方悬挂着非标准的、带有精密喷嘴的透明容器!
几名穿着“天穹视野”工装的技术人员惊慌失措,试图销毁电脑数据。
“不许动!警察!”突击队员的呵斥声在空旷的仓库内回荡。
陆延昭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全场,没有发现傅明远的身影。
沈墨池则快步走到那几架无人机前,目光凝重地观察着那些透明容器。容器内残留着少量无色液体。
他取出便携检测仪,小心翼翼地进行采样分析。
几秒钟后,检测仪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陆队!”沈墨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容器内残留物……确认是高浓度、经过气溶胶化改良的神经制剂变体!”
傅明远的“天空的画笔”,并非比喻!
他真的要利用无人机,进行覆盖式的毒剂喷洒!
仓库被成功端掉,但傅明远依旧在逃,而这几架满载致命药剂的无人机,无疑只是他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
真正的“天空”,依旧笼罩在未知的阴霾之下。下一章,追捕将如何继续?那支悬于城市上空的“画笔”,何时会落下第一抹死亡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