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梆子刚歇,京城的夜色忽如潮水般退去。
天穹之上,万丈佛光如天河倒悬,将九重云霄染作琉璃金色。
妙法莲华尊者的法相自云端显现时,整座京城都笼罩在神圣的威压之下——
那尊金身高达千丈,眉心白毫如皓月当空。
脚下九品莲台缓缓旋转,每一片花瓣都映现着三千世界的庄严佛土。
脑后七重宝轮绽放无量光,照得百里山河纤毫毕现,连深巷中的蛛网都缀满金辉。
南无阿弥陀佛——
梵音响彻寰宇的刹那,整座京城的百姓不约而同走出家门。
没有强迫,没有惶恐,男女老幼皆双手合十,面带虔诚的微笑。
他们自发地跪拜在街道上、庭院里、甚至是屋顶,宛如一片虔诚的麦浪在佛风中起伏。
钦天监观星台上,监正的玄天仪突然自行运转,卦象显示佛临紫微。
监副白虹看着自己不受控制想要合十的双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寒光。
严济府上。
夜风掠过檐角,严济负手立于庭院,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
书童捧着锦缎披风轻手轻脚走近:阁老,更深露重,您该歇息了。
严济纹丝不动,只淡淡道:这般佛光普照的盛景,你可曾见过?
书童摇头如拨浪鼓:小的活这些年岁,从未见过神仙显灵。
“从未见过怎的一点都不好奇?”
好奇又不能当饭吃,厨房张妈说了,见着菩萨显圣不如多捡个铜钱实在...
严济白眉微挑,你倒说说,怎么个实在法?
书童麻利地系着披风带子:老爷常教导,书中自有千钟粟。小的若能学得您一成本事,将来中个举人,不比跪烂膝盖强?
好个刁滑的小子!你倒是现实得很呐!
“老爷,我这不是现实,是务实!”
严济突然大笑,震得树上栖鸦扑棱棱飞起。务实,务实,走,咱回屋!明日怕是有场好戏看喽。
李义林府上。
李义林立于廊下,佛光将他紧锁的眉头镀上一层金辉。
手中茶盏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天际那轮越来越盛的佛光。
老爷...老管家捧着暖炉欲言又止。
太子殿下...李义林突然出声,惊得管家一颤,“最近东宫那边可听闻什么风声?
管家额头沁出冷汗:老奴...老奴只听说殿下近日闭门读书...
读书?李义林眉头皱得更紧了,“连我这个老师都不知道太子近日在读什么书。”
而此时的司礼监值房内,高全紧急招进了两名西厂的碟子。
听着。即刻传话给丁一、李三——
两名西厂番子单膝跪地,黑袍下的肌肉绷紧。
白象寺的菩提树,每片叶子都要盯死。
此时的东宫偏殿内,烛影幽幽。
太子常洛身披素色道袍,盘坐在蒲团之上,眉宇间透着几分不安。
殿内焚着清心香,却掩不住那股隐隐的腥甜气味。
六对童男童女跪坐在八卦阵外围,皆是八九岁的年纪,手腕上系着红绳,面色苍白如纸。
窗外隐约飘来的佛光,太子微微抬眼,显出几分动摇。
侍立在侧的玄袍道士立刻俯身,枯瘦的手指按住太子肩头:殿下,此刻正是祈福关键,万万不可分心。
那道士生得鹰鼻鹞眼,道袍袖口隐约可见暗红污渍,腰间悬着的铜葫芦随着动作发出黏腻水声。
殿角铜炉中青烟袅袅,几个小太监正小心翼翼地将收集来的童子尿液倒入丹炉。
供桌上摆着个白玉钵,里面盛着暗红色液体,表面浮着几片干枯花瓣。
道士取出一张黄符,用朱砂笔在上面画着扭曲符文:再集齐七七四十九日晨露,配合这童女初潮经血...
太子攥紧了手中念珠,嘴唇微微发抖。
他想起了上月那个因为取血而晕厥的小宫女,还有孩子们畏惧的眼神。
可当他抬头看见道士手中那枚泛着诡异红光的长生丹时,到嘴边的质疑又咽了回去。
周平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抬着脑袋。
空中,佛音如潮水般一波波涌来,连空气都在微微震颤。
他转头看向二叔和两个妹妹的房间,窗户黑漆漆的,没有一丝光亮。
“睡得可真踏实啊……”周平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羡慕。
他侧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王胄,苦笑道:“没想到一品的菩萨竟有如此神通,佛音传遍全城,连月亮和星星都黯然失色。”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凝重,“幸亏是佛门中人,心怀慈悲,若是歪门邪道得了这般本事,不知又要害死多少无辜百姓……”
话音未落,周平忽然察觉到异样,目光猛地转向王胄。
月光下,王胄身上的皮肤竟隐隐泛出诡异的暗红色纹路,原本的印记像是活了一般,开始扭曲、蔓延,如同某种古老的咒文在血肉之下蠕动。
“王胄?!”周平心头一紧,下意识要过去搀扶。
王胄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低头看着自己手臂上不断变化的印记,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暗芒。
就在周平惊愕于王胄身上异变之时,忽然,一道紫金精光自皇宫冲天而起,刹那间照亮半边天幕,整座京城如坠幻境。
夜风骤止,云层翻涌,两道身影凌空而立——一方是当朝天子元康帝,龙袍猎猎,周身缠绕着煌煌帝气;另一方则是佛门尊者妙法,身披金红袈裟,脑后浮现金轮,宝相庄严。
妙法。元康帝眸光冷冽,声音如金玉相击,佛陀派你来做什么?
妙法合掌低眉,梵音袅袅:贫僧特来提醒陛下,莫要忘了二十年前的约定。
元康帝袖中五指微蜷,九霄之上隐有龙吟回荡,你这是在威胁朕?
佛珠在妙法指间一顿,他抬眸时,眼底似有莲华幻灭:贫僧不敢。只是代佛门问一句——当年陛下亲口许下的承诺,可还作数?
自然作数。元康帝忽然轻笑,冕旒下的眼神却愈发锐利,但朕近来觉得,有些旧规...…该改一改了。
妙法尊者身后的金轮骤然绽放出刺目光华,如同大日凌空,照得整座京城亮如白昼,无数金色梵文自虚空中浮现。
咚——
白象寺的青铜古钟率先鸣响,浑厚的钟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紧接着,城南的普度寺、城西的清凉寺、城东的报国寺,京城内外七十二座大小寺庙的铜钟竟无人自鸣。
每一记钟声响起,就有一道金光自寺庙冲天而起。
这些光柱在云端汇聚,妙法的金身法相又暴长何止千丈。
眼见妙法尊者的金身法相在云端不断暴涨,转眼间已高达千丈,几乎遮蔽了整片夜空。
那法相千手舒展,每一只手掌心都浮现着字佛印,浩瀚佛威压得城中百姓喘不过气来。
元康帝冷哼一声,突然抬手摘下头顶的十二旒冕冠。
那冕冠离手的瞬间,竟化作一条五爪金龙,鳞甲间流淌着紫金色的帝王之气。
金龙长吟一声,身形迎风暴涨,转眼间便与妙法的金身法相不相上下。
随着元康帝一声轻喝,金龙猛地摆尾,龙尾所过之处,那些连接各寺的金色光柱纷纷崩碎。
云端传来琉璃破碎般的脆响,七十二座寺庙的钟声戛然而止。
金龙张开巨口,一道紫金色的真龙之气喷薄而出,妙法那千丈高的金身法相顿时如烈日下的冰雪,从头部开始寸寸消融。
陛下好手段。妙法的声音从渐渐消散的金身中传来,却不见丝毫慌乱,不过明日无遮大会上,可就不是比拼法相这么简单了。
最后一缕金光散去时,夜空恢复了平静。
元康帝负手而立,望着妙法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算计。
那条五爪金龙重新化为冕冠,稳稳落回他的头顶。
紫金光芒倏然收敛,妙法身影化作点点金辉消散。
夜空重归寂静,只剩一缕被斩断的梵香缓缓飘落。
周平怔怔望着恢复如常的苍穹,手中不知何时已攥满冷汗。
天穹之上,万丈佛光如天河倒悬,将九重云霄染作琉璃金色。
妙法莲华尊者的法相自云端显现时,整座京城都笼罩在神圣的威压之下——
那尊金身高达千丈,眉心白毫如皓月当空。
脚下九品莲台缓缓旋转,每一片花瓣都映现着三千世界的庄严佛土。
脑后七重宝轮绽放无量光,照得百里山河纤毫毕现,连深巷中的蛛网都缀满金辉。
南无阿弥陀佛——
梵音响彻寰宇的刹那,整座京城的百姓不约而同走出家门。
没有强迫,没有惶恐,男女老幼皆双手合十,面带虔诚的微笑。
他们自发地跪拜在街道上、庭院里、甚至是屋顶,宛如一片虔诚的麦浪在佛风中起伏。
钦天监观星台上,监正的玄天仪突然自行运转,卦象显示佛临紫微。
监副白虹看着自己不受控制想要合十的双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寒光。
严济府上。
夜风掠过檐角,严济负手立于庭院,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
书童捧着锦缎披风轻手轻脚走近:阁老,更深露重,您该歇息了。
严济纹丝不动,只淡淡道:这般佛光普照的盛景,你可曾见过?
书童摇头如拨浪鼓:小的活这些年岁,从未见过神仙显灵。
“从未见过怎的一点都不好奇?”
好奇又不能当饭吃,厨房张妈说了,见着菩萨显圣不如多捡个铜钱实在...
严济白眉微挑,你倒说说,怎么个实在法?
书童麻利地系着披风带子:老爷常教导,书中自有千钟粟。小的若能学得您一成本事,将来中个举人,不比跪烂膝盖强?
好个刁滑的小子!你倒是现实得很呐!
“老爷,我这不是现实,是务实!”
严济突然大笑,震得树上栖鸦扑棱棱飞起。务实,务实,走,咱回屋!明日怕是有场好戏看喽。
李义林府上。
李义林立于廊下,佛光将他紧锁的眉头镀上一层金辉。
手中茶盏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天际那轮越来越盛的佛光。
老爷...老管家捧着暖炉欲言又止。
太子殿下...李义林突然出声,惊得管家一颤,“最近东宫那边可听闻什么风声?
管家额头沁出冷汗:老奴...老奴只听说殿下近日闭门读书...
读书?李义林眉头皱得更紧了,“连我这个老师都不知道太子近日在读什么书。”
而此时的司礼监值房内,高全紧急招进了两名西厂的碟子。
听着。即刻传话给丁一、李三——
两名西厂番子单膝跪地,黑袍下的肌肉绷紧。
白象寺的菩提树,每片叶子都要盯死。
此时的东宫偏殿内,烛影幽幽。
太子常洛身披素色道袍,盘坐在蒲团之上,眉宇间透着几分不安。
殿内焚着清心香,却掩不住那股隐隐的腥甜气味。
六对童男童女跪坐在八卦阵外围,皆是八九岁的年纪,手腕上系着红绳,面色苍白如纸。
窗外隐约飘来的佛光,太子微微抬眼,显出几分动摇。
侍立在侧的玄袍道士立刻俯身,枯瘦的手指按住太子肩头:殿下,此刻正是祈福关键,万万不可分心。
那道士生得鹰鼻鹞眼,道袍袖口隐约可见暗红污渍,腰间悬着的铜葫芦随着动作发出黏腻水声。
殿角铜炉中青烟袅袅,几个小太监正小心翼翼地将收集来的童子尿液倒入丹炉。
供桌上摆着个白玉钵,里面盛着暗红色液体,表面浮着几片干枯花瓣。
道士取出一张黄符,用朱砂笔在上面画着扭曲符文:再集齐七七四十九日晨露,配合这童女初潮经血...
太子攥紧了手中念珠,嘴唇微微发抖。
他想起了上月那个因为取血而晕厥的小宫女,还有孩子们畏惧的眼神。
可当他抬头看见道士手中那枚泛着诡异红光的长生丹时,到嘴边的质疑又咽了回去。
周平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抬着脑袋。
空中,佛音如潮水般一波波涌来,连空气都在微微震颤。
他转头看向二叔和两个妹妹的房间,窗户黑漆漆的,没有一丝光亮。
“睡得可真踏实啊……”周平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羡慕。
他侧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王胄,苦笑道:“没想到一品的菩萨竟有如此神通,佛音传遍全城,连月亮和星星都黯然失色。”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凝重,“幸亏是佛门中人,心怀慈悲,若是歪门邪道得了这般本事,不知又要害死多少无辜百姓……”
话音未落,周平忽然察觉到异样,目光猛地转向王胄。
月光下,王胄身上的皮肤竟隐隐泛出诡异的暗红色纹路,原本的印记像是活了一般,开始扭曲、蔓延,如同某种古老的咒文在血肉之下蠕动。
“王胄?!”周平心头一紧,下意识要过去搀扶。
王胄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低头看着自己手臂上不断变化的印记,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暗芒。
就在周平惊愕于王胄身上异变之时,忽然,一道紫金精光自皇宫冲天而起,刹那间照亮半边天幕,整座京城如坠幻境。
夜风骤止,云层翻涌,两道身影凌空而立——一方是当朝天子元康帝,龙袍猎猎,周身缠绕着煌煌帝气;另一方则是佛门尊者妙法,身披金红袈裟,脑后浮现金轮,宝相庄严。
妙法。元康帝眸光冷冽,声音如金玉相击,佛陀派你来做什么?
妙法合掌低眉,梵音袅袅:贫僧特来提醒陛下,莫要忘了二十年前的约定。
元康帝袖中五指微蜷,九霄之上隐有龙吟回荡,你这是在威胁朕?
佛珠在妙法指间一顿,他抬眸时,眼底似有莲华幻灭:贫僧不敢。只是代佛门问一句——当年陛下亲口许下的承诺,可还作数?
自然作数。元康帝忽然轻笑,冕旒下的眼神却愈发锐利,但朕近来觉得,有些旧规...…该改一改了。
妙法尊者身后的金轮骤然绽放出刺目光华,如同大日凌空,照得整座京城亮如白昼,无数金色梵文自虚空中浮现。
咚——
白象寺的青铜古钟率先鸣响,浑厚的钟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紧接着,城南的普度寺、城西的清凉寺、城东的报国寺,京城内外七十二座大小寺庙的铜钟竟无人自鸣。
每一记钟声响起,就有一道金光自寺庙冲天而起。
这些光柱在云端汇聚,妙法的金身法相又暴长何止千丈。
眼见妙法尊者的金身法相在云端不断暴涨,转眼间已高达千丈,几乎遮蔽了整片夜空。
那法相千手舒展,每一只手掌心都浮现着字佛印,浩瀚佛威压得城中百姓喘不过气来。
元康帝冷哼一声,突然抬手摘下头顶的十二旒冕冠。
那冕冠离手的瞬间,竟化作一条五爪金龙,鳞甲间流淌着紫金色的帝王之气。
金龙长吟一声,身形迎风暴涨,转眼间便与妙法的金身法相不相上下。
随着元康帝一声轻喝,金龙猛地摆尾,龙尾所过之处,那些连接各寺的金色光柱纷纷崩碎。
云端传来琉璃破碎般的脆响,七十二座寺庙的钟声戛然而止。
金龙张开巨口,一道紫金色的真龙之气喷薄而出,妙法那千丈高的金身法相顿时如烈日下的冰雪,从头部开始寸寸消融。
陛下好手段。妙法的声音从渐渐消散的金身中传来,却不见丝毫慌乱,不过明日无遮大会上,可就不是比拼法相这么简单了。
最后一缕金光散去时,夜空恢复了平静。
元康帝负手而立,望着妙法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算计。
那条五爪金龙重新化为冕冠,稳稳落回他的头顶。
紫金光芒倏然收敛,妙法身影化作点点金辉消散。
夜空重归寂静,只剩一缕被斩断的梵香缓缓飘落。
周平怔怔望着恢复如常的苍穹,手中不知何时已攥满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