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17 章:铳固边疆?朝堂议新
正德四年(1509 年)?春(四月十二日)
寅时?蓟州边军大营库房
寅时的蓟州大营仍浸在晨雾中,库房外的广场上,五十支带瞄准镜的奔雷短铳整齐排列,琉璃镜片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光。陆砚昭身着玄色铠甲,手持其中一支短铳,仔细检查瞄准镜的刻度——这是虎豹营连夜送来的新铳样品,专门适配蓟州草原的远程防御,一百步内命中率可达九成五。
“总兵大人,这新铳加了瞄准镜,远程射击精度果然高!”吴磊凑上前,看着陆砚昭对准百米外的草靶,“砰”的一声,弹丸精准命中靶心,忍不住赞叹。
陆砚昭点头,将短铳递给身边的士兵:“从今日起,挑选五十名枪法好的士兵,组成‘远程铳手队’,专门训练瞄准镜短铳的使用,负责草原边缘的远程警戒;其余士兵继续加强刺刀近战训练,月底前要实现‘远程精准打击 近战刺刀冲锋’的双重战术。”
“遵命!”吴磊躬身领命,转身调度士兵。库房外的训练场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铳声,晨雾被铳声驱散,露出蓟州草原辽阔的轮廓——经过上次御敌胜利,边军士气愈发高涨,新火器的推广也愈发顺利。
赵奎这时走到陆砚昭身边,手中握着一把保养得锃亮的短铳:“总兵大人,末将已熟练掌握短铳射击与刺击,恳请加入‘远程铳手队’,为蓟州防务效力!”
陆砚昭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点头道:“好!你经验丰富,正好能带带新士兵,争取月底前把远程铳手队训练成型。”
赵奎躬身应下,转身投入训练——曾经的抵触早已消散,如今的他,只想用新火器守护蓟州,弥补之前的过错。
辰时?京城太和殿
辰时的太和殿庄严肃穆,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蓟州送来的战报与新火器样品,脸上满是欣慰。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陆崇渊站在武将队列首位,沈知薇则站在殿角,等候陛下议策。
“蓟州首战告捷,新火器功不可没,”朱厚照举起带瞄准镜的短铳,对百官道,“陆砚昭奏请在蓟州推广‘远程铳手队’,同时请求虎豹营加快量产,将新铳推广到宣府、大同。众卿以为,此事可行否?”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行!蓟州实战已证明新火器的威力,宣府、大同与蓟州同为边疆重镇,若能同步推广,可形成‘三镇联防’,彻底遏制蒙古部落的袭扰;另外,水师新铳也需加快量产,东南沿海倭寇虽暂未大规模来犯,却需提前防备。”
户部尚书紧接着道:“陛下,臣已核算过,新火器量产需追加白银十万两,户部愿优先拨款,确保虎豹营生产不受阻;同时,蓟州、宣府、大同的粮草供应也已备好,可支撑边军冬季防务。”
朱厚照点头,目光转向陆崇渊:“陆爱卿,虎豹营的量产进度,还需你多费心,务必在六月前完成宣府、大同的新铳配送。”
陆崇渊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虎豹营已加开两条生产线,赵小匠带领工匠们加班赶工,六月前定能完成三镇新铳配送;水师新铳也已造好三百支,下月可全部送抵水师大营。”
沈知薇这时上前一步:“陛下,江南锦衣卫传来消息,倭寇探子近期频繁在东南沿海活动,似在打探水师动向,臣建议让水师提前派战船巡逻,同时将新铳尽快装配到位,防止倭寇突袭。”
“准奏!”朱厚照拍板,“传朕旨意,水师即刻派十艘战船赴东南沿海巡逻;虎豹营优先配送水师新铳;陆砚昭暂代蓟州总兵期间,可继续兼领虎豹营指挥使,统筹新火器推广,遇事仍可先斩后奏!”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和,太和殿内的气氛既庄重又充满期待——军事革新的步伐,正朝着“边疆稳固、海疆安宁”的目标稳步推进。
巳时?京城慈宁宫
巳时的慈宁宫暖意融融,张太后坐在主位,皇后沈云舒、宸妃陆明瑶围坐在两侧,桌上摆着蓟州送来的草原特产——风干牛肉与奶酒,都是陆砚昭托暗卫带回,献给后宫的谢礼。
“砚昭这孩子,有心了,”张太后拿起一块牛肉,笑着道,“蓟州首战告捷,他不仅守住了边疆,还想着咱们后宫,真是难得。”
陆明瑶脸上满是骄傲:“母后,兄长在信中说,蓟州边军都很感激后宫送去的棉衣与伤药,尤其是新火器推广后,士兵们训练更有劲头了。”
沈云舒补充道:“母后,陛下今日在朝堂议策,已下令加快新火器量产,还要派水师战船去东南沿海巡逻。刘瑾昨日来报,御花园的桃花开得正好,提议明日请陛下与母后去赏玩,顺便尝尝新采的桃花茶。”
张太后点头:“也好,连日议事辛苦,去御花园赏赏桃花,也能放松些。刘瑾做事细心,赏白银二十两,让他好好准备。”
沈云舒应下,心中却暗自留意——刘瑾借赏桃花频繁接触太后与陛下,又借物资调配拉拢人心,虽暂无异动,却需让暗卫继续监视,防止他暗中扩张势力。
午时?京城水师大营
午时的水师大营海面上,阳光明媚。张平带领十艘战船列成纵队,朝着东南沿海驶去——按朱厚照旨意,他们需驱逐近期频繁出没的倭寇探子,同时熟悉新火器在海上的实战运用。
“统领,前方发现三艘倭寇小船!”了望哨高声喊道,手指着远处的海面。
张平拿起望远镜,果然看到三艘挂着黑色旗帜的小船,正鬼鬼祟祟地靠近大明海域。“传令下去,前五艘战船列‘一字阵’,用新铳瞄准倭寇船只,警告他们离开大明海域,若不听从,直接开火!”
“遵命!”士兵们齐声应和,前五艘战船快速调整阵型,士兵们举着水师适配短铳,枪口对准倭寇小船。“大明水师在此!立刻离开!否则格杀勿论!”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倭寇小船却丝毫没有退意,反而加快速度,试图靠近战船。“开火!”张平下令,铳声瞬间响起,弹丸落在倭寇小船周围,激起阵阵水花。倭寇探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调转船头,朝着外海逃跑。
“追!把他们赶出大明海域!”张平下令,战船加快速度,一直将倭寇小船驱赶到外海三十里,才缓缓返航。
甲板上,士兵们兴奋地讨论着新火器的威力,张平望着平静的海面,心中满是踏实——有了新火器,水师终于能主动驱逐倭寇,再也不用被动防御。他拿出密信,快速写下驱逐倭寇的经过,让暗卫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告知朱厚照与沈知薇。
未时?京城御花园
未时的御花园桃花盛开,刘瑾正带领小太监们布置赏桃花的场地——观星亭旁摆上了石桌石凳,桌上备好桃花茶与桃花糕,周围还挂着彩色的灯笼,一派喜庆景象。
“刘总领,您这布置真是周到,”一名负责伺候太后的宫女笑着道,“太后最
正德四年(1509 年)?春(四月十二日)
寅时?蓟州边军大营库房
寅时的蓟州大营仍浸在晨雾中,库房外的广场上,五十支带瞄准镜的奔雷短铳整齐排列,琉璃镜片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光。陆砚昭身着玄色铠甲,手持其中一支短铳,仔细检查瞄准镜的刻度——这是虎豹营连夜送来的新铳样品,专门适配蓟州草原的远程防御,一百步内命中率可达九成五。
“总兵大人,这新铳加了瞄准镜,远程射击精度果然高!”吴磊凑上前,看着陆砚昭对准百米外的草靶,“砰”的一声,弹丸精准命中靶心,忍不住赞叹。
陆砚昭点头,将短铳递给身边的士兵:“从今日起,挑选五十名枪法好的士兵,组成‘远程铳手队’,专门训练瞄准镜短铳的使用,负责草原边缘的远程警戒;其余士兵继续加强刺刀近战训练,月底前要实现‘远程精准打击 近战刺刀冲锋’的双重战术。”
“遵命!”吴磊躬身领命,转身调度士兵。库房外的训练场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铳声,晨雾被铳声驱散,露出蓟州草原辽阔的轮廓——经过上次御敌胜利,边军士气愈发高涨,新火器的推广也愈发顺利。
赵奎这时走到陆砚昭身边,手中握着一把保养得锃亮的短铳:“总兵大人,末将已熟练掌握短铳射击与刺击,恳请加入‘远程铳手队’,为蓟州防务效力!”
陆砚昭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点头道:“好!你经验丰富,正好能带带新士兵,争取月底前把远程铳手队训练成型。”
赵奎躬身应下,转身投入训练——曾经的抵触早已消散,如今的他,只想用新火器守护蓟州,弥补之前的过错。
辰时?京城太和殿
辰时的太和殿庄严肃穆,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蓟州送来的战报与新火器样品,脸上满是欣慰。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陆崇渊站在武将队列首位,沈知薇则站在殿角,等候陛下议策。
“蓟州首战告捷,新火器功不可没,”朱厚照举起带瞄准镜的短铳,对百官道,“陆砚昭奏请在蓟州推广‘远程铳手队’,同时请求虎豹营加快量产,将新铳推广到宣府、大同。众卿以为,此事可行否?”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行!蓟州实战已证明新火器的威力,宣府、大同与蓟州同为边疆重镇,若能同步推广,可形成‘三镇联防’,彻底遏制蒙古部落的袭扰;另外,水师新铳也需加快量产,东南沿海倭寇虽暂未大规模来犯,却需提前防备。”
户部尚书紧接着道:“陛下,臣已核算过,新火器量产需追加白银十万两,户部愿优先拨款,确保虎豹营生产不受阻;同时,蓟州、宣府、大同的粮草供应也已备好,可支撑边军冬季防务。”
朱厚照点头,目光转向陆崇渊:“陆爱卿,虎豹营的量产进度,还需你多费心,务必在六月前完成宣府、大同的新铳配送。”
陆崇渊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虎豹营已加开两条生产线,赵小匠带领工匠们加班赶工,六月前定能完成三镇新铳配送;水师新铳也已造好三百支,下月可全部送抵水师大营。”
沈知薇这时上前一步:“陛下,江南锦衣卫传来消息,倭寇探子近期频繁在东南沿海活动,似在打探水师动向,臣建议让水师提前派战船巡逻,同时将新铳尽快装配到位,防止倭寇突袭。”
“准奏!”朱厚照拍板,“传朕旨意,水师即刻派十艘战船赴东南沿海巡逻;虎豹营优先配送水师新铳;陆砚昭暂代蓟州总兵期间,可继续兼领虎豹营指挥使,统筹新火器推广,遇事仍可先斩后奏!”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和,太和殿内的气氛既庄重又充满期待——军事革新的步伐,正朝着“边疆稳固、海疆安宁”的目标稳步推进。
巳时?京城慈宁宫
巳时的慈宁宫暖意融融,张太后坐在主位,皇后沈云舒、宸妃陆明瑶围坐在两侧,桌上摆着蓟州送来的草原特产——风干牛肉与奶酒,都是陆砚昭托暗卫带回,献给后宫的谢礼。
“砚昭这孩子,有心了,”张太后拿起一块牛肉,笑着道,“蓟州首战告捷,他不仅守住了边疆,还想着咱们后宫,真是难得。”
陆明瑶脸上满是骄傲:“母后,兄长在信中说,蓟州边军都很感激后宫送去的棉衣与伤药,尤其是新火器推广后,士兵们训练更有劲头了。”
沈云舒补充道:“母后,陛下今日在朝堂议策,已下令加快新火器量产,还要派水师战船去东南沿海巡逻。刘瑾昨日来报,御花园的桃花开得正好,提议明日请陛下与母后去赏玩,顺便尝尝新采的桃花茶。”
张太后点头:“也好,连日议事辛苦,去御花园赏赏桃花,也能放松些。刘瑾做事细心,赏白银二十两,让他好好准备。”
沈云舒应下,心中却暗自留意——刘瑾借赏桃花频繁接触太后与陛下,又借物资调配拉拢人心,虽暂无异动,却需让暗卫继续监视,防止他暗中扩张势力。
午时?京城水师大营
午时的水师大营海面上,阳光明媚。张平带领十艘战船列成纵队,朝着东南沿海驶去——按朱厚照旨意,他们需驱逐近期频繁出没的倭寇探子,同时熟悉新火器在海上的实战运用。
“统领,前方发现三艘倭寇小船!”了望哨高声喊道,手指着远处的海面。
张平拿起望远镜,果然看到三艘挂着黑色旗帜的小船,正鬼鬼祟祟地靠近大明海域。“传令下去,前五艘战船列‘一字阵’,用新铳瞄准倭寇船只,警告他们离开大明海域,若不听从,直接开火!”
“遵命!”士兵们齐声应和,前五艘战船快速调整阵型,士兵们举着水师适配短铳,枪口对准倭寇小船。“大明水师在此!立刻离开!否则格杀勿论!”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倭寇小船却丝毫没有退意,反而加快速度,试图靠近战船。“开火!”张平下令,铳声瞬间响起,弹丸落在倭寇小船周围,激起阵阵水花。倭寇探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调转船头,朝着外海逃跑。
“追!把他们赶出大明海域!”张平下令,战船加快速度,一直将倭寇小船驱赶到外海三十里,才缓缓返航。
甲板上,士兵们兴奋地讨论着新火器的威力,张平望着平静的海面,心中满是踏实——有了新火器,水师终于能主动驱逐倭寇,再也不用被动防御。他拿出密信,快速写下驱逐倭寇的经过,让暗卫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告知朱厚照与沈知薇。
未时?京城御花园
未时的御花园桃花盛开,刘瑾正带领小太监们布置赏桃花的场地——观星亭旁摆上了石桌石凳,桌上备好桃花茶与桃花糕,周围还挂着彩色的灯笼,一派喜庆景象。
“刘总领,您这布置真是周到,”一名负责伺候太后的宫女笑着道,“太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