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帝君”金亮正式执掌神裔族权柄,首要之事便是拨乱反正,收拾帝俊留下的烂摊子。
人间十日凌空,焦土万里,此乃燃眉之急。
这一日,他于扶桑神殿召见日御羲和。
羲和容颜依旧绝美,眉宇间却带着化不开的哀愁与一丝决绝。
“羲和女神,”
东华帝君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间苦难,皆因十日同天而起。帝俊之过,已受惩处。”
“然你那九子,造下无边杀孽,业力缠身,若不制止,恐天道不容,终将神魂俱灭。”
羲和身体微微一颤,她何尝不知?
作为母亲,她心痛如绞,但作为执掌日御的神只,她更明白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帝俊的宠溺与纵容,早已将孩子们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她闭上眼,两行清泪滑落,良久,才缓缓睁开,眼中虽含悲痛,却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
“帝君所言……甚是。”
“他们……罪孽深重,已非单纯惩戒可赎。为免他们再造更多杀孽,也为给这苍生一个交代……请帝君……下令吧。”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
“请……留下最小的那个,为人间留存光明与希望作为赎罪”
“其余……便让他们……为自身罪孽……付出代价。”
大义灭亲,其痛钻心。
但羲和知道,这是唯一能保全一部分骨肉,并为人间、也为神裔族赎罪的道路。
东华帝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怜悯,沉声道:
“女神深明大义,本君感佩。此事,需一位神射手方可完成。”
他随即宣召后羿入殿。
“后羿,本君命你,携弓箭下界,射落那为祸人间的九日!只留下最小的一个,每日为黎民百姓和万物生灵带去光源进行赎罪”
说罢,东华帝君顺势抬手,引动扶桑神木下沉积的真灵天火,混合星辰之精与神木枝干,当场炼制。
只见烈焰翻腾,道纹交织,不过片刻,一张造型古朴、弓身赤红如血、缠绕着太阳金纹的射日神弓与九支凝聚着破日意志的神箭便已成型,散发着令神心悸的锐利气息!
“此弓箭,专克金乌本源,赐予你!”
后羿接过神弓,只觉一股血脉相连的力量涌入体内,豪气干云,单膝跪地:
“谨遵帝君法旨!后羿必不辱命!”
流光一闪,后羿领命下界。
此时的人间,已如炼狱。
他立于最高的不周山残骸之上,目光如电,锁定了天空中那九个肆意释放光热的罪魁祸首。
他张弓搭箭,将全身神力与那股为民除害的浩然正气灌注于箭矢之中。
“咻——!”
第一支神箭离弦,化作一道撕裂长空的金红流光,无视空间距离,瞬间贯穿了一只金乌的核心!
那金乌发出一声凄厉绝望的哀鸣,周身太阳真火瞬间熄灭,庞大的身躯如同陨石般从天空坠落,化作一团巨大的火球砸入东海,激起万丈波涛,最终沉入海底,只留下一个被烧融的巨坑(传说中化为沃焦)。
“孽障!安敢伤我兄弟!”
其余几只金乌又惊又怒,纷纷鼓荡真火,化作九颗更加炽烈的火球,或喷吐太阳精火,或振动翅膀掀起焚风,疯狂向后羿攻来!
后羿身形如电,在不周山巅快速移动,躲避着漫天火海。他眼神冷静,弓弦连震!
“咻!咻!咻!”
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箭矢接连射出,例无虚发!
每一箭都精准地找到金乌飞行的轨迹破绽,贯穿其本源核心!
天空中,如同绽放了凄艳的烟花,金乌的哀鸣与坠落的身影,成为了那个时代人族眼中最震撼的景象。
有金乌试图远遁,快如流光,后羿便以神念锁定,箭矢如同附骨之疽,跨越千里亦能追上,将其射落!
有金乌试图躲入云层,后羿目光如炬,箭气直接撕裂云霭,将其逼出斩杀!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单方面的狩猎与审判。
最终,九只金乌尽数陨落,天空为之一清,只留下那只最小的金乌,瑟瑟发抖地悬于天际,收敛了所有光芒,乖巧地履行着普照大地的职责。
在天界以神通观战的长九,早已准备好一个温养神魂的玉瓶。
在每个金乌陨落,神魂即将消散之际,他便以无上因果之力,将其残魂收取,封入瓶中。
事后,他将玉瓶交给了悲痛却释然的羲和。
“好生教导,洗去业力,他们毁于父,生于母,能不能重归正道之日全靠你自己以后为他们指明正道了!”
长九轻声道。
羲和大惊,
“没想到道祖竟然有这样一面普渡众生之心”
感激地接过玉瓶,深深一拜。
她知道,这已是陆压道祖和东华帝君能给予的最大仁慈,至少给她九个儿子留有了一丝改过自新的生机!
解决了十日之患,东华帝君又将目光投向了依旧肆虐的人间水患。
他知晓下界大禹治水正到关键时刻,却苦于无法应对滔天洪水与相柳、蜉蝣的破坏,光有开山斧开山不够,还需神来一笔帮助拦截水患,而普通的土壤根本拦截不住,只有神裔族扶桑建木的息壤才可以!
这一日,他召来已深得云雨医道精髓、且与下界人族有缘的瑶姬。
“瑶姬,下界水患,还需一物方可平定。”
东华帝君指向扶桑神木旁一株散发着混沌气息、其上土壤仿佛拥有生命的奇异植物——“熙攘”(即后世所称息壤)。
“此神土可自行生长,永不减耗,最能壅防洪水。你设法将其送至大禹手中。”
瑶姬心领神会:
“帝君之意,是不欲让人族知是天赐,以免其心生依赖,不知奋斗之艰?”
“然也。”
东华帝君颔首,
“你需设法,让其以为乃是‘窃取’,如此,他们方知此物来之不易,治水之功,亦属自身拼搏所得。”
瑶姬领命,悄然下界。
她并未直接现身,而是以昆仑山女仙之身托梦于大禹,隐晦地提示了扶桑神木之畔有克制洪水之神物,并暗示守护松懈的时机。
大禹得此启示,又得柏益(虎子元神)以通晓鸟兽虫鱼之能探查确认,遂下定决心。
他率领几名最得力的助手,历经千辛万苦,避开残留的神裔守卫,终于登上了生长在东海之上神裔族栽植人间的传说中的扶桑建木。
在建木之巅,他们果然发现了一小撮散发着九色光华、仿佛拥有生命的土壤——息壤。
大禹趁“守备不严”,迅速取走神土。
得此神物后,大禹治水如虎添翼,他以息壤构筑堤坝,洪水涨则堤坝自长,终于有效地遏制住了肆虐的洪水,为最终平定水患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切,在人族的传说中,便成了大禹窃息壤以治洪水的英勇事迹。
他们并不知道,这“窃取”的背后,是来自上天的默许与无声的援助,只为让他们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赢得生存的尊严与未来的昌盛。
人间十日凌空,焦土万里,此乃燃眉之急。
这一日,他于扶桑神殿召见日御羲和。
羲和容颜依旧绝美,眉宇间却带着化不开的哀愁与一丝决绝。
“羲和女神,”
东华帝君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人间苦难,皆因十日同天而起。帝俊之过,已受惩处。”
“然你那九子,造下无边杀孽,业力缠身,若不制止,恐天道不容,终将神魂俱灭。”
羲和身体微微一颤,她何尝不知?
作为母亲,她心痛如绞,但作为执掌日御的神只,她更明白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帝俊的宠溺与纵容,早已将孩子们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她闭上眼,两行清泪滑落,良久,才缓缓睁开,眼中虽含悲痛,却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
“帝君所言……甚是。”
“他们……罪孽深重,已非单纯惩戒可赎。为免他们再造更多杀孽,也为给这苍生一个交代……请帝君……下令吧。”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
“请……留下最小的那个,为人间留存光明与希望作为赎罪”
“其余……便让他们……为自身罪孽……付出代价。”
大义灭亲,其痛钻心。
但羲和知道,这是唯一能保全一部分骨肉,并为人间、也为神裔族赎罪的道路。
东华帝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怜悯,沉声道:
“女神深明大义,本君感佩。此事,需一位神射手方可完成。”
他随即宣召后羿入殿。
“后羿,本君命你,携弓箭下界,射落那为祸人间的九日!只留下最小的一个,每日为黎民百姓和万物生灵带去光源进行赎罪”
说罢,东华帝君顺势抬手,引动扶桑神木下沉积的真灵天火,混合星辰之精与神木枝干,当场炼制。
只见烈焰翻腾,道纹交织,不过片刻,一张造型古朴、弓身赤红如血、缠绕着太阳金纹的射日神弓与九支凝聚着破日意志的神箭便已成型,散发着令神心悸的锐利气息!
“此弓箭,专克金乌本源,赐予你!”
后羿接过神弓,只觉一股血脉相连的力量涌入体内,豪气干云,单膝跪地:
“谨遵帝君法旨!后羿必不辱命!”
流光一闪,后羿领命下界。
此时的人间,已如炼狱。
他立于最高的不周山残骸之上,目光如电,锁定了天空中那九个肆意释放光热的罪魁祸首。
他张弓搭箭,将全身神力与那股为民除害的浩然正气灌注于箭矢之中。
“咻——!”
第一支神箭离弦,化作一道撕裂长空的金红流光,无视空间距离,瞬间贯穿了一只金乌的核心!
那金乌发出一声凄厉绝望的哀鸣,周身太阳真火瞬间熄灭,庞大的身躯如同陨石般从天空坠落,化作一团巨大的火球砸入东海,激起万丈波涛,最终沉入海底,只留下一个被烧融的巨坑(传说中化为沃焦)。
“孽障!安敢伤我兄弟!”
其余几只金乌又惊又怒,纷纷鼓荡真火,化作九颗更加炽烈的火球,或喷吐太阳精火,或振动翅膀掀起焚风,疯狂向后羿攻来!
后羿身形如电,在不周山巅快速移动,躲避着漫天火海。他眼神冷静,弓弦连震!
“咻!咻!咻!”
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箭矢接连射出,例无虚发!
每一箭都精准地找到金乌飞行的轨迹破绽,贯穿其本源核心!
天空中,如同绽放了凄艳的烟花,金乌的哀鸣与坠落的身影,成为了那个时代人族眼中最震撼的景象。
有金乌试图远遁,快如流光,后羿便以神念锁定,箭矢如同附骨之疽,跨越千里亦能追上,将其射落!
有金乌试图躲入云层,后羿目光如炬,箭气直接撕裂云霭,将其逼出斩杀!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单方面的狩猎与审判。
最终,九只金乌尽数陨落,天空为之一清,只留下那只最小的金乌,瑟瑟发抖地悬于天际,收敛了所有光芒,乖巧地履行着普照大地的职责。
在天界以神通观战的长九,早已准备好一个温养神魂的玉瓶。
在每个金乌陨落,神魂即将消散之际,他便以无上因果之力,将其残魂收取,封入瓶中。
事后,他将玉瓶交给了悲痛却释然的羲和。
“好生教导,洗去业力,他们毁于父,生于母,能不能重归正道之日全靠你自己以后为他们指明正道了!”
长九轻声道。
羲和大惊,
“没想到道祖竟然有这样一面普渡众生之心”
感激地接过玉瓶,深深一拜。
她知道,这已是陆压道祖和东华帝君能给予的最大仁慈,至少给她九个儿子留有了一丝改过自新的生机!
解决了十日之患,东华帝君又将目光投向了依旧肆虐的人间水患。
他知晓下界大禹治水正到关键时刻,却苦于无法应对滔天洪水与相柳、蜉蝣的破坏,光有开山斧开山不够,还需神来一笔帮助拦截水患,而普通的土壤根本拦截不住,只有神裔族扶桑建木的息壤才可以!
这一日,他召来已深得云雨医道精髓、且与下界人族有缘的瑶姬。
“瑶姬,下界水患,还需一物方可平定。”
东华帝君指向扶桑神木旁一株散发着混沌气息、其上土壤仿佛拥有生命的奇异植物——“熙攘”(即后世所称息壤)。
“此神土可自行生长,永不减耗,最能壅防洪水。你设法将其送至大禹手中。”
瑶姬心领神会:
“帝君之意,是不欲让人族知是天赐,以免其心生依赖,不知奋斗之艰?”
“然也。”
东华帝君颔首,
“你需设法,让其以为乃是‘窃取’,如此,他们方知此物来之不易,治水之功,亦属自身拼搏所得。”
瑶姬领命,悄然下界。
她并未直接现身,而是以昆仑山女仙之身托梦于大禹,隐晦地提示了扶桑神木之畔有克制洪水之神物,并暗示守护松懈的时机。
大禹得此启示,又得柏益(虎子元神)以通晓鸟兽虫鱼之能探查确认,遂下定决心。
他率领几名最得力的助手,历经千辛万苦,避开残留的神裔守卫,终于登上了生长在东海之上神裔族栽植人间的传说中的扶桑建木。
在建木之巅,他们果然发现了一小撮散发着九色光华、仿佛拥有生命的土壤——息壤。
大禹趁“守备不严”,迅速取走神土。
得此神物后,大禹治水如虎添翼,他以息壤构筑堤坝,洪水涨则堤坝自长,终于有效地遏制住了肆虐的洪水,为最终平定水患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切,在人族的传说中,便成了大禹窃息壤以治洪水的英勇事迹。
他们并不知道,这“窃取”的背后,是来自上天的默许与无声的援助,只为让他们以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赢得生存的尊严与未来的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