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在玉皇山盘山公路上疾驰,沈锐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闪烁的光点。技术队小陈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
“信号稳定,位于玉皇山半山腰的观景台附近,已经持续了七分钟没有移动。”
林小满一边开车一边皱眉:“凶手为什么留在那里不动?像是在等我们。”
“要么是陷阱,要么...”沈锐没有说完,但心中有不祥预感。
车队在距离观景台五百米处熄灯停下,民警们悄无声息地散开,形成包围圈。沈锐和林小满带着三名特警队员徒步接近。
观景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初夏的夜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
“信号源就在这附近,十米范围内。”小陈通过对讲机低声报告。
特警队员打着手电仔细搜索,最终在垃圾桶底部找到了一个被丢弃的手机。沈锐戴上手套拿起手机——正是那个神秘号码的终端。
“他耍了我们。”林小满愤愤地说。
沈锐却盯着手机若有所思:“不完全是。他在给我们传递信息。”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张未发送的短信草稿,只有两个字:“救我”
“这是什么意思?凶手的求救?”林小满困惑地问。
沈锐没有回答,而是下令扩大搜索范围。半小时后,一名队员在观景台下的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个女士手提包。经赵磊远程辨认,确认是苏小雅的物品。
包内有口红、粉饼、钥匙等日常用品,还有一个隐藏夹层。技术队员小心打开,发现里面是一本微型日记本和一枚U盘。
“带回局里立即检查。”沈锐下令,“小满,你留在这里继续搜查。我回去审徐明和李珊珊。”
回到警局已是凌晨三点,但刑侦大队无人有睡意。技术队迅速破解了U盘密码,里面的内容令人震惊。
U盘内存储的是苏小雅近半年的设计作品,但有多份文件明显是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机密图纸。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数封她与一个匿名邮箱的通信记录,显示她正在出售这些机密。
“苏小雅在窃取商业机密?”林小满刚赶回来,看到证据不敢相信。
沈锐面色凝重:“查那个房地产公司。”
调查发现,该公司正是李珊珊就职的地方,而苏小雅通过李珊珊接触到了这些机密文件。
与此同时,对徐明办公室的搜查也有收获。在他的工作电脑中,发现了定制星空图案手表和微型追踪器的设计图纸,购买记录显示他两个月前就购买了所需材料。
所有证据链似乎完整了:徐明和李珊珊合谋,利用苏小雅窃取商业机密,然后杀人灭口并嫁祸赵磊。
凌晨四点,沈锐决定同时传讯徐明和李珊珊。
审讯室内,李珊珊面对证据,终于崩溃大哭:“不是我主意的!是徐明逼我的!”
据李珊珊交代,徐明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偶然发现苏小雅的设计能力可以轻易模仿公司机密图纸,于是逼迫李珊珊提供权限,让苏小雅窃取机密出售。
“小雅一开始不知道那是机密,后来发现了拒绝继续做,徐明就...”李珊珊泣不成声,“那天晚上是我约小雅出来的,但我不知道徐明会下杀手!他让我在咖啡馆出现一下就离开,制造不在场证明...”
另一边,徐明面对铁证,却出奇地冷静:“人是我杀的,但我只是执行者。”
“什么意思?”沈锐敏锐地察觉到话中有话。
徐明冷笑:“你们真以为那些商业机密是随便能卖出去的?没有买家,哪来的卖家?”
他透露背后还有一个代号“老板”的人物,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负责寻找买家并安排交易。
“昨晚我本来只是要威胁苏小雅继续合作,但‘老板’突然下令灭口。”徐明说,“手表追踪器也是‘老板’的主意,说必要时可以用来监控她。”
案件背后还有更大黑手。沈锐立即追问:“怎么联系这个‘老板’?”
“都是他单线联系我,通过加密信息和临时号码。”徐明说,“但我知道他今天会派人来取最新一批图纸。”
沈锐看了一眼时间——清晨五点四十分。
“在哪里交接?”
“西湖天地,星巴克,早上八点整。接头人拿一本《杭州旅游指南》,戴红色帽子。”
距离接头时间只剩两小时多一点。沈锐迅速部署行动小组,准备抓捕这个神秘接头人。
早上七点三十分,西湖天地星巴克内外已经布控便衣警察。沈锐和林小满坐在车内,监视着入口。
七点五十分,一个戴红色帽子的男子出现,手里拿着一本《杭州旅游指南》。他谨慎地环顾四周,然后走进咖啡馆。
“各组注意,目标已进入。”沈锐通过对讲机低声说。
男子点了咖啡后坐在角落位置,不时看表。八点整,他起身向卫生间走去。
“他要交接了!”林小满紧张地说。
沈锐下令:“行动!”
便衣民警迅速包围卫生间。但当他们冲进去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扇通风窗大开。
“跑了!”林小满懊恼地跺脚。
沈锐却盯着那本被遗弃在洗手台上的《杭州旅游指南》,若有所思地翻开。内页用笔圈出了几个字:
“断桥残雪 9:30”
“他是在给我们下一场寻宝游戏。”沈锐冷笑着说,“通知各组,立即赶往断桥。”
早上九点的断桥已是游人如织。民警们混在人群中,警惕地观察着每个可疑人物。
九点三十分整,一个卖饮料的小贩突然推着车接近林小满,塞给她一瓶矿泉水:“有人付过钱了。”
矿泉水瓶上贴着一张纸条:“真相在湖底”
沈锐立即意识到什么,下令调派潜水队。一小时后,在断桥附近湖底,潜水员找到了一个防水包裹。
里面是完整的企业黑幕资料、交易记录,以及——令人震惊的是——多起未破悬案的相关证据。
最让沈锐震惊的是,其中一份文件显示,三年前他亲自处理的一起“意外溺水案”实际上与这个犯罪网络有关。
当时结案太快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诸多疑点。沈锐感到一阵寒意——这个“老板”不仅知道警方的一举一动,似乎还在故意引导他揭开过去的伤疤。
回到警局,沈锐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重新翻阅三年前那起案件的卷宗。死者是一名审计师,正在调查那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问题。
当时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但现在看来,太多细节被忽略了。
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小满走进来:“沈队,技术队追踪了今天早上那个红帽男子的行动轨迹,发现他最后消失的地方是——”
“市局大楼。”沈锐接话,眼睛仍盯着卷宗。
林小满惊讶:“您怎么知道?”
沈锐终于抬头,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因为‘老板’不是外人。他一直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调查,引导我们方向。”
他拿起一份旧合影照片,指向其中一个人:“我早该想到的。三年前,他是那起‘意外溺水案’的第一响应警官。”
照片上,年轻的沈锐旁边站着一个微笑的男子——现任市局技术科科长,郑斌。
“立即申请搜查令,”沈锐站起身,声音冷峻,“但不要惊动任何人。这次,我们要钓一条大鱼。”
“信号稳定,位于玉皇山半山腰的观景台附近,已经持续了七分钟没有移动。”
林小满一边开车一边皱眉:“凶手为什么留在那里不动?像是在等我们。”
“要么是陷阱,要么...”沈锐没有说完,但心中有不祥预感。
车队在距离观景台五百米处熄灯停下,民警们悄无声息地散开,形成包围圈。沈锐和林小满带着三名特警队员徒步接近。
观景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初夏的夜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
“信号源就在这附近,十米范围内。”小陈通过对讲机低声报告。
特警队员打着手电仔细搜索,最终在垃圾桶底部找到了一个被丢弃的手机。沈锐戴上手套拿起手机——正是那个神秘号码的终端。
“他耍了我们。”林小满愤愤地说。
沈锐却盯着手机若有所思:“不完全是。他在给我们传递信息。”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张未发送的短信草稿,只有两个字:“救我”
“这是什么意思?凶手的求救?”林小满困惑地问。
沈锐没有回答,而是下令扩大搜索范围。半小时后,一名队员在观景台下的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个女士手提包。经赵磊远程辨认,确认是苏小雅的物品。
包内有口红、粉饼、钥匙等日常用品,还有一个隐藏夹层。技术队员小心打开,发现里面是一本微型日记本和一枚U盘。
“带回局里立即检查。”沈锐下令,“小满,你留在这里继续搜查。我回去审徐明和李珊珊。”
回到警局已是凌晨三点,但刑侦大队无人有睡意。技术队迅速破解了U盘密码,里面的内容令人震惊。
U盘内存储的是苏小雅近半年的设计作品,但有多份文件明显是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机密图纸。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数封她与一个匿名邮箱的通信记录,显示她正在出售这些机密。
“苏小雅在窃取商业机密?”林小满刚赶回来,看到证据不敢相信。
沈锐面色凝重:“查那个房地产公司。”
调查发现,该公司正是李珊珊就职的地方,而苏小雅通过李珊珊接触到了这些机密文件。
与此同时,对徐明办公室的搜查也有收获。在他的工作电脑中,发现了定制星空图案手表和微型追踪器的设计图纸,购买记录显示他两个月前就购买了所需材料。
所有证据链似乎完整了:徐明和李珊珊合谋,利用苏小雅窃取商业机密,然后杀人灭口并嫁祸赵磊。
凌晨四点,沈锐决定同时传讯徐明和李珊珊。
审讯室内,李珊珊面对证据,终于崩溃大哭:“不是我主意的!是徐明逼我的!”
据李珊珊交代,徐明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偶然发现苏小雅的设计能力可以轻易模仿公司机密图纸,于是逼迫李珊珊提供权限,让苏小雅窃取机密出售。
“小雅一开始不知道那是机密,后来发现了拒绝继续做,徐明就...”李珊珊泣不成声,“那天晚上是我约小雅出来的,但我不知道徐明会下杀手!他让我在咖啡馆出现一下就离开,制造不在场证明...”
另一边,徐明面对铁证,却出奇地冷静:“人是我杀的,但我只是执行者。”
“什么意思?”沈锐敏锐地察觉到话中有话。
徐明冷笑:“你们真以为那些商业机密是随便能卖出去的?没有买家,哪来的卖家?”
他透露背后还有一个代号“老板”的人物,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负责寻找买家并安排交易。
“昨晚我本来只是要威胁苏小雅继续合作,但‘老板’突然下令灭口。”徐明说,“手表追踪器也是‘老板’的主意,说必要时可以用来监控她。”
案件背后还有更大黑手。沈锐立即追问:“怎么联系这个‘老板’?”
“都是他单线联系我,通过加密信息和临时号码。”徐明说,“但我知道他今天会派人来取最新一批图纸。”
沈锐看了一眼时间——清晨五点四十分。
“在哪里交接?”
“西湖天地,星巴克,早上八点整。接头人拿一本《杭州旅游指南》,戴红色帽子。”
距离接头时间只剩两小时多一点。沈锐迅速部署行动小组,准备抓捕这个神秘接头人。
早上七点三十分,西湖天地星巴克内外已经布控便衣警察。沈锐和林小满坐在车内,监视着入口。
七点五十分,一个戴红色帽子的男子出现,手里拿着一本《杭州旅游指南》。他谨慎地环顾四周,然后走进咖啡馆。
“各组注意,目标已进入。”沈锐通过对讲机低声说。
男子点了咖啡后坐在角落位置,不时看表。八点整,他起身向卫生间走去。
“他要交接了!”林小满紧张地说。
沈锐下令:“行动!”
便衣民警迅速包围卫生间。但当他们冲进去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扇通风窗大开。
“跑了!”林小满懊恼地跺脚。
沈锐却盯着那本被遗弃在洗手台上的《杭州旅游指南》,若有所思地翻开。内页用笔圈出了几个字:
“断桥残雪 9:30”
“他是在给我们下一场寻宝游戏。”沈锐冷笑着说,“通知各组,立即赶往断桥。”
早上九点的断桥已是游人如织。民警们混在人群中,警惕地观察着每个可疑人物。
九点三十分整,一个卖饮料的小贩突然推着车接近林小满,塞给她一瓶矿泉水:“有人付过钱了。”
矿泉水瓶上贴着一张纸条:“真相在湖底”
沈锐立即意识到什么,下令调派潜水队。一小时后,在断桥附近湖底,潜水员找到了一个防水包裹。
里面是完整的企业黑幕资料、交易记录,以及——令人震惊的是——多起未破悬案的相关证据。
最让沈锐震惊的是,其中一份文件显示,三年前他亲自处理的一起“意外溺水案”实际上与这个犯罪网络有关。
当时结案太快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诸多疑点。沈锐感到一阵寒意——这个“老板”不仅知道警方的一举一动,似乎还在故意引导他揭开过去的伤疤。
回到警局,沈锐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重新翻阅三年前那起案件的卷宗。死者是一名审计师,正在调查那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问题。
当时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但现在看来,太多细节被忽略了。
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小满走进来:“沈队,技术队追踪了今天早上那个红帽男子的行动轨迹,发现他最后消失的地方是——”
“市局大楼。”沈锐接话,眼睛仍盯着卷宗。
林小满惊讶:“您怎么知道?”
沈锐终于抬头,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因为‘老板’不是外人。他一直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调查,引导我们方向。”
他拿起一份旧合影照片,指向其中一个人:“我早该想到的。三年前,他是那起‘意外溺水案’的第一响应警官。”
照片上,年轻的沈锐旁边站着一个微笑的男子——现任市局技术科科长,郑斌。
“立即申请搜查令,”沈锐站起身,声音冷峻,“但不要惊动任何人。这次,我们要钓一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