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的消失并未让沈锐感到意外,反而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手极其谨慎,且拥有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强行搜寻只会打草惊蛇,此刻,耐心比行动更为重要。
他下令撤回大部分明面上的便衣,只保留少数精锐小组,对几个核心区域(如莱佛士坊的高档写字楼、特定酒店、私人俱乐部)进行极其隐蔽的长期监控。同时,技术监控的重点转向了更深层次的金融数据分析和对陈某社会关系的持续挖掘。
调查转入地下,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沈锐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熟悉新加坡的海事法律和执法环境,加强与本地及国际情报机构的日常沟通,梳理整合所有关于“飞骷髅”和“夫人”的零散信息。
他注意到,尽管“夫人”这条线暂时冻结,但国际刑警组织共享的情报显示,东南亚其他地区以及非洲东海岸,仍零星发生着手法类似的高价值货物失窃或掉包案,只是规模更小,更隐蔽。“飞骷髅”的网络并未停止运转,只是转移了部分活动区域或改变了策略。
“他们在试探,也在等待风头过去。”沈锐在内部会议上分析,“我们必须比他们更有耐心。”
这种耐心在两周后得到了回报。
技术部门在对陈某公司长达数年的海量通讯记录进行深度挖掘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模式:陈某的私人手机(非公司业务手机)每年都会在特定日期(其已故母亲的忌日前后),收到一个来自海外(每次号码不同)的简短问候电话,通话时间不足十秒,对方从不说话,只听陈某回应一句“谢谢”。
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反常。进一步追踪这些海外号码,发现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国家——瑞士,且都是无法追踪的预付费卡。
“这不是问候,这是‘报平安’或‘激活’信号!”沈锐立刻意识到,“陈某可能比自己交代的更重要!他或许是‘夫人’布下的一颗长期潜伏的暗子,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被激活使用!”
这个发现让案件有了新的突破口。如果陈某的价值比想象中更大,那么“夫人”或其组织很可能不会轻易放弃他,至少在彻底确认他“失效”之前,可能会尝试最后的接触或确认。
沈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释放陈某。
“释放他?为什么?”泰勒警长大惑不解。
“欲擒故纵。”沈锐解释道,“严密监控他,但给他一种我们已经对他失去兴趣的假象。看看会不会有鱼来咬钩。同时,在他周围布下天罗地网,尤其是通讯监控。”
经过周密计划和司法程序,陈某被以“证据暂时不足”为由释放,但被告知不得离开新加坡,并需定期向警方报到。
释放陈某后的几天风平浪静。陈某似乎老实待在家里,深居简出。
但监控小组报告,陈某在被释放后第二天,曾去过一趟市中心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在阅览区看似随意地翻看了一会儿杂志,期间曾短暂地将手机放在桌上离开去了洗手间。
技术队立刻远程扫描了陈某的手机,果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被植入的监控软件被悄然移除的痕迹!对方在用这种方式确认陈某的手机是否被警方监控!
“他们非常专业!”林永杰惊叹。
又过了几天,陈某接到一个快递电话,称有一个他的包裹投递失败,需要他本人去某个指定的快递柜取件。而这个快递公司经查证,根本不存在那个包裹!
“是指令!”沈锐判断,“对方在测试陈某是否被跟踪,以及他是否还‘听话’。”
警方按兵不动,只是远距离监控。陈某依言去指定快递柜绕了一圈,空手而归。
几次测试之后,对方似乎确认了“安全”。
终于,在陈某被释放一周后,他的私人手机收到了一个来自瑞士的新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老地方,下午茶,明天。”
“老地方?”监控小组立刻查询陈某的通话记录和行程习惯,发现他过去一年曾多次与一位“商业伙伴”在新加坡植物园内的某家高级咖啡馆见面。
“目标出现!准备行动!”沈锐下令,“通知植物园方面配合,便衣小组提前布控,全方位监控!这次绝不能让她再跑掉!”
第二天下午,阳光明媚,植物园内游客如织。那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显得悠闲而惬意。便衣警察早已伪装成游客、服务员、甚至修剪花木的工人,布下了重重监控。
陈某如约而至,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他点了一杯咖啡,不停地看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约定的时间已过,“夫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难道又发现了?”指挥车里的泰勒有些焦急。
“沉住气。”沈锐紧盯着监控屏幕,“她可能也在观察。”
果然,又过了将近半小时,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缓缓停在植物园附近的路边。车上下来一位穿着香奈儿套装、戴着墨镜和宽檐帽、气质优雅的中年女性,她不紧不慢地走向咖啡馆。
是她!“夫人”!虽然帽檐压得很低,但体态和行走姿势与之前监控中的身影高度吻合!
她并没有直接走向陈某,而是在不远处的一个座位坐下,点了杯饮料,看似在欣赏风景。
几分钟后,她才仿佛偶然看到陈某一般,优雅地起身,端着饮料走了过去。
“陈先生,真巧。”她的声音透过隐藏的麦克风传来,柔和而动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
“是…是啊,好巧…”陈某紧张得有些结巴。
“东西带来了吗?”‘夫人’微笑着,切入正题。
“带…带来了…”陈某从脚边拿出一个手提袋。
就在‘夫人’的手即将接触到手提袋的瞬间,沈锐在指挥车下达了命令:“行动!”
刹那间,周围看似悠闲的“游客”和“服务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来!
‘夫人’的反应快得惊人!她几乎在听到异动的瞬间,就将手中的饮料猛地泼向最近的便衣,同时一脚踢翻桌子阻挡视线,身体如同灵猫般向后急退,伸手就往腰间摸去!
“砰!”一声枪响!一名便衣果断开枪击中了‘夫人’试图掏枪的手臂!另一名便衣一个利落的擒拿,将她死死按倒在地!
帽子和墨镜飞落,露出一张保养得宜、却因愤怒和疼痛而扭曲的亚洲女性的脸。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要找我的律师!”她挣扎着尖叫,语气傲慢。
陈某早已吓得瘫软在地。
指挥车里,沈锐看着屏幕上那张陌生的脸,对林永杰说:“立刻进行面部识别,查清她的真实身份。”
几分钟后,结果传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数据库显示,这个女人名叫李珍妮,新加坡籍,是一家知名跨国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社会地位显赫,经常出现在财经杂志上,是上流社会的常客!
一个光鲜亮丽的商业精英,竟然是跨国犯罪集团在陆地上的关键联络人“夫人”!
这个反差巨大的身份,让案件瞬间变得更加复杂和引人注目。
沈锐走下指挥车,来到被铐住的李珍妮面前。她虽然狼狈,但眼神依旧凶狠而傲慢地瞪着沈锐。
“李女士,或者说,‘夫人’,”沈锐平静地开口,“你的下午茶时间结束了。”
李珍妮冷笑一声,扭过头去,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抓捕“夫人”只是开始,如何撬开她的嘴,揭开她背后更深层的网络,以及她与“飞骷髅”、“章鱼博士”的确切关系,将是下一场更加艰巨的挑战。
海陆两条线的调查,终于在这个新加坡的下午,于植物园的咖啡馆外,交汇于一点。而这一点背后,究竟隐藏着多么巨大的阴影?沈锐预感到,真相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他下令撤回大部分明面上的便衣,只保留少数精锐小组,对几个核心区域(如莱佛士坊的高档写字楼、特定酒店、私人俱乐部)进行极其隐蔽的长期监控。同时,技术监控的重点转向了更深层次的金融数据分析和对陈某社会关系的持续挖掘。
调查转入地下,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沈锐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熟悉新加坡的海事法律和执法环境,加强与本地及国际情报机构的日常沟通,梳理整合所有关于“飞骷髅”和“夫人”的零散信息。
他注意到,尽管“夫人”这条线暂时冻结,但国际刑警组织共享的情报显示,东南亚其他地区以及非洲东海岸,仍零星发生着手法类似的高价值货物失窃或掉包案,只是规模更小,更隐蔽。“飞骷髅”的网络并未停止运转,只是转移了部分活动区域或改变了策略。
“他们在试探,也在等待风头过去。”沈锐在内部会议上分析,“我们必须比他们更有耐心。”
这种耐心在两周后得到了回报。
技术部门在对陈某公司长达数年的海量通讯记录进行深度挖掘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模式:陈某的私人手机(非公司业务手机)每年都会在特定日期(其已故母亲的忌日前后),收到一个来自海外(每次号码不同)的简短问候电话,通话时间不足十秒,对方从不说话,只听陈某回应一句“谢谢”。
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反常。进一步追踪这些海外号码,发现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国家——瑞士,且都是无法追踪的预付费卡。
“这不是问候,这是‘报平安’或‘激活’信号!”沈锐立刻意识到,“陈某可能比自己交代的更重要!他或许是‘夫人’布下的一颗长期潜伏的暗子,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被激活使用!”
这个发现让案件有了新的突破口。如果陈某的价值比想象中更大,那么“夫人”或其组织很可能不会轻易放弃他,至少在彻底确认他“失效”之前,可能会尝试最后的接触或确认。
沈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释放陈某。
“释放他?为什么?”泰勒警长大惑不解。
“欲擒故纵。”沈锐解释道,“严密监控他,但给他一种我们已经对他失去兴趣的假象。看看会不会有鱼来咬钩。同时,在他周围布下天罗地网,尤其是通讯监控。”
经过周密计划和司法程序,陈某被以“证据暂时不足”为由释放,但被告知不得离开新加坡,并需定期向警方报到。
释放陈某后的几天风平浪静。陈某似乎老实待在家里,深居简出。
但监控小组报告,陈某在被释放后第二天,曾去过一趟市中心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在阅览区看似随意地翻看了一会儿杂志,期间曾短暂地将手机放在桌上离开去了洗手间。
技术队立刻远程扫描了陈某的手机,果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被植入的监控软件被悄然移除的痕迹!对方在用这种方式确认陈某的手机是否被警方监控!
“他们非常专业!”林永杰惊叹。
又过了几天,陈某接到一个快递电话,称有一个他的包裹投递失败,需要他本人去某个指定的快递柜取件。而这个快递公司经查证,根本不存在那个包裹!
“是指令!”沈锐判断,“对方在测试陈某是否被跟踪,以及他是否还‘听话’。”
警方按兵不动,只是远距离监控。陈某依言去指定快递柜绕了一圈,空手而归。
几次测试之后,对方似乎确认了“安全”。
终于,在陈某被释放一周后,他的私人手机收到了一个来自瑞士的新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老地方,下午茶,明天。”
“老地方?”监控小组立刻查询陈某的通话记录和行程习惯,发现他过去一年曾多次与一位“商业伙伴”在新加坡植物园内的某家高级咖啡馆见面。
“目标出现!准备行动!”沈锐下令,“通知植物园方面配合,便衣小组提前布控,全方位监控!这次绝不能让她再跑掉!”
第二天下午,阳光明媚,植物园内游客如织。那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显得悠闲而惬意。便衣警察早已伪装成游客、服务员、甚至修剪花木的工人,布下了重重监控。
陈某如约而至,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他点了一杯咖啡,不停地看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约定的时间已过,“夫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难道又发现了?”指挥车里的泰勒有些焦急。
“沉住气。”沈锐紧盯着监控屏幕,“她可能也在观察。”
果然,又过了将近半小时,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缓缓停在植物园附近的路边。车上下来一位穿着香奈儿套装、戴着墨镜和宽檐帽、气质优雅的中年女性,她不紧不慢地走向咖啡馆。
是她!“夫人”!虽然帽檐压得很低,但体态和行走姿势与之前监控中的身影高度吻合!
她并没有直接走向陈某,而是在不远处的一个座位坐下,点了杯饮料,看似在欣赏风景。
几分钟后,她才仿佛偶然看到陈某一般,优雅地起身,端着饮料走了过去。
“陈先生,真巧。”她的声音透过隐藏的麦克风传来,柔和而动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
“是…是啊,好巧…”陈某紧张得有些结巴。
“东西带来了吗?”‘夫人’微笑着,切入正题。
“带…带来了…”陈某从脚边拿出一个手提袋。
就在‘夫人’的手即将接触到手提袋的瞬间,沈锐在指挥车下达了命令:“行动!”
刹那间,周围看似悠闲的“游客”和“服务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来!
‘夫人’的反应快得惊人!她几乎在听到异动的瞬间,就将手中的饮料猛地泼向最近的便衣,同时一脚踢翻桌子阻挡视线,身体如同灵猫般向后急退,伸手就往腰间摸去!
“砰!”一声枪响!一名便衣果断开枪击中了‘夫人’试图掏枪的手臂!另一名便衣一个利落的擒拿,将她死死按倒在地!
帽子和墨镜飞落,露出一张保养得宜、却因愤怒和疼痛而扭曲的亚洲女性的脸。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要找我的律师!”她挣扎着尖叫,语气傲慢。
陈某早已吓得瘫软在地。
指挥车里,沈锐看着屏幕上那张陌生的脸,对林永杰说:“立刻进行面部识别,查清她的真实身份。”
几分钟后,结果传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数据库显示,这个女人名叫李珍妮,新加坡籍,是一家知名跨国咨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社会地位显赫,经常出现在财经杂志上,是上流社会的常客!
一个光鲜亮丽的商业精英,竟然是跨国犯罪集团在陆地上的关键联络人“夫人”!
这个反差巨大的身份,让案件瞬间变得更加复杂和引人注目。
沈锐走下指挥车,来到被铐住的李珍妮面前。她虽然狼狈,但眼神依旧凶狠而傲慢地瞪着沈锐。
“李女士,或者说,‘夫人’,”沈锐平静地开口,“你的下午茶时间结束了。”
李珍妮冷笑一声,扭过头去,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抓捕“夫人”只是开始,如何撬开她的嘴,揭开她背后更深层的网络,以及她与“飞骷髅”、“章鱼博士”的确切关系,将是下一场更加艰巨的挑战。
海陆两条线的调查,终于在这个新加坡的下午,于植物园的咖啡馆外,交汇于一点。而这一点背后,究竟隐藏着多么巨大的阴影?沈锐预感到,真相可能远超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