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黑暗中的博弈与最后一秒-《西湖谜案》

  灯光熄灭的瞬间,同步辐射光源实验中心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寂,只有应急照明系统发出惨淡的绿光,勾勒出庞大机器的冰冷轮廓。惊呼声、询问声、奔跑声在空旷的大厅和走廊里回荡,被突然降临的黑暗放大,显得格外慌乱。

  指挥中心的所有屏幕也瞬间黑了一半,备用电源启动需要几秒钟的切换时间。

  这几秒钟,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备用电源启动倒计时:5……4……”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指挥中心响起。

  沈锐在横店的指挥车里,拳头紧握,指甲几乎嵌进掌心。他通过尚且完好的加密频道,听到省城那边传来的混乱声响,心提到了嗓子眼。

  “……3……2……”

  “发现异常物理连接!主样本库第三区,供电冗余备份线路被人为串联了一个不明装置!正在尝试图像传输……”省城现场技术员的声音在频道里嘶吼,背景是急促的脚步声和工具声。

  一张模糊的热成像图片艰难地传输过来,显示在沈锐面前尚且完好的副屏幕上——在样本库厚重保温层深处的电缆桥架上,一个书本大小的、带有散热鳍片的金属盒子,被粗暴地并联接入电路!其内部热源特征显示正在快速升温!

  就是它!

  “……1……备用电源启动!”

  嗡——

  指挥中心的主屏幕陆续亮起,恢复供电。但样本库那个金属盒子的热信号已经变得灼亮!

  “无法远程断开!连接方式太粗暴,强行断电可能直接触发!需要人工拆除!”技术员的声音带着绝望。

  “拆弹组上!最快速度!”现场指挥官的声音斩钉截铁,但谁都听得出其中的紧张。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金属盒子温度飙升的恐怖图像。

  指挥中心和大洋彼岸的沈锐,都能听到频道里传来的、拆弹专家穿着厚重防护服奔跑的沉重脚步声、粗重的喘息声,以及工具接触金属的轻微刮擦声。

  “结构复杂……非标准制式……需要找到主引信线……妈的,胶水灌封了!”拆弹专家的声音冷静,但语速极快。

  “温度临界了!”监控技术员尖叫。

  “找到了!蓝线!剪断!”

  频道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咔嚓”声。

  屏幕上,那个灼热的金属盒子热信号,如同被掐灭的烟头,瞬间黯淡下去,温度读数骤降。

  “危机解除!装置失效!”拆弹专家长出一口气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颤抖。

  指挥中心里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和掌声!许多人瘫坐在椅子上,才发现自己浑身已被冷汗湿透。

  沈锐也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才发现掌心已被掐出深深的印痕。

  成功了!在最后一秒,阻止了这场灾难!

  后续处理工作迅速展开。样本库被彻底封锁,那个危险的爆炸装置被小心移除处理。刘技术员被正式逮捕,他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承认被海外匿名者以儿子前途为要挟并许以重金,被迫成为了内应。但他对停电后真正的杀招一无所知,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利用线站辐射激活“样本”。

  通过对爆炸装置的逆向工程,发现其设计目的并非造成大规模物理破坏,而是为了在停电瞬间利用电涌释放某种高压气体,击碎其内部装载的几个密封胶囊,将里面的物质以气溶胶形式快速喷射到样本库的空气中。

  胶囊内的物质经过化验,是一种经过基因编辑的、具有极强环境抗性的高效基因沉默剂。它本身无毒,但一旦被激活成气溶胶吸入,它能特异性地识别并沉默人体细胞内某些关键的基础代谢基因,导致细胞功能迅速紊乱、死亡。

  其效果,类似于一种针对所有人类的、无差别的、快速起效的“基因毒气”!

  这才是“收藏家”真正的目标!他不是要激活什么,而是要沉默一切!他想要的不是某个特定的“样本”,而是要摧毁实验中心里可能存在的、所有关于“逆转”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样本!甚至可能只是为了进行一场疯狂的、反人类的“净化”实验!

  这个计划的恶毒和疯狂程度,远超之前任何一次行动!

  幸好,这可怕的“沉默之雾”未被释放。

  案件似乎可以宣告一段落。主要威胁被解除,内应落网。

  但沈锐和专项组的核心成员却无法完全放松。

  “暗影旅店”和“收藏家”呢?他们策划了如此周密的计划,甚至包含了佯动和真正的杀招,难道就对成功如此有信心,没有留下任何观察后手或者失败后的预案?

  那个指向四点的钟表图案,除了代表线站和刘技术员,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技术队对刘技术员的通讯记录进行了最彻底的梳理。发现除了那条触发佯动的垃圾短信,在停电前大约十分钟,他还收到过一条来自同一个虚拟号码的、内容看似无关的彩信——一张风景照片,拍摄的是省城着名的双子星大厦夜景。

  这张照片有什么特殊含义?

  技术专家对照片的元数据进行了分析,没有发现隐藏信息。但图像本身……双子星大厦?

  警方忽然想起,实验中心主控机房的窗外,正好能遥遥望见省城的双子星大厦!

  他们立刻调取了主控机房内部的监控录像(备用电源恢复后录像功能也恢复了)。发现在停电发生前的瞬间,一个黑影曾极其快速地闪到窗边,似乎用手机对着窗外双子星大厦的方向拍摄了什么!

  由于停电,录像中断,没有拍到这个人的正脸。

  但这个人能进入主控机房,一定是内部人员!

  警方立刻对当时在主控机房的所有当班人员进行了隔离审查。

  同时,技术队对那张夜景彩信进行了深度图像分析。终于,在放大到极致后,在双子星大厦A座某个楼层的某个窗户反光里,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短暂的红外线闪光!

  像是某种信号!

  警方立刻秘密调查了双子星大厦A座那个楼层对应的公司。发现那是一家注册没多久的“跨国贸易咨询公司”,办公面积很小,平时几乎没人上班。

  突击检查发现,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只有窗台上架着一台朝向实验中心方向的、带有红外发射功能的高倍望远镜和长焦摄像头,电脑硬盘已被拆除带走。

  这里是一个观察点!“暗影旅店”或者“收藏家”的人,就在这里远程监视着实验中心的一举一动!

  那张彩信,是在通知刘技术员:我们已在看着,按计划行动。

  而那个在主控机房窗边拍照的黑影,很可能是在向观察点反馈“行动完成”的信号?或者是在确认观察点的存在?

  无论哪种,都说明对方确实有后手在观察!

  那么,计划失败,观察点的人肯定已经知道,并且很可能已经撤离了。

  警方立刻调取大厦及周边所有监控,追踪可能的人员。发现就在停电发生后不久,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提着电脑包的男人低着头快速离开了大厦,上了一辆停在路边、没有牌照的黑色轿车,迅速驶离。

  追踪这辆轿车,发现它驶向郊外后,就消失在了没有监控的区域。

  又让他们跑了。

  但这一次,警方并非全无收获。在那个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技术员在望远镜的调节旋钮缝隙里,找到了一小片断裂的、极其细微的指甲盖碎片,上面还带着一点残留的、深蓝色的指甲油。

  这很可能是在匆忙拆卸设备时,不小心刮蹭留下的。

  这是一个宝贵的生物物证!

  同时,对刘技术员的进一步审讯中,他回忆起一个细节:最初与他线上接触、对他进行威逼利诱的那个“理财导师”,虽然用了变声器,但偶尔会流露出一点极其细微的东南沿海某地的口音。

  指甲油、东南沿海口音……这些线索似乎指向了一个女性角色?

  专项组立刻将指甲盖碎片进行DNA检验,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虽然没有直接比中,但通过族谱和亲缘关系排查,将范围缩小到了东南沿海某个特定的地域。

  结合口音特征,调查范围进一步缩小。

  一张针对这个可能存在的女性观察员/联络员的秘密调查网,悄然撒开。

  虽然“暗影旅店”和“收藏家”的核心依然隐匿,但这一次,警方似乎真正触碰到了这个阴影组织的一点点实体。

  沈锐在横店,看着传来的最新报告和省城渐渐恢复平静的景象,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这场持续了数月、跨越了无数曲折的战役,似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虽然这曙光还微弱的很。

  他知道,抓捕那个女性联络员,可能只是下一步工作的开始。

  但至少,他们阻止了最坏的结果。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横店技术队:

  “加强对近期所有入境人员,尤其是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符合特征女性的监控。同时,重新筛查过去一年内所有相关地区的异常人口失踪和虚假身份申请记录。”

  “是,署长!”

  放下电话,他走到窗边。

  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黑暗终将过去,但斗争永不停歇。

  他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