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阵摆好后,天已大亮。
山谷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龙青澜紧张的站在谷口看着,她举起袖子,对着谷口。
那一队将士们也把剑抽了出来,挡在龙青澜的身前。
男人们也每人手上拿着石头,聚在龙青澜的身后,妇人们捂紧孩子的嘴巴。
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马蹄声近了,龙青澜听出了,来人只有一个人。
她把袖子放了下来,对其他人道:
“没事了,都放下吧。”
只有一个人,肯定是谢景玄派来的人,如果是敌军,不会只有一个人,且目标这么明确的直奔山谷而来。
果然,等到马蹄声到了山谷口时,只见来人一身是血,身上穿着的正是大烟的将士服。
是个小将军。
小将军策马到了山谷外,奇怪道:
“国公爷明明说的是这里啊,怎么不见人?”
他到处看了看,正准备策马往里面去时,只听到一处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人说话的声音。
下一刻,便见到谷口仿佛是扯开了一块布一样,谷里的情形露了出来。
他见到龙青澜和所有百姓都有里面,高兴的跳下了马,小跑到龙青澜身前,跪倒在地道:
“启禀公主,援兵到了,我们赢了,国公爷命我来接应公主回城。”
龙青澜笑道:
“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
她转身对着身后的人道:
“你看,我没骗你们吧,我们的援兵到了,我们赢了。”
所有人听到龙青澜说赢了,都高兴的哭了起来。
小孩们不明就里,见娘亲哭,也跟着哭。
妇人们见把孩子吓哭了,忙止住了哭声,哄起了孩子。
龙青澜带着人出了山谷,往来路回去。
她问那个小将军。
“敢问将军贵姓?”
小将军忙拱手道:
“回公主,末将姓娄。”
龙青澜问道:
“娄将军,国公爷他如何了?”
娄将军兴奋道:
“回公主,国公爷他英勇无比,他带着援兵和炸药,追着敌军杀去了,李将军他们也去了。”
国公爷真是太英勇了,以一敌百,他身边的那些暗卫也是个顶个的厉害。
连李将军都直夸国公爷是不可多见的神将,军中的传说。
很多将士都把国公爷当作楷模,他也不例外。
龙青澜听到谢景玄追着残兵去了,心里有点担心,她知道谢景玄肯定是追那白衣女子去了。
那白衣女子如此邪恶,他不放心。
她也不放心,那白衣女子的幻术如此厉害,万一阿玄中招了怎么办?
阿玄还受着伤,他身上的毒也还没解。
想到这里,龙青澜有点着急,但她也做不了什么,她不懂武功,帮不到阿玄什么。
回到城里,城里一片混乱,城门已被攻破,两边的店铺全都破败不堪。
想来她们在山谷内彷徨害怕的时候,这里也经历了一场恶战。
一些老兵们正在收拾着残局,男人们也自动加入,一些年轻的妇人们也帮着搬一些轻的东西。
年纪大的妇人把孩子领回了自家,升起了灶台做饭,将士们奋战了一夜,早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龙青澜望着城门外,满地的尸体,风沙满天飞,不见阿郎回。
夏竹小声道:
“公主,我们先回去吧,国公爷肯定不会有事的。”
夏竹很心疼,小姐从昨晚到现在都没合过眼。
她的小姐一直都是娇娇女,何时受过如此大的折腾。
龙青澜收回目光,也只能如此了。
回到营房,春桃去厨房端了肉糜粥来,龙青澜吃饱,草草沐浴了一下,便躺下了。
她在榻上辗转了好一会才睡着。
她做了一个梦,她走在一片很大的山峰上,山峰上有着很浓的雾,像云一样。
她提着裙摆,拾级而上,她不觉得冷,明明周围全是冰山。
她不认识这里,但她却像是一直生活在这里一样,并不觉得陌生,也不觉得她出现在这里很奇怪。
她熟门熟路的走上一个很宽大的山台上,山台上跪满了人,他们见到她上来,都深深的拜了下去。
“恭迎圣女。”
她理所应当的走向高台上,那里有一把椅子,金色的椅子周围镶嵌着水蓝色的水钻,水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她脚步轻盈的走上前去,坐了下来,对着满地跪着的人道:
“请起吧。”
她的声音也不是她的声音,而是非常柔美还带着一丝磁性。
她的声音像是山林中流过的山泉水,带着凉意。
但梦里的她的声音则像是能化开周围的冰一样温柔,像是此刻的阳光。
跪着的人站了起来,望着她道:
“圣女,那我们开始吧。”
她微笑点头。
所有的人都盘腿坐了下来,龙青澜望了一眼底下的人。
所有的人都穿着白袍,唯一的区别是袖口和衣领上的颜色不同。
前面的四个人袖口和衣领都是红色的,再后面一排是橙色,再往后是黄色,绿色,青色,蓝色,最后一排是紫色的。
龙青澜看了看自己身上,她的则是金色的。
所有人都端正坐着,闭上了眼睛,念出了一段古老的梵文。
“紫气东来,灌我玄赝。”
龙青澜也闭上了眼睛,跟着念了起来。
“阴阳交泰,神守太虚。”
“与道合真,万化归一。”
“···········”
她神色自然,好像这样的事做了千百遍一样。
念完后,她睁开眼睛,前面的四个人其中的一人道:
“晨诵完毕,拜谢圣女。”
所有人向他躬身。
“拜谢圣女。”
她微笑抬手。
众人散去,龙青澜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后面的山壁走去。
她身后跟上来四个人,是刚才在最前面的红色衣领的四人。
四人跟着她走进一个长长的甬道,甬道也很宽,四周石壁上放着无数的夜明珠,把甬道照的如外头一般亮堂。
龙青澜不紧不慢的向前走去,走过长长的甬道,眼前忽然一亮,她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洞穴里。
洞穴很宽阔,入目的是一个宽大的池子,池子上方水汽氤氲,池子底咕嘟嘟的冒着泡泡,池子上方有一座白玉拱桥。
龙青澜走上拱桥,拱桥通向的地方又是一个宽大的平台,平台上也有一把金色的椅子。
山谷外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龙青澜紧张的站在谷口看着,她举起袖子,对着谷口。
那一队将士们也把剑抽了出来,挡在龙青澜的身前。
男人们也每人手上拿着石头,聚在龙青澜的身后,妇人们捂紧孩子的嘴巴。
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马蹄声近了,龙青澜听出了,来人只有一个人。
她把袖子放了下来,对其他人道:
“没事了,都放下吧。”
只有一个人,肯定是谢景玄派来的人,如果是敌军,不会只有一个人,且目标这么明确的直奔山谷而来。
果然,等到马蹄声到了山谷口时,只见来人一身是血,身上穿着的正是大烟的将士服。
是个小将军。
小将军策马到了山谷外,奇怪道:
“国公爷明明说的是这里啊,怎么不见人?”
他到处看了看,正准备策马往里面去时,只听到一处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人说话的声音。
下一刻,便见到谷口仿佛是扯开了一块布一样,谷里的情形露了出来。
他见到龙青澜和所有百姓都有里面,高兴的跳下了马,小跑到龙青澜身前,跪倒在地道:
“启禀公主,援兵到了,我们赢了,国公爷命我来接应公主回城。”
龙青澜笑道:
“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
她转身对着身后的人道:
“你看,我没骗你们吧,我们的援兵到了,我们赢了。”
所有人听到龙青澜说赢了,都高兴的哭了起来。
小孩们不明就里,见娘亲哭,也跟着哭。
妇人们见把孩子吓哭了,忙止住了哭声,哄起了孩子。
龙青澜带着人出了山谷,往来路回去。
她问那个小将军。
“敢问将军贵姓?”
小将军忙拱手道:
“回公主,末将姓娄。”
龙青澜问道:
“娄将军,国公爷他如何了?”
娄将军兴奋道:
“回公主,国公爷他英勇无比,他带着援兵和炸药,追着敌军杀去了,李将军他们也去了。”
国公爷真是太英勇了,以一敌百,他身边的那些暗卫也是个顶个的厉害。
连李将军都直夸国公爷是不可多见的神将,军中的传说。
很多将士都把国公爷当作楷模,他也不例外。
龙青澜听到谢景玄追着残兵去了,心里有点担心,她知道谢景玄肯定是追那白衣女子去了。
那白衣女子如此邪恶,他不放心。
她也不放心,那白衣女子的幻术如此厉害,万一阿玄中招了怎么办?
阿玄还受着伤,他身上的毒也还没解。
想到这里,龙青澜有点着急,但她也做不了什么,她不懂武功,帮不到阿玄什么。
回到城里,城里一片混乱,城门已被攻破,两边的店铺全都破败不堪。
想来她们在山谷内彷徨害怕的时候,这里也经历了一场恶战。
一些老兵们正在收拾着残局,男人们也自动加入,一些年轻的妇人们也帮着搬一些轻的东西。
年纪大的妇人把孩子领回了自家,升起了灶台做饭,将士们奋战了一夜,早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龙青澜望着城门外,满地的尸体,风沙满天飞,不见阿郎回。
夏竹小声道:
“公主,我们先回去吧,国公爷肯定不会有事的。”
夏竹很心疼,小姐从昨晚到现在都没合过眼。
她的小姐一直都是娇娇女,何时受过如此大的折腾。
龙青澜收回目光,也只能如此了。
回到营房,春桃去厨房端了肉糜粥来,龙青澜吃饱,草草沐浴了一下,便躺下了。
她在榻上辗转了好一会才睡着。
她做了一个梦,她走在一片很大的山峰上,山峰上有着很浓的雾,像云一样。
她提着裙摆,拾级而上,她不觉得冷,明明周围全是冰山。
她不认识这里,但她却像是一直生活在这里一样,并不觉得陌生,也不觉得她出现在这里很奇怪。
她熟门熟路的走上一个很宽大的山台上,山台上跪满了人,他们见到她上来,都深深的拜了下去。
“恭迎圣女。”
她理所应当的走向高台上,那里有一把椅子,金色的椅子周围镶嵌着水蓝色的水钻,水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她脚步轻盈的走上前去,坐了下来,对着满地跪着的人道:
“请起吧。”
她的声音也不是她的声音,而是非常柔美还带着一丝磁性。
她的声音像是山林中流过的山泉水,带着凉意。
但梦里的她的声音则像是能化开周围的冰一样温柔,像是此刻的阳光。
跪着的人站了起来,望着她道:
“圣女,那我们开始吧。”
她微笑点头。
所有的人都盘腿坐了下来,龙青澜望了一眼底下的人。
所有的人都穿着白袍,唯一的区别是袖口和衣领上的颜色不同。
前面的四个人袖口和衣领都是红色的,再后面一排是橙色,再往后是黄色,绿色,青色,蓝色,最后一排是紫色的。
龙青澜看了看自己身上,她的则是金色的。
所有人都端正坐着,闭上了眼睛,念出了一段古老的梵文。
“紫气东来,灌我玄赝。”
龙青澜也闭上了眼睛,跟着念了起来。
“阴阳交泰,神守太虚。”
“与道合真,万化归一。”
“···········”
她神色自然,好像这样的事做了千百遍一样。
念完后,她睁开眼睛,前面的四个人其中的一人道:
“晨诵完毕,拜谢圣女。”
所有人向他躬身。
“拜谢圣女。”
她微笑抬手。
众人散去,龙青澜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后面的山壁走去。
她身后跟上来四个人,是刚才在最前面的红色衣领的四人。
四人跟着她走进一个长长的甬道,甬道也很宽,四周石壁上放着无数的夜明珠,把甬道照的如外头一般亮堂。
龙青澜不紧不慢的向前走去,走过长长的甬道,眼前忽然一亮,她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洞穴里。
洞穴很宽阔,入目的是一个宽大的池子,池子上方水汽氤氲,池子底咕嘟嘟的冒着泡泡,池子上方有一座白玉拱桥。
龙青澜走上拱桥,拱桥通向的地方又是一个宽大的平台,平台上也有一把金色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