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两日一行,兵临城下-《独孤剑典》

  苏樱传来的情报,像一块巨石,投入了上官逸那本已波涛汹涌的心湖,却也意外地,让湖水重新归于了一种冰冷的平静。

  知道了敌人的目的,总比陷入无边的迷雾要好。

  “上官大哥,我们……”萧远看着上官逸那冰冷得可怕的脸色,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休整结束。”上官逸没有多余的废话,他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那双深邃的眼眸,遥望着西北方那片被夜色渐渐笼罩的山峦,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快马加鞭。”

  “好!”

  萧远和阿青也立刻上马,不再有丝毫的迟疑。

  三匹快马,再次化作三道离弦之箭,冲入了那无边的夜色之中。

  接下来的两天两夜,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计代价的极限奔袭。

  上官逸那颗因得知巨大阴谋而变得冰冷的心,也在这种极限的奔波之中,被打磨得愈发地沉静与锐利。

  他不再去想万兽谷的废墟,不再去想项师叔临终前的眼神。

  第三日的清晨。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了那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脊背般的山脉轮廓时,空气中,终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兵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到了……”

  萧远勒住缰绳,看着前方那座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雄伟山脉,声音沙哑地说道。

  崆峒山,到了。

  三人没有立刻靠近,而是寻了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坳,将早已疲惫不堪的坐骑藏好。

  “我去探路。”上官逸不等二人说话,身形一晃,便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没入了前方的密林之中,没有带起一丝风声。

  萧远和阿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担忧。

  阿青从怀里,取出几个早已备好的药瓶,开始检查里面的丹药,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而萧远,则缓缓地、仔仔细细地,解开了背上那包裹着断刀的布条。他用一块干净的鹿皮,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那半截冰冷的刀锋。

  他的动作很慢,很专注。

  仿佛,他不是在擦拭一柄兵器,而是在与自己最忠诚的、也是唯一的朋友,进行着战前最后的交流。

  ……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

  上官逸的身影,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山坳之中。

  “怎么样?”萧远第一个迎了上去。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上官逸的脸色,异常凝重。

  在刚才的侦查中,他将整个崆峒山的外围,都探查了一遍。

  敌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扯着“魔教”的旗号。整个崆峒山方圆数里之内,所有的交通要道,都已经被一股股伪装成马匪、猎户、甚至的行脚商的神秘人马,给不动声色地,彻底封锁了。

  这些人,看似松散,实则纪律严明,三五成群,互为犄角,形成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包围网。任何试图靠近崆峒山的人,恐怕都会在第一时间,被他们发现并清除。

  而崆峒派内部,更是如临大敌。

  远远望去,山门紧闭,各处险要的关隘之上,都能看到严阵以待的崆峒弟子。整个山门之内,都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草木皆兵的紧张气氛。

  “我潜到了距离山门最近的地方。”上官逸沉声说道,“山门内外,至少潜伏着三百名以上的敌人。而且,个个都是好手。为首的,有七八股气息,尤为强大,虽然他们刻意收敛,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实力,恐怕不在当初那四大金刚之下。”

  “三百人……”萧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只是外围。天知道,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还隐藏着多少敌人。

  “是天狼护法的人。”

  “看来,王平的信,没有错。”

  这个发现,让萧远的脸色,愈发地难看起来。

  “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他焦急地问道,“敌人已经把山门围得跟铁桶一样,我们……我们怎么进去?怎么才能找到王平?”

  上官逸没有立刻回答。

  “崆峒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面山门,只有一条‘朝天梯’,是敌人的主攻方向,防备也最为森严。”

  “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

  他的树枝,指向了地图的两翼。

  “东侧,是‘舍身崖’,万丈绝壁,猿猴难渡,寻常人,绝不可能从那里上去。”

  “而西侧,”他的树枝,在一个不起眼的峡谷处,停了下来,“这里,名为‘一线天’,是崆峒派平日里,用来运送物资的一条密道。这条路,最为隐秘,但也必然,是敌人重点布防的地方。”

  “那……那我们该怎么选?”萧远看得一头雾水。

  这三条路,听起来,都像是死路。

  上官逸抬起头,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光芒。

  他看着自己的两位伙伴,一字一顿地说道:

  “所以,我们不走这三条路。”

  “我们走……第四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