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昆仑之约,暂别尘嚣-《独孤剑典》

  江风带着醉意,吹拂着画舫的帘幔,也吹拂着两人激荡的胸怀。

  上官逸紧紧握着手中那块温润的墨玉,夜君临那句“天涯之远,我扫榻相迎”的承诺,仿佛还带着滚烫的温度,在他心头久久回荡。

  这不仅仅是一份赠礼,一个约定,更是一种认可,一种期许。

  在这个除了仇恨,便只剩下黑暗与荆棘的世界里,突然闯入了一道如此炽烈的光,让上官逸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他看着夜君临,嘴唇动了动,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夜君临看出了他的激动,他笑着拍了拍上官逸的肩膀,豪爽地说道:“大丈夫相交,贵在知心,何须多言。逸弟,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我乃是同路人。你的仇,我虽不知其详,但也知其重。日后行事,切记八个字——”

  他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异常严肃,一字一顿地说道:“谋定后动,力求一击。”

  “寻常仇家,快意恩仇便是。但能将你这等人物逼到家破人亡的,绝非等闲之辈。与这等人周旋,勇猛固然重要,但智谋与耐心,才是决定生死胜负的关键。”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上官逸因激动而有些上涌的热血,让他纷乱的思绪重新变得清明。

  是啊,他的敌人是谁?

  是手段诡秘、至今仍藏于暗处的魔教护法鬼面佛。

  是组织严密、情报网遍布天下的无生楼。

  甚至,可能还有隐藏在更深处的、他所不知道的存在。

  面对这样的敌人,任何一丝的冲动和鲁莽,都可能将自己和身边的伙伴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夜大哥,我……”上官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着夜君临,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大哥金玉良言,小弟,受教了。”

  这一声“大哥”,叫得真心实意,再无半分生疏。

  夜君临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哈哈大笑道:“好!好!能听得进人言,便说明你不是被仇恨冲昏头脑的莽夫。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他看了一眼身旁一直默默温酒、安静倾听的阿青,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对上官逸说道:“这位弟妹,温婉娴淑,看你的眼神里,满是情意。逸弟,复仇之路固然重要,但切莫辜负了眼前之人。这世间最珍贵的,往往不是失去的,而是……身边所拥有的。”

  阿青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一张俏脸顿时羞得通红,低着头,心如鹿撞。

  上官逸闻言,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阿青,恰好看到她那娇羞无限的模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再次被触动。他握住墨玉的手,又紧了紧,郑重点头道:“大哥教诲,小弟铭记于心。”

  “哈哈哈,好,喝酒,喝酒!”

  这一夜,两人喝光了船上所有的酒,也聊了整整一夜的话。

  从星辰大海,到诗词文章;从天下大势,到人心叵测。

  他们惊奇地发现,彼此的见解竟是如此地契合,仿佛失散多年的兄弟,终于在此刻重逢。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洒在江面上,这艘画舫才悠悠地靠岸。

  夜君临扶着还有些醉意的上官逸走下船,他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日里的从容儒雅,只是眼中还带着几分因宿醉而起的血丝,和一丝即将离别的不舍。

  “逸弟,就此别过吧。”夜君临站在码头上,晨风吹拂着他月白色的衣衫,“我今日便要出城,一路向西,返回昆仑了。”

  上官逸也清醒了大半,离别的情绪涌上心头。人生得一知己,何其艰难,却不想相聚如此短暂。

  “大哥……一路保重!”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这四个字。

  “保重!”夜君临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转过身,向着城门的方向,大步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洒脱不羁,没有丝毫的留恋,很快便汇入了清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再也看不见了。

  上官逸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久久没有动弹。

  阿青走上前,轻轻地为他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衫,柔声说道:“他是个很特别的人。”

  “是啊。”上官逸低头看着掌心的墨玉,喃喃道,“他是我此生,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知己。”

  ……

  回到芙蓉居客栈,天已大亮。

  萧远早已等候在院子里,看到上官逸和阿青一同回来,他挤眉弄眼地吹了声口哨:“哟,咱们的小两口,这是游了一夜的锦江啊?看来这锦官城的夜色,果然名不虚传。”

  上官逸却没有理会他的调侃,他走到院中的石桌旁坐下,将那块墨玉放在了桌上,神情严肃。

  “萧兄,过来坐。”

  萧远见他神色不对,也收起了玩笑之心,在他对面坐下:“怎么了?出事了?”

  正在这时,一道身影从客栈的另一间房里走了出来。她依旧是那身女郎中的打扮,戴着斗笠,正是苏樱。她显然也听到了动静,直接走了过来,在石桌的另一边坐下。

  “昨夜,我结识了一位奇人。”上官逸开门见山,将望江楼上的棋局,以及之后在画舫上的夜谈,简略地说了一遍。

  当然,他隐去了所有关于“知己”的感性描述,只客观地陈述了事实,以及夜君临最后的赠礼和那番“谋定后动,力求一击”的忠告。

  听完之后,萧远摸着下巴,啧啧称奇:“乖乖,还有这等人物?光凭一盘棋,就能看出你的底细,还跟你这么投缘?这人绝对不简单!”

  苏樱则一直沉默不语,她那被面纱遮住的目光,始终落在石桌上那块古朴的墨玉上。

  “苏樱,你怎么看?”上官逸问道。他知道,在场四人中,苏樱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是最强的。

  苏樱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那块墨玉,感受着上面冰凉的触感和细腻的纹路。

  片刻之后,她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

  “能拿出这种质地的昆仑古玉,随手赠人;能拥有那般洞悉人心的眼光和远超常人的胸襟;能让你引为知己……”

  她抬起头,透过斗笠的纱幔,看向一脸询问的上官逸。

  “这个人,要么是一位不问世事、游戏人间的隐世高人。”

  “要么……他的身份和地位,远在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之上。”

  “但不管他是谁,”苏樱话锋一转,语气肯定地说道,“他最后送你的那番忠告,没有错。‘天罗’在侧,鬼面佛在暗,我们现在的处境,的确是步步凶险。在找到‘无生楼’的命门之前,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是自寻死路。”

  上官逸点了点头,苏樱的分析,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与夜君临的相遇,就像是在他紧绷的复仇之路上,注入了一股清醒剂。让他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走的,不仅是一条血腥的杀伐之路,更是一条需要极致耐心和智慧的博弈之路。

  “我明白了。”上官逸收起墨玉,贴身放好。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自己的三位伙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锦官城的繁华,不属于我们。从今日起,我们开始真正的‘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