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烟火人间,锦官城-《独孤剑典》

  马车“轱辘辘”地驶过青石板铺就的长街,正式进入了锦官城的范围。

  与西北的苍凉和路途中的肃杀截然不同,一股浓郁的、名为“人间烟火”的气息,瞬间便将四人包裹。

  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茶楼、酒肆、绸缎庄、胭脂铺……各色招牌在晚霞中显得格外醒目。空气中弥漫着蜀地特有的麻辣鲜香,混杂着淡淡的脂粉气和茶香,形成一种让人身心都为之松弛的独特味道。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摇着折扇的士子,有嬉笑打闹的孩童,也有乘坐着华丽轿子、掀开一角帘幕好奇张望的大家闺秀。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一种从容安逸的神情,这是久居和平与富庶之地才能养成的气质。

  萧远赶着马车,那双看惯了刀光剑影的眼睛里,此刻也充满了新奇。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满是食物香气的空气,憨笑着对车厢里说道:“弟妹,咱们今晚可得找个好馆子,我这肚子里的酒虫早就叫唤了!”

  他这一声“弟妹”,喊得自然无比,显然这几日已经完全代入了“憨厚车夫”的角色。

  车厢里传出阿青“噗嗤”一声轻笑,带着几分羞意应道:“都听萧大哥的。”

  上官逸脸上也露出一丝放松的微笑。这种彻底融入凡尘俗世的感觉,让他那根因背负血海深仇而时刻紧绷的心弦,也得到了片刻的舒缓。他知道,无生楼的“天罗”或许能监控江湖,但绝对无法在这片繁华的人海中,轻易地监视每一个角落。

  “先寻个客栈住下。”上官逸温和地说道,“这几日长途跋涉,都辛苦了。”

  “好嘞!”萧远应了一声,驾着马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娴熟地穿行。

  他们最终在城南一处闹中取静的巷子里,寻到了一家名为“芙蓉居”的客栈。客栈不大,但干净雅致,门前种着几株芙蓉,颇有几分诗意。

  掌柜的是个精明的生意人,看到上官逸和阿青这对“小夫妻”郎才女貌,举止有礼,还有个“忠厚”的车夫,便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安顿好房间后,天色已彻底暗下。

  上官逸并没有急于和分开入住的“女郎中”苏樱汇合。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角色的真实性。他与阿青在房间里稍作洗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便如同一对真正的、对新城市充满好奇的年轻夫妇一般,携手走出了客栈,融入了锦官城璀璨的夜色之中。

  萧远则早已不见了踪影,想来是迫不及待地去寻觅他的美酒去了。

  锦官城的夜,比白日更加迷人。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灯笼,将长街照得亮如白昼。锦江两岸,更是灯火辉煌,画舫穿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歌女的吟唱声随风传来,带着几分吴侬软语的温婉。

  上官逸和阿青并肩走在江边,都没有说话。

  阿青的脸颊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她看着眼前这片繁华,眼中充满了惊叹,但她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身边这个男人的身上。从认识他开始,她看到的,总是他紧锁的眉头,浴血的身影,和眼神里深藏的仇恨。

  像现在这样,脱下血衣,换上儒衫,如一个普通人般,平静地走在人群里,还是第一次。

  她忍不住,悄悄地伸出手,轻轻地勾住了上官逸的小指。

  上官逸的身体微微一僵,他低下头,看到了阿青那双亮晶晶的、带着几分紧张和期盼的眼睛。

  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轻轻地触动了一下。

  他没有挣脱,而是反手,将她微凉的小手,整个握在了自己的掌心。

  阿青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根,但她没有抽回手,反而握得更紧了些。

  两人就这样手牵着手,像无数对平凡的爱侣一样,继续沿着江边慢慢地走着。

  仇恨依旧在,复仇之路依旧漫长。

  但这一刻,在这片温柔的灯火里,在掌心传来的温暖中,上官逸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安。这或许,就是阿青所代表的,那份名为“归宿”的意义。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的一座三层高的酒楼,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伴随着几声清脆的喝彩。

  酒楼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三个大字——“望江楼”。

  “好棋!好棋啊!”

  “这位先生的棋力,当真是神乎其技!”

  人群的喧哗声中,夹杂着对棋局的赞叹。

  上官逸本不是爱凑热闹的人,但听到“棋”这个字,他那份深藏在骨子里的文人雅兴,却被勾了起来。他停下脚步,好奇地向那座灯火通明的酒楼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