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隐形的刀刃-《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

  “完美献祭”现场带来的违和感,如同无声的潮水,淹没了重案一组的每个人。没有血腥,没有混乱,只有一种精心打理过的死寂,这比任何暴力现场都更令人心生寒意。

  季青的判断成为了调查的基石——这不是自杀,而是一场高智商、精心策划的谋杀。

  调查兵分三路,迅速铺开。

  陈锐一头扎进了苏晓雯的数字世界。她的电脑、手机、平板……所有电子设备被彻底排查。通讯记录干净得近乎刻板,除了工作联系,私人社交寥寥无几。邮件往来多是项目文件和商务沟通,言辞精炼,目标明确。然而,在深入挖掘其云端备份和浏览历史后,陈锐发现了一些被刻意删除又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痕迹——几封来自匿名加密邮箱的简短邮件,内容只有时间地点,没有署名,最后一封的约定时间,就在她死亡前一天晚上。

  “头儿,有发现!苏晓雯死前可能与某个匿名人物有过秘密接触!”陈锐立刻汇报。

  “追踪匿名邮箱来源!查清楚会面地点周围的监控!”季青下令。

  老谭则带着人扑向了苏晓雯的职业圈。“启明资本”内部表面波澜不惊,但暗流汹涌。苏晓雯以其犀利的眼光和强硬的手腕着称,近期正在主导一个涉及巨额资金的对赌项目,成功则名利双收,失败则可能万劫不复。她有几个明确的竞争对手,其中尤以另一位副总裁赵天宇为甚,两人曾多次在董事会上针锋相对。

  “查赵天宇!查所有与苏晓雯有重大利益冲突的人!他们的财务状况、近期行踪、有无购买特殊药物或雇佣可疑人员的记录!”老谭的经验告诉他,这种干净利落的谋杀,背后往往牵扯着巨大的利益。

  技术队和法医中心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那杯水被送去进行最精细的毒物分析。口红的品牌被锁定,是苏晓雯常用的一款,但镜面上的指纹经过比对,只有苏晓雯本人的,而且按压痕迹均匀稳定,完全不像是濒死之人的无力划刻。

  法医的尸检报告初步排除常见毒物、机械性窒息和明显外伤。死因成谜。

  “季队,”法医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困惑,“我们在苏晓雯的血液里,检测到一种极其微量、结构异常复杂的生物碱衍生物,目前数据库内没有完全匹配项。这种物质似乎能引发神经系统的特定反应,可能导致心律缓慢、呼吸抑制,并在代谢后迅速分解,常规毒检很难发现。”

  特殊生物碱!这几乎证实了他杀!凶手使用了某种罕见、难以追踪的毒物。

  “查这种生物碱的来源!学术界、化工界、地下黑市,任何可能的渠道都不能放过!”季青感到案件的轮廓正在变得清晰,但凶手的影子却更加模糊。

  下午,陈锐那边的追踪有了突破。 那个匿名邮箱的登录Ip经过层层伪装,最终被锁定在城南一家提供匿名上网服务的网咖。调取网咖监控,发现一个穿着普通、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身影,在苏晓雯死亡前一天晚上,使用了对应的机器,时间与邮件约定的会面时间吻合。此人反侦察意识极强,全程躲避摄像头,无法辨认面容体型。

  而老谭对赵天宇的调查则陷入了僵局。赵天宇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案发当晚他在参加一个商业酒会,众多人证。对其财务和通讯的初步监控,也未发现明显异常。

  线索似乎汇聚,又似乎断掉。匿名接触者、特殊毒物、密室、“献祭”字样……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需要一个核心将其串联。

  晚上,重案一组办公室灯火通明。季青站在白板前,上面贴满了现场照片、关系图、时间线和物证信息。

  “凶手精通化学或药学,能获取稀有毒物。”

  “心思缜密,计划周详,擅长利用心理暗示和仪式感。”

  “对苏晓雯有一定了解,可能存在于其工作或社交圈中。”

  “具备高超的反侦察能力。”

  季青用笔点着“Sacrifice”那个词,“这个单词,是关键。它不仅是现场布置,更是凶手的动机宣言。他认为自己在执行一场‘献祭’。苏晓雯,是他选中的‘祭品’。”

  “为什么是苏晓雯?”陈锐思考着,“因为她挡了财路?还是因为她本身代表了某种凶手憎恶的符号?‘精英’、‘成功女性’、‘资本力量’?”

  “都有可能。”老谭接口,“但这种动机,太抽象了。我们需要更实在的抓手。”

  就在这时,技术队送来了对苏晓雯家中智能家居系统的完整日志分析报告。一个不起眼的异常引起了季青的注意——在法医推断的苏晓雯死亡时间段内,家里的智能新风系统,曾有过一次定时的、为期五分钟的超高频循环,这个模式并非用户日常习惯设置。

  “新风系统?”陈锐疑惑,“这能做什么?”

  季青眼中精光一闪:“如果……毒物不是通过口服(那杯水可能是干扰项),而是通过空气传播呢?凶手提前潜入,将毒物放置在通风管道或滤芯中,设定在特定时间通过新风系统释放。他自己则通过匿名邮件将苏晓雯约出,确保她会在特定时间回家,吸入毒气。事后,毒气消散,或者那种特殊生物碱本身就不易残留,自然难以发现!”

  “密室也很好解释了!”老谭猛地一拍大腿,“他根本不需要在案发时进入!他是提前布置好一切的!门锁记录显示的最后反锁,可能是苏晓雯自己回家后习惯性反锁的!”

  一条完整的、阴险的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凶手像是一个隐形的导演,远程操控着一切。匿名邮件是引子,智能家居是凶器,特殊的毒物是隐形的刀刃,“献祭”字样是他扭曲内心的最终注解。

  “立刻排查所有能接触到苏晓雯家中智能系统的人员!物业管理员、智能家居安装维护人员、甚至可能知道她家密码的亲密朋友!”季青的声音带着冷冽的杀意,“重点排查具备化学\/药学背景、并且与苏晓雯存在利害关系的人!”

  凶手的画像,越来越清晰。那张隐藏在“完美”面具下的脸,即将暴露在阳光之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