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喧嚣渐息的街巷往回走,黄昭脑海中依旧反复推演着那幅壁画上的禁制。
血脉感应?那几乎无解,除非……
“咩——!”
一声凄厉的羊叫从旁侧一家肉铺里传出,打断了黄昭的思绪。
他脚步一顿,扭头看去,只见铺子伙计正将一头肥羊按在案板上,雪亮的尖刀即将落下。
黄昭略一沉吟,迈步走了进去。
“掌柜的,来一扇现杀的羊排,要肥瘦相间的。”
“好嘞!客官您稍候,这就给您卸下来,还冒着热气呢!”伙计见来了生意,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片刻后,黄昭拎着尚带温热的羊排走出肉铺,羊排滴落的血珠在尘土上印出小小的斑点。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鲜肉,又抬头望向内堡方向的高墙,嘴角勾起一丝自嘲的弧度。
利用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阿冏说得没错,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变成一个“卑鄙的大人”。
昏暗的医馆内, 华哥儿将最后几根银针用细布擦拭干净,小心收入药箱。
送走了今日最后一位因砍柴伤了手的佃户,店内总算清静下来。
后门帘子一掀,乃木迪探进头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华先生,可算忙完啦?黄爷回来了,正在后院张罗呢!说是今晚吃‘火锅’,啧啧,听说那是洛阳城里达官贵人才懂的享用法子!光是那口特制的铜釜,黄爷就捣鼓了好半天!”
华哥儿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应道:“知道了,你先去帮忙,我把这里归置一下就来。”
乃木迪却嬉皮笑脸地凑过来,手脚麻利地帮着整理案台上的药材:“先生不上桌,我们哪敢动筷子?我来帮您,快些收拾完好开饭!”
后院中, 已是炊烟袅袅。
一口造型别致的宽口铜釜架在小泥炉上,底下炭火烧得正旺。
黄昭将剁好的新鲜羊排块尽数投入已然滚沸的清汤中,只听“刺啦”一声,浓郁的肉香顿时随着蒸汽弥漫开来。
贾诩挽着袖子,将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和一盘盘洗净的葵菜、青叶等时蔬井然有序地摆上桌。
不多时,四人围炉而坐。
铜釜内奶白色的羊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蒸腾的热气驱散了深秋傍晚的寒意,也模糊了众人脸上或多或少的风霜之色。
乃木迪夹起一筷鲜红的羊肉片,在翻滚的汤中轻轻一涮,眼见肉色转白便迅速捞起,在盛着浓稠肉醢和捣碎茱萸调成的酱料碟里一滚,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刹那间,羊肉的鲜嫩、汤底的醇厚、酱料的咸香与茱萸那一点恰到好处的辛辣同时在味蕾上炸开,鲜香暖意仿佛瞬间通达四肢百骸。
“唔——!”乃木迪满足地发出一声极其销魂的呻吟,眯着眼,摇头晃脑,模样甚是滑稽。
黄昭看得好笑,觉得他这表情实在有些“贱兮兮”的,忍不住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好好吃饭,发出这等怪声作甚!”
乃木迪缩了缩脖子,讪笑着:“黄爷,我说真的,现在这日子挺好!顿顿有肉吃,要不是跟着您,我这辈子哪能尝到这等神仙美味!”
贾诩慢条斯理地涮着一片青菜,闻言微微一笑,接口道:“美味是吃了,那……解药,你还惦记着么?”
乃木迪脸上笑容一僵,随即又堆起更灿烂的笑:“文和先生您就别打趣我了!解药自然是要的,小的这条小命还指着黄爷开恩呢!不过……不过这日子也是真舒坦,嘿嘿。”
黄昭用筷子轻轻敲了敲碗边,将话题引回正事:“说正事。我今日得到消息,姜家的老堡主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请了堡内堡外好几个郎中,都未见起色。”
华哥儿正细心地将一片羊肉夹到火娃的碗里,闻言动作一顿,抬起头:“老堡主病了?照此说来,应该有些时日了。姜家将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一点风声未透,着实不寻常。昭弟,你是从何处得知?”
黄昭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毕竟从六岁稚子口中套话,并非什么光彩事。
他含糊地咳了一声,只道:“这个……我自有特殊渠道。”
华哥儿沉吟道:“既如此,那我便以帮老堡主看病为由,入内堡一探虚实。”
贾诩放下筷子,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姜家故意封锁消息,我等若贸然毛遂自荐,纵是元化兄有扁鹊之能,亦难免被轻贱,甚至被疑别有用心。”
黄昭和华哥儿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文和既如此说,想必已有良策?”
贾诩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笃定:“可称之为‘筑巢引凤’。简单而言,便是在这外堡之中,为元化兄筑起一座‘神医’之巢,引得内堡那只‘病凤’主动来栖。”
“这‘巢’该如何筑法?”华哥儿也产生了兴趣。
“华先生于此悬壶月余,活人无数,且常施药减免诊金,仁心仁术,在外堡庶民佃户之中,确已声望渐起。然此辈人微言轻,其声难入高墙之内。为今之计是需要破圈。”
一旁的乃木迪听得心痒难耐,急声问道:“破圈?贾先生,您就别卖关子了,到底该怎么个破法?”
“砸了‘悦来堂’的招牌!”贾诩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
“悦来堂乃姜家自营,唯有证明悦来堂束手无策之疾,华先生能妙手回春,才能让内堡之人真正侧目。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功效最速。”
华哥儿闻言,眉头微蹙:“医者仁心,当以治病救人为先,岂可存了与人争胜之心?”
黄昭在一旁听得暗笑,心道真不愧是贾诩,损人没商量。
他见华哥儿心存芥蒂,便开口劝解:“元化兄此言差矣。此计并非争胜,而是破障。患者久病不治,岂非可怜?”
华哥儿点头道:“这是我等医者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悦来堂治不好的病,我们来治!悦来堂结不了的症,我们来结!一句话…悦来堂看的好病人,我们要看!悦来堂看不好的病人,我们更要看!妙手回春,以术载道,这…便是华氏医馆!”
贾诩闻言抚掌,并向黄昭投来了一个“你懂我”的眼神。
血脉感应?那几乎无解,除非……
“咩——!”
一声凄厉的羊叫从旁侧一家肉铺里传出,打断了黄昭的思绪。
他脚步一顿,扭头看去,只见铺子伙计正将一头肥羊按在案板上,雪亮的尖刀即将落下。
黄昭略一沉吟,迈步走了进去。
“掌柜的,来一扇现杀的羊排,要肥瘦相间的。”
“好嘞!客官您稍候,这就给您卸下来,还冒着热气呢!”伙计见来了生意,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片刻后,黄昭拎着尚带温热的羊排走出肉铺,羊排滴落的血珠在尘土上印出小小的斑点。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鲜肉,又抬头望向内堡方向的高墙,嘴角勾起一丝自嘲的弧度。
利用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阿冏说得没错,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变成一个“卑鄙的大人”。
昏暗的医馆内, 华哥儿将最后几根银针用细布擦拭干净,小心收入药箱。
送走了今日最后一位因砍柴伤了手的佃户,店内总算清静下来。
后门帘子一掀,乃木迪探进头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华先生,可算忙完啦?黄爷回来了,正在后院张罗呢!说是今晚吃‘火锅’,啧啧,听说那是洛阳城里达官贵人才懂的享用法子!光是那口特制的铜釜,黄爷就捣鼓了好半天!”
华哥儿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应道:“知道了,你先去帮忙,我把这里归置一下就来。”
乃木迪却嬉皮笑脸地凑过来,手脚麻利地帮着整理案台上的药材:“先生不上桌,我们哪敢动筷子?我来帮您,快些收拾完好开饭!”
后院中, 已是炊烟袅袅。
一口造型别致的宽口铜釜架在小泥炉上,底下炭火烧得正旺。
黄昭将剁好的新鲜羊排块尽数投入已然滚沸的清汤中,只听“刺啦”一声,浓郁的肉香顿时随着蒸汽弥漫开来。
贾诩挽着袖子,将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和一盘盘洗净的葵菜、青叶等时蔬井然有序地摆上桌。
不多时,四人围炉而坐。
铜釜内奶白色的羊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蒸腾的热气驱散了深秋傍晚的寒意,也模糊了众人脸上或多或少的风霜之色。
乃木迪夹起一筷鲜红的羊肉片,在翻滚的汤中轻轻一涮,眼见肉色转白便迅速捞起,在盛着浓稠肉醢和捣碎茱萸调成的酱料碟里一滚,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刹那间,羊肉的鲜嫩、汤底的醇厚、酱料的咸香与茱萸那一点恰到好处的辛辣同时在味蕾上炸开,鲜香暖意仿佛瞬间通达四肢百骸。
“唔——!”乃木迪满足地发出一声极其销魂的呻吟,眯着眼,摇头晃脑,模样甚是滑稽。
黄昭看得好笑,觉得他这表情实在有些“贱兮兮”的,忍不住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好好吃饭,发出这等怪声作甚!”
乃木迪缩了缩脖子,讪笑着:“黄爷,我说真的,现在这日子挺好!顿顿有肉吃,要不是跟着您,我这辈子哪能尝到这等神仙美味!”
贾诩慢条斯理地涮着一片青菜,闻言微微一笑,接口道:“美味是吃了,那……解药,你还惦记着么?”
乃木迪脸上笑容一僵,随即又堆起更灿烂的笑:“文和先生您就别打趣我了!解药自然是要的,小的这条小命还指着黄爷开恩呢!不过……不过这日子也是真舒坦,嘿嘿。”
黄昭用筷子轻轻敲了敲碗边,将话题引回正事:“说正事。我今日得到消息,姜家的老堡主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请了堡内堡外好几个郎中,都未见起色。”
华哥儿正细心地将一片羊肉夹到火娃的碗里,闻言动作一顿,抬起头:“老堡主病了?照此说来,应该有些时日了。姜家将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一点风声未透,着实不寻常。昭弟,你是从何处得知?”
黄昭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毕竟从六岁稚子口中套话,并非什么光彩事。
他含糊地咳了一声,只道:“这个……我自有特殊渠道。”
华哥儿沉吟道:“既如此,那我便以帮老堡主看病为由,入内堡一探虚实。”
贾诩放下筷子,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姜家故意封锁消息,我等若贸然毛遂自荐,纵是元化兄有扁鹊之能,亦难免被轻贱,甚至被疑别有用心。”
黄昭和华哥儿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文和既如此说,想必已有良策?”
贾诩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笃定:“可称之为‘筑巢引凤’。简单而言,便是在这外堡之中,为元化兄筑起一座‘神医’之巢,引得内堡那只‘病凤’主动来栖。”
“这‘巢’该如何筑法?”华哥儿也产生了兴趣。
“华先生于此悬壶月余,活人无数,且常施药减免诊金,仁心仁术,在外堡庶民佃户之中,确已声望渐起。然此辈人微言轻,其声难入高墙之内。为今之计是需要破圈。”
一旁的乃木迪听得心痒难耐,急声问道:“破圈?贾先生,您就别卖关子了,到底该怎么个破法?”
“砸了‘悦来堂’的招牌!”贾诩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
“悦来堂乃姜家自营,唯有证明悦来堂束手无策之疾,华先生能妙手回春,才能让内堡之人真正侧目。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功效最速。”
华哥儿闻言,眉头微蹙:“医者仁心,当以治病救人为先,岂可存了与人争胜之心?”
黄昭在一旁听得暗笑,心道真不愧是贾诩,损人没商量。
他见华哥儿心存芥蒂,便开口劝解:“元化兄此言差矣。此计并非争胜,而是破障。患者久病不治,岂非可怜?”
华哥儿点头道:“这是我等医者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悦来堂治不好的病,我们来治!悦来堂结不了的症,我们来结!一句话…悦来堂看的好病人,我们要看!悦来堂看不好的病人,我们更要看!妙手回春,以术载道,这…便是华氏医馆!”
贾诩闻言抚掌,并向黄昭投来了一个“你懂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