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深处的茅屋前,往日静谧的空气被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和凌厉的破空声撕裂。
“砰!砰!砰!”
刘衍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在晨光下闪着油亮的光。他并非在与人对练,而是在击打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巨树。但他用的不是拳头,而是身体各个部位——肩、肘、膝、背!每一次撞击,都让粗壮的树干剧烈震颤,树皮碎裂木屑纷飞。这是他每日的必修课,李彦称之为“锻骨”,旨在将他的神力彻底融入血肉骨髓,让每一寸身体都成为武器。
另一边,他手中握着一杆临时用硬木制成的长杆,前端并未安装金属槊锋,而是绑着沉重的石块,以此模拟马槊的重量与重心。只见他吐气开声,那近丈长的“石槊”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刺、扎、扫、挑、劈、崩……动作大开大阖,却又带着一种玄妙的韵律。沉重的石槊头撕裂空气,发出“呜呜”的慑人风啸,威势惊人。这是李彦传授的“裂阵槊法”,专为沙场破阵、马战称雄所创。
李彦抱着臂膀站在一旁,面色冷峻,目光如电。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毫无征兆地疾点而出,快如闪电,精准地抽在刘衍发力时腰胯衔接不畅之处。
“啪!”一声脆响。
“腰马合一!力贯槊尖!你以为是在挥舞烧火棍吗?”李彦的呵斥毫不留情,“你的力气是大,但若不能凝于一点,破甲穿阵便是空谈!沙场之上,一寸长,一寸强,但若运用不当,反受其累!”
刘衍咬紧牙关,被抽中的地方火辣辣地疼,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深吸一口气,沉腰坐马,再次将石槊刺出。他清晰地感受到,在李彦这种近乎苛刻的指点下,体内那股奔腾的力量正被一点点驯服、引导、凝聚,与这长兵器的特性逐渐融合。以前是胡乱挥舞重锤,现在则是在学习如何将这柄巨大的重锤,如臂使指地砸向最致命的点。
傍晚,理论学习与兵法推演在油灯下进行。
“……槊,乃百兵之霸,非力大无穷、骑术精湛者不可用。用之冲阵,当如雷霆击于九天,又如长河泻于千里,一往无前!”李彦在粗糙的沙盘上划动着,“你神力过人,正合此道。可为三军锋矢,直捣黄龙。然,霸者易折。为将者,不可只恃勇力。须知你持槊冲阵之时,自身亦成众矢之的。何时进,何时退,何时转,皆需与中军旗鼓相应,与左右两翼相合。孤军深入,乃取死之道!”
刘衍凝神静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千金难买的经验。李彦不仅教他武艺,更将毕生征战沙场、洞察人心的智慧倾囊相授。从骑兵冲锋的阵型配合,到如何利用地形发挥马槊的最大威力,再到如何判断敌军阵型的弱点予以致命一击……这些知识,远比单纯的槊法更加珍贵。
“你可知,那并州九原的吕布?”一日,李彦忽然提及此人,眼神复杂。
刘衍心中一震,面上不动声色:“弟子听闻其勇武过人,有虓虎之勇,尤善戟法。”
“虓虎?”李彦冷哼一声,“他的方天画戟,确实得了些真传,长于巧变,凌厉狠绝,单论马战武艺,放眼天下,能与之争锋者寥寥。”
刘衍屏住呼吸,知道关键来了。
“但是,”李彦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屑与惋惜,“他太过依仗个人武勇,刚愎自用,且心性不定,见利忘义。为将者,勇武只是其一,无德无信,终是匹夫之勇,难成大事。他日你若在战场上遇见他,切记,马槊虽霸,亦不可与之一味硬拼。他戟法灵动,你当以大势压之,以拙破巧,发挥你神力之长,迫其硬撼,方有胜机。”
李彦并未明言他与吕布的具体渊源,但话语间的熟稔与失望,已然说明了一切。他甚至在沙盘上,随手演示了几种应对极端猛将(尤其是使用长戟者)冲阵的策略,以及戟法可能的破绽与习惯,虽未点名,但刘衍心知肚明,这多半是针对谁的。
时光如水,在汗水与苦修中悄然流逝。冬去春来,山谷中的积雪融化,汇成潺潺溪流。
刘衍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略显单薄的身形更加挺拔魁梧,肌肉线条流畅而充满爆发力,眼神锐利沉稳,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他不仅能完美掌控自身神力,将“裂阵槊法”练得纯熟无比,人马合一之术更是精进迅猛,一杆木石模拟的马槊在他手中,已有了横扫千军的雏形。
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构建的,不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宏观走向,而是具体的骑兵冲锋、阵型变换、如何利用马槊在万军之中撕开缺口、凿穿敌阵。
这一日,晨曦微露。
李彦将刘衍叫到院中,陈武等人也肃立一旁。老人看着眼前脱胎换骨的弟子,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你的根基已固,槊法已熟,马术亦堪一用。该教的,老夫都已教了。”李彦的声音依旧平淡,“剩下的,需要在真正的战场上,在铁骑交锋、尸山血海中自己去体悟、去打磨。你可以走了。”
刘衍虽然早有准备,但闻言仍是心中一酸,撩起衣袍,恭恭敬敬地跪下,叩了三个头:“弟子刘衍,谢老师授艺解惑之恩!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李彦坦然受了他这三拜,缓缓道:“起来吧。”
他转身从茅屋内取出一物,用厚厚的麻布包裹,长逾一丈。李彦双手捧起,神色郑重地递给刘衍。“此槊,乃老夫当年所用,名曰‘裂阵’。槊杆取百年柘木百炼而成,弹性韧性俱是上佳;槊首精钢打造,三尺有余,破甲锥锋,两侧带刃。今日赠你,望你持此霸兵,裂敌坚阵,扫荡群丑,莫负其名,亦莫负你心中所志!”
刘衍双手微颤,接过这沉甸甸的包裹。解开麻布,一杆杀气凛然的长槊映入眼帘。乌黑的槊杆油亮光滑,握在手中,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寒光闪闪的槊锋,带着血槽,透着无坚不摧的锐利。这才是真正属于沙场猛将的兵器!
“谢老师赠槊!”刘衍心中激动澎湃,珍而重之地将“裂阵”槊持在手中,顿时感觉一股豪气直冲云霄。
“去吧。”李彦挥了挥手,转过身去,不再看他,“记住,沙场无情,人心叵测。马槊虽霸,终是外物。你的路,才刚刚开始。莫要……让老夫失望。”
刘衍知道老师不喜离别伤感之情,再次深深一揖,持槊转身,带着陈武等人,毅然走出山谷,没有再回头。
他知道,雏鹰已长,当空而舞。是时候返回平原,展开羽翼,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了。
归心似箭。
归途比来时顺畅许多,一则路线熟悉,二则刘衍实力今非昔比,手持长槊,跨坐骏马(途中购置),那股沙场骁将的剽悍气息,足以让等闲毛贼望风而逃。
途中,他们刻意绕道涿郡。凭借李彦所授的侦察技巧和更敏锐的洞察力,刘衍很快打探到了关羽、张飞的消息。果然如他所料,二人因路见不平,打死欺压良善的县吏,如今正被关在涿县大牢,不日即将问斩!
时机紧迫!
刘衍没有犹豫,立刻制定计划。他让陈武等人留在城外接应,自己则凭借过人的身手,将“裂阵”槊暂交陈武保管,在夜色掩护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涿县县城。
涿县大牢戒备算不上森严。刘衍避开巡逻的狱卒,如同鬼魅般贴近牢房区域。隔着粗大的木栅栏,他借着昏暗的火把光,看到了牢房内的两人。
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即便身陷囹圄,依旧正襟危坐,不怒自威,正是关羽!
另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虽坐在草堆上,却难掩那股子彪悍勇烈之气,正是张飞!
刘衍心中一定,不再隐藏,轻轻叩响了栅栏。
关张二人同时警觉地抬头。
“二位壮士,在下青州平原刘衍,特来救你们出去。”刘衍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张飞环眼一瞪,声如洪钟,虽已压低,仍震得人耳膜发麻:“你是何人?为何救俺们?”
关羽则眯起丹凤眼,仔细打量着刘衍,见他气度沉稳,目光清澈,身形挺拔隐有龙虎之姿,不似奸邪之辈,但依旧谨慎:“足下好意,关某心领。然我兄弟二人乃戴罪之身,岂能连累足下?”
刘衍微微一笑,不答反问:“二位壮士因何入狱?可是为那欺压百姓、该杀该剐的狗官?”
张飞怒道:“正是!那狗官该杀!”
“杀得好!”刘衍赞道,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敬佩,“如今朝廷昏聩,十常侍祸国,似那等欺压良善的狗官,杀一个,便是救一方百姓!二位壮士为民除害,何罪之有?若天下人人如二位,何愁奸佞不除,天下不安?”
这话说到了关张心坎里。他们之所以出手,正是出于一腔义愤。
刘衍继续道:“实不相瞒,在下乃汉室宗亲,平原侯。眼见天下将乱,汉室倾颓,心中忧愤,立志匡扶社稷,再造大汉!然独木难支,需天下英雄相助。久闻二位壮士乃世间罕见的豪杰,义薄云天,武艺超群,故冒死前来相救,欲邀二位共举大事,拯黎民于水火,扶汉室于将倾!不知二位可愿助我?”
他话语诚恳,目光灼灼,更是直接亮出了“汉室宗亲”和“再造大汉”的旗帜。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他们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甚至因仗义出手而沦为阶下囚。此刻,一位汉室宗亲,一位志在匡扶天下的贵族,不惜冒险前来相救,并发出如此恳切的邀请……
关羽沉吟片刻,丹凤眼中精光一闪:“足下所言,可是真心?”
“苍天可鉴!”刘衍肃然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张飞性子最急,一拍大腿,“俺看你气度不凡,是条好汉!比那些狗官强万倍!你若真能救俺们出去,俺这条命,卖与你了!”
关羽亦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衫,对着刘衍,郑重地抱拳躬身:“关某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既汉室宗亲,胸怀大志,仁义待人,关某……愿效犬马之劳!”
成了!刘衍心中大喜,强压下激动,低声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离开!”
他后退半步,气沉丹田,左右手分别抓住两根粗大的栅栏,低喝一声,体内那被李彦锤炼得圆融如一的神力轰然爆发!
“开!”
只听“咔嚓”两声脆响,那足以困住猛虎的木栅栏,竟被他硬生生掰断、扯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关张二人纵然见多识广,也被这非人的神力惊得瞳孔一缩,随即看向刘衍的眼神,更多了几分深意与认可。
三人不再耽搁,由刘衍领头,悄无声息地解决掉几个闻声而来的狱卒,迅速逃离了涿县大牢,与城外接应的陈武等人汇合。
当刘衍从陈武手中接过那杆乌黑沉雄的“裂阵”马槊,随意持在手中时,关羽和张飞的目光再次一凝。他们都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得出这绝非寻常兵刃,更能感受到刘衍持槊而立时,那股自然而然的、仿佛天生就该纵横沙场的霸将气度。
“主公,请上马!”陈武牵过马匹。
刘衍翻身上马,手持长槊,于月光下更显英武。他看向关张:“云长、翼德,我们回平原!”
“是!主公!”关张二人齐声应道,也各自寻了马匹(或夺自狱卒,或由陈武准备),紧随其后。
马背上,关羽张飞一左一右,护卫在刘衍身侧。看着前方那个在月光下纵马持槊的年轻身影,感受着他身上那股兼具王者气度与沙场霸气的独特魅力,二人心中激荡,知道他们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将彻底改变,与这位身负神力、手持霸兵的主公,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衍感受着手中“裂阵”槊传来的冰冷与坚实,感受着身后关张两员绝世猛将的追随,胸中豪情万丈,直欲裂开这沉沉夜幕。
平原,我回来了!王虎,你的末日到了!这乱世的序幕,将由我刘衍,手持此槊,亲手拉开!
“砰!砰!砰!”
刘衍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在晨光下闪着油亮的光。他并非在与人对练,而是在击打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巨树。但他用的不是拳头,而是身体各个部位——肩、肘、膝、背!每一次撞击,都让粗壮的树干剧烈震颤,树皮碎裂木屑纷飞。这是他每日的必修课,李彦称之为“锻骨”,旨在将他的神力彻底融入血肉骨髓,让每一寸身体都成为武器。
另一边,他手中握着一杆临时用硬木制成的长杆,前端并未安装金属槊锋,而是绑着沉重的石块,以此模拟马槊的重量与重心。只见他吐气开声,那近丈长的“石槊”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刺、扎、扫、挑、劈、崩……动作大开大阖,却又带着一种玄妙的韵律。沉重的石槊头撕裂空气,发出“呜呜”的慑人风啸,威势惊人。这是李彦传授的“裂阵槊法”,专为沙场破阵、马战称雄所创。
李彦抱着臂膀站在一旁,面色冷峻,目光如电。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毫无征兆地疾点而出,快如闪电,精准地抽在刘衍发力时腰胯衔接不畅之处。
“啪!”一声脆响。
“腰马合一!力贯槊尖!你以为是在挥舞烧火棍吗?”李彦的呵斥毫不留情,“你的力气是大,但若不能凝于一点,破甲穿阵便是空谈!沙场之上,一寸长,一寸强,但若运用不当,反受其累!”
刘衍咬紧牙关,被抽中的地方火辣辣地疼,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深吸一口气,沉腰坐马,再次将石槊刺出。他清晰地感受到,在李彦这种近乎苛刻的指点下,体内那股奔腾的力量正被一点点驯服、引导、凝聚,与这长兵器的特性逐渐融合。以前是胡乱挥舞重锤,现在则是在学习如何将这柄巨大的重锤,如臂使指地砸向最致命的点。
傍晚,理论学习与兵法推演在油灯下进行。
“……槊,乃百兵之霸,非力大无穷、骑术精湛者不可用。用之冲阵,当如雷霆击于九天,又如长河泻于千里,一往无前!”李彦在粗糙的沙盘上划动着,“你神力过人,正合此道。可为三军锋矢,直捣黄龙。然,霸者易折。为将者,不可只恃勇力。须知你持槊冲阵之时,自身亦成众矢之的。何时进,何时退,何时转,皆需与中军旗鼓相应,与左右两翼相合。孤军深入,乃取死之道!”
刘衍凝神静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千金难买的经验。李彦不仅教他武艺,更将毕生征战沙场、洞察人心的智慧倾囊相授。从骑兵冲锋的阵型配合,到如何利用地形发挥马槊的最大威力,再到如何判断敌军阵型的弱点予以致命一击……这些知识,远比单纯的槊法更加珍贵。
“你可知,那并州九原的吕布?”一日,李彦忽然提及此人,眼神复杂。
刘衍心中一震,面上不动声色:“弟子听闻其勇武过人,有虓虎之勇,尤善戟法。”
“虓虎?”李彦冷哼一声,“他的方天画戟,确实得了些真传,长于巧变,凌厉狠绝,单论马战武艺,放眼天下,能与之争锋者寥寥。”
刘衍屏住呼吸,知道关键来了。
“但是,”李彦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屑与惋惜,“他太过依仗个人武勇,刚愎自用,且心性不定,见利忘义。为将者,勇武只是其一,无德无信,终是匹夫之勇,难成大事。他日你若在战场上遇见他,切记,马槊虽霸,亦不可与之一味硬拼。他戟法灵动,你当以大势压之,以拙破巧,发挥你神力之长,迫其硬撼,方有胜机。”
李彦并未明言他与吕布的具体渊源,但话语间的熟稔与失望,已然说明了一切。他甚至在沙盘上,随手演示了几种应对极端猛将(尤其是使用长戟者)冲阵的策略,以及戟法可能的破绽与习惯,虽未点名,但刘衍心知肚明,这多半是针对谁的。
时光如水,在汗水与苦修中悄然流逝。冬去春来,山谷中的积雪融化,汇成潺潺溪流。
刘衍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略显单薄的身形更加挺拔魁梧,肌肉线条流畅而充满爆发力,眼神锐利沉稳,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他不仅能完美掌控自身神力,将“裂阵槊法”练得纯熟无比,人马合一之术更是精进迅猛,一杆木石模拟的马槊在他手中,已有了横扫千军的雏形。
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构建的,不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宏观走向,而是具体的骑兵冲锋、阵型变换、如何利用马槊在万军之中撕开缺口、凿穿敌阵。
这一日,晨曦微露。
李彦将刘衍叫到院中,陈武等人也肃立一旁。老人看着眼前脱胎换骨的弟子,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你的根基已固,槊法已熟,马术亦堪一用。该教的,老夫都已教了。”李彦的声音依旧平淡,“剩下的,需要在真正的战场上,在铁骑交锋、尸山血海中自己去体悟、去打磨。你可以走了。”
刘衍虽然早有准备,但闻言仍是心中一酸,撩起衣袍,恭恭敬敬地跪下,叩了三个头:“弟子刘衍,谢老师授艺解惑之恩!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李彦坦然受了他这三拜,缓缓道:“起来吧。”
他转身从茅屋内取出一物,用厚厚的麻布包裹,长逾一丈。李彦双手捧起,神色郑重地递给刘衍。“此槊,乃老夫当年所用,名曰‘裂阵’。槊杆取百年柘木百炼而成,弹性韧性俱是上佳;槊首精钢打造,三尺有余,破甲锥锋,两侧带刃。今日赠你,望你持此霸兵,裂敌坚阵,扫荡群丑,莫负其名,亦莫负你心中所志!”
刘衍双手微颤,接过这沉甸甸的包裹。解开麻布,一杆杀气凛然的长槊映入眼帘。乌黑的槊杆油亮光滑,握在手中,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那寒光闪闪的槊锋,带着血槽,透着无坚不摧的锐利。这才是真正属于沙场猛将的兵器!
“谢老师赠槊!”刘衍心中激动澎湃,珍而重之地将“裂阵”槊持在手中,顿时感觉一股豪气直冲云霄。
“去吧。”李彦挥了挥手,转过身去,不再看他,“记住,沙场无情,人心叵测。马槊虽霸,终是外物。你的路,才刚刚开始。莫要……让老夫失望。”
刘衍知道老师不喜离别伤感之情,再次深深一揖,持槊转身,带着陈武等人,毅然走出山谷,没有再回头。
他知道,雏鹰已长,当空而舞。是时候返回平原,展开羽翼,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了。
归心似箭。
归途比来时顺畅许多,一则路线熟悉,二则刘衍实力今非昔比,手持长槊,跨坐骏马(途中购置),那股沙场骁将的剽悍气息,足以让等闲毛贼望风而逃。
途中,他们刻意绕道涿郡。凭借李彦所授的侦察技巧和更敏锐的洞察力,刘衍很快打探到了关羽、张飞的消息。果然如他所料,二人因路见不平,打死欺压良善的县吏,如今正被关在涿县大牢,不日即将问斩!
时机紧迫!
刘衍没有犹豫,立刻制定计划。他让陈武等人留在城外接应,自己则凭借过人的身手,将“裂阵”槊暂交陈武保管,在夜色掩护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涿县县城。
涿县大牢戒备算不上森严。刘衍避开巡逻的狱卒,如同鬼魅般贴近牢房区域。隔着粗大的木栅栏,他借着昏暗的火把光,看到了牢房内的两人。
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即便身陷囹圄,依旧正襟危坐,不怒自威,正是关羽!
另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虽坐在草堆上,却难掩那股子彪悍勇烈之气,正是张飞!
刘衍心中一定,不再隐藏,轻轻叩响了栅栏。
关张二人同时警觉地抬头。
“二位壮士,在下青州平原刘衍,特来救你们出去。”刘衍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张飞环眼一瞪,声如洪钟,虽已压低,仍震得人耳膜发麻:“你是何人?为何救俺们?”
关羽则眯起丹凤眼,仔细打量着刘衍,见他气度沉稳,目光清澈,身形挺拔隐有龙虎之姿,不似奸邪之辈,但依旧谨慎:“足下好意,关某心领。然我兄弟二人乃戴罪之身,岂能连累足下?”
刘衍微微一笑,不答反问:“二位壮士因何入狱?可是为那欺压百姓、该杀该剐的狗官?”
张飞怒道:“正是!那狗官该杀!”
“杀得好!”刘衍赞道,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敬佩,“如今朝廷昏聩,十常侍祸国,似那等欺压良善的狗官,杀一个,便是救一方百姓!二位壮士为民除害,何罪之有?若天下人人如二位,何愁奸佞不除,天下不安?”
这话说到了关张心坎里。他们之所以出手,正是出于一腔义愤。
刘衍继续道:“实不相瞒,在下乃汉室宗亲,平原侯。眼见天下将乱,汉室倾颓,心中忧愤,立志匡扶社稷,再造大汉!然独木难支,需天下英雄相助。久闻二位壮士乃世间罕见的豪杰,义薄云天,武艺超群,故冒死前来相救,欲邀二位共举大事,拯黎民于水火,扶汉室于将倾!不知二位可愿助我?”
他话语诚恳,目光灼灼,更是直接亮出了“汉室宗亲”和“再造大汉”的旗帜。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他们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甚至因仗义出手而沦为阶下囚。此刻,一位汉室宗亲,一位志在匡扶天下的贵族,不惜冒险前来相救,并发出如此恳切的邀请……
关羽沉吟片刻,丹凤眼中精光一闪:“足下所言,可是真心?”
“苍天可鉴!”刘衍肃然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张飞性子最急,一拍大腿,“俺看你气度不凡,是条好汉!比那些狗官强万倍!你若真能救俺们出去,俺这条命,卖与你了!”
关羽亦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衫,对着刘衍,郑重地抱拳躬身:“关某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既汉室宗亲,胸怀大志,仁义待人,关某……愿效犬马之劳!”
成了!刘衍心中大喜,强压下激动,低声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离开!”
他后退半步,气沉丹田,左右手分别抓住两根粗大的栅栏,低喝一声,体内那被李彦锤炼得圆融如一的神力轰然爆发!
“开!”
只听“咔嚓”两声脆响,那足以困住猛虎的木栅栏,竟被他硬生生掰断、扯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关张二人纵然见多识广,也被这非人的神力惊得瞳孔一缩,随即看向刘衍的眼神,更多了几分深意与认可。
三人不再耽搁,由刘衍领头,悄无声息地解决掉几个闻声而来的狱卒,迅速逃离了涿县大牢,与城外接应的陈武等人汇合。
当刘衍从陈武手中接过那杆乌黑沉雄的“裂阵”马槊,随意持在手中时,关羽和张飞的目光再次一凝。他们都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得出这绝非寻常兵刃,更能感受到刘衍持槊而立时,那股自然而然的、仿佛天生就该纵横沙场的霸将气度。
“主公,请上马!”陈武牵过马匹。
刘衍翻身上马,手持长槊,于月光下更显英武。他看向关张:“云长、翼德,我们回平原!”
“是!主公!”关张二人齐声应道,也各自寻了马匹(或夺自狱卒,或由陈武准备),紧随其后。
马背上,关羽张飞一左一右,护卫在刘衍身侧。看着前方那个在月光下纵马持槊的年轻身影,感受着他身上那股兼具王者气度与沙场霸气的独特魅力,二人心中激荡,知道他们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将彻底改变,与这位身负神力、手持霸兵的主公,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衍感受着手中“裂阵”槊传来的冰冷与坚实,感受着身后关张两员绝世猛将的追随,胸中豪情万丈,直欲裂开这沉沉夜幕。
平原,我回来了!王虎,你的末日到了!这乱世的序幕,将由我刘衍,手持此槊,亲手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