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瓜分果实 各取所需-《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广宗城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城内零星的抵抗和清剿仍在继续,但大局已定。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气,残垣断壁间,官军士卒正在收缴兵器,清点战利品,押解着垂头丧气的黄巾俘虏。胜利的喧嚣之下,另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在官军高层之间悄然展开。

  皇甫嵩的中军大帐已移入城内一处尚算完好的官署。此刻,帐内气氛微妙。皇甫嵩端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眉宇间带着一丝大战获胜后的疲惫与释然。下首两侧,除了北军将领,刘衍亦赫然在列,关羽、贾诩立于其身后。

  “此番大破广宗,诛杀张梁,诸将用命,将士奋勇,本将定当如实上表,为诸位请功!”皇甫嵩开门见山,定下了基调。首要之事,便是论功行赏,这也是维系军心、安抚各部的重要手段。他的目光主要落在北军将领身上,毕竟他们是主力。

  众将纷纷谦逊,但眼神中的期待难以掩饰。

  皇甫嵩随后看向刘衍,语气缓和了许多:“刘使君率青州精锐助战,扼守南门,阻敌溃逃,擒杀贼酋张梁(他将功劳算在了率先突入南门的关羽头上),功不可没。本将亦会向朝廷具表,为使君及麾下将士请功。”

  “皇甫将军谬赞,此乃分内之事,全赖将军运筹帷幄,将士用命。”刘衍谦逊地拱手,姿态放得很低。

  然而,接下来的议题才是关键——战利品与俘虏的分配。

  负责清点的军需官呈上初步清单:缴获粮草、军械、金银、布帛等物资若干,俘虏黄巾士卒及眷属近三万人。

  北军几位将领的目光立刻热切起来,尤其是对那些金银和精良军械。按照惯例,他们作为主力,理应分得大头。

  就在这时,贾诩轻轻咳嗽一声,上前半步,对皇甫嵩躬身道:“皇甫将军,我军在清剿南城区域时,俘获一批负隅顽抗之黄巾头目,经初步审讯,得知一些关于黄巾隐匿物资及冀州、青州等地残余贼寇的重要情报。此外,我军还意外俘获了一名特殊人物,或对招抚黄巾残部、稳定地方大有裨益。”

  皇甫嵩目光一凝:“哦?特殊人物?是何人?”

  刘衍适时接口,声音平和却清晰:“乃是逆首张角之女,张宁。”

  帐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张角之女!这可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人物!若能掌控在手,无论是献予朝廷,还是用于招抚黄巾,都价值巨大。

  皇甫嵩眼中也闪过惊异,深深看了刘衍一眼。他没想到刘衍动作如此之快,竟能在这场混战中精准地俘获如此重要的人物。他沉吟片刻,道:“刘使君果然心思缜密。此女关系重大,需妥善看押。”

  刘衍点头,继续道:“皇甫将军,衍有一不情之请。青州新定,地广人稀,亟需劳力开垦荒地,恢复民生。此番俘虏之黄巾,多是被裹挟之流民,其心未必向逆。衍恳请将军,能将此数万俘虏,交由衍处置,押回青州,编入屯田,既可化贼为民,充实青州,亦可消弭冀州隐患,减轻韩冀州(韩馥)负担。至于缴获之粮草、布帛等民用物资,亦可大部分拨付青州,用于安置这些俘虏,使其能自食其力,不再为乱。”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那些北军将领,又道:“至于金银、精良军械等战利品,衍不敢多求,皆由将军分配予北军及冀州有功将士即可。此外,关于张角之女及黄巾隐匿情报,衍愿与将军共享,并全力配合将军后续清剿事宜。”

  这番话一出,帐内再次安静下来。刘衍的意图很明显:他不要虚名(军功由皇甫嵩上报),也不争抢北军看重的金银和顶级军械,他只要人口和基础物资!而且理由冠冕堂皇——为了安置俘虏,恢复生产,稳定地方。

  北军将领们互相看了看,脸色缓和了不少。他们最看重的是能立刻变现的金银和增强自身战斗力的精良军械,对那些数量庞大、难以管理且消耗粮草的俘虏本就头疼,刘衍愿意接手这个“包袱”,还主动放弃大部分硬通货,他们乐见其成。

  皇甫嵩捋着胡须,心中快速权衡。刘衍的要求看似吃亏,实则目光长远。数万劳动力对地广人稀的青州确实是宝贵财富。而且,将俘虏交给刘衍处理,也确实能省去他大量安抚管理的麻烦,避免俘虏在冀州再次生乱。至于张宁和情报共享,更是意外之喜。

  “使君心系百姓,欲化干戈为玉帛,此乃仁政,本将岂有不支持之理?”皇甫嵩终于开口,一锤定音,“便依使君所言!俘虏及民用物资,大部分划归青州处置。缴获之金银、军械,由北军与冀州军分配。张角之女,暂由使君看管,其相关情报,你我两部需及时沟通。”

  “多谢将军成全!”刘衍心中一定,拱手谢道。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军功浮名于他如云烟,实实在在的人口和资源,才是未来争霸的根基。

  一场潜在的利益冲突,在刘衍主动让步和贾诩的巧妙策划下,消弭于无形。皇甫嵩得到了他最需要的战功和部分硬通货以安抚朝廷和部下;北军将领得到了实惠;而刘衍,则悄无声息地攫取了这场胜利中最具长期价值的战利品——数万劳动力和大量基础物资。

  当刘衍走出大帐时,贾诩在他身边低语:“主公,此役之后,青州人口、物力将再上一层楼。只是,携如此多俘虏与物资返程,需防宵小觊觎,亦需谨防韩馥、袁绍等人眼红。”

  刘衍望着远处正在被青州军有序收拢的俘虏人群,目光坚定:“无妨。如今我手握大义(奉诏平叛),又有皇甫将军首肯,谁敢明着阻拦?至于暗中的手段……哼,我青州兵锋,正需砥砺!”

  广宗的火焰渐渐熄灭,而刘衍的实力,却在这场大火中,如同涅盘般,悄然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