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盛夏,当天下人的目光聚焦于荆州刘备的稳固与曹操、刘衍的南北对垒时,西凉大地骤起的腥风血雨,如同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短暂而惨烈地照亮了格局,随即又迅速隐入更深的迷雾之中,只为知情者预示着一场更大风暴的来临。
祸起萧墙:金城鸿门宴
凉州,金城。表面上的平静,掩盖不住马腾、韩遂这两大巨头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韩遂野心勃勃,对马腾近年来与晋阳刘衍方面若即若离的关系深感不安,更对马超在羌人中日渐高涨的威望忌惮不已。曹操方面不断送来的密信与许诺(表其为征西将军,共图关中),如同毒药,侵蚀着韩遂本就脆弱的同盟之谊。
终于,韩遂下定决心,设下鸿门宴,邀请马腾过府商议“要事”,欲效旧事,除之而后快。马腾虽有所警觉,但顾及表面情谊,仍只带少数亲卫前往。
宴无好宴。酒至半酣,韩遂掷杯为号,伏兵四起。马腾虽奋力搏杀,终是寡不敌众,与其幼子马休、马铁一同血溅金城府衙。
雷霆复仇:马超围金城
消息传出,西凉震动!马超闻听父弟惨死,目眦尽裂,悲愤填膺。他素来以勇烈着称,此刻更是化身为复仇的修罗。不及整顿全军,便亲率麾下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星夜兼程,如同狂飙般直扑金城。
“韩遂老狗!出来受死!”马超白袍染尘,银枪指城,吼声震天,其冲天的怨怒之气,令金城守军为之胆寒。
韩遂没想到马超来得如此之快,仓促闭城固守,同时急令其麾下八部将速来救援。
马超复仇心切,不顾兵力尚未完全集结,挥军猛攻金城。西凉铁骑悍不畏死,在马超身先士卒的冲锋下,攻势如潮。韩遂军初战失利,部将候选出城逆战,被暴怒下的马超三合之内刺于马下,枭其首级悬于旗杆之上。
暗通曲款:密使夜入营
就在马超与韩遂在金城脚下血腥拉锯,双方死伤惨重之际,一个漆黑的夜晚,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士,持着程银(已投刘衍)的亲笔信物,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马超的中军大帐。
来者是贾诩派出的心腹密使。他们没有带来大队援军,也没有张扬的旗号,只带来了刘衍的亲笔密信和一批急需的疗伤药材与金疮药。
密信中,刘衍对马腾之死表示深切哀悼,痛斥韩遂背信弃义,言辞恳切,如同兄长。信中并未要求马超立刻表态归附,而是明确表示:“孟起之仇,即吾之仇。所需粮草、军械,已由文远(张辽)将军备妥,屯于边境,随时可秘密输送至弟处。弟若需借道或暂避兵锋,青州大门永远敞开。如何决断,全凭孟起心意,衍绝不强求,亦绝不外泄。”
这份雪中送炭的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权的绝对尊重,深深打动了正处于困境和悲痛中的马超。与曹操方面那份带着居高临下招抚意味的诏书相比,高下立判。
马超连夜召集最核心的几名将领(包括其从弟马岱),展示了刘衍的密信。在巨大的仇恨和对现实困境的考量下,众人一致决定,接受刘衍的暗中支持,但此事必须绝对保密,对外,他马超仍然是那个为报父仇、独自奋战的西凉孤狼。
城破身死:韩遂伏诛
得到了刘衍暗中输送的粮秣和少量精锐军械补充后,马超军士气大振,战力得以维持。相反,被困在金城内的韩遂,援军被马岱等人率偏师层层阻截,城内粮草日渐匮乏,人心离散。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马超采纳了密使建议的穴攻之法,暗中掘地道通入城内,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金城。
混乱中,马超亲自带队,直扑州牧府。韩遂见大势已去,仓皇欲逃,被马超于乱军中发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马超大喝一声,挺枪便刺,韩遂虽奋力抵挡,然岂是盛怒之下马超的对手?不过数合,便被马超一枪刺穿胸膛,挑于马下,当场毙命。
马超割下韩遂首级,血祭于父亲灵前,金城遂定。
尘埃落定与迷雾深藏
韩遂既死,其部分部将投降,部分溃散。马超迅速接管了韩遂的大部分地盘和部众,成为凉州实际上的最强势力。
许都的曹操闻讯,虽憾韩遂之败,但立刻转变策略,派使者携厚礼与诏书,欲正式招抚马超,表其为凉州牧,希望稳住西线。
然而,曹操的使者见到的是一个表面恭谨,实则疏离的马超。马超接受了朝廷(曹操)的封赏,却以“境内未平,羌胡未附”为由,婉拒了曹操要求其派兵东出配合行动的指令,态度暧昧不明。
无人知晓,在马超的内心深处,早已将杀父之仇的一部分算在了纵容、甚至可能暗中推动此事的曹操头上。更无人知晓,他与晋阳刘衍之间,已经通过那条隐秘的渠道,建立了牢固的同盟关系。他麾下军队的补给线,已然与并州相连;他的动向,也定期通过密使向青州汇报。
凉州的战火似乎暂时平息,马超成为了新的凉州之主。但在那平静的表面之下,一股强大的暗流已然铸就成一柄锋利的刀刃,刀尖,正遥遥指向东方的中原。马超和他的西凉铁骑,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饿狼,只待刘衍一声令下,便会咆哮而出,与河北的主力南北夹击,给予曹操致命一击。这颗深埋的棋子,其真正的威力,将在决定天下归属的那场终极决战中,石破天惊地展现出来。
祸起萧墙:金城鸿门宴
凉州,金城。表面上的平静,掩盖不住马腾、韩遂这两大巨头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韩遂野心勃勃,对马腾近年来与晋阳刘衍方面若即若离的关系深感不安,更对马超在羌人中日渐高涨的威望忌惮不已。曹操方面不断送来的密信与许诺(表其为征西将军,共图关中),如同毒药,侵蚀着韩遂本就脆弱的同盟之谊。
终于,韩遂下定决心,设下鸿门宴,邀请马腾过府商议“要事”,欲效旧事,除之而后快。马腾虽有所警觉,但顾及表面情谊,仍只带少数亲卫前往。
宴无好宴。酒至半酣,韩遂掷杯为号,伏兵四起。马腾虽奋力搏杀,终是寡不敌众,与其幼子马休、马铁一同血溅金城府衙。
雷霆复仇:马超围金城
消息传出,西凉震动!马超闻听父弟惨死,目眦尽裂,悲愤填膺。他素来以勇烈着称,此刻更是化身为复仇的修罗。不及整顿全军,便亲率麾下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星夜兼程,如同狂飙般直扑金城。
“韩遂老狗!出来受死!”马超白袍染尘,银枪指城,吼声震天,其冲天的怨怒之气,令金城守军为之胆寒。
韩遂没想到马超来得如此之快,仓促闭城固守,同时急令其麾下八部将速来救援。
马超复仇心切,不顾兵力尚未完全集结,挥军猛攻金城。西凉铁骑悍不畏死,在马超身先士卒的冲锋下,攻势如潮。韩遂军初战失利,部将候选出城逆战,被暴怒下的马超三合之内刺于马下,枭其首级悬于旗杆之上。
暗通曲款:密使夜入营
就在马超与韩遂在金城脚下血腥拉锯,双方死伤惨重之际,一个漆黑的夜晚,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士,持着程银(已投刘衍)的亲笔信物,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马超的中军大帐。
来者是贾诩派出的心腹密使。他们没有带来大队援军,也没有张扬的旗号,只带来了刘衍的亲笔密信和一批急需的疗伤药材与金疮药。
密信中,刘衍对马腾之死表示深切哀悼,痛斥韩遂背信弃义,言辞恳切,如同兄长。信中并未要求马超立刻表态归附,而是明确表示:“孟起之仇,即吾之仇。所需粮草、军械,已由文远(张辽)将军备妥,屯于边境,随时可秘密输送至弟处。弟若需借道或暂避兵锋,青州大门永远敞开。如何决断,全凭孟起心意,衍绝不强求,亦绝不外泄。”
这份雪中送炭的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权的绝对尊重,深深打动了正处于困境和悲痛中的马超。与曹操方面那份带着居高临下招抚意味的诏书相比,高下立判。
马超连夜召集最核心的几名将领(包括其从弟马岱),展示了刘衍的密信。在巨大的仇恨和对现实困境的考量下,众人一致决定,接受刘衍的暗中支持,但此事必须绝对保密,对外,他马超仍然是那个为报父仇、独自奋战的西凉孤狼。
城破身死:韩遂伏诛
得到了刘衍暗中输送的粮秣和少量精锐军械补充后,马超军士气大振,战力得以维持。相反,被困在金城内的韩遂,援军被马岱等人率偏师层层阻截,城内粮草日渐匮乏,人心离散。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马超采纳了密使建议的穴攻之法,暗中掘地道通入城内,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金城。
混乱中,马超亲自带队,直扑州牧府。韩遂见大势已去,仓皇欲逃,被马超于乱军中发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马超大喝一声,挺枪便刺,韩遂虽奋力抵挡,然岂是盛怒之下马超的对手?不过数合,便被马超一枪刺穿胸膛,挑于马下,当场毙命。
马超割下韩遂首级,血祭于父亲灵前,金城遂定。
尘埃落定与迷雾深藏
韩遂既死,其部分部将投降,部分溃散。马超迅速接管了韩遂的大部分地盘和部众,成为凉州实际上的最强势力。
许都的曹操闻讯,虽憾韩遂之败,但立刻转变策略,派使者携厚礼与诏书,欲正式招抚马超,表其为凉州牧,希望稳住西线。
然而,曹操的使者见到的是一个表面恭谨,实则疏离的马超。马超接受了朝廷(曹操)的封赏,却以“境内未平,羌胡未附”为由,婉拒了曹操要求其派兵东出配合行动的指令,态度暧昧不明。
无人知晓,在马超的内心深处,早已将杀父之仇的一部分算在了纵容、甚至可能暗中推动此事的曹操头上。更无人知晓,他与晋阳刘衍之间,已经通过那条隐秘的渠道,建立了牢固的同盟关系。他麾下军队的补给线,已然与并州相连;他的动向,也定期通过密使向青州汇报。
凉州的战火似乎暂时平息,马超成为了新的凉州之主。但在那平静的表面之下,一股强大的暗流已然铸就成一柄锋利的刀刃,刀尖,正遥遥指向东方的中原。马超和他的西凉铁骑,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饿狼,只待刘衍一声令下,便会咆哮而出,与河北的主力南北夹击,给予曹操致命一击。这颗深埋的棋子,其真正的威力,将在决定天下归属的那场终极决战中,石破天惊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