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阴山下的铁蹄-《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秋风卷着枯黄的草叶,掠过阴山下的千里草原。往年这时节,各部落该忙着晾晒奶酪、修补穹庐,准备迎接寒冬,可今年的草原却被一股躁动笼罩——南麓的泉水日渐枯竭,北坡的牧草减产三成,原本划定的牧地边界,成了部落间最锋利的矛盾导火索。

  轲比能勒住战马,玄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如鹰隼,扫过不远处正在争执的两个小部落。左边是白狼部,右边是白羊部,不过百余帐的规模,却为了一片仅存的青草地拔刀相向,鲜血溅在枯黄的草地上,像一朵朵凄厉的花。

  “首领,要出手调停吗?”身旁的亲卫骨都侯低声问道。轲比能的部落位于草原中部,占据着水源最充沛的河谷,这些年在他的带领下,已从不足三百帐的中等部落,发展到近千帐的大族,骑兵更是多达三千,在草原上颇具威慑力。

  轲比能缓缓摇头,指节分明的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调停?草原的法则从来不是讲道理,是弱肉强食。”他胯下的战马似是听懂了主人的话,不安地刨着蹄子。远处,白狼部的首领被白羊部的人一箭射穿胸膛,失去首领的白狼部顿时溃散,白羊部的人挥舞着马刀,肆意屠杀老弱,抢夺牛羊。

  轲比能眼中没有波澜,只有一丝冷厉:“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告诉各帐,从今日起,狩猎所得加倍上缴,骑兵每日操练两个时辰。”他知道,这场因资源匮乏引发的冲突,绝不会只停留在小部落之间。草原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弱小的部落注定是棋子,而他,要做执棋者。

  三日后,草原西部的折掘部突然袭击了相邻的乙旃部。折掘部首领莫贺咄贪婪成性,见乙旃部储存了大量过冬的粮草,便趁夜偷袭。乙旃部猝不及防,半数族人被杀,余下的人带着残粮仓皇东逃,最终停在了轲比能部落的边界外,恳求庇护。

  轲比能在大帐中接见了乙旃部的幸存者。为首的老者须发斑白,膝盖跪地,声音嘶哑:“轲比能首领,求您收留我们,莫贺咄残暴不仁,再这样下去,我们全族都会覆灭。”帐外,乙旃部的妇孺衣衫褴褛,孩童的哭声此起彼伏。

  骨都侯在一旁劝道:“首领,折掘部近年势力渐长,已有六百多帐,莫贺咄又生性好战,我们若收留乙旃部,必然会与他为敌。不如……”

  “不如坐视不理?”轲比能打断他的话,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那些流离失所的族人,“草原部落本是同根同源,莫贺咄恃强凌弱,我若不管,明日遭殃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他转身下令,“打开粮仓,给乙旃部的族人分粮。告诉他们,愿意留下的,编入我部,不愿留下的,我派骑兵护送他们去东麓。”

  消息传开,草原上一片震动。有人称赞轲比能仁义,也有人嘲笑他自寻麻烦。莫贺咄得知后,果然大怒,派人送来战书,辱骂轲比能“多管闲事”,扬言要踏平他的河谷。

  轲比能看完战书,随手扔在火盆里,火焰瞬间将羊皮卷吞噬。“莫贺咄想战,那便战。”他召集各部首领议事,帐内灯火通明,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在火光下若隐若现。

  “折掘部骑兵虽多,但军纪涣散,莫贺咄刚愎自用,此战我们必胜。”轲比能的声音沉稳有力,“明日拂晓,骨都侯带一千骑兵,从侧翼绕后,截断他们的退路;我带两千主力,正面冲击。记住,伤兵不杀,妇孺不掳,降者免死。”

  次日天未亮,草原上响起了震天的马蹄声。轲比能一马当先,弯刀划破晨雾,他的骑兵如猛虎下山,直冲折掘部的营地。折掘部的人还在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营地内一片混乱。莫贺咄仓促应战,可他的士兵毫无章法,很快便被轲比能的军队分割包围。

  骨都侯率领的侧翼骑兵准时出现,折掘部腹背受敌,军心大乱。莫贺咄见大势已去,试图突围,却被轲比能拦住。两人在马上交锋,刀光剑影间,轲比能的弯刀精准地劈中了莫贺咄的肩膀,莫贺咄惨叫一声,从马上摔落。

  “降不降?”轲比能的弯刀架在莫贺咄的脖颈上。莫贺咄脸色惨白,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骑兵,咬牙道:“我降。”

  这场战役,轲比能大获全胜,收编了折掘部的大部分族人,部落规模一下子扩充到一千五百多帐,骑兵增至五千。经此一战,轲比能的威名传遍草原,不少小部落主动前来归附,希望能得到他的庇护。

  但平静并未持续太久。草原北部的拓跋部见轲比能势力崛起,心生忌惮,首领拓跋力微联合了东部的段部、宇文部,组成联军,共八千骑兵,直逼轲比能的河谷。他们扬言要“铲除草原祸患”,实则是想瓜分轲比能的地盘和资源。

  此时已是深秋,寒风刺骨。轲比能站在河谷的高地上,望着远处尘烟滚滚的联军,眉头紧锁。五千对八千,兵力悬殊,且对方是三路联军,协同作战,硬拼绝非上策。

  “首领,拓跋力微的联军来势汹汹,我们要不要退守河谷深处,凭借地形坚守?”骨都侯忧心忡忡地问道。

  轲比能摇摇头,目光落在河谷旁的一片芦苇荡上:“坚守只能拖延时间,寒冬将至,我们的粮草经不起消耗。拓跋力微虽联合了段部和宇文部,但他们各怀鬼胎,并非铁板一块。”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段部首领段务勿尘贪财,宇文部首领宇文莫槐多疑,我们可以逐个击破。”

  当晚,轲比能派使者带着大量的牛羊和珠宝,偷偷前往段部的营地。使者见到段务勿尘,献上礼物,说道:“轲比能首领深知段部与拓跋部并非一心,此次出兵不过是被逼无奈。若段部愿意按兵不动,待战事结束,我们愿将西部的三座盐池赠予段部。”

  段务勿尘看着眼前的珍宝,又听闻有盐池可拿,心中顿时动摇。盐池在草原上是稀缺资源,有了盐池,段部的实力便能大大提升。他沉吟片刻,答应了使者的请求,暗中下令军队停止前进。

  与此同时,轲比能又派人散布谣言,说宇文莫槐与轲比能暗中勾结,准备在决战时偷袭拓跋部,瓜分拓跋部的领地。拓跋力微本就对宇文莫槐心存戒备,听到谣言后,更是疑虑重重,下令军队与宇文部保持距离,互不信任的种子就此埋下。

  决战之日,拓跋力微率领本部骑兵率先发起进攻。轲比能亲自率军迎击,双方在河谷展开激战,马蹄声、刀剑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草原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宇文部的军队按兵不动,宇文莫槐站在阵前,观望局势,始终不肯下令出击。

  激战半日,拓跋部的骑兵渐渐体力不支。轲比能看准时机,下令全军发起冲锋:“杀!活捉拓跋力微!”他的骑兵如同潮水般涌向拓跋部的阵地,拓跋部的防线瞬间崩溃。

  就在此时,一直按兵不动的段部突然倒戈,从侧面袭击了宇文部。宇文莫槐猝不及防,军队大乱。原来,轲比能早已与段务勿尘约定,事成之后不仅赠予盐池,还将分给他拓跋部的一半牧地。

  宇文部腹背受敌,很快便溃散而逃。拓跋力微见联军瓦解,心知大势已去,带着残部向北逃窜。轲比能率军追击,在漠南追上了拓跋力微,一场血战之后,拓跋力微战死,其部众尽数被收编。

  经此一役,轲比能彻底击败了草原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段部虽得了好处,但实力远不及轲比能,只能俯首称臣;宇文部元气大伤,逃到了草原东部的边缘地带,再也无力与轲比能抗衡。

  寒冬降临,草原被白雪覆盖。轲比能的大帐内,灯火通明,各部落的首领齐聚一堂,向轲比能宣誓效忠。此时的轲比能,已统一了草原上的大部分部落,帐落超过三千,骑兵多达一万,成为了草原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他坐在主位上,望着下方跪拜的各部首领,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中等部落的首领,到草原的统治者,他经历了无数次血战,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他知道,草原的和平来之不易,资源匮乏的困境仍未解决,但他相信,只要各部落团结一心,就能抵御寒冬,迎接来年的春暖花开。

  “从今日起,草原各部统一历法,互通贸易,共享水源和牧地。”轲比能的声音传遍大帐,“若有部落再起争端,便是与整个草原为敌,我必率军讨伐。”

  首领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帐外。帐外,雪花飘落,覆盖了草原上的血迹,也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轲比能走到帐外,望着漫天飞雪,握紧了手中的弯刀。他知道,统治草原的道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挑战,但他已做好了准备,用铁蹄和智慧,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阴山下的风,似乎也变得温和了些,吹拂着洁白的雪花,也吹拂着这位草原霸主的雄心。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弱肉强食的法则从未改变,但轲比能用他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征服的勇气,更要有守护的担当。

  刘衍的北边此时崛起了一个巨大的威胁,暗卫的情报也向青州极速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