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的日子像山涧里淌过的清泉,透亮又热闹。天刚蒙蒙亮,公鸡的啼鸣声刚传出,赵端就跟被针扎了似的从床上弹起来,透过窗户往外瞅 —— 果不其然,十岁的小石头正扎着马步,脊背挺得像根老玉米杆,九岁的小月牙握着把磨得光溜的木剑,踮着脚劈砍,发梢上还沾着点晨露,一招一式都透着股认真劲儿。
“快起来快起来!再磨蹭要被石头师兄‘训话’啦!” 赵端拽着还在揉眼睛的赵坤,俩人趿着鞋就往外跑。
“急什么?师父说了,习武要沉心静气,不是比谁跑得快。”
石头听见动静,头都没回,依旧稳稳扎着马步,只是嗓门比平时亮了三分,“你们俩昨天扎马步还晃悠,今天再偷懒,我就把师祖的‘戒尺’请出来 —— 虽然师祖从来没真用过,但规矩不能破!” 他性子耿直得像块顽石,总以 “三代大师兄” 自居,管起人来有模有样,就是脸绷得太紧,看着比实际年龄老气三分。
小月牙连忙收起木剑,冲赵端赵坤摆了摆手,声音软乎乎的:“小端小坤别慌,先跟着我压腿,石头师兄就是嘴硬,昨天还偷偷把自己的巧克力分给我半块呢。” 她说着,还冲俩人道了个 “嘘” 的眼色,惹得赵端 “噗嗤” 笑出了声。
赵倪抱着本卷了边的医书,慢悠悠坐在门廊的竹椅上,小眉头微微皱着,跟着书页上的口诀小声念叨:“吸气…… 沉腹……” 念到兴起,还伸出小胖手按按自己的肚子,模样认真又滑稽。她抬头看了眼练得满头大汗的哥哥们,小声补了句:“师父说,吐纳练好了,以后背药篓都不费劲呢。”
“哥!我胳膊酸得像挂了块大石头!” 练了还不到一小时,赵坤就揉着胳膊蹲在地上,小嘴撅得能挂油瓶。
石头立刻迈着正步走过来,用脚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膝盖:“蹲好!我刚学的时候,腿肿得连棉裤都穿不上,晚上疼得睡不着,也没像你这样哼哼!” 话虽严厉,却伸手把赵坤扶起来,悄悄帮他调整了下姿势,“膝盖再往里收点,不然白费力气。”
正这时,赵乾端着个大粗瓷碗从厨房出来,碗里飘着红薯粥的甜香。他笑着打趣:“我们‘三代大师兄’又在训话呢?再不让他们歇会儿,等会儿粥都被我喝光了。”
石头脸一红,挠了挠头:“我这不是为了他们好嘛……”
“知道你用心。” 赵乾把碗放在石桌上,冲三个孩子招招手,“再练最后十分钟,咱们就吃早饭 —— 今天粥里放了蜜枣,谁表现好给谁一盒蜜饯。”
“我表现好!” 赵端立刻蹦起来,扎马步的姿势都标准了不少,惹得众人都笑了。
中午的文化课设在院子里的老银杏树下,几个孩子在树下的沙盘里用木笔练字,嘴里不时背诵着诗词古训。
倪倪捧着个小本子,在一旁的桌子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地抄着字,小脸上满是认真:“大哥,我要是把字写得跟你一样好,是不是就能帮师父抄药方了?”
“当然能。” 赵乾心里一暖,摸了摸她的发顶,“咱们倪倪这么厉害,以后肯定是师父的得力小帮手。”
下午进山采药,赵乾背着竹篓走在最前面,石头扛着把小柴刀跟在旁边 “开路”,小月牙则牵着赵倪的手,生怕她摔着。
“这是柴胡,叶子边缘有锯齿,治感冒发热最管用;那丛开黄花的是蒲公英,全草都能入药,煮水喝能消炎。” 赵乾蹲下来,指着路边的草药给孩子们讲解。
赵端突然眼睛一亮,拽着赵乾的衣角小声喊:“大哥!你看那边!有只野兔子!今天可以烤着吃吗?”
赵乾赶紧做了个 “嘘” 的手势,示意大家别动。他悄悄摸出块石子,手腕一扬,石子 “嗖” 地飞出去,正好打在兔子的后腿上。兔子 “吱” 了一声,一瘸一拐地想跑,石头已经像阵风似的冲过去,一把揪住兔子的耳朵:“逮住啦!今晚能喝兔肉汤咯!”
赵坤拍着小手直乐:“太好了!大哥再打一个,晚上我要吃烤兔”
倪倪则蹲在地上,用小铲子哼哧哼哧地挖着一株刚冒芽的板蓝根,嘴里念叨:“慢点挖,别伤了根…… 师父说,草药也是有灵性的。” 她挖完,还轻轻拍了拍土,像是在跟草药打招呼。
石头看她认真的样子,把兔子往赵乾手里一塞,也蹲下来帮她扶着铲子:“我帮你挖,我力气大,保证不碰坏根!”
小月牙笑着说:“石头师兄就是嘴硬心软。”
石头脸又红了,梗着脖子辩解:“我这是…… 是为了晚上能喝上倪倪采的药茶!”
夕阳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山路上满是孩子们的笑声,伴着鸟叫虫鸣,惬意而又温馨。
转眼就到了腊月。道观的院中已积了层薄雪,师父坐在屋檐下,看着五小在院中打闹,嘴角一直挂着笑。赵乾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师父,快过年了,我明天进四九城采购点物资,再给您和五小做几身衣服,可能会在城里待几天。”
师父接过茶,点了点头:“城里不太平,鬼子查得紧,你多加小心。”
“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赵乾应着,又转身叮嘱三个孩子,“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要听师父和石头、小月牙的话,不许乱跑。”
赵端仰着脖子问:“哥,能给我带串糖葫芦回来吗?”
“忘不了。” 赵乾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
第二天一早,赵乾换上一身普通的粗布棉袄,揣着钱袋就下了山。进了四九城的城门,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街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偶尔有穿着黄皮军装的鬼子耀武扬威地走过,老百姓都赶紧低下头躲开。
“让开”
“让开!” 两个伪军蛮狠地推开一个挑着菜的老农,菜撒了一地,老农连声道歉求饶,他们却不耐烦地踹了一脚,“耽误皇军的事,打死你都不过!”
赵乾攥紧了拳头,强压下心里的火气。看来四九城的狗还是不长见识,办完事也要处理了。
快到正阳门时,一条窄巷子口传来女子的求救声。赵乾,悄悄走过去探头一看,三个鬼子正围着一个穿蓝布旗袍的少女,嘴里说着污言秽语,伸手就要拉她。少女吓得浑身发抖,死死抓着自己的衣角。
赵乾精神力探知四周,周围只有这三个鬼子,看来是偷偷出来作恶的。
念头一动,三枚军刺快速飞出径直刺穿三个鬼子的心口。鬼子伸出的手还未收回就带着满脸淫笑骤然倒下
赵乾转过身,看向呆立一旁的少女:“姑娘,你没事吧?”
少女惊魂未定,拍着胸口喘了口气,抬头看向赵乾,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小哥相救!我、我没事。” 她拢了拢散乱的头发,又福了一礼
“我叫陈雪茹,是前面陈记绸缎庄的,不知小哥怎么称呼?”
“赵乾,路过这里而已。” 赵乾摆了摆手,“这世道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怎么独自出来?”
陈雪茹叹了口气:“我也是想趁着早上街上鬼子少出来逛逛,没想到会遇到鬼子。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看了看四周,“赵小哥要是不着急,不如到我家绸缎庄歇歇脚,喝杯热茶?也好让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赵乾正打算订做衣服,便点了点头:“也好,正好我想做几身衣服,你先回去我处理完就过去。”
在陈雪茹走出巷口,赵乾快速将鬼子尸体收进戒指。
走过几个巷口,就看到一家挂着 “陈记绸缎庄” 牌匾的店铺。店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货架上摆满了各色绸缎,从普通的棉布到华贵的云锦都有。
一个穿着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询问陈雪茹:“雪茹,你怎么才回来?我正担心你呢!”
“爹,我路上遇到点麻烦,多亏这位赵小哥救了我。” 陈雪茹指着刚进门的赵乾说。
陈老板一听,连忙对着赵乾作揖:“多谢赵小哥救小女一命!大恩不言谢,小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陈老板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赵乾回了一礼,“我今天来,是想给我师父和弟弟妹妹们做几身衣服的。”
陈老板立刻热情地说:“没问题!小哥跟我来,看看
“快起来快起来!再磨蹭要被石头师兄‘训话’啦!” 赵端拽着还在揉眼睛的赵坤,俩人趿着鞋就往外跑。
“急什么?师父说了,习武要沉心静气,不是比谁跑得快。”
石头听见动静,头都没回,依旧稳稳扎着马步,只是嗓门比平时亮了三分,“你们俩昨天扎马步还晃悠,今天再偷懒,我就把师祖的‘戒尺’请出来 —— 虽然师祖从来没真用过,但规矩不能破!” 他性子耿直得像块顽石,总以 “三代大师兄” 自居,管起人来有模有样,就是脸绷得太紧,看着比实际年龄老气三分。
小月牙连忙收起木剑,冲赵端赵坤摆了摆手,声音软乎乎的:“小端小坤别慌,先跟着我压腿,石头师兄就是嘴硬,昨天还偷偷把自己的巧克力分给我半块呢。” 她说着,还冲俩人道了个 “嘘” 的眼色,惹得赵端 “噗嗤” 笑出了声。
赵倪抱着本卷了边的医书,慢悠悠坐在门廊的竹椅上,小眉头微微皱着,跟着书页上的口诀小声念叨:“吸气…… 沉腹……” 念到兴起,还伸出小胖手按按自己的肚子,模样认真又滑稽。她抬头看了眼练得满头大汗的哥哥们,小声补了句:“师父说,吐纳练好了,以后背药篓都不费劲呢。”
“哥!我胳膊酸得像挂了块大石头!” 练了还不到一小时,赵坤就揉着胳膊蹲在地上,小嘴撅得能挂油瓶。
石头立刻迈着正步走过来,用脚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膝盖:“蹲好!我刚学的时候,腿肿得连棉裤都穿不上,晚上疼得睡不着,也没像你这样哼哼!” 话虽严厉,却伸手把赵坤扶起来,悄悄帮他调整了下姿势,“膝盖再往里收点,不然白费力气。”
正这时,赵乾端着个大粗瓷碗从厨房出来,碗里飘着红薯粥的甜香。他笑着打趣:“我们‘三代大师兄’又在训话呢?再不让他们歇会儿,等会儿粥都被我喝光了。”
石头脸一红,挠了挠头:“我这不是为了他们好嘛……”
“知道你用心。” 赵乾把碗放在石桌上,冲三个孩子招招手,“再练最后十分钟,咱们就吃早饭 —— 今天粥里放了蜜枣,谁表现好给谁一盒蜜饯。”
“我表现好!” 赵端立刻蹦起来,扎马步的姿势都标准了不少,惹得众人都笑了。
中午的文化课设在院子里的老银杏树下,几个孩子在树下的沙盘里用木笔练字,嘴里不时背诵着诗词古训。
倪倪捧着个小本子,在一旁的桌子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地抄着字,小脸上满是认真:“大哥,我要是把字写得跟你一样好,是不是就能帮师父抄药方了?”
“当然能。” 赵乾心里一暖,摸了摸她的发顶,“咱们倪倪这么厉害,以后肯定是师父的得力小帮手。”
下午进山采药,赵乾背着竹篓走在最前面,石头扛着把小柴刀跟在旁边 “开路”,小月牙则牵着赵倪的手,生怕她摔着。
“这是柴胡,叶子边缘有锯齿,治感冒发热最管用;那丛开黄花的是蒲公英,全草都能入药,煮水喝能消炎。” 赵乾蹲下来,指着路边的草药给孩子们讲解。
赵端突然眼睛一亮,拽着赵乾的衣角小声喊:“大哥!你看那边!有只野兔子!今天可以烤着吃吗?”
赵乾赶紧做了个 “嘘” 的手势,示意大家别动。他悄悄摸出块石子,手腕一扬,石子 “嗖” 地飞出去,正好打在兔子的后腿上。兔子 “吱” 了一声,一瘸一拐地想跑,石头已经像阵风似的冲过去,一把揪住兔子的耳朵:“逮住啦!今晚能喝兔肉汤咯!”
赵坤拍着小手直乐:“太好了!大哥再打一个,晚上我要吃烤兔”
倪倪则蹲在地上,用小铲子哼哧哼哧地挖着一株刚冒芽的板蓝根,嘴里念叨:“慢点挖,别伤了根…… 师父说,草药也是有灵性的。” 她挖完,还轻轻拍了拍土,像是在跟草药打招呼。
石头看她认真的样子,把兔子往赵乾手里一塞,也蹲下来帮她扶着铲子:“我帮你挖,我力气大,保证不碰坏根!”
小月牙笑着说:“石头师兄就是嘴硬心软。”
石头脸又红了,梗着脖子辩解:“我这是…… 是为了晚上能喝上倪倪采的药茶!”
夕阳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山路上满是孩子们的笑声,伴着鸟叫虫鸣,惬意而又温馨。
转眼就到了腊月。道观的院中已积了层薄雪,师父坐在屋檐下,看着五小在院中打闹,嘴角一直挂着笑。赵乾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师父,快过年了,我明天进四九城采购点物资,再给您和五小做几身衣服,可能会在城里待几天。”
师父接过茶,点了点头:“城里不太平,鬼子查得紧,你多加小心。”
“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赵乾应着,又转身叮嘱三个孩子,“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要听师父和石头、小月牙的话,不许乱跑。”
赵端仰着脖子问:“哥,能给我带串糖葫芦回来吗?”
“忘不了。” 赵乾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
第二天一早,赵乾换上一身普通的粗布棉袄,揣着钱袋就下了山。进了四九城的城门,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街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偶尔有穿着黄皮军装的鬼子耀武扬威地走过,老百姓都赶紧低下头躲开。
“让开”
“让开!” 两个伪军蛮狠地推开一个挑着菜的老农,菜撒了一地,老农连声道歉求饶,他们却不耐烦地踹了一脚,“耽误皇军的事,打死你都不过!”
赵乾攥紧了拳头,强压下心里的火气。看来四九城的狗还是不长见识,办完事也要处理了。
快到正阳门时,一条窄巷子口传来女子的求救声。赵乾,悄悄走过去探头一看,三个鬼子正围着一个穿蓝布旗袍的少女,嘴里说着污言秽语,伸手就要拉她。少女吓得浑身发抖,死死抓着自己的衣角。
赵乾精神力探知四周,周围只有这三个鬼子,看来是偷偷出来作恶的。
念头一动,三枚军刺快速飞出径直刺穿三个鬼子的心口。鬼子伸出的手还未收回就带着满脸淫笑骤然倒下
赵乾转过身,看向呆立一旁的少女:“姑娘,你没事吧?”
少女惊魂未定,拍着胸口喘了口气,抬头看向赵乾,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小哥相救!我、我没事。” 她拢了拢散乱的头发,又福了一礼
“我叫陈雪茹,是前面陈记绸缎庄的,不知小哥怎么称呼?”
“赵乾,路过这里而已。” 赵乾摆了摆手,“这世道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怎么独自出来?”
陈雪茹叹了口气:“我也是想趁着早上街上鬼子少出来逛逛,没想到会遇到鬼子。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看了看四周,“赵小哥要是不着急,不如到我家绸缎庄歇歇脚,喝杯热茶?也好让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赵乾正打算订做衣服,便点了点头:“也好,正好我想做几身衣服,你先回去我处理完就过去。”
在陈雪茹走出巷口,赵乾快速将鬼子尸体收进戒指。
走过几个巷口,就看到一家挂着 “陈记绸缎庄” 牌匾的店铺。店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货架上摆满了各色绸缎,从普通的棉布到华贵的云锦都有。
一个穿着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询问陈雪茹:“雪茹,你怎么才回来?我正担心你呢!”
“爹,我路上遇到点麻烦,多亏这位赵小哥救了我。” 陈雪茹指着刚进门的赵乾说。
陈老板一听,连忙对着赵乾作揖:“多谢赵小哥救小女一命!大恩不言谢,小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陈老板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赵乾回了一礼,“我今天来,是想给我师父和弟弟妹妹们做几身衣服的。”
陈老板立刻热情地说:“没问题!小哥跟我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