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招待所-《重生75开局喂饱九个女知青》

  当他匆匆忙忙赶到代购点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愕不已——魏达竟然出现在这里!

  魏满仓满脸狐疑地看着魏达,疑惑地问道:“达哥,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魏达却不以为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乐呵呵地回答道:“满仓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呀?难道我就不能来这儿蹭顿饭吗?昨天那铁锅炖大鹅可真是美味啊,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的呢?我还想再尝一尝呢。”

  魏满仓一听,连忙拍着魏达的肩膀,热情地说:“有有有,肯定有!我们这就去厨房看看吧。估计她们几个女人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

  魏达听了,兴奋地搂住魏满仓的肩膀,感叹道:“哎呀呀,哥哥我可真是太羡慕你啦!看看你,居然能把五个如此漂亮的知青都给搞定了,真是厉害啊!而且她们五个住在一起,居然还能相安无事,不吵不闹的,你可真是有两把刷子啊,不,应该是五把刷子才对!”

  “哥哥你可别胡说,我也就搞定四个,另外一个太小了,我也不好下手啊。”

  魏达夸赞道:“看来你还有点原则,不错。”

  “达哥你不会真的仅仅来蹭饭的吧?”

  “呵呵,被你小子看出来了?我昨天不是说了带你去叶子红那个招待所见识见识吗?咱们下午就去,呵呵。”

  魏满仓满脸不解道:“见识啥?有啥好见识的?不就是个住宿的地方吗?有什么好看的?”

  “嘿嘿!你这就不懂了吧?这里面门道多着呢。最近这两年,知青们想返城都想疯了,无所不用其极啊。你想想,招待所能干什么,是干什么的地方?“

  魏满仓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是住宿睡觉的地方。”

  忽然魏满仓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道:“睡觉?嗯肯定跟睡觉有关。玛德,这么可恶的吗?”

  魏达笑呵呵的说道:“满仓弟,你还不算笨,被你猜到一点。这年头,为了在城里工作,为了返城的女知青可不少啊,还有那些已经工作了的,想往上爬的。你猜她们会怎么做?而且那些有点权利的人,去招待所,需要登记吗?需要介绍信吗?有些干脆在招待所里有自己长期分配的房间。这里面名堂多着呢。下午带你去见识见识。”

  二人在代购点里吃完饭,连休息都没休息,便各自骑着自行车往市招待所而去。

  到了招待所,魏达熟练的带着魏满仓来到招待所的院子里。他们并没有进前面招待所的住宿区。

  魏达熟练的带着路,来到整个院子靠最里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上了二楼敲了敲门,说道:“我,魏达。”

  开门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叶子红,他把达哥拉进宿舍里,正准备关门。

  魏达制止了她的动作,说道:“等等,我满仓弟也来了。”

  叶子红把魏满仓也让了进来,忙说道:“满仓同志你好。”

  接着她对一旁的魏达说道:“阿达,我去给你们泡杯麦乳精。”

  叶子红是跟翁红同一批来红河大队插队的知青,同样来自羊城。他们那边喊人名字,都喜欢在名字前加个阿字,阿达,阿仓…或者是姓氏后面加个生字。比如魏生,王生。外省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其实少了一个字而已,魏生,其实是魏先生。

  而且他们很传统,比如刘莹嫁给了,郭虎。那么他们会喊已经嫁为人妻的刘莹为郭太太,而不是喊她刘同志。而其他地区,并没有这种情况,或者说少见。常见的地方也有,那就是刻在墓碑上了。比如刘莹同志,如果死了,他的墓碑上刻的应该郭刘氏。老公的姓氏在前,而自己的姓氏在后,而不是刻刘莹。虽然名字是会刻的,但是之前字体比郭刘氏小一倍的刻字大小。

  魏达说道:“子红,你别忙了,我们不喝。那个最近招待所有没有什么好看的?”

  叶子红一副古怪的表情说道:“什么古怪的?你是不是想说,有没有人带着女孩来招待所糟蹋是吧?”

  魏达点了点头,忙夸她聪明。

  叶子红白了魏达一眼,说道:“我就知道你对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感兴趣,老天怎么不收了你这种人?”

  “我是好人,收我干嘛?我对这种事感兴趣,不是证明我正义感爆棚吗?”

  叶子红嘲笑道:“我看你是贼心大起。”

  魏达尴尬的笑了笑。

  叶子红说道:“昨晚上,有领导在招待所里长期给他安排的房间内,约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人,好像现在都没走呢。估计要待个几天时间在这里。估计又是个想找门路回城的女知青。”

  这算是知青下乡的最后里面了。也是知青返城的最躁动的三年时间到来了。

  在76年十月份,四人邦将会被打倒,国内重心将会在那时候开始转移。慢慢停止知青下乡活动,夏国侧重的重点也将放在经济上。到七八年知青开始不再下乡了。可以这么说吧,78到79年,每年下乡知青只有二十万,而返城知青人口每年达到三百多万。到了80年,取消了知青下乡插队这件事,组织下乡的知青办将并入劳动局。知青办这个鼎鼎大名的机构,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可以这么说,如果魏满仓没趁现在搞定万七雯,那么到了76年十月,四人邦倒台,国内风向一变。知青回城难度降低,大量知青开始返程。再恶劣一点,到了78年还没搞定万七雯,那么基本就没机会了。那时候政策直接变了,没有工作也可以返程了,只要相关领导签字就行,回城要求将会变得宽松。下乡知青将会缩减七八倍,而返城知青将会扩大三倍。此消彼长之下,78年以后的两三年间,知青下乡这件事将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所以魏满仓,也得抓紧。顶多还一年半时间搞定万七雯,最好是在76年十月份前。那时候回城的难度还是很高。

  不过这时候知青回城已经演化出另外两条路子了,比如病退。装病,找找关系,也能回城养病的。还有就是找理由,家里有事,急着回去,找关系,这个理由也能回去。已经有点放开知青返城的迹象了,在75年76年的时候。

  现在都76年二月份了。想想魏满仓都穿越过来五个月了。

  魏满仓听了叶子红的话,心想“又是女知青?我对这个年代的女知青太感兴趣了。想不到达哥也好这一口?不对达哥说过,他对十三至四十的漂亮女人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