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踏入宫闱,初识风云-《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

  腊月二十,天未破晓,永安侯府已灯火通明。洛晚晚身着按品级特制的侯夫人朝服——石青色缂丝云凤纹霞帔,深青色翟衣,头戴珠翠翟冠,妆容庄重典雅,在秋云和容嬷嬷的仔细打理下,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镜中人,眉目沉静,气度雍容,已寻不见半分初入侯府时的青涩与惶惑。

  辰时正,萧煜亦穿戴齐整,一身麒麟补子朝服,更显身姿挺拔,威仪天成。夫妻二人于府门汇合,相视一眼,并未多言,却自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登上侯府规制的青幄朱轮马车,在护卫簇拥下,朝着那九重宫阙缓缓行去。

  越接近皇城,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沿途车马渐多,皆是入宫朝贺的勋贵重臣及其家眷,车饰华美,仪仗森严,却无喧哗,只有车轮碾过御道的辘辘声和马蹄的得得声,更添庄严肃穆之感。穿过一道道巍峨的宫门,查验腰牌,每进一重,那无形的威压便重上一分。朱红的高墙隔绝了尘世喧嚣,琉璃瓦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光,飞檐斗拱如巨兽蛰伏,睥睨着所有踏入其中的人。

  至内宫门下车,换乘宫中准备的软轿。洛晚晚端坐轿中,指尖微凉,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略显急促的心跳。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脑海中反复过着容嬷嬷叮嘱的礼仪流程。轿帘隔绝了视线,却隔不断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混合着檀香、陈木和某种冰冷金属气息的宫禁味道。

  软轿在一处宏伟的宫殿前停下。引路内侍尖细的声音响起:“请永安侯夫人下轿,至偏殿等候觐见。”

  洛晚晚扶着小内侍的手,稳稳踏出轿门。眼前是汉白玉铺就的广阔丹陛,尽头是金碧辉煌的重檐大殿。寒风掠过,吹动她翟冠上的珠翠,发出细碎的轻响。她微垂眼帘,调整呼吸,跟着引路内侍,迈着合乎规制的步子,走向指定的偏殿。

  偏殿内早已聚满了命妇,按照品级高低,各自寻了位置等候。殿内温暖如春,地龙烧得极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名贵香粉的气息。洛晚晚的出现,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

  那些目光,复杂难辨。有纯粹的好奇,打量着她这位“新晋”的侯夫人;有不动声色的审视,似在评估她的分量;有来自与侯府交好之家代表的善意微笑;亦有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嫉妒,尤其是几位衣着格外华丽、看似出身极高的年轻夫人,眼神在她身上扫过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较量意味。

  洛晚晚心知肚明,自己商贾出身、执掌中馈、开办铺子的事迹,恐怕早已在这些顶级贵妇圈中传遍。今日,她就是那个“新鲜”又备受争议的焦点。她谨记萧煜和太夫人的叮嘱,眼观鼻,鼻观心,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既不显卑微也不显张扬的浅笑,在引路宫女的指引下,走到属于侯夫人品级的位置上坐下,姿态端庄,无可挑剔。

  她安静地坐着,并不主动与人攀谈,却用眼角的余光,敏锐地观察着殿内的一切。命妇们看似随意站立或安坐,实则泾渭分明。以晋王妃、成国公夫人等几位地位尊崇的王妃、国公夫人为中心,自然形成了一个核心圈子,她们言笑晏晏,举止从容,周围簇拥着不少品级稍低的命妇。另有一些气质清冷、不大与人扎堆的,多半是清流文官的家眷。还有一些,如她一般,是新晋的勋贵夫人,或带着几分拘谨,或努力想融入某个圈子。

  她看到晋王妃含笑向她微微颔首,便也礼貌地回以一笑,并未贸然上前。她也注意到,不远处,那位穿着大红织金凤尾裙、容貌明艳的三皇子妃,正与几位夫人说笑,目光却偶尔掠过她,带着一丝探究。而另一位身着湖蓝色宫装、气质更显文静的五皇子妃,则安静地坐在稍远处,只与身旁一位老郡主低声交谈。

  这是一个微缩的名利场,每个人的位置、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暗藏玄机。洛晚晚像一块海绵,默默吸收着这些信息,将面孔、服饰、谈吐与萧煜之前的提点一一对应,在心中快速勾勒着一幅复杂的人际关系图。

  等候的时间漫长而煎熬。殿内香炉烟雾袅袅,熏得人有些昏沉。但洛晚晚的精神却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松懈。她知道,从踏入这偏殿的那一刻起,考验就已经开始。任何一点失仪,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日后被人攻讦的借口。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到内侍高唱:“宣,众命妇入殿觐见——”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命妇们按品级高低,迅速整肃仪容,排成整齐的队列,垂首敛目,在礼官引导下,迈着恭谨的步伐,秩序井然地走向那扇通往帝国权力核心的、沉重而辉煌的殿门。

  洛晚晚走在队列中,感受着脚下光滑如镜的金砖,听着周围衣袂窸窣、环佩轻响,心中一片澄明。初入宫闱的忐忑已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斗志。这深宫,这风云,她既然来了,便要看清,便要在这片新的战场上,为自己,也为永安侯府,站稳脚跟。殿门在她面前缓缓开启,耀眼的金光和庄严肃穆的乐声扑面而来,她微微吸了口气,挺直脊背,坦然步入了那一片天威笼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