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不是人。”
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
“什么?”李肥肥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规则说,‘上香’,并献上‘祭品’。”白仄的逻辑清晰得可怕:“壮汉的死,是因为他违背了规则一,丧失了‘宾客’的身份,而不是因为他进了后堂。”
“我们是来吊唁的宾客,吊唁亡人,需要带什么?”
秦九的眼神一亮,她瞬间明白了白仄的意思,举起了自己从始至终都未曾丢弃的那束花。
“是花。”
白仄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对,是花。”
“所以,真正的祭品,是这个?”王浩指着那些被众人扔了一地,此刻花蕊中人脸紧闭的花束,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
就这么简单?
“这只是我的推测。”白仄没有把话说死。
但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推测。
当祂降临的那一刻,这花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没了作用的尸脸花,就失去了危险性。除了长得丑了点,作为最基本的“花”本身,刚好歪打正着,可以当作祭品。
“花是祭品?”
王浩疑惑的捡起脚边那束花,翻来覆去地看,粗壮的手指几乎要将脆弱的花茎捏断:“可如果没人带花的话,那岂不是全员必死?副本可不会设置必死之局。”
他的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你搞错了一件事。”
秦九的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最后落在那一地被嫌恶抛弃的花束上:“问题不是如果没人带花会怎么样。”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而是,正因为我们当中,有人带了花,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
秦九的话很轻,却让祠堂内骤然一静。
她举起自己手中的花:“这是钥匙,也是门票。是我们出现在这里的‘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
这个词,让王浩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愿意去想那背后的含义。
“不对!”
瘦高个指着地上的花束,声音尖锐:“我……我没买!我根本就没买这个鬼东西!为什么会被拉进这个副本?”
“对!我也没买!”
“那……那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此起彼伏的辩解,让秦九建立起的逻辑瞬间崩塌。
如果花是门票,那这些没买票的人,是怎么“上车”的?
“捡起来。”
开口的,是白仄。
“每个人捡一朵。”
十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
捡起来?
捡起这个刚才差点引来灭顶之灾的鬼东西?
“仄哥说捡,肯定有仄哥的道理!”李肥肥一咬牙,第一个弯下腰,捡了一朵离自己最近的。
有了带头的,剩下的人也开始动摇。
瘦高个,捡起一束。
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也捡起了一束。
一个……
两个……
十个……
当祠堂内最后一个人,捡起地上的花时。
所有人都愣住了。
地上的花,没了。
一束不多,一束不少。
除了白仄、秦九、张浩手中已经拿着的,剩下的十束花,正好对应着他们剩下的十个人。
“这……这怎么可能……”李肥肥看着自己手里的花,又看了看其他人,脸上的肉都在颤抖。
巧合?
不。
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巧合!
可为什么,会是他们?
“副本在筛选。”白仄解释。
“筛选?”李肥肥追问,显然没听懂。
秦九紧接着补充:“筛选掉,买了花,但是没有资格,或者说……没有能力继续走下去的人。”
这下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那个壮汉,还有冲出门外的青年,寸头男,他们都是被筛选掉,没有资格的人。
“原来……是这样……”瘦高个喃喃自语。
见众人都接受了这个事实,秦九提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她看向白仄,目光中带着探究。
虽然不知道白仄为什么要将那些多余的花束,藏进影子里。
但既然他这么做,这么说,她就选择相信。
在这个鬼地方,逻辑和常理或许重要,但一个能看清规则本质的领路人,更加重要。
而白仄,无疑就是那个人。
“咳……那什么……”李肥肥抹了把脸上的冷汗,努力挤出一个讨好的笑容:“仄哥,既然祭品咱们是搞明白了,那‘上香’呢?这后堂……谁去啊?”
白仄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复述了一遍规则。
“规则第五条,每隔一个时辰,需有至少一名宾客前往后堂上香,并献上祭品一份。”
“至少一名。”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了点空气。
“这是个很模糊的说法。”
“它可以理解为,只需要派一个代表就行。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最低要求。”
他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规则里隐藏了惩罚机制?针对那些……没有上香的人?”王浩难得跟上了白仄的思路。
“没错。”白仄打了个响指。
“规则第一条,‘祠堂之内,皆为亡人,你们的身份是前来吊唁的宾客’。”
“我们是宾客,来这里是为了吊唁。那么,‘上香’这个行为,就是我们维持宾客身份的核心仪式。”
他顿了顿,冰冷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如果一个宾客,从头到尾都没有去吊唁,那他还算宾客吗?”
白仄没有再说下去。
但所有人都懂了。
没有完成祭拜流程,就等同于没有尽到‘宾客’的义务。
下场,不言而喻。
“那……那怎么办?”李肥肥的声音带上了哭腔:“我们这里还有十几个人,离天亮还有好几个时辰,总不能每个时辰都一起去吧?”
后堂里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十几个人乌泱泱地挤进去,万一触发了什么即死条件,那就是团灭。
“所以,分组。”
白仄给出了最终的方案。
“我们有十三个人。距离天亮,大概还有六个时辰。”
“每个时辰,都必须有人去。为了保险起见,去过的人,不能再去第二次。”
“第一个时辰,我们去三个人。之后每个时辰,都去两个人。”
“这样,既满足了‘至少一人’的条件,也保证了我们每个人,都完成了‘上香’这个流程。”
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
“什么?”李肥肥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规则说,‘上香’,并献上‘祭品’。”白仄的逻辑清晰得可怕:“壮汉的死,是因为他违背了规则一,丧失了‘宾客’的身份,而不是因为他进了后堂。”
“我们是来吊唁的宾客,吊唁亡人,需要带什么?”
秦九的眼神一亮,她瞬间明白了白仄的意思,举起了自己从始至终都未曾丢弃的那束花。
“是花。”
白仄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对,是花。”
“所以,真正的祭品,是这个?”王浩指着那些被众人扔了一地,此刻花蕊中人脸紧闭的花束,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
就这么简单?
“这只是我的推测。”白仄没有把话说死。
但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推测。
当祂降临的那一刻,这花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没了作用的尸脸花,就失去了危险性。除了长得丑了点,作为最基本的“花”本身,刚好歪打正着,可以当作祭品。
“花是祭品?”
王浩疑惑的捡起脚边那束花,翻来覆去地看,粗壮的手指几乎要将脆弱的花茎捏断:“可如果没人带花的话,那岂不是全员必死?副本可不会设置必死之局。”
他的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你搞错了一件事。”
秦九的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最后落在那一地被嫌恶抛弃的花束上:“问题不是如果没人带花会怎么样。”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而是,正因为我们当中,有人带了花,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
秦九的话很轻,却让祠堂内骤然一静。
她举起自己手中的花:“这是钥匙,也是门票。是我们出现在这里的‘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
这个词,让王浩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愿意去想那背后的含义。
“不对!”
瘦高个指着地上的花束,声音尖锐:“我……我没买!我根本就没买这个鬼东西!为什么会被拉进这个副本?”
“对!我也没买!”
“那……那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此起彼伏的辩解,让秦九建立起的逻辑瞬间崩塌。
如果花是门票,那这些没买票的人,是怎么“上车”的?
“捡起来。”
开口的,是白仄。
“每个人捡一朵。”
十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
捡起来?
捡起这个刚才差点引来灭顶之灾的鬼东西?
“仄哥说捡,肯定有仄哥的道理!”李肥肥一咬牙,第一个弯下腰,捡了一朵离自己最近的。
有了带头的,剩下的人也开始动摇。
瘦高个,捡起一束。
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也捡起了一束。
一个……
两个……
十个……
当祠堂内最后一个人,捡起地上的花时。
所有人都愣住了。
地上的花,没了。
一束不多,一束不少。
除了白仄、秦九、张浩手中已经拿着的,剩下的十束花,正好对应着他们剩下的十个人。
“这……这怎么可能……”李肥肥看着自己手里的花,又看了看其他人,脸上的肉都在颤抖。
巧合?
不。
这世上没有这样的巧合!
可为什么,会是他们?
“副本在筛选。”白仄解释。
“筛选?”李肥肥追问,显然没听懂。
秦九紧接着补充:“筛选掉,买了花,但是没有资格,或者说……没有能力继续走下去的人。”
这下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那个壮汉,还有冲出门外的青年,寸头男,他们都是被筛选掉,没有资格的人。
“原来……是这样……”瘦高个喃喃自语。
见众人都接受了这个事实,秦九提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她看向白仄,目光中带着探究。
虽然不知道白仄为什么要将那些多余的花束,藏进影子里。
但既然他这么做,这么说,她就选择相信。
在这个鬼地方,逻辑和常理或许重要,但一个能看清规则本质的领路人,更加重要。
而白仄,无疑就是那个人。
“咳……那什么……”李肥肥抹了把脸上的冷汗,努力挤出一个讨好的笑容:“仄哥,既然祭品咱们是搞明白了,那‘上香’呢?这后堂……谁去啊?”
白仄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复述了一遍规则。
“规则第五条,每隔一个时辰,需有至少一名宾客前往后堂上香,并献上祭品一份。”
“至少一名。”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了点空气。
“这是个很模糊的说法。”
“它可以理解为,只需要派一个代表就行。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最低要求。”
他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规则里隐藏了惩罚机制?针对那些……没有上香的人?”王浩难得跟上了白仄的思路。
“没错。”白仄打了个响指。
“规则第一条,‘祠堂之内,皆为亡人,你们的身份是前来吊唁的宾客’。”
“我们是宾客,来这里是为了吊唁。那么,‘上香’这个行为,就是我们维持宾客身份的核心仪式。”
他顿了顿,冰冷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如果一个宾客,从头到尾都没有去吊唁,那他还算宾客吗?”
白仄没有再说下去。
但所有人都懂了。
没有完成祭拜流程,就等同于没有尽到‘宾客’的义务。
下场,不言而喻。
“那……那怎么办?”李肥肥的声音带上了哭腔:“我们这里还有十几个人,离天亮还有好几个时辰,总不能每个时辰都一起去吧?”
后堂里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十几个人乌泱泱地挤进去,万一触发了什么即死条件,那就是团灭。
“所以,分组。”
白仄给出了最终的方案。
“我们有十三个人。距离天亮,大概还有六个时辰。”
“每个时辰,都必须有人去。为了保险起见,去过的人,不能再去第二次。”
“第一个时辰,我们去三个人。之后每个时辰,都去两个人。”
“这样,既满足了‘至少一人’的条件,也保证了我们每个人,都完成了‘上香’这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