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那些华夏的中式美学镜头 上-《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那些华夏的中式美学镜头。】

  “美学?镜头?”

  这些都是何物?

  “很美吗?这可要好生品鉴。”

  天幕下的画师们和文人墨客,纷纷从书桌上拿来笔墨,准备挥毫。

  【坐在榻上的人缓缓抬眼,宫殿门前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大片的平地和万里江山,】

  【而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和汹涌的波涛。】

  【始皇帝就这样注视着海上的波涛奔涌。】

  “秦王观海?”

  大唐,李世民嘴角快要淌下羡慕嫉妒的泪水。

  “为什么,同样是秦王,怎么还搞区别对待!”

  本秦王不服,不行,除非也给朕一幅差不多的秦王观海图,

  不然朕真要闹了!

  【这也是年近不惑的始皇帝,思考最多的一段日子。】

  【他幼年的时候险中求生,在青年时戎马倥偬。】

  【做的比想的还多,但现在他会不自主地陷入沉思,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似乎看到了未来天下的模样,

  那是比统一六国疆域更大的梦想,是一项至今无人开创的伟业。】

  【是更彻底、更深刻、更全面的大一统,】

  【他成竹在胸,正在把心中的宏图徐徐打开。】

  【当天下再次成为一家。】

  【原先依附于各诸侯的臣民们,被纳入一个新的统一的国家组织。】

  【他们被赋予了平等的法律地位,并以户籍的形式紧紧与土地捆绑在一起。】

  【这将是完全迥异于过往的新国家。】

  【无限的可能正在孕育。】

  【当然,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

  “这是朕?”

  秦朝,始皇帝本帝目光直勾勾地注视着天幕上“《秦王观海》”字样,

  “不错不错!”

  就这样宣传朕~

  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彩虹屁,

  不喜欢的主要原因还是不够真心实意,不够隐蔽丝滑。

  公子扶苏望着天幕上熟悉的气质和陌生的身影,心上也不禁涌上些许难言的情感。

  “阿父,您那时候的感受是这样的吗?”

  一腔的雄心壮志,以及对自己宏图霸业的决心和信心。

  不远处,李斯身为始皇帝的追随者和亲历者,感觉自然更为复杂一些,

  或者说,他也看出了视频其中的隐喻,

  “一双无形的大手在平静的海洋上搅动风云,风云涌动时固然充满机会

  摘取胜利果实的同时,这已经充满暗流涌动和风暴的局面,应该怎么办?”

  视频上的秦王状态拿捏得不错,

  既有踌躇满志,也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担忧和沉郁。

  究竟在担忧什么,因何而沉郁呢。

  要知道,这不是别人,可是始皇帝。

  自当上秦国的王后,

  一路勇猛向前,高歌胜利的始皇帝,沉寂的情绪很少会出现他的字典里。

  【我自观潮,潮汹涌;我自观心,心如镜。】

  【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实现大一统的帝王。】

  【“这天下本该一统,朕乃天命所归。”】

  【战败之国的臣民与秦国民众,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是多么难得的事。】

  【统一了之后就都是天子的国民。】

  【我试过像秦始皇的这样思考,结果我睡着了。】

  【那很有生活了。】

  【你想想自己手握百万大军,面对的是六个苟延残喘的敌人,

  你试试看还能睡着吗。】

  【徐福那个该亖的,让他去找长生不老药,他到底干了些啥。】

  【幸亏没找到,不然我们都要去修长城了。】

  【不,要是找到了,现在城墙那就是修到外太空了。】

  【找到了,现在要去宇宙修长城了。】

  【此刻的始皇帝才明白,统一并不难,难的是统一之后,

  这偌大的帝国就像这波涛滚滚的大海,如何才能让其平息啊。】

  始皇帝随着评论区的文字回到很久以前,

  有多久呢?

  那时候,除了要对抗六国,最重要的是,

  他要思考清楚,究竟为未来的天下应该是什么样的,

  统一大业的成功近在眼前,可统一以后呢,

  不是成功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副本的开始。

  始皇帝把挑战当成副本的话,之后才是艰难的,

  打仗可以靠勇武和站力,他们秦国的佣兵制已经很契合了,之后与六国旧民的磨合时期才是最需要坚持的。

  “是啊,该如何平息这被朕亲手搅起来的风波呢?”

  【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了,从暴君到帝王,从残忍到博大沉稳。】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能更全面了解他,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只能听信课本上对他的几句评价。】

  【讲秦始皇功过,不讨论秦制和法家思想就毫无意义,进入近代以前,中国政治制度实质只有秦制。】

  【自此,在这片土地上,无论经历多少战争分裂,

  哪怕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失去长达近千年的统治地位,外族入主中原,也依然坚持大一统。】

  【揣测一下圣意,始皇帝当时想的会不会是:“海的那边是什么”。】

  【这里的海是一种意象,代表了始皇帝思潮澎湃,而不是真的看大海!

  这种意象和他表面的垂眸而坐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暮色中,他独立于苍茫浪前,发髻束起,背影藏着孤勇。

  汹涌海涛似命运翻涌,而他以无畏直面,任风声与浪声交织,

  将一身傲骨,融进这天地浩渺的史诗里。】

  “写得好!”

  后世人还真会说话,总比现在这些是会“圣明圣明”、“万岁万岁”,

  这些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的囫囵话好上许多。

  臣子们:阿切!

  感觉无形之中中了一箭怎么回事。

  更别说还有一群不肯张口的臣下们。

  始皇帝第一次当皇帝,他也不清楚,

  一朝君王一朝臣,臣子们的行为风格基本由君王来制定,

  喜欢华丽和拍马屁风,就朝上多是这样的臣子们。

  可咱始皇帝务实,就看你做得行不行,不行还想拍马屁的,在他眼里可是最下等。

  久而久之,臣下们也习惯不张嘴了。

  臣子,“陛下,真凶啊!

  那日我发言,看我那一眼,吓得我当晚就做噩梦了。”

  “是的,我也瘆得慌,下次还是尽量不要说话了,”

  在始皇帝手下做事,还是安静地当个实干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