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下-《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恰好说明当时天下的主流思想还是拥护汉室,

  但换个时间段,在秦末那种乱世,挟天子令诸侯就没有任何作用。】

  【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前期可以争取到中间派的支持,

  但后期想要更进一步也会受到保守派的反扑。】

  【这段历史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的博弈确实让当时的局面非常混乱。】

  【最有意思的是,刘备、孙权都称过帝,唯独曹操没称过帝。】

  【说曹操曹操到,一般是用来表达速度快,

  这个典故的起源就是,

  曹操善于利用机会,通过救天子再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到?有趣有趣!”

  天幕下,李白看着天幕,兴致十分高涨。

  身边的友人们也有的笑着开口,

  “李白兄喜欢这个俗语吗?

  要是喜欢的话,我们也可以送上一句啊~”

  见后者真的转眼看来,那人清了清嗓子,

  “咳咳咳,就叫......

  唤李白李白就来!

  怎么样哈哈哈哈哈。”

  “大河之剑天上来!”

  就算喝了很多酒,也能知道这人纯纯在逗开心。

  “不行,我们要保护版权好吧,这不是纯纯抄的吗?”

  李白坚定的摇头,表示自己对此的不认同。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需要审时度势的。

  比如孙策想拿江东,但是名不正言不顺。

  那怎么办呢?】

  【但天子在手,你就可以给他这个名分,

  换取战略支持或者干脆要物资,这就叫政治优势。】

  【哦哦懂了懂了,这就是换取通行证吧,

  你自己不能动,我就可以给你提供理由和借口,相互换取利益。】

  【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中的权谋博弈。】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崛起,逐鹿中原。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成为了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策略。】

  “是啊,历史的轻轻一个转身,就留下了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幕下,一名学子面色凝重地开口,

  身后一人捶了捶他的肩膀,

  “孙兄,今日说话怎么这么有哲学了?”

  那人神色轻快起来,挠了挠头,害羞地回答,

  “没有,就是和天天幕学的。”

  “我们不如你,哈哈哈哈至少学到了。”

  【勤王,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因为他真的有和任何人掰手腕的实力,

  如果他实力不足,勤王大军早就兵临城下了。】

  【荀彧出的主意,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惜后来曹操称公,打破了汉朝的传统,

  公元212年荀彧与曹操彻底的闹翻。】

  【荀彧怂恿曹操胁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背反朝廷,

  把天子握在手里当傀儡。

  后期却因曹操僭越称王,荀彧却不干了,开始反对了,

  看不懂,前期赞同,后期反对。】

  【有实力的不需要挟天子,没实力的令不了诸侯。

  不上不下的才有利可图,不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有弊,

  前期发展很顺溜,后期想独立就很困难,弄不好有背主骂名。】

  【曹操巧用权谋,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乱世中谋取霸权。】

  【科普一个冷知识,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时,

  汉献帝在生活上甚至比以前都要好。】

  天幕下,看到这条评论的汉献帝:......

  “......喂!”

  他可是失去了自由和权力啊!

  都从帝王变成了一个吉祥物了,

  难道还不在生活和物质上多优待一点呢?!

  哪怕是做给那些汉臣们看的呢,连这样的表面功夫要是都不肯做,

  “那朕真的无话可说!”

  【荀彧:协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哈哈哈哈,真不愧是孤,孤就是这么牛!”

  曹操在天幕下,叉着腰骄傲地大喊,

  身边的谋士和手下的武将走了又走,离得远些了才慢慢松了口气。

  众人:总算不用担心被雷劈到了。

  谁能来告诉他们,主公这个性格究竟是怎么养成的?

  尤其是对照组的荀彧,

  “......主公,真的有时候,我不如你啊~”

  【二桃杀三士。】

  “来了,着名的阳谋!”

  诸葛丞相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坐直身子,拿起一张新的宣纸。

  “虽然之前的搞笑视频也不错,还是不如这样的正经干货知识来得有用啊!”

  【齐景公时期,有三位着名的勇士,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他们勇猛过人,为齐国立过汗马功劳,

  但也因此居功自傲,结为兄弟,横行无忌。】

  【甚至对晏婴这样的国相也不够尊重,

  景公和晏婴担心,他们未来可能会成为祸患。】

  【晏婴利用三人极端重视勇武之名和义气,以及性格刚烈的,好勇斗狠,重名轻亖的心理特点,】

  【设计让他们为争夺荣誉而自相残杀。】

  【晏婴让齐景公拿出两个珍贵的桃子,

  说要赏赐给功劳最大的勇士。】

  【三位勇士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都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得桃子。】

  【公孙接、田开疆、先报功,各拿一桃。】

  【古冶子大怒,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却无桃,这是奇耻大辱,

  拔剑怒斥公孙接和田开疆。】

  【公孙接和田开疆二人听后,觉得自己的功劳确实不如古冶子,

  却先拿到的桃子,是不知廉耻,不仁不义,】

  【二人在羞愧之下,放下桃子,拔剑自刎。】

  天幕之下,晋朝,

  被废除了皇帝的司马衷真的不理解,

  他疑惑地开口,

  “为啥一定要吃桃?吃肉不行吗?

  那么厉害的武士,怎么就要去抢那几个桃子?”

  他不理解,他真的不理解,以他的智商完全理解不了。

  何不食肉糜?

  大臣们得知这个消息后,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眼色来来回回,无一人说话。

  他们已经放弃理解了。

  大臣们:完全沟通不了啊。

  就是天幕上说的,

  坏人绞尽脑汁,也不如蠢人灵机一动吧

  反正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何不食肉糜这种话。

  反正已经上天幕了,他们抱着自暴自弃的想法,彻底躺平了。

  新上任的皇帝:......

  这是从多光滑的大脑皮层,才能滑出来的话呢。

  本来留着司马衷一段时间,

  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厚,也是想留个对照组。

  果不其然,后面的皇帝基础,前面的就不基础。

  新任皇帝:这也太不基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