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朱祁镇的回马枪 上-《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天幕下,盛朝大唐,

  与武则天相反的是愤懑的李世民,消息一出,极大地刺激了李世民。

  尤其是那一句“唐陵之冠”,再怔愣了几秒钟后,双眼通红的的李世民不敢置信,

  “什么?!”

  他可是千古一帝,竟然没有比过武则天?!

  强大的胜负欲在心头炸开,刺激得他来回踱步,

  “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他要做第一,超过武则天。

  明朝,受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走进大殿。

  “参见皇上。”

  朱元璋颇有兴致地上下打量,面前跪着的这个男人。

  “平身吧,你就是沈万三。

  这海底墓你可有思路?”

  他好奇极了,究竟怎样能在大海底下建造成一座这么庞大的陵墓?

  沈万三眉眼淡然,在来的路上他就在反复构思皇帝见他会问的问题。

  “回皇上,目前还只是草民名的构思。

  其原理应当是……”

  【天幕播放完毕,即将发放奖励。】

  此话一出,可算让翘首以盼的主角们,彻底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尤其是成吉思汗。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奖励。

  “长生天保佑,真是不容易啊。”

  成吉思汗虔诚的将双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祈祷。

  蒙古国和元朝本来在天幕上存在感很低,难得能上榜,还能拿奖励。

  反复构思,究竟能得到什么礼物?

  “先进的技术和上好的良种。”

  这些都很好,无一不是历代君王们追求的。

  草原上风声呼啸,地处宽广。

  好奇的群众们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金光从天而降,直落成吉思汗的营帐。

  表面镇定实则焦虑的成吉思汗坐立不安,

  直到听到外面的嘈杂声,心中微微激动。

  “来了!”

  一道火光从天而降,落在他的面前。

  他颤抖的伸出手,打开了包裹,“这是……?”

  映入眼帘的正是一叠书,“书籍好啊,是进步的阶梯!”

  迫不及待的打开一本,封面上赫然写着?论畜牧业与生态环境?。

  不明觉厉。

  虽然有些陌生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但直觉看来拿到的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感谢长生天!”

  另外三个主角等的也很着急。

  秦朝,

  秦始皇等得十分认真。

  他连陵墓都被拿出来给大家观赏了。

  值得一个很大的礼物。

  秦始皇如是点点头,心里暗自期盼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

  明明已经很了解天幕的性格,但还是会期待和祈祷。

  希望能收到对秦朝有利,对国力提升有帮助的奖励。

  在思索之中,希望从天而降。

  秦始皇打开一看,竟是不知名的种子。

  上面写着“种子盲盒”。

  “好啊,好!”

  谁敢说这个礼物老套,这礼物明明太棒了。

  武周,

  武则天喝着茶水,望着杯里沉沉浮浮的茶叶。

  她缓缓抬头,双眼含着笑意的看一下对面正观看天幕的狄仁杰。

  “阁老你说,朕会收到什么礼物?”

  狄仁杰微微一愣,回过神来笑着开口。

  “上天的惊喜,臣怎么会晓得?”

  “你不是断案如神吗?

  神探大人。”

  回应他的是皇帝带着笑意的调侃。

  谈笑间,奖励来了。

  武则天收到的礼物与明朝和秦朝的礼物一样,

  天幕难得的一碗水端平了。

  “良种好啊,不管是什么种子,朕都喜欢。”

  【站在你面前的是明朝第6位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孙子。

  他一人便拥有双年号,以一己之力便将父辈们所打造的大明盛世带向深渊。

  他就是叫门天子——朱祁镇。】

  大明,

  好不容易才消停一会儿的朱祁镇,抬头看向天幕。

  微微上涌的醉意瞬间被冷风吹醒,

  听到天幕熟悉的名字,眼前发黑,身体僵硬,直直向身后的位置上倒去。

  顿了顿,仰头向天的方向发出触及灵魂的呐喊。

  “不是吧,还来?!”

  【朱祁镇,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

  生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他出生的时候,明朝正处在国力巅峰时期,

  他的祖父成祖、父亲宣宗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朱祁镇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

  【在朱祁镇即位初期,由于年纪尚幼,国事主要由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内阁处理。

  三杨内阁指的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位老臣,

  他们辅助年幼的皇帝,使得国家政务得以平稳过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镇开始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的局面逐渐形成。

  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大肆贪污索贿,引起了朝政的混乱。】

  与其有同样心情的,还有他未曾谋面的太爷朱元璋。

  清晨刚起床,正用着早膳。

  抬眼一看就是这么个气人玩意儿。

  朱元璋两眼一黑。

  “怎么又是这个小tu崽子?!”

  朱元璋:我看不到一点明朝的未来。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听信王振之言,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蒙古的瓦刺部,

  结果在土木堡之战中遭遇惨败,自己也被俘虏。

  这一事件对明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国耻,也使得朱祁镇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在朱祁镇被俘期间,明朝内部发生了权斗争,

  孙太后和于谦等人支持邸王朱祁钰即位,

  最终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稳定了国内局势。】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这个大明好圣孙破天荒地又挨嘴了。

  “看你的好儿子!又上榜了!”

  又要给大明朝丢人了。

  好不容易强行被丢在角落里的记忆,被重新唤醒,

  朱棣的脸色委实不好。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在茱祁钰病重之际,

  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夺回皇位,这次政变也被称为“夺门之变”。】

  【复位后,朱祁镇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追复胡善祥为皇后,废除宫妃殉葬制度等,

  但也听信谗言,错信奸臣,导致一些忠良功臣受到迫害,国力也因此受到损伤。】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病逝,享年37岁。

  他的庙号定为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的裕陵。】

  【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既是一个年幼继位的皇帝,

  也是一个战俘,最后又重新夺回了皇位。

  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明朝晚期政治和历史的一些特点,

  既有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有对外战争的胜败,以及宦官专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