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朝堂风云,太傅折腰-《吾凰在上:废材嫡女逆天改命》

  一夜无话,却胜过千言万语。

  当清晨的微光再次照入东宫,新的一天,带着截然不同的气息,拉开了序幕。

  凤千羽起得很早,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她亲自挑选了一套端庄而不失威仪的宫装,对着镜子,慢条斯理地挽起长发,插上一支赤金点翠的凤凰步摇。镜中的女子,眉目如画,眼神却锐利如刀,与这具身体从前的怯弱,判若两人。

  而另一边,东方璟几乎是一夜未眠。

  他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宫人的伺候下,机械地穿上繁复厚重的太子朝服。那明黄色的绸缎,此刻在他身上,不像荣耀,反倒像一件沉重无比的囚衣。

  他的脸色,比身上任何一件玉佩都要冰冷苍白。

  “夫君,要去上朝了?”

  凤千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

  东方璟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他没有回头,只是从喉咙里,挤出一个沙哑的音节:“嗯。”

  “今日早朝过后,吏部尚书张大人,会来东宫拜访吧?”凤千羽走到他身边,伸出手,极其自然地为他抚平了衣领上的一丝褶皱。

  她的指尖,带着一丝凉意,看似无意地,触碰到了他的脖颈。

  东方璟的呼吸,瞬间一滞。

  “我父亲戎马一生,为国为民,却时常被朝中宵小构陷,实在是……令人寒心。”凤千羽的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却字字句句,都像重锤,砸在东方璟的心上。

  “夫君如今身为太子,当为国之表率,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你说,对吗?”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命令。

  东方璟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他能感觉到,凤千羽那看似轻柔的抚摸,实则带着一股阴冷的内力,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让他血溅当场。

  “……太子妃,说的是。”良久,他才从牙缝里,迸出这几个字。

  “那就好。”凤千羽满意地收回手,退后一步,对他盈盈一拜,脸上,是无可挑剔的、属于太子妃的温婉笑容,“恭送殿下上朝。”

  东方璟没有再看她一眼,几乎是逃也似的,大步走出了承恩殿。

  每一步,都像是走向自己的刑场。

  ……

  金銮殿上,气氛,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当太子东方璟踏入大殿的那一刻,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昨日大婚。娶的,还是那个声名狼藉的镇国将军府嫡女。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位心高气傲的太子殿下,会如何处置那位新太子妃,又会是何等的不快与烦闷。

  然而,今日的太子,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他只是脸色比往日苍白了一些,眼神也有些空洞,除此之外,竟看不出半点新婚的喜气,也看不出半分被逼婚的怒气。

  他就那么安静地,站在百官之首,一言不发,像一尊没有灵魂的玉像。

  尤其是太子一派的官员,更是心中惴惴。他们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与担忧。

  龙椅之上,皇帝东方御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自己儿子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眼底,反而闪过一丝不易察AcLE的满意。

  早朝议程,波澜不惊。

  直到议程将尽,御史大夫照例出班,参奏边防军需耗用过巨,言辞之间,隐隐将矛头,指向了掌管兵权的镇国将军府。

  这是朝堂上,持续了数年的戏码。

  太子一党,借机打压将军府。而皇帝,则居中调停,维持着两派的平衡。

  按照惯例,此时,太子身边的人,就该站出来,引经据典,附和御史,将矛头进一步扩大。

  然而,今天,太子党们,却迟迟没有等到他们主心骨的任何暗示。

  东方璟依旧站在那里,垂着眼,仿佛神游天外,对御史的奏报,充耳不闻。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就连那位唾沫横飞的御史大夫,也渐渐说不下去了,他尴尬地看了一眼太子,又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呐呐地退了回去。

  “众卿,可还有本奏?”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

  无人应答。

  “既如此,退朝。”

  ……

  退朝之后,吏部尚书张廷,依言来到了东宫。

  张廷年过五旬,在官场沉浮数十年,早已是人精中的人精。他既是太子的老师,太傅,也与皇后母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太子党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

  今日前来,他一是探望新婚的太子,二是想问清楚,今日早朝,太子为何一反常态。

  东宫的书房内,茶香袅袅。

  凤千羽竟也在场。她亲自为二人奉茶,举止优雅,仪态万方,完全没有传闻中的痴傻模样,反而透着一股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度。

  张廷心中,暗自称奇。

  “殿下,”寒暄过后,张廷终于忍不住,切入了正题,“今日御史台参奏将军府一事,您……为何毫无表示?这可是打压凤家的大好时机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旁边安静侍立的凤千羽。

  东方璟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紧。

  他能感觉到,凤千羽的目光,虽然没有看他,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像山一样,压在他的背上。

  来了。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放下茶杯,抬起头,看向自己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师,脸上,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老师,你错了。”

  “错了?”张廷一愣。

  “大错特错。”东方璟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缓缓说道,“孤从前,是被猪油蒙了心,被小人蒙蔽了双眼,才会屡屡与凤将军作对。”

  “如今,孤娶了千羽,才从她口中,得知了凤将军这些年的不易。”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凤将军手握重兵,镇守国门,抵御外敌,劳苦功高!他若是有半分私心,这东陵国,怕是早就烽烟四起了!我等身居庙堂,不思如何体恤功臣,反而日日构陷,时时猜忌……这,岂是君子所为?岂是社稷之福?!”

  “孤,想通了。从今往后,孤要与凤将军,摒弃前嫌,同心同德,共卫我东陵江山!”

  一番话说完,整个书房,落针可闻。

  张廷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东方璟,那张老脸上,写满了震惊、骇然、不可思议!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听!

  那个视凤家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太子殿下,竟然在盛赞自己的政敌?还说要与其同心同德?

  这……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是天要塌了!

  他猛地转头,看向一旁,那个从始至终,都带着浅笑的女子。

  凤千羽。

  一定,是这个女人!

  一定是她,用了什么妖法,蛊惑了太子!

  “殿下!您……您糊涂啊!”张廷痛心疾首,几乎要老泪纵横,“您怎能被一介女流之辈,迷惑至此!这……这会动摇国本的啊!”

  然而,东方璟只是疲惫地摆了摆手。

  “老师,孤意已决,不必多言。”

  他站起身,走到凤千羽身边,当着张廷的面,竟是亲手,握住了凤千羽的手。

  “太子妃深明大义,实乃孤的贤内助。孤相信,有她辅佐,东宫,乃至整个东陵,都会越来越好。”

  那一刻,张廷看着太子脸上那陌生的“深情”,和凤千羽那坦然受之的模样,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知道,东陵国的天,真的,要变了。

  而掀起这场滔天巨浪的,竟然,只是一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