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谨记本分-《卿卿入骨,疯批太子驯养手札》

  凤仪宫正殿,烛火通明,沉香细细。

  柳馨怡孤身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螓首低垂,鸦青色的发丝一丝不苟地绾在脑后,露出一段白皙脆弱的脖颈。

  皇后端坐在凤座之上,目光沉静地审视着下首的女子。

  柳馨怡的容貌虽称不上绝色,却自有一股清丽端庄之气,不媚不妖,恰是世家大族心目中主母的模样。

  只可惜……

  她那儿子,竟与如今的陛下如出一辙,总是更容易被那些艳光四射、娇媚婉转的容颜所吸引。

  思绪不由飘远,她想起自己初入王府之时,在一众莺莺燕燕中,容貌也不过是中上之姿,远不及当时圣宠正隆的王妃那般明艳不可方物。

  可那又如何?

  她背后有当时鼎盛一时的花家,王妃下堂,她成了正室。

  很快她便诞下了健康的嫡子,在这吃人的深宫里一步步站稳脚跟,笑到了最后。

  那些曾经倚仗颜色肆无忌惮的,如今又在何处?

  她收回思绪,轻轻叹息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显得格外语重心长:

  “柳氏,你出身御史门第,自幼熟读《女诫》《内训》,当知女子于归之后,最紧要的职责是何?”

  柳馨怡指尖微颤,声音却平稳清晰:

  “回娘娘,是侍奉舅姑,延绵子嗣。”

  “不错。”

  皇后颔首,目光锐利:

  “无论皇家民间,开枝散叶、延绵血脉,方是妇道之本。侍奉尊长不过是为人妻者的本分。

  如今东宫子嗣单薄,唯有瑄儿一株独苗……

  你若能谨记本分,早日为太子诞下子嗣,何愁没有扬眉吐气之日?想必御史大人也与你分析过其中的厉害关系!”

  柳馨怡猛地抬头,眼中掠过一丝豁然开朗的清明!

  皇后这是在点醒她,与其争一时之意气,以色侍人,与那些莺莺燕燕争锋,不如以贤德立足,以子嗣傍身!

  笑到最后的,从来不是最得宠的,而是最能忍耐、最有倚仗的!

  而慕卿璃,虽然如今得太子宠爱,背后也是丞相府,但是太子与丞相一直不睦……

  等太子登基之后,站稳脚跟,只怕也是这幕府倾塌之时。

  入宫之前,爷爷便与她分析过这时局,偏偏她这两日晕了头……

  想通这其中的关键,她郑重其事地俯下身去,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发出清晰的一声轻响:

  “臣妾……谨记娘娘教诲!定不负娘娘期许!”

  “明白便好。”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挥了挥手:

  “去吧,去小佛堂静思己过。”

  凤仪宫西侧的小佛堂内,灯火幽微,檀香静谧。

  柳馨怡跪在蒲团之上,背脊挺得笔直,面前经卷摊开,宣纸洁白,笔墨齐备。

  此刻的她,与方才在漪澜殿中那个嫉恨交加、面目狰狞的庶妃判若两人。

  她提起笔,深吸一口带着檀香味的清冷空气,然后落下手腕,一笔一划,极其工整地开始抄写经文。

  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全副心神,仿佛要将所有怨愤与不甘都暂时压制在这笔墨之下,熔炼成一副虔诚悔过的模样。

  皇后静立在佛堂门外,透过细窄的门缝,看着里面那个看似无比专注虔敬的身影,低声对身旁的锦夕吩咐:

  “派人去东宫那边,‘不经意’地让太子知晓,柳庶妃在本宫这儿如何痛悔不已,如何日夜不休地抄经祈福,为东宫、为他……求一份心安。”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

  锦夕心领神会,悄然退下。

  皇后独自站在原地,望着那扇门,轻轻揉了揉依旧隐隐作痛的额角。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古圣皆如此,她又如何能免了俗。

  撷芳阁内,暮色微沉,慕卿璃已用罢晚膳,正于庭院中信步消食。

  入秋后的撷芳阁别有一番景致。

  院中那株石榴树花开正艳,灼灼似火;

  墙边几簇桂子悄绽枝头,暗香浮动;

  更有那柿树初结青果,累累垂于渐染秋意的枝叶之间。

  慕卿璃轻抚过一簇石榴花,低声自语:

  “只可惜这些花儿果儿,不能随我一同迁入未央了。”

  燕回笑吟吟近前,语气轻快:

  “奴婢可听说,太子殿下暗中将未央宫修缮得如同瑶台仙境,奇花异木栽了满园,哪还会缺这儿几株花树呢?”

  殊不知,萧凛只当行事隐秘,欲备惊喜,却不知慕卿璃绝非困于深宫、不闻外事之人。

  入宫这些时日,她虽未将耳目遍布禁苑,但紧要之处的风吹草动,尤其是东宫与凤仪宫的动静,无一能逃过她的眼底。

  “今日漪澜殿那边,可还消停?”

  见燕回前来,慕卿璃便知她必有新讯。

  果然,燕回顿时眉飞色舞,将柳馨怡被责罚、杜锦欣脸伤、皇后介入等事细细道来,末了哼道:

  “那杜锦欣贪心不足,合该有此报应!”

  言罢,她又蹙起眉,面露不解:

  “只是皇后娘娘的态度……总叫人觉得蹊跷。看似罚了柳庶妃,可奴婢怎么觉着,倒像明罚实保,在护着她呢?”

  慕卿璃闻言轻笑,眸光流转间透着了然:

  “自古婆媳是天敌,皇家亦不能免俗。”

  燕回仍是不解:“皇后已母仪天下,何苦仍执着于此?更何况主子您当初曾为她挺身涉险……”

  “我当日赴险,为的从不是她。她那般精明,岂会不知?不过因她是最终受益之人罢了。”

  慕卿璃语气淡然,信步至池边,拈起一撮鱼食洒向水中,引得锦鲤争相簇拥。

  “至于柳氏……”

  她继续道,声音平静:

  “正因她二十年来于艰难之中护持太子,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彼此曾是对方的全部。如今太子心中有了我,她不再是唯一,而我却‘夺’走了她最珍视之人。

  柳馨怡是她选来‘帮’她夺回儿子关注的人,她自然要护着。”

  她抬手,轻轻将一朵石榴花别于衣襟,嫣红之色更衬得她人面如玉。

  “世间之‘醋’,从不只存于情人之间。母子、知己……但凡对一段情生了‘唯一’之念,便难免妒忌纠缠。

  这不是对错,是人性。

  只要不借此为恶,倒也可解。”

  “可她如今这般,不就是冲着主子您来的吗?”燕回急道。

  慕卿璃唇角微扬,笑意清冷而笃定:

  “洞悉人性,并非意味着一味忍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必搅她个鸡犬不宁!”

  燕回毫不犹豫地接道,眼中闪着跃跃欲试的光。

  慕卿璃轻点她的额头,似嗔似笑:

  “一个个的,都跟我学坏了。”

  主仆二人笑语片刻,便见侍女前来禀报:宫里遣来的两位教引嬷嬷已至阁中。

  因已确定慕卿璃将于新帝登基之日正式受册,宫中特派资深嬷嬷前来教导礼仪宫规。

  今夜,便是第一课。

  两位嬷嬷早已听闻这位太子侧妃的种种传闻,此刻亲眼得见,仍不免暗叹:

  传闻终不及见面之万一。

  但见其风华气度,便知何为天命所钟,也霎时明了太子为何倾心至此。

  天家娇女,合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