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插手-《红楼:这荣国府我不要了》

  风送花香,纸面上的墨迹一点点干涸。

  将手中的帕子扔给一旁侍立的小太监,上皇迈步走出凉亭,司徒辰紧随其后。

  两人身后,郑德奇领着两个小太监,开始收拾凉亭桌面。

  小心的将夏花图收好,郑德奇正要将画卷交给身侧的小太监,耳边上皇的声音再次响起,郑德奇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

  “最近朝中的事也不少,你那若是人手不够,就让杨善永一起去办。”

  凉亭前是一条蜿蜒小径,上皇一手背负沿着小径往前,语气似乎有些漫不经心。

  上皇身后,落后一步的司徒辰脚下停顿了一瞬,目光直直落在上皇身上。

  迎面的清风带着淡淡的花香,司徒辰垂在身后的发丝随风拂动。

  “多谢父皇。”片刻后,司徒辰开口,冷冽的声音随风飘入附近众人的耳中,“顺天府今日抓了不少人,杨学濂一时半会儿应当忙不过来了。”

  上皇停下脚步,回身看向司徒辰。

  父子两人四目相对。

  几息之后,上皇抬手指向想司徒辰,笑道,“你小子!”

  “父皇既然开口,儿臣自没有推脱的道理。”

  司徒辰面上神情不变。

  “呵!”

  上皇轻笑一声,转过身,继续往前。

  夕阳西落,晚霞漫天。

  临近下衙,往日里这个时间,处理好手上的事的差役们,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结伴,待时间一到就往顺天府外走。

  但今日,顺天府内的所有差役依旧脚不停歇地忙进忙出,顺天府的大牢更是难得填满了大半。

  身为顺天府尹的杨学濂虽不似司徒辰所说的忙不过来,但看着身前装满三大箱的册子,和围着箱子整理记录的五名书吏,额角也开始隐隐作痛。

  那三个人倒是敢啊!

  从接手成为掌柜开始就在暗中动手脚!

  从三人家中抄出来的东西,加起来都够给整个顺天府上下所有人发上一两年俸禄了,神都中一些王孙勋贵人家都不一定有那么多财产。

  相应的记录册子和账册足足填满三个大箱,要把这些全都整理出来,可得费不少功夫。

  而且不只这些。

  所谓,上行下效。

  作为分管的三个大掌柜明目张胆的把各种东西往自己兜里扒拉,那些由他们提拔和安插的人能干看着不动心思?

  拔出萝卜带出泥。

  最重要的一点,今日的事宫中决不可能不知晓,明日早朝即使皇上不问,朝中的其他人也破天荒的按压下心思装聋作哑,下朝之后他也得往紫宸殿去一趟。

  杨学濂抬手揉了揉额角,眼角的视线中,一个身影突然大步从屋外闯入。

  “大人!宫中来人!”

  冲进屋内,不等杨学濂问话,周逸直接抱拳开口。

  “谁?”

  手上的动作立即顿住,杨学濂面色一变。

  “大明宫,杨公公!”

  杨学濂话音刚出,周逸立马接下,吐出一个完全在杨学濂预料之外的身份。

  “大明宫!”

  杨学濂瞳孔微缩。

  “走!去接人!”

  当下手,杨学濂面色一正,将眼中的晦暗压到眼底,抬步走向屋外。

  午后,顺天府的差役几乎倾巢出动,每隔一段时间就押着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返回府衙。

  这么大的动静,加上从神都东门传开的消息,贾恩侯三个字再次出现在神都众人耳中。

  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不短,三个月前对方在神都掀起的狂风巨浪,至今还有不少人津津乐道。

  官宦勋贵人家中,消息灵通的更隐约知晓,前段时间甄家被流放的事也与对方有关联。

  现下又来一个,店铺仆从侵吞主家财产。

  东大街两侧的酒楼茶楼从午后申时开始就客人满座,顺天府府衙门前更不时有小厮长随和店铺伙计等,探头探脑的张望。

  酉时将近,一队十来匹快马沿着街道直奔向顺天府。

  听到马蹄声,回身见到骑在马上的人,街道上的行人立马往两侧让开。

  两侧的店铺内,同样见到骑在马上的人,则面色一惊。

  宫中内侍,还是往顺天府的方向。

  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快马在顺天府前停下,顺天府府尹亲自将人迎进府衙。

  顺天府外,打探的小厮长随中,一名十七八岁的小厮和一个穿着深色短打的长随,在见到十来匹快马上的杨善永等人时,脸色同时一变,在眼见杨学濂亲自将人迎进顺天府内,当即转身,脚下飞奔离开。

  *

  乐山村。

  楼下,厨房中姜宁和松墨的交谈声,断断续续。

  橘色的夕阳,穿过窗户洒进竹楼二楼。

  贾赦对身前的龙影卫挥了挥手。

  下一瞬,房间内明面上只剩下贾赦一人,斜倚在卧榻上。

  夕阳映照中,精致如画的面容眉间微蹙。

  宫中十年,上皇对他很好,有时候甚至比身为皇子的司徒辰还好。

  他对上皇的称呼一直都是“皇帝伯伯”。

  但这个称呼,“伯伯”在后,“皇帝”在前。

  无论对方的身份是什么,儿子、父亲、伯伯,都在“皇帝”之后。

  上皇,是一位皇帝。

  对方让杨善永插手,既是一种震慑,明确而的告诉所有人,他贾恩侯身后还有他护着,同时也是一种防范。

  防着他与司徒辰。

  防着,再出一次“甄家”的事。

  甄家之事所有的证据如实,春林镇那边他还特意只查了一半。

  所有事实,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但对上皇而言,依旧是一根刺。

  一根扎在心上的刺。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杨善永的插手利大于弊。

  周清和周泽两人只是明月楼和珍玉轩的少掌柜,还没有接下周观和周常的位置,也没有直接接触过幕后的人,所知有限。

  但其他各家的掌柜,也都不知道幕后的人要找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