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林建军的“个人问题”提上日程-《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初夏的阳光透过轧钢厂厂长办公室的百叶窗,在“一五计划”工业布局图上投下整齐的光斑。刘建国厂长放下手里的搪瓷缸,看着站在对面的林建军,眼神里带着长辈般的关切:“建军,新车间的设备调试顺利,军工订单也超额完成了,你的功劳不小。不过,工作再忙,个人问题也得考虑考虑,你今年都二十五了吧?”

  林建军的脸颊微微发热,手里的“季度生产报告”捏得更紧了些。他知道厂长指的是婚姻大事,这半年来,工会主席也旁敲侧击提过几次,都被他以“技术攻关太忙”推脱了。

  “厂长,我目前还是想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林建军的语气带着几分拘谨,“新的镀铬工艺刚起步,还有很多参数需要优化……”

  “工作重要,成家也重要嘛。”刘厂长笑着摆摆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推到他面前,“这是厂里医务室的苏岚医生,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去年分配来的,思想进步,人也踏实,我觉得跟你挺合适的。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有共同语言。”

  照片上的姑娘穿着白大褂,梳着齐耳短发,眼神明亮而坚定,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时下年轻女孩的娇羞,反而透着一股知性的干练。林建军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对异性产生这种微妙的感觉。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数据分析的冷静:

  【检测到“婚恋事件”触发,人物“苏岚”(22岁,工厂医务室医生,党员)符合“革命伴侣”基本条件,政治面貌、职业背景与宿主匹配度75%。】

  【事件影响:建立稳定婚恋关系可强化“社会关系网”,提升“家庭后方稳固度”,为脱离四合院是非提供更合理契机。】

  【应对建议:接受厂长安排的见面,以“革命同志”身份平等交流,重点考察价值观契合度(如对“科技报国”的认同、对个人边界的尊重)。】

  “厂长,我……”林建军刚想推辞,就被刘厂长打断:“别忙着拒绝,就当认识个新朋友。周六下午三点,工会活动室,你们见个面,聊得来就处处看,聊不来也没关系,不影响工作嘛。”

  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就显得不识抬举了。林建军点点头:“那……我就见见吧,谢谢厂长关心。”

  走出厂长办公室,阳光有些刺眼。林建军摸了摸口袋里的照片,照片上苏岚的笑容仿佛带着温度,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许。他不是没想过成家,但四合院的环境太复杂,秦淮茹的纠缠、贾张氏的算计,让他对“邻里关系”本能地警惕,现在有机会认识厂内的同志,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周六下午,林建军提前十分钟到了工会活动室。苏岚已经到了,正坐在窗边看一本《内科学》杂志,阳光落在她的发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看到林建军进来,她立刻站起身,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林科长,我是苏岚,经常听厂长提起你,说你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为军工生产立了大功。”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握手的力度适中,没有丝毫忸怩。林建军反而有些拘谨,握了下手就松开:“苏医生过奖了,都是团队的功劳。我也常听工友说,你医术好,待人热情,大家都很尊敬你。”

  “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苏岚笑了笑,指着桌上的茶缸,“工会的同志泡的菊花茶,清热解暑,你尝尝。”

  两人坐在长条凳上,没有刻意找话题,反而从各自的工作聊起。苏岚提到工厂最近流行的“夏季传染病预防”,林建军就分享新车间的“高温作业防暑措施”;苏岚说起医学院的实验课,林建军则聊起技术科的金属探伤实验,竟然意外地投缘。

  “听说你负责的炮管生产很严格,每一根都要探伤?”苏岚好奇地问,“我上次去车间送防暑药,看到工人师傅们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说是怕X光辐射。”

  “是的,金属探伤用的γ射线对人体有影响,必须做好防护。”林建军的眼神亮了起来,“不过我们最近优化了流程,把探伤环节放在下班后,既保证精度,又不影响工人健康。”

  苏岚赞许地点点头:“你考虑得真周到,不仅懂技术,还关心工人。现在像你这样既专业又踏实的年轻人不多了。”

  林建军的脸颊有些发烫,刚想说话,就听到苏岚话锋一转:“我听厂长说,你住在四合院?那里环境是不是很复杂?我上次路过胡同,听街坊说……”

  “确实不太清净。”林建军没有隐瞒,语气平静地简述了院里的情况,没有添油加醋,却足以让苏岚明白其中的是非纠葛,“所以我打算,如果将来成家,就搬到厂外的家属区住,离单位近,也清净。”

  这句话像是在试探,也像是在表明态度。苏岚的眼睛亮了亮,语气里带着认同:“我支持你,环境对生活影响很大。咱们搞技术、做医疗的,都需要安静的环境钻研业务,没必要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纠纷上。”

  她的理解让林建军松了口气。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如果对方是那种热衷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