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阎埠贵家的堂屋,在堆积如山的旧报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阎埠贵戴着老花镜,正用一根细针小心翼翼地挑开报纸的装订线,嘴里念念有词:“苏联轧钢新技术……美国精密机床发展……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建军那小子肯定稀罕。”
他面前的八仙桌上,报纸被分门别类码成几摞,每一页有用的信息旁都用红铅笔做了标记,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1954年11月《钢铁》杂志——连轧机组调试要点”“1955年1月《机械工人》——刀具磨损补偿公式”,显然是花了大功夫整理的。
“爹,真要把这些给林科长啊?”二儿子阎解放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摞报纸,脸上满是不舍,“这可是您攒了三年的宝贝,上次王老师想借去看两天,您都没舍得。”
“你懂个啥!”阎埠贵瞪了他一眼,用针尖敲了敲桌面,“这叫投资!你以为我白给?我打听好了,厂里马上要招一批学徒,技术科正好缺人。建军现在是技术科副科长,说话有分量,只要他肯帮你说句话,你这工作就成了!这些报纸算啥?比起铁饭碗,值!”
他拿起最上面一摞报纸,用麻绳仔细捆好,掂量了掂量,又往里面加了两本《苏联金属学入门》,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走,跟我去趟工厂,记住,见了林科长要客气,少说话,多听着。”
阎解放连忙点头,跟着父亲往轧钢厂走。他今年十七岁,高小毕业在家待业,阎埠贵为此愁白了头,托了不少关系都没成,这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林建军身上——他算准了林建军急需行业动态信息,而自己的旧报纸,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技术科办公室里,林建军正在研究系统新奖励的“炮弹膛线加工精度控制方案”,上面的缠角计算公式让他有些疑惑。听到敲门声,他头也没抬:“进来。”
“建军,忙着呢?”阎埠贵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热络,像揣了只兔子似的快步走进来,把捆好的报纸往桌上一放,“看你平时
他面前的八仙桌上,报纸被分门别类码成几摞,每一页有用的信息旁都用红铅笔做了标记,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1954年11月《钢铁》杂志——连轧机组调试要点”“1955年1月《机械工人》——刀具磨损补偿公式”,显然是花了大功夫整理的。
“爹,真要把这些给林科长啊?”二儿子阎解放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摞报纸,脸上满是不舍,“这可是您攒了三年的宝贝,上次王老师想借去看两天,您都没舍得。”
“你懂个啥!”阎埠贵瞪了他一眼,用针尖敲了敲桌面,“这叫投资!你以为我白给?我打听好了,厂里马上要招一批学徒,技术科正好缺人。建军现在是技术科副科长,说话有分量,只要他肯帮你说句话,你这工作就成了!这些报纸算啥?比起铁饭碗,值!”
他拿起最上面一摞报纸,用麻绳仔细捆好,掂量了掂量,又往里面加了两本《苏联金属学入门》,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走,跟我去趟工厂,记住,见了林科长要客气,少说话,多听着。”
阎解放连忙点头,跟着父亲往轧钢厂走。他今年十七岁,高小毕业在家待业,阎埠贵为此愁白了头,托了不少关系都没成,这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林建军身上——他算准了林建军急需行业动态信息,而自己的旧报纸,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技术科办公室里,林建军正在研究系统新奖励的“炮弹膛线加工精度控制方案”,上面的缠角计算公式让他有些疑惑。听到敲门声,他头也没抬:“进来。”
“建军,忙着呢?”阎埠贵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热络,像揣了只兔子似的快步走进来,把捆好的报纸往桌上一放,“看你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