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喇嘛的讲述中,他说起了第一次见到张启灵时对方说自己从山里来,到外面去。
因为张启灵的动作,他开始猜想,喇嘛庙每十年就要在外面放上三个火盆这样的习惯,到底是出于某种习俗,还是为了给从山里出来的人取暖。
在交谈中,老喇嘛发现张启灵似乎对这个喇嘛庙有了一些记忆,按照现在来看,当时张启灵记忆应该也是残缺的,所以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喇嘛庙的问题。
而在逐渐回笼的记忆中,张启灵和老喇嘛在喇嘛庙的一间屋子里找到了一具干尸,那是最后一位‘德仁’喇嘛。
贺舟想,‘德仁’这个名字,就好像‘张启灵’一样,它所代表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张家的信息。
而这座喇嘛庙,最开始建立的意义就是为了张家人,甚至,喇嘛庙里的喇嘛也同样是张家人,这里就是张家在墨脱的一个据点。
只不过在最后一位‘德仁’那时出现了变故,所以‘德仁’断代了,就像‘张启灵’也一样断代了。
这个变故是什么,现在已经很明确了。
而到老喇嘛这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更加纯粹的喇嘛庙,至少老喇嘛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或许应该感谢,‘德仁’虽然断代了,喇嘛庙没有彻底荒废,否则张家很多信息会连同这座喇嘛庙一起被埋葬。
当然,喇嘛庙虽然没有了‘德仁’,但依然存在,这其中是否有张家亦或是汪家人的手笔也未可知。
毕竟,按照贺舟所知的,在张家被渗透之后,很多信息就从明面被转到了地下,所以明面的据点或许也只是被转到了地下。
不过到底真相如何,大概只有当时的参与者才知道了。
而老喇嘛在张启灵的口中也得知了‘德仁’存在的意义,在张启灵必然会发生失忆前,将对方的记忆‘记录’下来。
每十年一次,这个时间似乎也和当时老喇嘛猜想的火盆存在的意义其中的时间重合了。
修行之人原本不应该对尘世的事情抱有太多好奇心,但张家,或者说张启灵这样特殊的存在,很难让人不产生好奇心,特别是当时的老喇嘛并不老。
因为‘德仁’喇嘛的断代,张启灵不得不在失忆前将自己的记忆进行记录,所以当时的老喇嘛承担了这个责任。
在老喇嘛的记录中,贺舟和无邪也得知了张启灵那次进山的目的。
他是为了一个叫董灿的张家人而来,而那个人消失在了茫茫雪山中,就连他最后留下的信也没能成功到达收信人的手里,只剩下一幅油画。
当时张启灵以那幅唯一留下的油画作为线索,打算去找油画所在的地方,在老喇嘛的记录中得知,张启灵进山的事情是最后一位‘德仁’喇嘛安排的。
两人原本约定好,十年之后张启灵会从山里出来回到喇嘛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德仁’喇嘛,让他记录下来,只不过等他出来的时候‘德仁’已经死了。
至于记录中关于张启灵进山的路上遇见的事情,贺舟只是听无邪说了个大概,他对冒险这部分并不是很感兴趣,暂且不表。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张启灵当时找到了一本用德语书写的笔记,并把它带回了喇嘛庙,此时笔记本就在无邪手边放着。
贺舟饶有兴趣的拿起笔记本翻看起来,这算是获得了隐藏物品。
对于连英语都是在及格线低空划过,而不得不学习较为简单的小语种补充分数的贺舟,德语更是如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明白。
好在里面还有夹杂着藏语,而老喇嘛非常贴心的给贺舟进行了简单的翻译。
藏语表达的文字信息中,只有‘世界的极限’大概是比较有意义的,至少对贺舟来说是这样。
而那些图画,倒是绘制的非常细致,不是随便记录依样画葫芦就能达到的程度。
贺舟在里面看见了青铜门、还有一堆乌龟壳。
很好,即便是现在他依然是看不明白这些东西,他揉了揉眉心,把那个本子还给无邪,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之后老喇嘛的记录中提到了一个在雪山里居住的神秘部落,康巴落。
在张启灵到达油画中的地方后,他们穿过了那片湖泊,发现了一个喇嘛庙。
而在喇嘛庙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张启灵遇见了蓝袍,也获得了董灿的线索,当然并不是什么直接的线索,而是需要去探寻的一个锚点而已。
对此,贺舟已经习惯了,无三省那帮老家伙喜欢的叙述方式,很难说继承的不是张家这些人的叙述方式。
不过在这些关于康巴落的记录中,贺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在描述中,康巴落是雪山中的一个河谷,而其中被名为康巴落湖的湖泊呈现出异常的蓝色。
按照记录中的形容,像是蓝色的丝绸亦或者是蓝色的宝石粉末堆积而成。
这很难不让贺舟想起龙虎山道长翻译的那卷竹简中被插入的内容,蓝色的矿石,带着不同寻常的力量。
这是又一个巧合?还是索氏在观察华夏的同时,也在观察张家?
他们将自己的目的隐藏在张家人编造的故事中,混淆视听,暗渡陈仓。
甚至将重要的东西做成了敌对的模样?他想起西南地底那个怪异的西王母雕像,贺舟忍不住勾起笑容,倒像是那群人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他捧着碗喝了口酥油茶,掩下笑意,外面的天已经彻底黑下来。
贺舟跟无邪从最开始的听老喇嘛叙述,到无邪自己接过记录来看已经是三天,陈雪寒早就离开了喇嘛庙。
老喇嘛给无邪和贺舟专门准备了房间,好让他们在里面无人打扰的研究那些记录。
就连吃饭也是在喇嘛庙的饭堂里随便填饱肚子完事,直到今天,无邪忍不住了:“我吃够了。”即便是口味不怎么重的他也受不了喇嘛庙的饭食。
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贺舟问道:“你居然能忍?”
在无邪印象中贺舟的口味明显是西南地区的口味,居然也能忍到现在。
贺舟淡定换了个窝着的姿势说道:“我可以只吃压缩饼干过活。”
无邪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一瞬,低头喝着酥油茶,不再言语。
说话的人却并没有在意,继续道:“明天找他们要点食材,我来做吧。”
因为张启灵的动作,他开始猜想,喇嘛庙每十年就要在外面放上三个火盆这样的习惯,到底是出于某种习俗,还是为了给从山里出来的人取暖。
在交谈中,老喇嘛发现张启灵似乎对这个喇嘛庙有了一些记忆,按照现在来看,当时张启灵记忆应该也是残缺的,所以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喇嘛庙的问题。
而在逐渐回笼的记忆中,张启灵和老喇嘛在喇嘛庙的一间屋子里找到了一具干尸,那是最后一位‘德仁’喇嘛。
贺舟想,‘德仁’这个名字,就好像‘张启灵’一样,它所代表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张家的信息。
而这座喇嘛庙,最开始建立的意义就是为了张家人,甚至,喇嘛庙里的喇嘛也同样是张家人,这里就是张家在墨脱的一个据点。
只不过在最后一位‘德仁’那时出现了变故,所以‘德仁’断代了,就像‘张启灵’也一样断代了。
这个变故是什么,现在已经很明确了。
而到老喇嘛这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更加纯粹的喇嘛庙,至少老喇嘛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或许应该感谢,‘德仁’虽然断代了,喇嘛庙没有彻底荒废,否则张家很多信息会连同这座喇嘛庙一起被埋葬。
当然,喇嘛庙虽然没有了‘德仁’,但依然存在,这其中是否有张家亦或是汪家人的手笔也未可知。
毕竟,按照贺舟所知的,在张家被渗透之后,很多信息就从明面被转到了地下,所以明面的据点或许也只是被转到了地下。
不过到底真相如何,大概只有当时的参与者才知道了。
而老喇嘛在张启灵的口中也得知了‘德仁’存在的意义,在张启灵必然会发生失忆前,将对方的记忆‘记录’下来。
每十年一次,这个时间似乎也和当时老喇嘛猜想的火盆存在的意义其中的时间重合了。
修行之人原本不应该对尘世的事情抱有太多好奇心,但张家,或者说张启灵这样特殊的存在,很难让人不产生好奇心,特别是当时的老喇嘛并不老。
因为‘德仁’喇嘛的断代,张启灵不得不在失忆前将自己的记忆进行记录,所以当时的老喇嘛承担了这个责任。
在老喇嘛的记录中,贺舟和无邪也得知了张启灵那次进山的目的。
他是为了一个叫董灿的张家人而来,而那个人消失在了茫茫雪山中,就连他最后留下的信也没能成功到达收信人的手里,只剩下一幅油画。
当时张启灵以那幅唯一留下的油画作为线索,打算去找油画所在的地方,在老喇嘛的记录中得知,张启灵进山的事情是最后一位‘德仁’喇嘛安排的。
两人原本约定好,十年之后张启灵会从山里出来回到喇嘛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德仁’喇嘛,让他记录下来,只不过等他出来的时候‘德仁’已经死了。
至于记录中关于张启灵进山的路上遇见的事情,贺舟只是听无邪说了个大概,他对冒险这部分并不是很感兴趣,暂且不表。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张启灵当时找到了一本用德语书写的笔记,并把它带回了喇嘛庙,此时笔记本就在无邪手边放着。
贺舟饶有兴趣的拿起笔记本翻看起来,这算是获得了隐藏物品。
对于连英语都是在及格线低空划过,而不得不学习较为简单的小语种补充分数的贺舟,德语更是如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明白。
好在里面还有夹杂着藏语,而老喇嘛非常贴心的给贺舟进行了简单的翻译。
藏语表达的文字信息中,只有‘世界的极限’大概是比较有意义的,至少对贺舟来说是这样。
而那些图画,倒是绘制的非常细致,不是随便记录依样画葫芦就能达到的程度。
贺舟在里面看见了青铜门、还有一堆乌龟壳。
很好,即便是现在他依然是看不明白这些东西,他揉了揉眉心,把那个本子还给无邪,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之后老喇嘛的记录中提到了一个在雪山里居住的神秘部落,康巴落。
在张启灵到达油画中的地方后,他们穿过了那片湖泊,发现了一个喇嘛庙。
而在喇嘛庙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张启灵遇见了蓝袍,也获得了董灿的线索,当然并不是什么直接的线索,而是需要去探寻的一个锚点而已。
对此,贺舟已经习惯了,无三省那帮老家伙喜欢的叙述方式,很难说继承的不是张家这些人的叙述方式。
不过在这些关于康巴落的记录中,贺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在描述中,康巴落是雪山中的一个河谷,而其中被名为康巴落湖的湖泊呈现出异常的蓝色。
按照记录中的形容,像是蓝色的丝绸亦或者是蓝色的宝石粉末堆积而成。
这很难不让贺舟想起龙虎山道长翻译的那卷竹简中被插入的内容,蓝色的矿石,带着不同寻常的力量。
这是又一个巧合?还是索氏在观察华夏的同时,也在观察张家?
他们将自己的目的隐藏在张家人编造的故事中,混淆视听,暗渡陈仓。
甚至将重要的东西做成了敌对的模样?他想起西南地底那个怪异的西王母雕像,贺舟忍不住勾起笑容,倒像是那群人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他捧着碗喝了口酥油茶,掩下笑意,外面的天已经彻底黑下来。
贺舟跟无邪从最开始的听老喇嘛叙述,到无邪自己接过记录来看已经是三天,陈雪寒早就离开了喇嘛庙。
老喇嘛给无邪和贺舟专门准备了房间,好让他们在里面无人打扰的研究那些记录。
就连吃饭也是在喇嘛庙的饭堂里随便填饱肚子完事,直到今天,无邪忍不住了:“我吃够了。”即便是口味不怎么重的他也受不了喇嘛庙的饭食。
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贺舟问道:“你居然能忍?”
在无邪印象中贺舟的口味明显是西南地区的口味,居然也能忍到现在。
贺舟淡定换了个窝着的姿势说道:“我可以只吃压缩饼干过活。”
无邪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一瞬,低头喝着酥油茶,不再言语。
说话的人却并没有在意,继续道:“明天找他们要点食材,我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