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回廊”的银白色平台,此刻成为了整个已知宇宙最受瞩目的焦点。与上次仅有三方核心势力参与不同,这一次,平台进行了紧急扩容,划分出了数个不同层级的与会区域。
最核心的圆桌,依旧只有三席:代表星盟与新联盟发起者的林夜,代表古老生命传承的守藤人埃尔德拉,以及代表动态秩序与混沌融合的“编织者”艾尔丹。
围绕着核心圆桌的,是十二个次级席位,由响应号召前来的、实力或潜力最为突出的文明代表占据。这其中包括了:
· “机械降神”的银白色金属球状使者,表面流淌着冰冷的数据光晕。
· “涡旋意识”那如同液态宝石般不断旋转的凝聚态生命代表。
· 来自“虚空蜉蝣”集群的、由亿万微小个体构成的模糊人形。
· 代表“灵能矩阵”文明的、笼罩在兜帽长袍下的神秘身影。
· 以及其他几个或形态奇特、或气息强大的文明代表。
更外围,则是通过全息投影接入的、数量多达数百的其他文明观察员。整个平台肃穆而凝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会议由林夜主持。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展示了从“基石”碎片中解析出的关于【源点之城】的坐标、已知情报,以及“观测者”可能存在的监控与防御机制。
“……综上所述,【源点之城】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有可能找到对抗‘宇宙田园协议’方法的地方。但此行,九死一生。”林夜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精锐的联合探索队,规模不宜过大,但必须汇聚各方的顶尖技术与力量。”
他提出了探索队的基本框架构想:一支由高速、高隐匿性旗舰为核心,辅以数艘功能特化舰船的小型舰队。人员方面,则需要顶尖的规则学者、导航专家、防御专家以及足够的战斗力量。
话音刚落,争论便起。
“逻辑分析支持组建精锐小队。”机械降神的使者率先发声,其合成的电子音毫无波动,“建议由我方提供‘绝对理性’号逻辑分析舰,其计算核心可有效对抗规则层面的信息扰断与逻辑陷阱。”
“涡旋意识”的代表发出低沉的引力波鸣响:“混沌航行,需感知乱流。吾族可提供‘深渊之眼’感知舰,其能感知常规仪器无法探测的规则褶皱与虚无陷阱。”
“灵能矩阵”的兜帽身影微微抬头,露出下方两点幽蓝的光芒:“灵能壁垒,可抵御存在性侵蚀。我方愿派遣最强大的灵能者,并提供‘心象城墙’灵能护盾系统。”
各方纷纷表态,争相希望将自己的核心力量纳入探索队,这既是承担责任,也是为了在未来可能的联盟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更是为了确保自身文明能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探索中拥有话语权。
一时间,平台上各种语言、意念、能量波动交织,显得有些混乱。
这时,艾尔丹的意念带着一丝慵懒却又不容置疑的份量响起:“技术固然重要,但核心在于应对‘协议’本身的力量。林夜阁下的‘平衡’特性,是此次探索能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探索队的最高指挥权,应由林夜阁下担任,旗舰也应以其为核心打造。”
埃尔德拉也缓缓点头:“生命的直觉告诉我,林夜阁下是引领我们穿越这片黑暗的灯塔。火种联盟支持由他主导此次行动。”
两位最资深盟友的表态,瞬间压下了许多杂音。林夜的实力与之前的“灰色奇迹”,早已深入人心。
林夜没有推辞,他知道此刻不是谦让的时候。“感谢信任。既然如此,探索队架构如下:
· 旗舰:‘希望火种’号,由星盟牵头,融合‘晶壁守护者’的稳态符文、‘机械降神’的逻辑核心、‘灵能矩阵’的灵能壁垒以及我自身的‘平衡’力场共同打造,作为指挥与规则对抗核心。
· 辅助舰船:‘绝对理性’号进行逻辑分析、‘深渊之眼’号提供环境感知、‘生命脉络’号由火种联盟提供,负责生命维持与生态样本分析、‘织梦者’号由创生回廊提供,负责动态规则适应与紧急修复。
· 探索队成员:由各方推荐最顶尖专家与战士,经联合审核后加入,总人数控制在两百人以内。”
这个方案相对均衡,照顾了各方核心诉求,也确保了队伍的精简与高效。在经过一番细节磋商与讨价还价后,最终方案得以通过。
接下来,是关于联盟长远架构的讨论。这比探索队的组建更加复杂,牵扯到权力、资源、技术共享等核心利益。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林夜提出了一个相对超脱的方案:
“我们并非要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与反抗。我提议,成立‘自由星火议会’。议会不设最高领袖,由所有成员文明派代表组成,负责协调重大事务、制定共同遵守的基本盟约互不侵犯、情报共享、危机共御。日常事务由轮值主席团处理。”
“同时,设立‘文明档案馆’与‘技术交流平台’,鼓励而非强制成员共享非核心技术与知识。资源共享遵循等价交换与贡献度原则。”
“而军事力量,则组建‘守望者联合舰队’,由议会授权,在应对共同威胁时统一指挥,平时则由各文明自行管理。”
这个方案强调“自由”与“联合”,而非“统一”,给予了各文明较大的自主权,降低了加入的门槛和顾虑,同时又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合力。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修改,这个框架性的《自由星火宪章》初步得到了与会的核心及次级文明代表的认可,更外围的观察员文明也大多表示原则上的支持。
一个松散的、但目标一致的反抗联盟,终于初具雏形。
会议持续了数日。当最后一项重要议程落定,所有代表都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振奋。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之时,林夜缓缓站起身,他手中托着那枚“基石”碎片,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文明的代表。
“盟约已立,前路已明。我,林夜,将以此次【源点之城】的探索,作为履行盟约的第一步,也为这‘自由星火议会’,献上第一份可能的答案。”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存在的心中。
“无论前方是真相,是希望,还是终结……我们,同行!”
没有激昂的呐喊,只有无声的信念在汇聚。
会议结束后,整个联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星盟的船坞日夜不休,融合了多种顶尖科技的旗舰“希望火种”号开始铺设龙骨。各方选派的专家与战士通过层层筛选,开始集结、磨合。
与此同时,那支一直沉默监视的雇佣兵舰队,似乎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动向,其监视的频率有所增加,但依旧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一个月后。
摇篮星域边缘,新建的“启航点”太空港。
通体流线型、闪烁着银灰与混沌色交织光芒的“希望火种”号屹立在港口中央,其舰首烙印着由星盟徽记、生命藤蔓、动态几何图案共同构成的“自由星火”标志。旁边,造型各异的四艘辅助舰船如同忠诚的护卫。
林夜、林雪作为副官与星语者导航,以及从各方遴选出的最顶尖的一百九十七名成员,登上了舰船。霍克元帅、埃尔德拉、艾尔丹,以及无数文明的代表,在港口肃穆送行。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无数道饱含期望、担忧与祝福的目光。
“希望火种号,这里是启航控制中心。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完毕,航道已清空。祝你们……武运昌隆,平安归来!”霍克元帅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收到。守望家园,等我们消息。”林夜平静回应。
他站在“希望火种”号宽阔的舰桥中央,透过巨大的观测窗,望向外面那片深邃的、隐藏着无尽秘密与危险的星空。坐标已输入,引擎已启动。
“全舰注意,出发。”
“希望火种”号及其护卫舰船,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尾焰,缓缓驶离港口,然后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数道流光,撕裂了静谧的虚空,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个标记着【源点之城】的、未知的坐标。
新的征程,正式启航。而他们的目的地,将决定无数文明的命运,乃至整个宇宙未来的走向。
最核心的圆桌,依旧只有三席:代表星盟与新联盟发起者的林夜,代表古老生命传承的守藤人埃尔德拉,以及代表动态秩序与混沌融合的“编织者”艾尔丹。
围绕着核心圆桌的,是十二个次级席位,由响应号召前来的、实力或潜力最为突出的文明代表占据。这其中包括了:
· “机械降神”的银白色金属球状使者,表面流淌着冰冷的数据光晕。
· “涡旋意识”那如同液态宝石般不断旋转的凝聚态生命代表。
· 来自“虚空蜉蝣”集群的、由亿万微小个体构成的模糊人形。
· 代表“灵能矩阵”文明的、笼罩在兜帽长袍下的神秘身影。
· 以及其他几个或形态奇特、或气息强大的文明代表。
更外围,则是通过全息投影接入的、数量多达数百的其他文明观察员。整个平台肃穆而凝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会议由林夜主持。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展示了从“基石”碎片中解析出的关于【源点之城】的坐标、已知情报,以及“观测者”可能存在的监控与防御机制。
“……综上所述,【源点之城】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有可能找到对抗‘宇宙田园协议’方法的地方。但此行,九死一生。”林夜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精锐的联合探索队,规模不宜过大,但必须汇聚各方的顶尖技术与力量。”
他提出了探索队的基本框架构想:一支由高速、高隐匿性旗舰为核心,辅以数艘功能特化舰船的小型舰队。人员方面,则需要顶尖的规则学者、导航专家、防御专家以及足够的战斗力量。
话音刚落,争论便起。
“逻辑分析支持组建精锐小队。”机械降神的使者率先发声,其合成的电子音毫无波动,“建议由我方提供‘绝对理性’号逻辑分析舰,其计算核心可有效对抗规则层面的信息扰断与逻辑陷阱。”
“涡旋意识”的代表发出低沉的引力波鸣响:“混沌航行,需感知乱流。吾族可提供‘深渊之眼’感知舰,其能感知常规仪器无法探测的规则褶皱与虚无陷阱。”
“灵能矩阵”的兜帽身影微微抬头,露出下方两点幽蓝的光芒:“灵能壁垒,可抵御存在性侵蚀。我方愿派遣最强大的灵能者,并提供‘心象城墙’灵能护盾系统。”
各方纷纷表态,争相希望将自己的核心力量纳入探索队,这既是承担责任,也是为了在未来可能的联盟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更是为了确保自身文明能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探索中拥有话语权。
一时间,平台上各种语言、意念、能量波动交织,显得有些混乱。
这时,艾尔丹的意念带着一丝慵懒却又不容置疑的份量响起:“技术固然重要,但核心在于应对‘协议’本身的力量。林夜阁下的‘平衡’特性,是此次探索能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探索队的最高指挥权,应由林夜阁下担任,旗舰也应以其为核心打造。”
埃尔德拉也缓缓点头:“生命的直觉告诉我,林夜阁下是引领我们穿越这片黑暗的灯塔。火种联盟支持由他主导此次行动。”
两位最资深盟友的表态,瞬间压下了许多杂音。林夜的实力与之前的“灰色奇迹”,早已深入人心。
林夜没有推辞,他知道此刻不是谦让的时候。“感谢信任。既然如此,探索队架构如下:
· 旗舰:‘希望火种’号,由星盟牵头,融合‘晶壁守护者’的稳态符文、‘机械降神’的逻辑核心、‘灵能矩阵’的灵能壁垒以及我自身的‘平衡’力场共同打造,作为指挥与规则对抗核心。
· 辅助舰船:‘绝对理性’号进行逻辑分析、‘深渊之眼’号提供环境感知、‘生命脉络’号由火种联盟提供,负责生命维持与生态样本分析、‘织梦者’号由创生回廊提供,负责动态规则适应与紧急修复。
· 探索队成员:由各方推荐最顶尖专家与战士,经联合审核后加入,总人数控制在两百人以内。”
这个方案相对均衡,照顾了各方核心诉求,也确保了队伍的精简与高效。在经过一番细节磋商与讨价还价后,最终方案得以通过。
接下来,是关于联盟长远架构的讨论。这比探索队的组建更加复杂,牵扯到权力、资源、技术共享等核心利益。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林夜提出了一个相对超脱的方案:
“我们并非要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与反抗。我提议,成立‘自由星火议会’。议会不设最高领袖,由所有成员文明派代表组成,负责协调重大事务、制定共同遵守的基本盟约互不侵犯、情报共享、危机共御。日常事务由轮值主席团处理。”
“同时,设立‘文明档案馆’与‘技术交流平台’,鼓励而非强制成员共享非核心技术与知识。资源共享遵循等价交换与贡献度原则。”
“而军事力量,则组建‘守望者联合舰队’,由议会授权,在应对共同威胁时统一指挥,平时则由各文明自行管理。”
这个方案强调“自由”与“联合”,而非“统一”,给予了各文明较大的自主权,降低了加入的门槛和顾虑,同时又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合力。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修改,这个框架性的《自由星火宪章》初步得到了与会的核心及次级文明代表的认可,更外围的观察员文明也大多表示原则上的支持。
一个松散的、但目标一致的反抗联盟,终于初具雏形。
会议持续了数日。当最后一项重要议程落定,所有代表都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振奋。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之时,林夜缓缓站起身,他手中托着那枚“基石”碎片,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文明的代表。
“盟约已立,前路已明。我,林夜,将以此次【源点之城】的探索,作为履行盟约的第一步,也为这‘自由星火议会’,献上第一份可能的答案。”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存在的心中。
“无论前方是真相,是希望,还是终结……我们,同行!”
没有激昂的呐喊,只有无声的信念在汇聚。
会议结束后,整个联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星盟的船坞日夜不休,融合了多种顶尖科技的旗舰“希望火种”号开始铺设龙骨。各方选派的专家与战士通过层层筛选,开始集结、磨合。
与此同时,那支一直沉默监视的雇佣兵舰队,似乎也察觉到了这边的动向,其监视的频率有所增加,但依旧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一个月后。
摇篮星域边缘,新建的“启航点”太空港。
通体流线型、闪烁着银灰与混沌色交织光芒的“希望火种”号屹立在港口中央,其舰首烙印着由星盟徽记、生命藤蔓、动态几何图案共同构成的“自由星火”标志。旁边,造型各异的四艘辅助舰船如同忠诚的护卫。
林夜、林雪作为副官与星语者导航,以及从各方遴选出的最顶尖的一百九十七名成员,登上了舰船。霍克元帅、埃尔德拉、艾尔丹,以及无数文明的代表,在港口肃穆送行。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无数道饱含期望、担忧与祝福的目光。
“希望火种号,这里是启航控制中心。所有系统最终检查完毕,航道已清空。祝你们……武运昌隆,平安归来!”霍克元帅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收到。守望家园,等我们消息。”林夜平静回应。
他站在“希望火种”号宽阔的舰桥中央,透过巨大的观测窗,望向外面那片深邃的、隐藏着无尽秘密与危险的星空。坐标已输入,引擎已启动。
“全舰注意,出发。”
“希望火种”号及其护卫舰船,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尾焰,缓缓驶离港口,然后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数道流光,撕裂了静谧的虚空,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个标记着【源点之城】的、未知的坐标。
新的征程,正式启航。而他们的目的地,将决定无数文明的命运,乃至整个宇宙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