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次不一样”的幻想:在恒大高新上越陷越深-《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融创的伤口尚未结痂,韩风的账户又添新伤。

  这一次,是恒大高新。

  与融创的逻辑不同,这次他并非基于价值或趋势,而是纯粹陷入了典型的“赌徒谬误”——

  “已经跌了这么多,该反弹了。”

  ---

  一、 初陷泥潭:技术破位后的“抄底”

  恒大高新的股价从25元的高位一路阴跌,至18元附近时,韩风注意到了它。当时的K线图显示,股价在18元这个前期平台位置反复震荡,量能极度萎缩。

  “地量见地价,”他当时心想,“而且跌了30%了,风险应该释放得差不多了。”

  他违背了自己“不接下跌飞刀”的原则,在18.02元买入第一笔,金额5万元。买入理由是:“超跌反弹,搏一个技术性反抽。”

  然而,市场很快给了他第一记耳光。买入不到一周,股价放量跌破18元平台,最低探至16.5元。

  此时,他的系统明确发出了止损信号。

  二、 谬误滋生:“已经跌了这么多”

  面对浮亏,那个熟悉而又危险的声音再次在他脑海中响起:

  “都跌到这里了,还能跌到哪去?”

  “现在割肉太亏了,反弹到成本线我就走。”

  “这次不一样,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没有融创那么糟糕,只是被错杀。”

  他搜索了所有关于恒大高新的消息,刻意放大利好——任何一条“机构调研”、“业务拓展”的新闻都被他视为反弹的催化剂,而对行业监管收紧、流动性承压等实质性利空视而不见。

  “赌徒谬误”开始全面主导他的思维:他认为连续下跌后,上涨的“概率”会累积,却忘记了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事件,当前的股价早已包含了所有已知信息。

  三、 深渊加码:“摊平成本”的陷阱

  当股价跌至15元时,韩风没有止损,反而做出了更致命的决策——加仓。

  “把成本摊低到16.5元,只要反弹到17元我就能解套。”他这样计算着,再次投入5万元。

  这一次,他双手没有颤抖,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麻木。他不再看技术图形,也不再关心基本面,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成本价”上。他的交易目标从“盈利”畸变为“解套”。

  仓位加重,赌注加倍,他将自己更深地绑在了这艘下沉的破船上。

  四、 幻想破灭:流动性的审判

  最终的崩盘来得无声无息。

  没有惊天动地的利空,只是在熊市漫长的阴跌中,恒大高新的买盘逐渐枯竭。股价像自由落体般滑落,14元、13元、12元……

  每一次新低,韩风都对自己说:“这次真的到底了。”

  每一次微小的反弹,都让他燃起“即将反转”的希望。

  直到账户浮亏超过40%,本金损失高达6万元时,他才在极度的绝望和麻木中,于11.8元的价格挥刀断臂。

  割肉的那一刻,他感觉割掉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的一部分理性与尊严。

  ---

  深夜,台灯下。

  韩风盯着恒大高新的K线图,那是一条没有任何反抗的单边下跌曲线。他在交易日志上写道:

  “赌徒谬误,是失败者编造的最昂贵的谎言。”

  “当你开始用‘已经跌了这么多’来安慰自己时,市场就会告诉你‘还能跌更多’。”

  “摊平亏损,是通往破产的捷径。唯一的救赎,是第一时间承认错误。”

  “记住:市场永远不知道你的成本价。‘解套’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交易目标。”

  他合上日志,窗外已是黎明。

  连续两次重创,将他两年积累的利润几乎回吐殆尽,却也将两个染血的字烙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纪律。

  他明白,在彻底驯服心中那个侥幸的赌徒之前,他所谓的交易系统,不过是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