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长,这是‘英林丹华’线上渠道第二季度的销售数据分析报告,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五,用户复购率很高。”曾欢汇报工作时,眼神时不时瞟向姜南星手上的戒指,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悦。
“很好,”姜南星接过报告,仔细看着,“说明我们的品牌认可度在持续提升。曾欢,后续的客户维护和精准营销要跟上。”
“明白!”曾欢用力点头,又忍不住小声加了一句,“课长,您这戒指真是越看越好看,周县长太有心了。”
姜南星脸颊微热,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专心工作。”但那语气里的甜蜜,却遮掩不住。
许笑笑更是成了“行走的喜庆广播站”,端茶倒水、传递文件时,脚步都轻快得像要飞起来,见到姜南星就忍不住笑嘻嘻地说:“课长,您今天气色真好!”或者“课长,周县长刚才来电话找您,声音听着都特别温柔呢!”
连平日里沉稳的王勇、徐进,见到姜南星也会憨厚地笑笑,说声“课长,恭喜啊!”陈志远和谢兵则会在下乡调研开车时,偶尔播放几首轻松愉悦的情歌,引得大家会心一笑。徐子航虽然话不多,但帮姜南星调试电脑、维护系统时,动作格外细致耐心。
周惟清那边亦是如此。夏云州等班子成员见到他,祝贺之余,也会笑着打趣两句:“惟清县长,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最近开会效率都高了不少!”下面的工作人员更是能敏锐地感觉到,周县长虽然要求依旧严格,但眉宇间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批评人时语气也不像以往那般冷硬。
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喜悦,并未影响工作,反而像一种无形的润滑剂和粘合剂,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工作的劲头更足。大家都真心为他们的领导、他们的“家长”感到高兴,仿佛这份幸福,也照耀和温暖了他们每一个人。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又快到周末。这个周六,对于周惟清和姜南星而言,意义非凡——两家的父母亲人将齐聚英林,正式商定他们的婚事。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们的星星都要嫁人了。”
姜名海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熟悉的街道,沉稳的脸上也流露出感慨:“是啊。惟清是个好孩子,把星星交给他,我们放心。”
姜南星依偎在母亲身边,柔声道:“爸,妈,谢谢你们。明天周叔叔苏阿姨他们就到了,我们已经在酒店订好了包间,晚上一起吃饭,好好商量。”
“好,好。”黄雅君拉着女儿的手,仔细端详着她,眼中满是慈爱,“看到你这么幸福,妈妈就放心了。明天见了亲家,一定好好聊聊。”
与此同时,周惟清也在做着最后的确认。他亲自检查了为父母和林悦预定的酒店房间,确认了明天接站的车辆和晚餐的菜单细节。虽然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但他坚持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务求完美,足见他对这次两家会面的重视。
周六上午,阳光正好。周惟清和姜南星早早便等在了高飞机丫出口。
当周建业、苏月华夫妇的身影出现,身边跟着青春靓丽、东张西望的林悦时,周惟清和姜南星立刻迎了上去。
“爸,妈,路上辛苦了。”周惟清接过父亲手中的行李。
“叔叔,阿姨,欢迎再次来英林!”姜南星笑着挽住苏月华的胳膊。
苏月华一看到姜南星,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不辛苦不辛苦!南星啊,几天不见,好像又漂亮了!这戒指戴着真好看!”
林悦则像只快乐的小鸟,先给了周惟清一个拥抱:“哥!”然后又紧紧抱住姜南星,“嫂子!我想死你啦!快让我再看看求婚戒指!视频我都盘包浆了!”
姜南星被她的活泼感染,笑着伸出手:“看你激动的。”
“当然激动!这可是我亲哥和我最爱的嫂子的定情信物!”林悦小心翼翼地托着姜南星的手,啧啧称赞,“实物比视频里还惊艳!哥,你眼光绝了!”
寒暄过后,一行人前往英林县。路上,苏月华看着窗外英林县城的景象,感慨道:“这次来,感觉英林又变样了,更干净,更漂亮了。老周,你看那边,是不是新修的广场?”
周建业点头:“嗯,发展确实快。惟清,南星,你们功不可没。”
周惟清谦逊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姜南星也笑着说:“阿姨,叔叔,明天有空让惟清陪你们到处转转,看看英林的新变化。”
到了酒店安顿好,稍事休息,傍晚时分,两家人齐聚在周惟清提前订好的、环境清雅安静的酒店包厢里。
这是两家人第二次正式会面。第一次是前年周惟清和姜南星订婚时,周父周母亲自来英林提的亲。那次会面虽然短暂,但彼此印象都极好。此次再见,更是倍感亲切。
“亲家公,亲家母,一路辛苦了!”姜名海和黄雅君热情地迎上前。
“不辛苦,不辛苦!看到英林发展得这么好,我们高兴!”周建业笑着与姜名海握手。
苏月华则和黄雅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位母亲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雅君妹妹,你看这两个孩子,站在一起多般配!”苏月华看着并排站立的周惟清和姜南星,越看越欢喜。
“是啊,月华姐,这就是缘分!我们南星能找到惟清这样的,是她的福气。”黄雅君由衷地说。
林悦嘴甜地叫人:“姜叔叔好!黄阿姨好!你们叫我悦悦就行!”她又凑到姜南星身边,小声说:“嫂子,你今天真好看!”
周惟清和姜南星作为主角,忙着招呼双方父母落座,倒茶,彼此间眼神交流,充满了默契与爱意。
晚宴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开始。菜肴是精心搭配的,既有英林本地特色,也照顾了北方口味。几杯茶酒下肚,话题很自然地转向了今天的正题——婚礼。
苏月华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和一丝神秘:“名海,雅君,关于两个孩子婚礼的日子,我和老周这次来,是带着‘任务’的。”她笑着看了一眼周建业,周建业点点头。
大家都好奇地看向她。
苏月华继续说道:“我呢,在北京,托关系找了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傅,合了惟清和南星的八字,精心挑选了几个好日子。”她顿了顿,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姜南星和周惟清身上,郑重地说道:“老师傅说,最好的日子,就定在今年国庆,10月3号!说这天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尤其利于婚嫁,寓意着十全十美,和谐美满,对两个孩子未来的事业家庭都大有裨益!”
“10月3号?”黄雅君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国庆期间,好啊!时间充裕,亲戚朋友也方便参加!这日子选得好!”
姜名海也沉吟着点头:“国庆佳节,普天同庆,寓意确实很好。而且距离现在还有几个月,准备时间也充足。”
姜南星和周惟清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和喜悦。这个日子,既吉利,又与他们扎根英林、与国同庆的理念不谋而合。
“爸,妈,叔叔,阿姨,”周惟清开口,声音沉稳,“我和南星觉得10月3号这个日子非常好,我们没意见。”
姜南星也微笑着点头:“嗯,我们也喜欢这个日子。”
佳期就此一锤定音! 包厢里的气氛瞬间更加热烈起来。
“太好了!那就定在10月3号!”苏月华拍板,脸上笑开了花。
“恭喜恭喜!”林悦立刻举起饮料杯,“哥,嫂子,恭喜你们佳期已定!预祝婚礼圆满成功!”
大家都笑着举杯相庆。
确定了最重要的日期,接下来的讨论就更加具体和热烈了。
关于婚礼地点和形式:
周惟清再次明确了他们的想法:“婚礼的主要仪式和宴请,我们还是希望在英林办。场地初步考虑有几个选择,一个是县里的会展中心,比较正规;一个是丹华公司的牡丹园,虽然花期已过,但场地开阔,意义特殊;或者找一片风景好的户外场地。我们更倾向于后者,想办一场轻松、温馨、贴近自然的婚礼。”
姜南星补充道:“是的,我们不想搞得太程式化。希望能邀请英林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各合作社的乡亲代表都来参加,就像一场大的家庭聚会。”
黄雅君表示支持:“在英林办,有意义。户外婚礼听着就浪漫,只要天气好,肯定特别棒!”
苏月华虽然内心或许更倾向北京的盛大婚礼,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只要你们喜欢,怎么样都行!户外婚礼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咱们得提前规划。”
周建业和姜名海则更关注实际:“户外场地要提前考察好,备用方案也要有,防止天气变化。”“音响、安保、宾客接待这些细节要安排好。”
关于婚礼流程和细节:
林悦迫不及待地举手:“伴娘团必须算我一个!我还要当主伴娘!嫂子,你的闺蜜林知意姐姐肯定也是伴娘吧?还有曾欢姐姐、许笑笑姐姐?”
姜南星笑着点头:“嗯,已经跟她们说好了。”
苏月华关心地问:“南星,婚纱礼服开始看了吗?妈妈在北京认识几个不错的设计师和品牌,可以帮你留意。”
黄雅君也说:“对对,婚纱是大事,得提前定制。还有婚戒,你们已经有了订婚戒,对戒有什么想法?”
周惟清接过话:“对戒我们想选择简单大方一点的,已经在看了。婚纱的话,”他看向姜南星,眼神温柔,“尊重南星的意见,她喜欢就好。”
姜南星心里甜甜的:“谢谢阿姨,谢谢妈,我会留意的。”
关于宾客邀请:
周建业提出:“北京这边的亲戚朋友,我们负责发名单和邀请。主要是家里的至亲和至交好友。”
姜名海和黄雅君也表示:“我们姜家这边的亲戚不算多,我们来通知。”
周惟清说:“英林这边的宾客名单,我和南星来拟定。何书记、夏县长他们肯定要请,中心的同事等。”
“场面不小,”周建业沉吟,“但好在意义特殊,该请的都得请到。”
关于婚宴:
苏月华和黄雅君两位妈妈在这方面很有共同语言。
“酒水、糖果、伴手礼这些,我们可以提前准备起来。”
“婚宴的菜式要好好斟酌,既要体现英林特色,又要照顾各方口味。”
“是不是可以用咱们‘英林丹华’的油做几道菜?还有英林茶叶?”林悦机灵地提议。
“这个主意好!”姜南星眼睛一亮,“既推广了我们的产品,又有纪念意义。”
“很好,”姜南星接过报告,仔细看着,“说明我们的品牌认可度在持续提升。曾欢,后续的客户维护和精准营销要跟上。”
“明白!”曾欢用力点头,又忍不住小声加了一句,“课长,您这戒指真是越看越好看,周县长太有心了。”
姜南星脸颊微热,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专心工作。”但那语气里的甜蜜,却遮掩不住。
许笑笑更是成了“行走的喜庆广播站”,端茶倒水、传递文件时,脚步都轻快得像要飞起来,见到姜南星就忍不住笑嘻嘻地说:“课长,您今天气色真好!”或者“课长,周县长刚才来电话找您,声音听着都特别温柔呢!”
连平日里沉稳的王勇、徐进,见到姜南星也会憨厚地笑笑,说声“课长,恭喜啊!”陈志远和谢兵则会在下乡调研开车时,偶尔播放几首轻松愉悦的情歌,引得大家会心一笑。徐子航虽然话不多,但帮姜南星调试电脑、维护系统时,动作格外细致耐心。
周惟清那边亦是如此。夏云州等班子成员见到他,祝贺之余,也会笑着打趣两句:“惟清县长,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最近开会效率都高了不少!”下面的工作人员更是能敏锐地感觉到,周县长虽然要求依旧严格,但眉宇间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批评人时语气也不像以往那般冷硬。
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喜悦,并未影响工作,反而像一种无形的润滑剂和粘合剂,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工作的劲头更足。大家都真心为他们的领导、他们的“家长”感到高兴,仿佛这份幸福,也照耀和温暖了他们每一个人。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又快到周末。这个周六,对于周惟清和姜南星而言,意义非凡——两家的父母亲人将齐聚英林,正式商定他们的婚事。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们的星星都要嫁人了。”
姜名海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熟悉的街道,沉稳的脸上也流露出感慨:“是啊。惟清是个好孩子,把星星交给他,我们放心。”
姜南星依偎在母亲身边,柔声道:“爸,妈,谢谢你们。明天周叔叔苏阿姨他们就到了,我们已经在酒店订好了包间,晚上一起吃饭,好好商量。”
“好,好。”黄雅君拉着女儿的手,仔细端详着她,眼中满是慈爱,“看到你这么幸福,妈妈就放心了。明天见了亲家,一定好好聊聊。”
与此同时,周惟清也在做着最后的确认。他亲自检查了为父母和林悦预定的酒店房间,确认了明天接站的车辆和晚餐的菜单细节。虽然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但他坚持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务求完美,足见他对这次两家会面的重视。
周六上午,阳光正好。周惟清和姜南星早早便等在了高飞机丫出口。
当周建业、苏月华夫妇的身影出现,身边跟着青春靓丽、东张西望的林悦时,周惟清和姜南星立刻迎了上去。
“爸,妈,路上辛苦了。”周惟清接过父亲手中的行李。
“叔叔,阿姨,欢迎再次来英林!”姜南星笑着挽住苏月华的胳膊。
苏月华一看到姜南星,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不辛苦不辛苦!南星啊,几天不见,好像又漂亮了!这戒指戴着真好看!”
林悦则像只快乐的小鸟,先给了周惟清一个拥抱:“哥!”然后又紧紧抱住姜南星,“嫂子!我想死你啦!快让我再看看求婚戒指!视频我都盘包浆了!”
姜南星被她的活泼感染,笑着伸出手:“看你激动的。”
“当然激动!这可是我亲哥和我最爱的嫂子的定情信物!”林悦小心翼翼地托着姜南星的手,啧啧称赞,“实物比视频里还惊艳!哥,你眼光绝了!”
寒暄过后,一行人前往英林县。路上,苏月华看着窗外英林县城的景象,感慨道:“这次来,感觉英林又变样了,更干净,更漂亮了。老周,你看那边,是不是新修的广场?”
周建业点头:“嗯,发展确实快。惟清,南星,你们功不可没。”
周惟清谦逊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姜南星也笑着说:“阿姨,叔叔,明天有空让惟清陪你们到处转转,看看英林的新变化。”
到了酒店安顿好,稍事休息,傍晚时分,两家人齐聚在周惟清提前订好的、环境清雅安静的酒店包厢里。
这是两家人第二次正式会面。第一次是前年周惟清和姜南星订婚时,周父周母亲自来英林提的亲。那次会面虽然短暂,但彼此印象都极好。此次再见,更是倍感亲切。
“亲家公,亲家母,一路辛苦了!”姜名海和黄雅君热情地迎上前。
“不辛苦,不辛苦!看到英林发展得这么好,我们高兴!”周建业笑着与姜名海握手。
苏月华则和黄雅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位母亲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雅君妹妹,你看这两个孩子,站在一起多般配!”苏月华看着并排站立的周惟清和姜南星,越看越欢喜。
“是啊,月华姐,这就是缘分!我们南星能找到惟清这样的,是她的福气。”黄雅君由衷地说。
林悦嘴甜地叫人:“姜叔叔好!黄阿姨好!你们叫我悦悦就行!”她又凑到姜南星身边,小声说:“嫂子,你今天真好看!”
周惟清和姜南星作为主角,忙着招呼双方父母落座,倒茶,彼此间眼神交流,充满了默契与爱意。
晚宴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开始。菜肴是精心搭配的,既有英林本地特色,也照顾了北方口味。几杯茶酒下肚,话题很自然地转向了今天的正题——婚礼。
苏月华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和一丝神秘:“名海,雅君,关于两个孩子婚礼的日子,我和老周这次来,是带着‘任务’的。”她笑着看了一眼周建业,周建业点点头。
大家都好奇地看向她。
苏月华继续说道:“我呢,在北京,托关系找了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傅,合了惟清和南星的八字,精心挑选了几个好日子。”她顿了顿,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姜南星和周惟清身上,郑重地说道:“老师傅说,最好的日子,就定在今年国庆,10月3号!说这天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尤其利于婚嫁,寓意着十全十美,和谐美满,对两个孩子未来的事业家庭都大有裨益!”
“10月3号?”黄雅君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国庆期间,好啊!时间充裕,亲戚朋友也方便参加!这日子选得好!”
姜名海也沉吟着点头:“国庆佳节,普天同庆,寓意确实很好。而且距离现在还有几个月,准备时间也充足。”
姜南星和周惟清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和喜悦。这个日子,既吉利,又与他们扎根英林、与国同庆的理念不谋而合。
“爸,妈,叔叔,阿姨,”周惟清开口,声音沉稳,“我和南星觉得10月3号这个日子非常好,我们没意见。”
姜南星也微笑着点头:“嗯,我们也喜欢这个日子。”
佳期就此一锤定音! 包厢里的气氛瞬间更加热烈起来。
“太好了!那就定在10月3号!”苏月华拍板,脸上笑开了花。
“恭喜恭喜!”林悦立刻举起饮料杯,“哥,嫂子,恭喜你们佳期已定!预祝婚礼圆满成功!”
大家都笑着举杯相庆。
确定了最重要的日期,接下来的讨论就更加具体和热烈了。
关于婚礼地点和形式:
周惟清再次明确了他们的想法:“婚礼的主要仪式和宴请,我们还是希望在英林办。场地初步考虑有几个选择,一个是县里的会展中心,比较正规;一个是丹华公司的牡丹园,虽然花期已过,但场地开阔,意义特殊;或者找一片风景好的户外场地。我们更倾向于后者,想办一场轻松、温馨、贴近自然的婚礼。”
姜南星补充道:“是的,我们不想搞得太程式化。希望能邀请英林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各合作社的乡亲代表都来参加,就像一场大的家庭聚会。”
黄雅君表示支持:“在英林办,有意义。户外婚礼听着就浪漫,只要天气好,肯定特别棒!”
苏月华虽然内心或许更倾向北京的盛大婚礼,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只要你们喜欢,怎么样都行!户外婚礼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咱们得提前规划。”
周建业和姜名海则更关注实际:“户外场地要提前考察好,备用方案也要有,防止天气变化。”“音响、安保、宾客接待这些细节要安排好。”
关于婚礼流程和细节:
林悦迫不及待地举手:“伴娘团必须算我一个!我还要当主伴娘!嫂子,你的闺蜜林知意姐姐肯定也是伴娘吧?还有曾欢姐姐、许笑笑姐姐?”
姜南星笑着点头:“嗯,已经跟她们说好了。”
苏月华关心地问:“南星,婚纱礼服开始看了吗?妈妈在北京认识几个不错的设计师和品牌,可以帮你留意。”
黄雅君也说:“对对,婚纱是大事,得提前定制。还有婚戒,你们已经有了订婚戒,对戒有什么想法?”
周惟清接过话:“对戒我们想选择简单大方一点的,已经在看了。婚纱的话,”他看向姜南星,眼神温柔,“尊重南星的意见,她喜欢就好。”
姜南星心里甜甜的:“谢谢阿姨,谢谢妈,我会留意的。”
关于宾客邀请:
周建业提出:“北京这边的亲戚朋友,我们负责发名单和邀请。主要是家里的至亲和至交好友。”
姜名海和黄雅君也表示:“我们姜家这边的亲戚不算多,我们来通知。”
周惟清说:“英林这边的宾客名单,我和南星来拟定。何书记、夏县长他们肯定要请,中心的同事等。”
“场面不小,”周建业沉吟,“但好在意义特殊,该请的都得请到。”
关于婚宴:
苏月华和黄雅君两位妈妈在这方面很有共同语言。
“酒水、糖果、伴手礼这些,我们可以提前准备起来。”
“婚宴的菜式要好好斟酌,既要体现英林特色,又要照顾各方口味。”
“是不是可以用咱们‘英林丹华’的油做几道菜?还有英林茶叶?”林悦机灵地提议。
“这个主意好!”姜南星眼睛一亮,“既推广了我们的产品,又有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