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河谷镇牡丹园 正悄然进行着一场精心的“密谋”-《惟见南星》

  “等忙过这一阵,我们就把婚礼办了。”周惟清低声承诺,语气不容置疑。

  “好。”姜南星柔顺地应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在英林,和我们所有的‘家人’一起。”

  “嗯。”周惟清再次轻吻她的额头,然后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窗外,月色如水,静静地流淌过英林的山川田野。在这片他们深爱并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两个紧密相连的灵魂,共同描绘着未来的壮丽蓝图,也守护着彼此最温暖的港湾。前路漫漫,但他们深知,只要携手,便无惧任何挑战,必将迎来属于英林、也属于他们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周惟清与姜南星在书房灯光下勾勒出的长远发展蓝图,并非束之高阁的漂亮文本。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种子,迅速在英林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催生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沿着清晰的脉络,转化为各个部门、乡镇如火如荼的行动。

  县发改委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根据“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的核心战略,细化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对绿色食品产业园、文旅融合示范区等项目进行前期论证和立项推进。

  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们奔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春季田间管理,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协助丹华公司扩大标准化牡丹种植基地,与瑞康集团对接中药材GAp种植规范。

  文旅局和宣传部联手,精心策划“春满英林”系列旅游推广活动,将东河茶山、丹华花海、阳光绿谷、特色民宿村等景点串联成线,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吸引八方游客。

  交通局的工程队伍已经开始勘察规划通往几个潜力景点的道路拓宽和升级方案,机器轰鸣声在山谷间回响,预示着更便捷的交通网络即将形成。

  水利局和环保局则紧密合作,加强对主要河流、水库的水质监测和生态修复,严守生态红线,确保英林的“绿水青山”底色不改。

  组织部和人社局也在积极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计划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英林的长远发展储备智力支持和技能人才。

  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更是成为了这股发展浪潮中的尖兵。姜南星带领着她的团队,如同精密的齿轮,高速运转:

  · 曾欢和徐子航搭档,一方面维护着“英林丹华”线上销售渠道的热度,策划新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销售数据,为产品优化和新品开发提供市场依据。徐子航还带着技术团队,开始在几个条件成熟的合作社试点推广阳光绿谷的智慧农业模型。

  · 王勇和徐进几乎扎根在了乡镇,协调土地流转,解决合作社遇到的技术难题,督促生产进度,他们是蓝图在基层落地的具体推动者。

  · 陈志远和谢兵则配合文旅部门,跑遍了规划中的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实地查看基础设施情况,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游客体验。

  · 许笑笑的“英林特色产业中心”视频号内容愈发丰富,不仅宣传产品,更开始讲述英林的人文故事、自然风光,粉丝量持续增长,成为了外界了解英林的重要窗口。她还负责收集网络舆情和用户反馈,及时向姜南星和相关部门汇报。

  每一个办公室,每一个田间地头,每一个项目现场,都能看到英林干部群众忙碌而充满干劲儿的身影。周惟清的身影也愈发频繁地出现在一线,督导进度,解决难题。他常常是清晨出门,深夜才归,但每次回到那个亮着温暖灯光的小家,看到姜南星同样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两人简单交流几句工作进展,互相打气,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仿佛上紧了发条,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力前行。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弥漫在英林的空气中。

  英林的初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气息,总带着一股蓄势待发的蓬勃生机。在全县上下紧锣密鼓落实两会精神、奋力书写发展新篇章的奋进曲中,一个寻常的周六清晨,阳光似乎格外眷顾这片土地,将金色的光辉毫无保留地洒满山川田野,微风和煦,白云悠然,仿佛连天气都在为某个重要的时刻做着最完美的铺垫。

  前一天晚上,周惟清临睡前还带着歉意对姜南星说:“南星,明天周六,省里有个关于乡村振兴的紧急视频调度会,我得去办公室参加,可能得忙一上午。你最近也累坏了,正好放假在家好好休息。”

  姜南星不疑有他,体贴地帮他整理好第二天要穿的衬衫,柔声道:“知道了,你忙你的,会议重要。我正好偷个懒,睡个久违的回笼觉。”

  清晨,姜南星还在睡梦中,就被枕边持续震动的手机唤醒。她迷迷糊糊地接起,电话那头传来林知意清脆又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

  “南星!醒了吗?快起床!今天天气太好了,我们好久没一起出去走走了,我听说河谷镇那边新开了一家特别有格调的乡村书屋,环境绝佳,陪我去看看嘛!顺便给你拍点美照!”林知意的语速比平时快,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

  姜南星揉了揉眼睛,看向窗外确实明媚的阳光,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慵懒:“知意……今天周六,惟清去加班了。我本来想在家整理一下上周的产业数据报告的……”

  “哎呀,报告哪天不能整理?这么好的天气闷在家里多浪费!我不管,我已经在去你家的路上了,半小时后到!你必须给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门!就这么说定了!”林知意说完,不等姜南星反驳,便飞快地挂了电话。

  姜南星拿着手机,有些无奈,又觉得好友的兴致难得,便也起身洗漱。她挑选了一件藕粉色的及膝连衣裙,款式简洁大方,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又化了点淡妆,整个人显得温婉又明亮。她刚收拾妥当,林知意果然准时到了,一进门就上下打量她,眼中闪过惊艳和一丝计划得逞的狡黠。

  “哇!我们南星今天真好看!这裙子特别衬你!走走走!”林知意挽住她的胳膊,几乎是半推半拉地将她带出了门。

  车上,林知意显得格外兴奋,不停地找话题聊天,从最近看的书聊到新上映的电影,却绝口不再提那家乡村书屋的具体情况。姜南星虽然觉得好友今天有些过于活泼,但也只当她是想放松心情,并未多想。

  与此同时,河谷镇丹华公司那片依山傍水的千亩牡丹园,正悄然进行着一场精心的“密谋”。

  虽然牡丹的盛花期已过,但连绵起伏的绿色植株依然壮观,如同铺展在大地上的绿色锦缎。在视野最开阔的那片坡地上,周惟清正亲自指挥着最后的布置。

  他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休闲西装,少了平日作为县长的严肃,多了几分儒雅与俊朗,只是紧抿的唇线和不时看向入口方向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子航,无人机和隐藏机位再最后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要捕捉到每一个角度。”周惟清声音沉稳,但语速比平时稍快。

  “放心,周县长,所有设备调试完毕,信号稳定。”徐子航推了推眼镜,一脸技术控的笃定。

  曾欢和许笑笑正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篮娇艳的红色玫瑰花瓣,沿着坡顶中央那片心形的空地边缘铺撒。花瓣鲜红欲滴,与翠绿的牡丹叶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芬芳。

  “欢姐,这样摆可以吗?会不会不够密?”许笑笑小声问,脸上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很好,这样若隐若现更浪漫!”曾欢笑着点头,又指挥着陈志远和谢兵,“志远,谢兵,那边,对,把那几个系着白色纱幔和氢气球的花篮固定好,风一吹,纱幔飘起来的效果就出来了!”

  王勇和徐进则带着几位信得过的丹华公司员工,正在不远处用新鲜的牡丹枝叶和各色野花,编织一个精致的鲜花拱门,拱门下摆放着两把复古风格的木制长椅。

  “老王,你看这个角度,等会儿周县长和姜课长站在这里,后面是河谷和远山,拍照绝了!”徐进乐呵呵地说。

  “那必须的!这可是咱们英林的大喜事!”王勇用力点头。

  周惟扬和林知意通过气,确认她们已经出发后,便和几位受邀前来见证的、与周惟清、姜南星相熟的县领导(如何明辉书记、好友夏云州)安静地站在稍远一些的观景平台处,等待着女主角的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祝福和期待的笑容。

  车子驶向河谷镇的方向,姜南星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景致,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到底是哪里?神神秘秘的。”

  “到了你就知道了,保证惊喜!”林知意卖着关子,嘴角的笑意却越来越深。

  她们的目的地,正是那片位于缓坡之上、承载着无数记忆与希望的丹华公司千亩牡丹园。然而,当车子缓缓接近,姜南星渐渐察觉到了不寻常。

  平日相对安静的园区入口附近,今天似乎停着不少熟悉的车,甚至她看到了中心那辆公务车的影子。越往里走,她的心跳莫名开始加速。

  林知意将车停在离坡顶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拉着姜南星的手下车。“走,我们散步上去,风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