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群英荟萃,名士云集-《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

  刘晁并不知道让自己心动的少女,正是那三国第一才女,蔡文姬。

  安然回到卢府后,刘晁便将自己今日一时冲动,暴打袁术的事情说给了老师卢植。

  “无妨,为师还有几分薄面,只是废了一个纵马行凶的恶奴而已。

  这是小辈之间的争端,袁家不会因此难为于你,”

  卢植沉吟片刻,随即出言安慰道。

  他这话倒是不假。

  刘晁毕竟是他的弟子,今日之事,错也不在刘晁,袁家若是因此寻他麻烦,必为天下士人所不耻。

  袁家虽然在朝堂上处处和刘晁作对,但其实双方并没有太大的仇恨。

  不过是为利益之争罢了。

  背后想要置他于死地,不可调节的主要还是以袁家为主的博陵崔家。

  “多谢老师。”

  刘晁闻言不由谢道。

  虽然他并不怕袁家,但也不想因此影响到英雄酒的销量。

  只要他讨好了灵帝,那袁家短时间内对他来说,便不足为惧。

  而想要讨好灵帝也不难,除了早日铲除黄巾,立下战功之外,自然也要投其所好才行。

  灵帝最喜钱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英雄酒便是他用来敛财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两大途径。

  一为造纸,二为精盐。

  除此之外,刘晁还有一个方法,但他却不想用来赚钱。

  那便是收集锻造材料,寻找适合锻造神兵之地,让汤氏父子能够继续锻造神兵。

  一件神兵的价值并不比神驹低,价值数十万钱,还是有价无市,遇到心怡之主,哪怕是上百万钱也会买下。

  最适合用来收买武将人心。

  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神兵绝对是价值百万的好东西,若能花费百万钱便收服一名忠心的部下,对谁来说都是赚的,对刘晁也不例外。

  历史上,吕布为了赤兔马杀死义父丁原,投靠董卓,背上三姓家奴骂名。

  曹操赠关羽赤兔马,以财帛动其心,关羽最终虽没有效忠于他,但却在华容道上放了其一马。

  其中赤兔马绝对是占据了大部分原因。

  因为除了赤兔马,关羽离开时什么都没要曹操的。

  由此可以看出神兵宝马的魅力。

  不过造纸术和炼制精盐之法,显然不适合现在出现,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保不住这两样东西。

  次日一早,天刚刚亮。

  卢府便张灯结彩,开门设宴,在后花园备下酒席。

  这还是卢植首次以诗宴赋会的名义,在家中设宴,因此不少人都前来捧场。

  如那推出月旦评的名士,许劭与其族兄许靖。

  还有那出身弘农杨氏的名士,京兆尹杨彪。平定颍川黄巾的名将皇甫嵩。

  以及大儒蔡邕,郑玄,马日磾(di)。

  这些人都收到了卢植的邀请。

  这些人虽然不是刘晁最为渴望的名将美人,但肯定都有着金色词条在身,只要拥有金色词条那就肯定能获得最高值的英魂值。

  除此之外,跟随这些人前来,想要长长见识的年轻一辈也不在少数。

  若是这些人的能量可以聚在一起,哪怕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也不够看。

  而此时的刘晁,则带着赵云胡车儿担任起了接待宾客的事情。

  至于关羽,因为并不习惯这些事情,所以早就已经出城,训练他们的那一千义兵家底去了。

  卢植为了刘晁这个弟子也算是操碎了心。

  以往的弟子,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刘晁在他心中的地位。

  所以这场宴会,一大部分原因都是为了刘晁。

  他决定趁此机会帮刘晁洗刷污名。

  在他看来,刘晁收买宦官都是为了他不被陷害,不得已而为之,乃是大孝之举。

  而且在此之前,刘晁的恶名,也和他这个当老师的有关,所以他有责任为自己这个弟子正名。

  同时他也想正式宣布,刘晁是他卢植的弟子,他要当众重新将刘晁收入门墙。

  刘晁大概也能猜到自己这位老师的心思。

  看着面前一个个金色紫色词条走过,他心中也是备感无奈。

  虽然他很想要英魂值,但也不能见了谁都要上去讨好。

  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男人,这种事情他实在拉不下脸,只能选择顺其自然。

  很快,宾客到齐,卢植作为东道主,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说明了此次宴会的性质。

  “此番宴席虽以诗宴赋会为名,但老夫却有几件私事要在此宣布,希望诸位能够做个见证。”

  正所谓吃人手短,拿人手软,闻言众人纷纷出言道:

  “卢尚书尽管说,吾等听着。”

  “卢公请讲。”

  “子干但说无妨。”

  “首先便是那些市井传信中,言我这位弟子暗中收买宦官之事,此事另有隐情,乃是为了我这个老师不被奸人迫害,为了铲除黄巾大业这才不得已而为之。

  若非其暗中打点,恐怕我如今尚不能完整的坐在这里,与诸位把酒言欢。”

  “原来如此,怪不得,今日看到刘德然一表人才,一身正气,我就说他不可能会是那阿谀奉承之辈。”

  “看来定是有奸人恶意中伤。”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纷纷表示信任。

  这便是大儒的名望,一句话便能使人信服。

  “第二件事则是为了给义真送行,希望他能早日平定冀州黄巾,还天下太平,完成老夫未尽之责。”

  “子干之托,吾自当尽全力,不过此番前去冀州,我只是那东中郎将的副手,负责协助,恐不能尽其力。”

  皇甫嵩知道卢植乃是受董卓所累,因此不由站出来故意说道。

  “若老夫所料不差,那董卓乃豺狼之辈,所为皆是为了安插党羽,一旦对上黄巾必败无疑,届时义真定当委以重任,我这弟子届时也会前往协助,希望你能多听听他的意见。”

  卢植看了一眼刘晁,随即不由无奈的说道。

  这番话,自然是刘晁求着他去说的。

  “嗯?这……”

  皇甫嵩闻言顿时眉头一皱,为难了起来。

  在场之人也都不由将目光看向刘晁所在。

  显然,这番话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其实当初鹊山之战,便是我这位弟子在幕后指挥谋划的,他对战场局势有着敏锐的感知。

  他可以不要功劳,只作为出谋划策的存在,但才能却是不能埋没。”

  卢植见状不由继续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心惊的同时,那一丝不满也都消失不见。

  只要不求功劳,那就没人嫉妒了。

  “嗯,我相信子干你的判断。”

  皇甫嵩对着不远处的刘晁微微一笑,随即这才应承下来。

  “多谢。”

  卢植拱了拱手,随即看向蔡邕继续说道:

  “呵呵,还有最后一事,乃是为了我这位弟子的终生大事,伯喈,你可想好了?”

  “哈哈哈,汝对这位弟子,可是比对亲儿子还要好。

  不过老夫可不会顺着尔的心意,此子想娶我的女儿,那就在这场诗宴赋会上,拿出真本事来,不然此事休提。”

  蔡邕闻言,不由大笑出声道。

  其他几位大儒见状,也都忍不住出言玩笑。

  “既如此,那本次诗宴赋会便正式开始吧。”

  卢植显然早有预料,闻言不由宣布道。

  “那这第一轮诗宴便以佳人为题,请在场的年轻一辈共同参与如何?”

  蔡邕点头,随即不由提议道。

  “呵呵,自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