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无妄之灾(上)-《抗日之敌后敢死队》

  前两天,银行运进了大批建筑材料,我琢磨着,估计是鬼子在修复地下保险库。吴哥,你不是还在那家银行存了些钱财吗?要不明天你顺便去取出来吧,免得夜长梦多。”

  吴青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劝业银行一直是鬼子把控的金融机构,如今他们修复保险库,不知又在谋划着什么。自己存放在那里的钱财,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可现在局势复杂,取钱的过程也可能会节外生枝。但如果不及时取出,一旦银行那边有什么变故,这些辛苦积攒的钱财可就打水漂了。

  “行,我明天去看看。”吴青说道,“不过,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兄弟们这段时间都机灵点,该学的枪法也别落下。鬼子狡猾得很,谁知道他们还会耍出什么花样。”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时光匆匆,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在这半个月里,众人整日都提心吊胆,仿佛置身于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氛围中。吴青深知局势严峻,丝毫不敢懈怠,他要求兄弟们每天除了必要的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投入到枪支训练当中。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射击技巧,王胜志特意带着众人乔装打扮,小心翼翼地混出城。他们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四周静谧得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风声。

  在这里,王胜志耐心地教大家实弹射击。随着一次次扣动扳机,枪声在空旷的野外回荡,众人的枪法也在不断进步,可谓突飞猛进。然而,子弹的消耗也如流水一般,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与此同时,监狱那边的情况也颇为棘手。由于桥本熊之前毫无节制地抓人,导致监狱里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吴青多次向上打报告反映情况,经过不懈努力,三本武夫终于松口同意放人,但前提是要进行严格审查,务必把那些真正无辜的人释放出去,而对于有案底、有前科的人则继续严查。

  吴青瞅准这个机会,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周旋,成功把那位化学教授也解救了出来。一方面,吴青考虑到日后万一遇到困难,这位化学教授或许能凭借专业知识发挥重要作用,就当是为未来储备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上次银行盗窃案能够顺利完成,这位教授也出了不少力,吴青此举也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

  化学教授出狱后,徐老倪便把他请到房间里,两人闭门交谈。

  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只见谈了半个多小时后,化学教授从房间里出来,竟然同意留下来帮助吴青他们继续工作,而且甘愿担当吴青的管家,为他们的行动提供幕后支持。

  再说徐朗,他凭借着精湛的伪造技艺,伪造了释放证,帮助众人顺利走出监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完成使命后,徐朗告别吴青等人,满心欢喜地出城与妻儿相聚。

  大家都以为徐朗就此回归平静的家庭生活,可谁能想到,过了三四天,徐朗竟然又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见到吴青等人后,一脸坚定地说道,他已经妥善安排好了妻儿的生活,给他们留了一笔足够维持生计的钱,确保娘俩日后衣食无忧。

  此时的徐朗,已无后顾之忧,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大家身边,希望能用自己的余生报答吴青的大恩大德。

  吴青看着眼前这位与自己一同经历生死考验的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不已。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停滞。

  他们互相诉说着离别后这三四天所发生的事情,彼此的情谊在这一刻更加深厚。

  在紧张的局势中,吴青等人的商行也迎来了开业的日子。

  开业当天,众兄弟经过刘刚的设计,大家乔装打扮,成了商行的伙计,徐老倪是执行大掌柜,王贵是二掌柜,徐朗是账房先生,王胜志和张嘎是这帮伙计中的小管事,大家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迎来送往的一个个忙的晕头转向。

  而吴青这天也是大张旗鼓地操办,邀请了众多各界人士。

  上海商界的大亨们纷纷到场,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谈笑风生;

  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在探寻着商机;

  青帮各位堂口的大佬们也都齐聚一堂,他们带着各自的气场,让整个场面显得更加威严庄重。

  当然,田中六这位沪上最高司令长官,以及三本武夫也都在受邀之列。

  现场热闹非凡,宾客们络绎不绝。吴青为了这次开业,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他在上海最好的酒楼设宴款待众人,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

  饭后,还特意请大家去听戏,让众人沉浸在悠扬的戏曲声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到了晚上,吴青更是包下了百乐门娱乐场所,五彩斑斓的灯光闪烁,音乐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众人在这里尽情娱乐,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愉悦的夜晚。

  这一天,吴青为了营造出热闹、隆重的氛围,着实花了不少钱。

  在宴会期间,青帮的各位大佬们私下里都对吴青的财力感到好奇,纷纷询问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吴青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个缘由归结到自己师傅身上,声称这些钱都是师傅他老人家留下的。

  众人听闻,心中暗自揣测,这个陈长老到底给吴青留下了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啊,一时间,关于此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而另一边的三本武夫,这几天可谓是愁眉不展。银行盗窃案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那个潜逃的桥本次郎,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三本武夫每天都在为这两件事焦头烂额,却又毫无头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心中的焦虑与日俱增。

  帝国大本营通过电报询问案件进展。

  一封封电报如雪片般飞向三本武夫,字里行间满是对案件久拖未决的不满与催促。

  其中也有上海最高司令长官田中六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