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的广州,冬日的寒意已被渐浓的春日气息驱散了几分。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惠福东路的街面上,给行色匆匆的路人镀上一层暖意。对于萧远、马婷婷和周伟华而言,这一天的心情,远比这冬日的阳光更加炽热和明亮。
昨天下午,与房东李伯正式签完租赁合同、交清首期租金和押金后,那串沉甸甸的铜钥匙便握在了萧远手中。此刻,这串钥匙正安静地躺在他的裤兜里,随着他的步伐,偶尔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如同敲打在三人共同的心弦上,奏响着激动与期盼的序曲。
他们再次站在了那间位于惠福东路临街、距离繁华主干道步行约五分钟的铺位前。铺面卷闸门紧闭,门上还贴着上一任租户留下的、有些褪色的“书店清仓”字条残迹,但这丝毫无法掩盖三人眼中焕发出的光彩。
“就是这里了。”萧远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从兜里掏出那串钥匙,找到最大的一把铜钥匙,对准锁孔。钥匙插入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这安静的上午显得格外清晰。他手腕用力,向上一推——
“哗啦啦——”
沉重的卷闸门应声向上开启,扬起些许灰尘。一股混合着旧书页、尘土和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但并不令人厌恶,反而像是一段旧时光的告别,迎接他们的将是崭新的未来。
阳光瞬间涌入,照亮了这间约莫十八平米的方正空间。屋内空空荡荡,只有角落里堆着些废弃的纸板和几把破旧的椅子。地面是老旧但还算平整的水泥地,墙面有些泛黄,甚至能看到几处渗水留下的淡淡痕迹。但在三人眼中,这却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处女地。
“哇!比我们在外面看着感觉要大一点!”周伟华第一个兴奋地冲了进去,张开手臂比划着,脚步声在空荡的房间里产生回响。“远子,婷婷姐,你们快进来看看!”
马婷婷脸上洋溢着红晕,她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目光如同最精细的尺子,一寸寸地扫过整个空间。她走到靠墙的位置,用手掌轻轻拍了拍墙面,又抬头看了看屋顶的梁架和那盏孤零零挂着的、布满蛛网的昏黄灯泡。
“采光还可以,主要是这面大玻璃窗。”马婷婷指着临街的整面玻璃墙,“不过里面需要重新粉刷,一定要亮堂,白墙最好。这灯也得换,要那种长长的、亮白的日光灯管,不然商品颜色都看不准。”
萧远点点头,走到屋子中央,环顾四周,脑海中已经开始构建未来的场景:“婷婷说得对。墙面全部铲掉旧灰,重新批荡刷白。地面……暂时先保持水泥地,打扫干净就行,等以后生意更好了,再考虑铺瓷砖。”他指向进门的右侧,“这里,靠墙做一排玻璃柜台,主要展示电子表和计算器,带锁的,安全。”
他又指向左侧墙面:“这边可以钉几排货架,放一些包装好的存货,或者像电子玩具、电池、表带这类配件,方便拿取。”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进门正对着的里侧墙角,“那里隔出一个小储物间,不用太大,能放些重要的货和杂物就行。婷婷,你的收银台就放在进门左边这个位置,正对着大门,既能一眼看到整个店面,也方便招呼进店的客人。”
马婷婷顺着萧远指的方向看去,认真地点点头:“嗯,这个位置好,客人一进来就能看到,也方便我看管全场,防止有人顺手牵羊。”她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坐在那里打理账目、接待顾客的情景了。
周伟华则在屋里来回踱步,模拟着顾客的动线:“客人从这儿进来,先看右边柜台,再看左边货架……中间留出的通道够宽,不会挤。远子,门口这块空地,咱们能不能摆个转动的展示架?放些特价或者新款的产品,吸引人?”
“好主意!”萧远赞赏地看了周伟华一眼,“就叫‘促销旋转架’。伟华,这个点子记下来,到时候跟做招牌的人一起订做。”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正在进行经营场所规划。基于现有空间数据与常见零售布局模型,提供优化建议:主展示柜台与入口呈45度角斜放,可增加视觉纵深与商品曝光率;建议预留至少1.2米宽主通道……】系统的声音在萧远脑中响起,提供着冷静而专业的参考。
萧远心中微动,但没有完全照搬系统的建议。他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当下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调整。他明白,系统是辅助,最终的决策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和他们的具体需求。他将系统的“45度角”建议转化为更符合当下习惯的靠墙直排,但采纳了预留足够通道的意见。
“咱们把大概的布局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找装修队了。”萧远总结道,“伟华,这事儿你多跑跑。去附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手艺好、价格公道的师傅。关键是人要靠谱,不能拖工期。”
“包在我身上!”周伟华拍着胸脯,干劲十足,“我下午就去转悠,找几家问问价,比比看!”
马婷婷则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铅笔,开始认真地画起了简易的平面图,标上尺寸,并记下刚才讨论的要点:墙面刷白、换灯管、柜台位置、货架、储物间、收银台、旋转架……
阳光透过玻璃窗,将三人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光秃秃的水泥地上。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年轻的梦想和务实规划交织的气息。那串钥匙,不仅打开了一间铺面的大门,更打开了一段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征程。过去的奔波与不确定性,仿佛随着这扇门的开启,被暂时关在了身后。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强烈期待,在三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萧远看着专注测量的马婷婷和跃跃欲试的周伟华,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他知道,这小小的十八平米,将是他们“远婷电子”真正起航的港湾,也是迎接即将到来的时代巨浪的第一个坚实据点。
昨天下午,与房东李伯正式签完租赁合同、交清首期租金和押金后,那串沉甸甸的铜钥匙便握在了萧远手中。此刻,这串钥匙正安静地躺在他的裤兜里,随着他的步伐,偶尔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如同敲打在三人共同的心弦上,奏响着激动与期盼的序曲。
他们再次站在了那间位于惠福东路临街、距离繁华主干道步行约五分钟的铺位前。铺面卷闸门紧闭,门上还贴着上一任租户留下的、有些褪色的“书店清仓”字条残迹,但这丝毫无法掩盖三人眼中焕发出的光彩。
“就是这里了。”萧远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从兜里掏出那串钥匙,找到最大的一把铜钥匙,对准锁孔。钥匙插入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这安静的上午显得格外清晰。他手腕用力,向上一推——
“哗啦啦——”
沉重的卷闸门应声向上开启,扬起些许灰尘。一股混合着旧书页、尘土和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但并不令人厌恶,反而像是一段旧时光的告别,迎接他们的将是崭新的未来。
阳光瞬间涌入,照亮了这间约莫十八平米的方正空间。屋内空空荡荡,只有角落里堆着些废弃的纸板和几把破旧的椅子。地面是老旧但还算平整的水泥地,墙面有些泛黄,甚至能看到几处渗水留下的淡淡痕迹。但在三人眼中,这却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处女地。
“哇!比我们在外面看着感觉要大一点!”周伟华第一个兴奋地冲了进去,张开手臂比划着,脚步声在空荡的房间里产生回响。“远子,婷婷姐,你们快进来看看!”
马婷婷脸上洋溢着红晕,她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目光如同最精细的尺子,一寸寸地扫过整个空间。她走到靠墙的位置,用手掌轻轻拍了拍墙面,又抬头看了看屋顶的梁架和那盏孤零零挂着的、布满蛛网的昏黄灯泡。
“采光还可以,主要是这面大玻璃窗。”马婷婷指着临街的整面玻璃墙,“不过里面需要重新粉刷,一定要亮堂,白墙最好。这灯也得换,要那种长长的、亮白的日光灯管,不然商品颜色都看不准。”
萧远点点头,走到屋子中央,环顾四周,脑海中已经开始构建未来的场景:“婷婷说得对。墙面全部铲掉旧灰,重新批荡刷白。地面……暂时先保持水泥地,打扫干净就行,等以后生意更好了,再考虑铺瓷砖。”他指向进门的右侧,“这里,靠墙做一排玻璃柜台,主要展示电子表和计算器,带锁的,安全。”
他又指向左侧墙面:“这边可以钉几排货架,放一些包装好的存货,或者像电子玩具、电池、表带这类配件,方便拿取。”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进门正对着的里侧墙角,“那里隔出一个小储物间,不用太大,能放些重要的货和杂物就行。婷婷,你的收银台就放在进门左边这个位置,正对着大门,既能一眼看到整个店面,也方便招呼进店的客人。”
马婷婷顺着萧远指的方向看去,认真地点点头:“嗯,这个位置好,客人一进来就能看到,也方便我看管全场,防止有人顺手牵羊。”她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坐在那里打理账目、接待顾客的情景了。
周伟华则在屋里来回踱步,模拟着顾客的动线:“客人从这儿进来,先看右边柜台,再看左边货架……中间留出的通道够宽,不会挤。远子,门口这块空地,咱们能不能摆个转动的展示架?放些特价或者新款的产品,吸引人?”
“好主意!”萧远赞赏地看了周伟华一眼,“就叫‘促销旋转架’。伟华,这个点子记下来,到时候跟做招牌的人一起订做。”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正在进行经营场所规划。基于现有空间数据与常见零售布局模型,提供优化建议:主展示柜台与入口呈45度角斜放,可增加视觉纵深与商品曝光率;建议预留至少1.2米宽主通道……】系统的声音在萧远脑中响起,提供着冷静而专业的参考。
萧远心中微动,但没有完全照搬系统的建议。他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当下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调整。他明白,系统是辅助,最终的决策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特点和他们的具体需求。他将系统的“45度角”建议转化为更符合当下习惯的靠墙直排,但采纳了预留足够通道的意见。
“咱们把大概的布局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找装修队了。”萧远总结道,“伟华,这事儿你多跑跑。去附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手艺好、价格公道的师傅。关键是人要靠谱,不能拖工期。”
“包在我身上!”周伟华拍着胸脯,干劲十足,“我下午就去转悠,找几家问问价,比比看!”
马婷婷则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和铅笔,开始认真地画起了简易的平面图,标上尺寸,并记下刚才讨论的要点:墙面刷白、换灯管、柜台位置、货架、储物间、收银台、旋转架……
阳光透过玻璃窗,将三人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光秃秃的水泥地上。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年轻的梦想和务实规划交织的气息。那串钥匙,不仅打开了一间铺面的大门,更打开了一段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征程。过去的奔波与不确定性,仿佛随着这扇门的开启,被暂时关在了身后。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强烈期待,在三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萧远看着专注测量的马婷婷和跃跃欲试的周伟华,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他知道,这小小的十八平米,将是他们“远婷电子”真正起航的港湾,也是迎接即将到来的时代巨浪的第一个坚实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