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年度总结-《系统首富》

  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三十日,岁末。广州城已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但对于“远婷电子”的三位年轻人而言,这一天更是意义非凡——它是对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正式告别,更是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的庄严开启。

  夜晚,租赁小屋内灯火通明。与往常清点货款的忙碌不同,今晚三人围桌而坐,面前是马婷婷精心整理好的全年账本、记事本,以及一杯杯冒着热气的浓茶。气氛庄重而充满反思的意味。

  “明天就是除夕了,”萧远开口,声音沉稳,“咱们仨今天不忙别的,就好好坐下来,把这一年,尤其是咱们合伙这半年,从头到尾捋一遍。成在哪儿,败在哪儿,明年该怎么走,都得心里有数。”

  马婷婷和周伟华郑重地点点头。他们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闲聊,而是决定未来方向的战略会议。

  一、回顾:从谷底到新生

  萧远首先带头回顾,他的目光变得深邃:“我是年初到的广东,带着家里攒的四千块钱,满心以为有……有些依仗,就能顺风顺水。”他略去了系统的具体描述,但马婷婷和周伟华都能理解他指的是当初的自信乃至自负。

  “结果,轻信他人,被骗得一文不名,连吃饭都成问题。”萧远语气平静,但带着深刻的反思,“那是我最消沉的时候,差不多有半年,觉得天都塌了。这个教训,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警惕,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物上。”

  他看向马婷婷,眼神温暖:“直到夏天,遇到了婷婷,还有伟华。是你们把我拉了出来,给了我重新开始的勇气和机会。”

  马婷婷接话道,声音柔和却坚定:“其实那时候,我也刚出来不久,心里也没底。但看到萧远你虽然落魄,眼神里却有种不服输的劲儿,还有那些新奇的想法……我就觉得,或许可以一起试试。”

  周伟华挠挠头,憨厚地笑道:“我就是觉得远子有见识,婷婷姐心细,跟着你们干,准没错!从摆摊卖电子表开始,虽然累,但心里踏实!”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从雨夜初遇、合伙协议,到第一次进货、遭遇竞争、化解断货危机,再到年终冲刺达成五万资产……半年来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仿佛在眼前重现。那些曾经的焦虑、分歧、汗水,此刻都化为了成长的养分和成功的基石。

  二、总结:经验与教训

  马婷婷拿出账本和记事本,开始进行“财务和运营总结”:

  “成功方面:第一,我们选对了产品。电子表、计算器这些新兴的小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不错。第二,我们的‘远婷’品牌和包换承诺,建立了初步的口碑和客户信任。第三,团队分工明确,协作越来越默契,效率很高。第四,我们抓住了节假日,尤其是年终的销售旺季,实现了资产快速积累。”

  她顿了顿,继续道:“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第一,供应链比较单一,过度依赖赵老板,这次断货危机是个警示,明年必须建立更稳定的多渠道供应。第二,我们的经营模式还是以摆摊和少量批发为主,抗风险能力有限,而且比较辛苦。第三,财务上虽然清晰,但资金利用率还可以更高,比如可以考虑将部分短期闲置资金用于更灵活的短期周转。”

  萧远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补充道:“婷婷总结得很到位。我还要加一点,就是我们对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的敏感度还可以再提高。不能只埋头做生意,还要抬头看路。”

  【系统提示:年度复盘分析完成。团队协作效能评估:优秀。风险控制意识:显着提升。战略规划能力:初步具备。经验值累积达到临界点,满足升级条件。是否现在升级至LV6?】系统的提示适时响起,印证了这次总结的价值。

  萧远在心中默念“暂缓”,他希望在更合适的时机完成升级。

  三、展望:一九九一的蓝图

  讨论自然过渡到对新年的规划。萧远目光炯炯地说:“基于今年的基础和教训,明年的目标很明确:第一,在上半年,最迟三季度,要实现总资产稳定超过十万元!第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开起第一家属于‘远婷电子’的实体门店!结束风吹日晒的摆摊生涯,拥有我们自己的根据地!”

  “太好了!”周伟华激动地一拍大腿,“早就该有咱们自己的店了!”

  马婷婷也眼中放光,但她更关注细节:“开店需要不少资金,而且选址、租金、手续都是新问题,我们要提前调研规划。”

  “没错,”萧远赞许地看了马婷婷一眼,“年后我们就开始留意合适的铺位。至于十万元目标,只要保持现在的势头,问题不大。关键是门店,那是我们事业上一个真正的台阶。”

  接着,萧远的话锋微微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另外,我最近看报纸听广播,感觉国际形势,特别是北边那个大国——苏联,似乎有些不太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这么大的国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全球。我们做生意的,也要多留心,说不定里面藏着大机会……或者大风险。”

  马婷婷和周伟华闻言,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们虽然不太理解这其中的深远联系,但出于对萧远眼光的信任,都默默记下了这件事。

  【系统提示:宿主开始关注宏观国际局势,符合长期发展战略。相关资讯监测权限已初步开放。可提供基础国际新闻摘要。】系统对萧远这种视野的拓展给予了积极回应。

  四、凝聚:心照不宣的承诺

  会议的最后,萧远举起茶杯,看着两位最重要的伙伴:“婷婷,伟华,过去这一年,我最宝贵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遇到了你们,我们成了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明年,乃至更远的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三个拧成一股绳,我就有信心闯过任何难关!”

  马婷婷望着萧远,眼神温柔而坚定:“萧远,我相信你,也相信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实现目标。”

  周伟华更是直接站了起来,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远子,婷婷姐,我周伟华没别的,就是认准你们了!你们指哪儿,我打哪儿!”

  三人的手叠在一起,一种超越利益的、牢固的信任与情谊在冬夜里温暖地流淌。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合伙人,更是志同道合、彼此扶持的家人。

  夜深了,总结会结束。马婷婷在账本最后一页郑重地写下:“1990年,收官。资产:50,327.6元。团队:无价。目标:1991,十万、门店、新征程!”

  萧远站在窗边,望着1990年最后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激和对新一年的无限期待。五万资产是坚实的基础,而那个关于北方巨变的隐约预感,则像一颗遥远的星辰,指引着他走向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第一卷的故事,在这充满希望的氛围中,悄然接近尾声。